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6.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4%[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7%[3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6%[32] - 基本每股收益0.61元同比下降39%[3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49%同比下降4.89个百分点[32] - 营业总收入2,683,754,348.35元,同比下降7.74%[61] - 营业利润331,456,105.51元,同比下降35.53%[61] - 归母净利润260,060,146.52元,同比下降38.97%[61] - 营业总收入2,683,754,348.35元同比下降7.74%[77] - 营业利润331,456,105.51元同比下降35.53%[7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060,146.52元同比下降38.97%[77] - 2020年营业收入总额为26.84亿元,同比下降7.74%[105] - 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3618.93万元人民币为全年最低[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0.21%至864,469,494.13元[123]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7.96%至9,049,589.20元,主要因贷款利息支出减少[12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00%至89,048,596.70元[123] 各业务线表现 - 血液制品业务收入912,881,426.97元同比下降11.75%占总收入34.02%[77] - 血液制品业务净利润150,747,349.93元同比下降46.97%占净利润57.97%[77] - 天安药业营业收入320,264,930.72元同比下降11.96%[86] - 新百药业营业收入805,198,892.9元同比下降10.84%[89] - 复大医药营业收入639,707,399.38元同比下降0.41%[91] - 复大医药净利润39,583,588.46元同比增长10.66%[91] - 血液制品业务收入8.93亿元,同比下降9.57%,占总收入33.29%[105] -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入2.81亿元,同比下降13.95%[105] - 人血白蛋白收入2.96亿元,同比下降4.82%[105] - 人纤维蛋白原收入2.30亿元,同比下降15.85%[105] - 血液制品业务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下降9.57%,毛利率62.9%,同比下降7.14个百分点[111] - 糖尿病用药业务营业收入3.2亿元,同比下降11.96%,毛利率78.72%,同比下降5.46个百分点[111] - 复大医药经销业务人血白蛋白收入3.6亿元,同比下降5.14%[108][111] -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4.2%,占总收入6.14%[108] - 格列美脲片收入319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5.35%[108] - 复方骨肽注射液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21.66%[108] - 肝素钠原料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4.48%[108] - 血液制品销售量259.51万瓶,同比下降10.2%[112] - 子公司新百药业2020年净利润6416.33万元[183] - 子公司天安药业2020年净利润5321.89万元[183] - 子公司复大医药2020年净利润3958.36万元[183] - 子公司博雅欣和2020年净亏损3104.76万元[183]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8.58亿元,同比下降7.4%,毛利率87.84%,同比上升23.85个百分点[111] - 华南地区收入8.79亿元,同比微增0.67%,毛利率83.45%,同比大幅上升46.68个百分点[11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727.51%[3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727.51%至718,583,048.24元[125][1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25.62%至2,098,207,690.90元[12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53.01%至-128,335,791.75元[1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提升131.95%至199,783,629.93元[127] 资产和债务 - 货币资金同比增长32.55%[63] - 长期借款同比下降79.55%[66] - 资产总额51.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7%[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1.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1%[32] - 货币资金年末余额7.54亿元,占总资产14.61%,较年初增加3.79个百分点[138] - 应收账款年末余额4.99亿元,占总资产9.67%,较年初减少2.03个百分点[13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新增1.75亿元,占总资产3.40%[138] - 长期借款减少至5500万元,占总资产1.07%,较年初下降4.05个百分点[138] - 受限资产总额为4998.72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602.12万元为承兑保证金[144] 浆站和采浆量 - 公司2020年采浆量约378吨,同比增长1.61%[48] - 公司单采血浆站增至13个,新获批屯昌浆站[48] - 全年采浆量约378吨同比增长1.61%[78] - 公司全年采浆量约378吨,同比增长1.61%[60] - 公司2020年原料血浆采集约378吨[190] - 公司拥有13个单采血浆站[19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南城浆站、南康浆站等12个浆站运营主体[19] 产品和研发 - 公司产品涵盖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等8个品种22个规格[48] - 天安药业拥有安多美、安多明等十多个糖尿病药物品种[52] - 天安药业产品线覆盖双胍类、璜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四大类口服糖尿病药[52] - 新百药业核心产品包括骨多肽系列和缩宫素系列,在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54] - 新百药业产品涉及骨科、肝炎、妇科及免疫调节等多个用药领域[54] - 博雅欣和定位为化学药产业基地平台,重点发展缓控释制剂和复方制剂[55][58]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77项,含发明专利33项[68] - 血液制品拥有8个品种22个规格[69] - 公司采用低温乙醇法结合层析工艺使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收得率行业领先[190] - 公司采用自有专利方法制备纤维蛋白原具有更高收得率[19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26,112,303.0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70%[124] 