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明精机(30028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金明精机金明精机(SZ:300281)2022-03-0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3亿元,同比增长28.7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61.23万元,同比增长7.55%[20]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710.9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92.30%[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80万元,同比增长48.8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46元/股,同比增长7.62%[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12%,比上年增加0.16个百分点[20] - 资产总额为14.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3%[20] - 2021年营业收入523,273,453.58元,同比增长28.71%[5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612,260.14元,同比增长7.55%[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800,007.04元,同比增长48.80%[59] - 2021年营业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28.71%[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8.80%至7480万元[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0.35%至-1.49亿元[8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41个百分点至11.37%[9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69%至2661.76万元[81] - 财务费用因理财收益增加转为-424.48万元,同比下降382.87%[81] - 报告期投资额1亿元较上年同期350万元增长2757.14%[96]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0.84个百分点至4.84%[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841,367.84元[93][98]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026,187.50元[93]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3,809万元(期末余额261万元)[93] - 金融资产本期购买6,000万元且出售8,000万元[93][98] - 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9,612,260.14元[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涵盖薄膜吹塑机、流延机、塑编包装成套设备及双向拉伸薄膜生产设备[13][15] - 塑料制品业务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57.23%[67][68] - 薄膜及袋制品收入1.66亿元,同比增长424.91%[68] - 塑料机械行业收入2.73亿元,同比下降10.45%[67][70] - 薄膜吹塑机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5.74%[68][71] - 薄膜及袋制品毛利率8.54%,同比增加0.96个百分点[71] - 塑料机械行业毛利率25.37%,同比增加1.04个百分点[70] - 薄膜吹塑机平均售价从上半年366.94万元升至下半年416.93万元,同比增长13.62%[72] - 薄膜及袋制品销量16,658.46吨,平均售价同比下降4.69%至9.76元/千克[72] - 塑料机械行业销售量同比下降39.26%至2.04亿元,生产量下降40.12%至2.04亿元[73] - 塑料制品行业销售量同比激增457.16%至1.56亿元,生产量增长523.03%至1.64亿元[73] - 公司推行特种多功能膜个性化智慧工厂解决方案[32] - 公司薄膜产品包括BOPET和高阻隔功能性软包膜应用于显示屏电子包装等领域[36] - 公司重点发展包装膜、特种膜、农膜与土工膜三大核心产品系列[117] - 金明投建的两条BOPET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线均顺利投产,产能逐步释放[61] - 公司稳步推进"智慧金明"发展战略,积极布局下游薄膜制品领域,以"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为契机培育新利润增长点[119]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6431.29万元,同比下降40.08%[68][71] - 华南地区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23.91%[68] - 公司产品出口至日本以色列俄罗斯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39] - 产品销售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俄罗斯、东南亚、中东和欧美等市场[55] 成本和费用 - 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上升27.98%至3.8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7.97%[76] - 制造业制造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24.10%至3911.23万元,占营业成本9.03%[76] - 聚酯切片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67.71%[46] - PA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13.22%[46] - PE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8.23%[46] - 聚酯切片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6,244.85元,下半年为7,065.99元[46] - PA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10,719.16元,下半年为11,060.47元[46] - PE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为16,675.32元,下半年为17,880.05元[46] - 研发投入金额为2661.76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09%[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1.9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8.04%[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市场竞争、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泄密及汇率波动等风险[7] - 公司关注宏观经济波动风险,2022年世界经济形势将延续不均衡的弱势复苏[121] - 公司关注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大幅波动对生产成本影响较大[124] - 公司面临汇率波动风险,生产经营需从国外购买大型先进生产设备和部分零配件[126] - 公司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在塑料机械行业处于优势地位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123] - 公司存在技术泄密风险,与核心技术人员签订保密协议并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提升福利水平[125] - 公司2022年将加大节能环保和低碳配方及技术的研发,寻求尖端核心技术[119]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114] - 塑料加工业呈现功能化、轻量化、生态化和微成型发展趋势[115] - 软包装市场预计2024年达2690亿美元年增长率3.3%[30] - 单一材料塑料包装薄膜市场规模2019年2044万吨559亿美元预计2025年达2603万吨7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3.9%[30] - 全球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光学膜市场规模2019年约135亿元中国市场占比超60%[31] - 中国BOPET市场表观消费量2020年265.28万吨复合增速8%[31] - 光学膜技术门槛高产能集中于美日韩台等厂商[32] 研发与技术进展 - 新增授权专利26项[62] - 国产C型测厚仪已完成研发并于2021年8月投入测试[83] - 九层共挤高阻隔膜机组实现薄膜厚度均匀性±5%的技术指标[83] - VR技术应用可解决80%以上机器故障并降低售后服务成本[83]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3.41%至71人[84] - 多层共挤技术可生产双层至十一层复合薄膜,层数越高技术要求越高[15] - 土工膜主要采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及EVA材料,具有防渗耐腐蚀特性[14][15] - PVDC材料具备阻湿、阻氧、耐酸碱及耐油浸等高性能包装特性[15] - 公司成功研制在线涂覆宽幅农用膜设备等产品打破进口依赖[39] - 五层共挤PE薄膜整机节能效率提高20%以上[41] - 设备换料换色时间缩短15%[42] - 多层共挤农用薄膜吹塑机组最大宽幅可达20米[42] - 三层共挤下吹水冷式薄膜吹塑机组对PP、PE及其他原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42] - MS7R三泡管法高阻隔热收缩薄膜吹膜机组生产PP/PE结构的POF热收缩膜具有高透明、耐低温、耐揉搓、高收缩率的综合性能[42] - 多层共挤重包装膜(FFS)整线吹塑机组实现制膜、印刷、压纹、插边、收卷等工序一次完成[42] - 多层共挤PO农用薄膜吹塑机组采用三、五层共挤中心进料、大型农膜自动风环、摆动式折叠收卷、现场总线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等先进技术[42] - TPU薄膜专用吹塑机组拥有多项独创专利技术,整机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可靠性强[42] - 多层共挤斑马膜流延机组主要应用于高端功能性薄膜、片材的生产,设备融合了流延设备行业的多项先进技术[42] - 公司工业大数据平台已实现全球200多台智能装备并网服务,其中国外设备超过60台套[43] - 公司设有亚太区唯一专注于塑料薄膜的"体验式"实验中心[51] - 公司拥有高精密加工设备100多台套,包括DMG、NILES、CINCINNATI等国际品牌设备[52] 生产和产能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按订单需求制定生产计划[38] - 聚酯薄膜设计产能为2.2万吨,产能利用率为70.92%[47] - 高阻隔拉伸膜设计产能为250吨,产能利用率为80.00%[47] - 高阻隔拉伸膜在建产能为300吨,预计2022年投产[47] - 公司推动产能提升计划,购置先进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生产配套设备[60]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7193.3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3.75%[78][79] - 