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经营层面净利润同比增长,但最终净利润亏损[2] - 2022年营业收入19.55亿元,较2021年减少5.10%[9]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21亿元,较2021年减少623.64%[9]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0万元,较2021年增长590.14%[9]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4.49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15.34%[9]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6.86%[9]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24.90万元,2021年为529.84万元,2020年为277.98万元[12] -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95,524.84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5.10% [23]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85.77万元,若不考虑非经营因素影响为2,156.91万元 [23]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9.55亿元,2021年为20.60亿元,同比减少5.10%[26] - 电子行业2022年营收17.99亿元,占比92.00%,同比减少4.4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营收1.56亿元,占比8.00%,同比减少12.14%[26] - 家电类智能控制器2022年营收15.21亿元,占比77.80%,同比减少6.44%;汽车电子类智能控制器2022年营收1.74亿元,占比8.90%,同比增长46.59%[26] - 国内销售2022年营收15.05亿元,占比76.95%,同比减少16.29%;出口及境外销售2022年营收4.51亿元,占比23.05%,同比增长71.41%[26] - 2022年电子行业营业成本15.48亿元,占比92.62%,同比减少6.50%;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成本1.23亿元,占比7.38%,同比减少15.38%[28] - 电子行业销售量2022年为1616.60万套,2021年为1682.21万套,同比减少3.90%;生产量2022年为1603.84万套,2021年为1691.06万套,同比减少5.16%;库存量2022年为83.20万套,2021年为95.96万套,同比减少13.30%[28] - 2022年销售费用为30,865,257.09元,同比增长8.94%[32] - 2022年管理费用为69,890,671.58元,同比增长18.72%[32] - 2022年财务费用为36,640,335.91元,同比增长4.54%[32] - 2022年研发费用为80,351,281.03元,同比增长5.45%[32] - 2022年研发人员数量255人,较2021年的242人增长5.37%,占比11.02%,较2021年提升0.53%[34] - 2022年研发投入金额80,351,281.03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11%,2021年分别为76,200,221.79元、3.70%[34] - 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941,046,039.61元,同比减少6.33%;现金流出小计1,918,547,020.55元,同比减少7.62%;现金流量净额22,499,019.06元,同比增加590.14%[35] - 2022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068,043.95元,同比减少52.58%;现金流出小计29,358,000.66元,同比减少24.48%;现金流量净额 -25,289,956.71元,同比增加16.53%[35] - 2022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53,791,971.88元,同比减少18.29%;现金流出小计1,030,182,442.20元,同比减少10.27%;现金流量净额23,609,529.68元,同比减少83.32%[35] - 2022年末货币资金457,995,767.43元,占总资产比例18.70%,较年初比重增加6.88%[37] - 2022年末应收账款548,457,141.99元,占总资产比例22.40%,较年初比重增加5.04%[38] - 2022年末长期股权投资176,852,020.85元,占总资产比例7.22%,较年初比重减少9.20%[41] - 2022年末短期借款758,982,620.57元,占总资产比例31.00%,较年初比重增加5.16%[43] - 2022年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5,258,109.56元,期末数9,707,382.85元,本期购买金额2,721,488.00元[43] - 报告期投资额为259,257,652.09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252,500,000.00元,变动幅度为2.68%[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智能制造业务营业收入为179,889.23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4.44% [23] - 2022年家电业务营业收入为152,110.58万元 [24] - 2022年汽车电子领域营业收入为17,407.13万元,较上年同比上升46.59% [24] - 2022年其他领域营业收入为10,371.52万元 [24] - 2022年智能信息化业务营业收入为15,635.61万元,较上年同比下降12.14% [24] 资产减值与坏账准备 - 公司对军工产业基金按权益法核算后的投资收益为 -11413.02万元[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对环宇万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17765.43万元,2022年按权益法核算投资损益为 -984.69万元,剩余账面价值16780.74万元全额计提减值准备[3] - 2022年公司对合并中科新瑞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4432.85万元[3] - 2020年公司对上海一什尚未支付款项计提坏账准备1176.28万元,2022年按30%比例再计提坏账准备1764.43万元[3] - 公司在2022年度对合并中科新瑞所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4432.85万元[58] - 公司在2020年度对上海一什尚未支付的款项计提坏账准备1176.28万元,2022年度按照30%的比例再计提坏账准备1764.43万元[59] - 公司对环宇万维投资收益为 -984.69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16780.74 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基准为 17765.43 万元[146] 公司股权变动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和晶智能31.08%股份,使其变为全资子公司[6]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原控股子公司和晶智慧36%股权,目前持有24%股权,和晶智慧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0] - 