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梅安森(300275)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梅安森梅安森(SZ:300275)2023-04-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759亿元,同比增长21.5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4.94万元,同比增长27.80%[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85元/股,同比增长23.68%[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959元/股,同比增长22.2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04%,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20] - 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709.69万元、7320.41万元、8482.33万元、14081.07万元[2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66.0%至14081.07万元[22]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4.94万元,其中第四季度贡献1254.49万元[2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53%[52]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4.94万元,同比增长27.80%[52] -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1.53%[6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4.94万元,同比增长27.80%[62] - 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为3.76亿元,同比增长21.53%[111]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4.94万元,同比增长27.80%[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额226,715,448元同比增长23.60%[72] - 直接材料成本214,832,523元同比增长24.38%占营业成本94.76%[71] - 直接人工成本6,440,091元同比增长13.06%[73] - 制造费用5,442,835元同比增长8.68%[73] - 研发费用33,976,048元同比增长26.75%[76] - 销售费用62,942,202元同比增长17.06%[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收入3.4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1.83%,同比增长28.11%[64] - 矿山产品收入3.3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9.61%,同比增长30.19%[64] - 环保行业收入2104.4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5.60%,同比下降42.09%[64]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毛利率41.79%,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68] - 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销售量470套同比增长6.09%[70] - 监控设备及零部件销售量192,793个同比增长3.39%[70] - 公司环保业务聚焦智慧环保、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及矿井废水治理领域[107] - 公司城市管理业务重点研发5G+AI技术的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管控平台[108] 各地区表现 - 陕甘宁区域收入7720.91万元,同比增长58.43%[64] - 四川区域收入644.15万元,同比增长205.99%[64] - 冀豫区域收入4970.04万元,同比增长134.79%[64] 销售模式 - 直销模式收入3.0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80.40%,同比增长19.28%[64] - 销售模式以运维及数据服务为核心,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4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16,059,629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0.87%[75] 研发投入与进展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19人,同比增长8.18%[83] - 研发投入金额达33,976,047.51元,同比增长26.8%[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04%,同比增长0.37个百分点[83] - 研发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2.4%(98/119)[83] - 30-40岁研发人员占比55.5%(66/119),同比增长13.79%[83] -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保持0%[83] - 研发基于PDOA算法的二维精确定位解决方案,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并提升复杂环境适应能力[79] - 研发KJ73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多参数传感器,包括烟雾一氧化碳一体化传感器以提高集成度和准确度[79] - 研发开度风筒开关一体化传感器和超低风速风向传感器,提升监测准确性和安全性[79] - KJ619瓦斯抽采监控系统已获产品安标证和防爆证,处于量产推广阶段,提升抗干扰能力和低流速环境适应性[79] - 矿用无线(5G)通信系统已获安标证和防爆证,处于转产阶段,采用国产化5G硬件和核心网技术[79] - KT160(A)矿用无线通信系统已取得安标证书,支持4G/WIFI6/应急广播/融合调度等一体化功能[79] - AI视频系统平台软件研发完成,系统单产品已取得安标证书和防爆证书[79] - 研发KBA12Q矿用本安型球型摄像仪和KBA12S矿用本安型图像处理摄像仪[79] - 地测地理信息系统项目软件研发已完成收尾阶段,下一步进入系统测试环节[80] - 三维智能地质保障系统已完成开发工作和文档编写,软著已申请,等待评审结果[80] - 金属非金属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已获证,系统处于量产与推广阶段[80] - 部分传感器和交换机产品处于工业性试验中[80] - 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V4.0升级已完成百分之八十的开发工作[80] - 中心站软件已基于新软件架构进行调整中[80] - 部分产品处于归档前小批验证阶段[80] - 系统通过统一数据标准建立空间地质数据模型库[80] - 平台完成用户分类管理、表单设计器升级等核心应用研发[80] - 项目填补了公司在人工智能分析领域的空白[80] - 完成矿用5G专网系统研发并获得煤矿安全认证证书[81] - 建成超融合私有云平台支持5G+AI技术试验[81] - 公司2023年将加强研发投入,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开发行业AI应用模型[112] 产品与技术 - 公司形成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智能主煤流运输等全链条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产品体系,包含32类主要产品[42] - 矿山业务产品包括工业以太环网系统、F5G工业光网系统、KT654(5G)矿用无线通信系统等传输通信网络设备[42] - 