与陶氏化学、埃克森美孚、西门子、三菱化学等国际知名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54] - 公司产品客户包括美国上市公司Sealed Air、以色列Ginegar、土耳其Ecoplast等国际企业[5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广州万宝长睿投资有限公司[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人民政府[14] - 公司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包括深圳智慧金明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金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实体[15] - 公司董事会设7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人,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3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35]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和自主经营能力,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上独立完整[133]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47]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50]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由5名高管组成[150] - 公司董事长汪帆持股18,446,131股[145] - 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马佳圳持股18,446,131股[145] - 公司副总经理李浩持股179,916股[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18,626,047股[145] - 公司财务总监姜胜先于2021年5月13日离任[146] - 公司财务总监吴植于2021年6月28日聘任[146] - 公司未与控股股东存在同业竞争关系[141] - 公司未以资产为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141] - 公司拥有独立银行账户,未与股东共用账户[142] - 董事长汪帆在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担任总法律顾问并领取报酬津贴[153] - 董事杨召在广州万宝长睿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47][153] - 董事洪素丽现任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总经理[149] - 独立董事周霞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49] - 独立董事蔡友杰现任汕头市丰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副主任会计师[149] - 监事刘国强现任广州万宝长睿投资有限公司市场总监[150] - 职工代表监事袁彦平自1995年就职于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150] - 董事长汪帆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8.29万元[157]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马佳圳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8.29万元[157] - 独立董事周霞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0万元[157] - 独立董事蔡友杰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0万元[157] - 独立董事梁晓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0万元[157] - 监事陈合发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4.53万元[157] - 监事袁彦平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04万元[157] - 副总经理李浩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3.05万元[157] - 副总经理宋仲明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0.43万元[157]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郑芸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3.79万元[157] - 所有7名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6次,无缺席情况[160] - 董事汪帆现场出席董事会3次(占比50%),以通讯方式参加3次(占比50%)[160] - 董事马佳圳现场出席董事会6次(占比100%)[160] - 其他5名董事现场出席和通讯方式参会各3次(各占比50%)[160] - 所有董事均出席股东大会1次[160]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61] - 董事提出的合理建议均被采纳[162]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4次[163] -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2次[163]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1次[163]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529人,其中母公司480人,主要子公司49人[169]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25人(61.4%),技术人员95人(18.0%),行政人员70人(13.2%),销售人员26人(4.9%),财务人员13人(2.5%)[169]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82人(15.5%),大专131人(24.8%),中专94人(17.8%),高中及以下222人(42.0%)[169] - 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人[169]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人数529人[169] - 公司成为本地首家具备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资质的企业[172] - 公司2021年接待了7次机构和个人调研,主要谈论公司介绍及经营情况[127][128] 利润分配与股东回报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18,923,58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7]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以总股本418,923,58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含税)[173]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1,729,860.24元[173] - 公司于2021年6月4日完成2020年度权益分派实施[173]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分红标准和比例明确清晰[174]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6,756,943.20元[175]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00%[175] - 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326,909,663.13元[175] - 公司资本公积余额为495,466,196.12元[175] - 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330,443,607.69元[175] - 母公司资本公积为513,311,220.08元[175] - 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418,923,580股[175]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4.49亿元(占募集总额91.19%)[99] - 特种膜智慧工厂项目累计投资2.15亿元且实现效益731.73万元[101] - 云端大数据项目投资750.23万元且实现效益9.97万元[10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使用2.26亿元[101] - 公司终止云端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750.23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公司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募集资金计划投入金额由27,789.09万元调减至21,909.70万元[104] - 公司变更农用生态膜智能装备建设项目募集资金11,362.73万元用于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104] - 公司变更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用途16,426.36万元用于建设光学基材薄膜生产线[10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4,314.5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的自筹资金[104] - 公司2021年4月将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结余募集资金及利息全部转出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4]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计投入44,902.45万元[103]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累计实现效益514.19万元[103] - 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利息收入741.7万元[103]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0,616.88万元[103] - 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21,523.62万元,投资进度100%[107] - 云端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750.23万元,投资进度100%[107]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22,628.6万元,投资进度100%[107] - 特种多功能膜智慧工厂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731.73万元,未达预计效益[107] - 云端大数据智慧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