行业状况 - 血液制品行业面临原料血浆供应紧张风险[7] - 国内血液制品全行业原料血浆采集量约8300吨,同比下降约9%[48] - 全国采浆量2020年约8300吨较2019年下降9%[189] - 行业前四企业采浆量全国占比超过50%[189] - 行业正常经营企业不足30家[188] - 超过半数企业不具备新开设浆站资格[188] - 原料血浆供应紧张直接影响生产规模[195] 风险和不确定性 - 公司控股合并天安药业、新百药业及复大医药形成商誉存在减值风险[13] - 公司符合新设浆站资质但申请存在政策不确定性[8] -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存在注册证获取风险[9] - 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停产整顿风险[10] 投资和并购 - 公司参与设立的医药产业并购基金包括诸暨睿安、深圳睿宝和前海优享[19] - 公司持有罗益生物11.68%股权[22] - 控股股东高特佳集团转让公司16.00%股份(69,331,978股)予华润医药控股[96] - 华润医药控股通过认购增发股份将持有公司30.00%股权(155,996,950股)[97] - 华润医药控股合计获得40.97%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97] - 收回罗益股权项目款项合计1.24亿元(江西百圣7,075万元、上海懿仁5,309万元)[99] - 原料血浆采购款项及利息已全额收回[103] - 报告期投资额6.5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6.25%[145] - 投资收益为1014.13万元,占利润总额3.09%[134]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327亿元,发行费用为0.4277亿元[155] - 公司2015年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净额为4.902亿元,发行费用为0.098亿元[156] - 公司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9.893亿元,发行费用为0.107亿元[157] - 截至2020年末201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0.939亿元(含利息)[157] - 千吨血液制品项目募集资金承诺投资总额9.893亿元,实际投资进度仅2.90%[160] - 凝血因子类产品研发大楼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0.537亿元,超预算7.40%[160] - 公司凝血因子类产品研发项目投资进度50.89%,累计投入0.254亿元[160] - 乙肝人免疫球蛋白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007亿元,未达到预计效益[160] - 单采血浆站新建及改造项目投资完成率99.85%,累计实现效益2.451亿元[160]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显示尚未使用资金总额9.939亿元[155] - 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总投资164,059.29千元,累计投入153,700.59千元,进度93.68%[163] - 收购海康生物32%股权投入3,643.77千元,累计投入3,594.45千元,进度100%[163] - 邻水浆站建设项目投入2,800千元,累计投入2,947.55千元,进度105.27%[163] - 西他沙星项目投入3,500千元,累计投入1,400千元,进度仅40%[163] - 凝血因子产品生产研发大楼项目投入4,607.63千元,累计投入5,043.40千元,进度109.46%[163] - 乙肝免疫球蛋白项目累计实现收益10,068.99万元,未达承诺效益3,966.30万元[165] - 剩余募集资金7,357.75千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5] - 超募资金投向小计累计投入44,587.06千元[165] - 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延期至2023年6月完成GMP认证[166] - 血液制品研发中心项目于2014年终止[167]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4.327亿元,超募资金为2.716亿元[16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中的400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140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6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594.45万元收购浙江海康生物32%股权[16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1000万元建立北京研发中心项目[16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2800万元设立邻水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168] -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3500万元购买西他沙星片剂及原料项目技术,已支付1400万元[168]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累计1155.92万元[170] - 公司使用不超过9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71] - 单采血浆站新建及改造项目结余805.01万元[173] - 乙肝人免疫球蛋白产业化项目累计投资2340.58万元,原计划投资8750.79万元[172] - 特异性免疫流程优化项目结余资金6410.21万元[175] - 血液制品研发中心及中试车间改建项目终止并结余资金3419万元[175] - 使用结余募集资金5000万元增资江西博雅医药投资有限公司[175] - 出资2300万元与北京澍泽横山共同设立丰城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175] - 出资2300万元与北京澍泽横山共同设立信丰博雅单采血浆有限公司[175] - 凝血因子类产品生产研发大楼项目总预算9640万元[175] - 千吨血液制品智能工厂项目累计投入2872.83万元,已申请延期至2023年6月[149] 其他财务数据 - 政府补助2679.36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9] - 营业外收入为1514.54万元,占利润总额4.62%[134] - 营业外支出为1847.10万元,占利润总额5.63%[134]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357,448,375.64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3.32%[12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654,695,997.90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56.73%[120] 公司治理和股东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25,940,16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65元(含税)[13] - 报告期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22] - 公司形成血液制品业务与非血液制品业务协同发展格局[47] - 血液制品业务全年投浆量同比下降约8.5%[60] - 纤维蛋白原产品销量同比下降约15%[60]
博雅生物(300294)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