报告期内,公司对和晶教育发展由间接持股60%变为直接持股100%,和晶教育发展仍属合并报表范围[30]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深圳天枢全部份额,深圳天枢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30] - 公司拟发行股份购买安徽高新投新材料产业基金合伙企业等合计持有的和晶智能31.08%股权,同时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40] - 2022年11月17日深交所同意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12月7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注册[140] - 2022年12月14日交易相关资产过户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和晶智能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140] - 本次交易非公开发行新股数量为41,613,852股,2022年12月29日上市,报告期末公司总股本变更为490,555,850股[140] - 公司将持有的和晶教育36%股权转让给李双喜,持股比例由60%变更为24%[145] - 和晶宏智持有福建智趣5679128股股份,于2022年10月全部转让[145]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 9327758 股,占比 2.08%,变动后数量为 48864093 股,占比 9.96%[147]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前数量为 439614240 股,占比 97.92%,变动后数量为 441691757 股,占比 90.04%[147] - 股份总数变动前为 448941998 股,变动后为 490555850 股,均占比 100%[148] - 解除高管锁定股 2077517 股,按 25%比例解除[148]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合计发行新股 41613852 股,新增股份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48][149]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和晶智能 31.08%股权[149] - 2022年12月29日,公司向安徽高新投新材料产业基金合伙企业等发行41,613,852股股份购买和晶智能31.08%股份,发行价格为6.23元/股,新增股份为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52][153] - 新增股份发行完成后,公司报告期末总股本变更为490,555,850股[153]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所处行业为电子制造服务和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14] - 公司是国内最早将单片机应用于家电智能控制领域的先行者之一[14] - 2022年公司对主要业务进行战略调整,聚焦原有物联网业务[15] - 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及其他行业[15] - 公司冰箱单片机主板控制器、显示控制器出货量多年保持行业领先,冰箱变频器细分领域也具领先优势[17]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体量快速突破亿元规模且保持增长态势[17] - 公司智慧安全业务服务对象覆盖32个行业领域[19] - 公司保持与全球顶尖品牌战略合作,业务涵盖亚洲、北美和欧洲市场[16] - 公司家电领域产品从白色家电拓展到洗碗机、烤箱等其他家电产品[17] - 公司汽车电子现有产品分为乘用车及工程车辆应用,间接供货宁德时代、特斯拉等企业[18] - 公司其他领域产品应用于通讯、工业控制和新兴消费电子,间接供货诺基亚、爱立信等客户[18] - 公司智能信息化方案及服务包括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和智能化工程业务、智慧安全业务[18] - 中科新瑞具有电子与智能化资质二级、信息系统集成三级等多项资质[18] - 晶安智慧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认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等[19] - 至2026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市场规模将达1486亿美元,较2022年的1181亿美元增幅为25.83%[20] - 公司在淮北市烈山区投资建设的新制造基地于2021年投入使用,形成无锡、淮北双生产基地[20] -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主要客户包括BSH、GEA、海信、海尔等,产品间接供货宁德时代、特斯拉等高端客户[22] - 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已有二十多年耕耘积累,能提供长链条、个性化制造服务[21] - 公司形成独特的MES系统和ERP系统,与上游供应商形成稳定关系,维持已有产能[22] - 公司智能信息化方案为政府、教育等行业客户提供信息化服务并定制解决方案[22] - 公司产品线从家电智能控制器拓展至通讯基站、汽车电子等非家电领域[22] - 业务运营主体和晶智能拥有变频控制、冰箱主控等核心技术[22] - 中科新瑞完成专业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晶安智慧自主开发云平台和IoT应用产品[22] - 公司与知名家电品牌合作稳定,海外业务项目储备和服务范围扩大,多个合作项目放量[20] - 2022年淮北制造基地过渡期项目投入6条产线并达产,墨西哥海外制造基地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24] - 公司未来将实行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双轮驱动发展战略,聚焦物联网领域智能制造和智能信息化两大业务板块[57] - 2023年公司计划扩大产能,择机增设海外制造基地,已启动在墨西哥增设海外制造基地的准备工作[57] - 2023年公司将丰富产品种类及拓展客户,提升汽车电子业务比重,扩大智能信息化业务地域覆盖范围[57] - 中科新瑞将开拓新客户,推广智慧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创造新业绩增长空间[58] - 2021年4月9日公司与淮北市烈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智造项目投资及补充协议,项目分三期实施[141] - 2021年和晶智能在淮北新设全资子公司安徽和晶,注册资本2.50亿元,负责淮北制造基地项目[141] - 和晶科技智造项目过渡期预计容纳7条生产线,2021年9月投产并当年盈利,目前已投入6条生产线并达产[141] - 公司启动在墨西哥增设海外制造基地的相关准备工作,并调整淮北制造基地投资节奏[141] - 公司在墨西哥增设海外制造基地准备工作有序推进,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142] - 公司与招商局太平湾2022年3月30日签署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42] - 公司2015年参与投资苏州兆戎,认缴出资额300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58.14%[142] - 公司2016年参与投资苏州空空,认缴出资额10000万元,认缴出资比例51.60%[142] - 2022年1月5日公司
和晶科技(30027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