数据处理系统包含物联网平台和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用于数据采集、控制下发及快速构建管控平台[42] - 智能安全监控系统包含KJ73X煤矿安全监控系统、KJ1695金属非金属矿山监测监控系统等9类安全监测产品[42] - 环保业务产品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空气质量在线监测等环境监测设备及平台系统[43] - 环保业务涵盖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系列产品和水务运营管理信息平台[43] - 城市管理业务产品包含隧道监测系统、城市地下管廊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等8类城市治理解决方案[44] - 应急管理领域产品包括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化工园区智慧应急/安监管理平台等4类专业化系统[44] - 公司采用"备货+订单"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46]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296项,有效专利授权共86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53] - 公司拥有204个安标产品认证[53] - 公司参与10个国家级项目研发,26个省部级项目研发,5个平台类项目研发[53] - 公司电源开发平台支持宽范围电压输入,包括127V、220V、380V、660V、1140V等[55] - 公司具备自主配套能力,拥有前端传感器生产线、数据采集分站生产线、交换机生产线等12条专业生产线[57] - 公司为包括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淮北矿业等在内的千余家客户提供智能化安全生产服务[49] - 公司自主研发的"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已通过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适应性认证[56] - 公司掌握20余项核心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技术、融合通讯技术、AI视频分析技术等[5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27万元,同比下降22.8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第一季度的2614.65万元降至第四季度的-1832.20万元[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2.85%至10,032,719.04元[8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5.54%至-50,363,648.15元[8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5.24%至16,624,286.23元[86] 资产与负债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17个百分点至4.68%[87] - 投资性房地产同比增长20.78%至180,124,005.14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94个百分点[87]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40.85%至116,200,000.00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4个百分点[87] - 应收账款同比增长7.43%至329,058,365.76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62个百分点[87]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30.04%至27,649,320.45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44个百分点[87] - 预付款项同比增长59.64%至23,755,973.90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67个百分点[87] - 应付账款同比增长14.30%至160,833,759.85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08个百分点[87] - 2022年末资产总额为12.129亿元,同比增长5.00%[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63亿元,同比增长7.18%[20]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金额404.87万元,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101.5%[26] - 债务重组收益90.38万元,直接贡献利润增长[26] 子公司表现 - 重庆元图位联科净利润788,476.03元,净资产5,680,568.91元,净利润率39.8%[100][101] - 梅安森中太净利润1,203,964.89元,营业收入4,469,519.77元,净利润率26.9%[100][101] - 重庆梅安森智能设备净利润561,563.85元,营业收入1,674,686.99元,净利润率33.5%[100][101] - 重庆智诚康博环保净利润510,520.75元,营业收入5,626,278.82元,净利润率9.1%[100][101] - 重庆安易联安防设备净利润583,252.56元,净资产116,747.44元,净利润率无法计算[100] - 重庆元图净利润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期间费用大幅下降[101] - 梅安森中太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101] - 智能设备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101] - 智诚康博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下降[10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47,904,005.56元[93]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8,307.99万元[93][95] - 智慧矿山大数据管控平台项目投资进度54.69%累计投入4,156.76万元[95] - 智慧城市管理大数据管控平台项目投资进度20.02%累计投入760.83万元[9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3,390.4万元[95] - 使用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93][96] - 两个主要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95][96] - 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9,655,559.00元[96] - 2022年11月延期归还3,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继续补充流动资金[96] - 未使用募集资金存放于专户用于两个主要募投项目[96] - 公司2020年定向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用于5G+AI智慧矿山及智慧城市管控平台项目[115] - 公司推进基于5G+AI技术的智慧矿山大数据管控平台项目[106] 行业背景与市场 - 煤炭行业2022年利润总额1.02万亿元,同比增长44.3%[30] - 2022年原煤产量45.6亿吨,同比增长10.5%[30] - 非煤矿山数量超3万座,智能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31] - 2020年原煤入洗率74.1%,较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32] - 公司环保业务存在巨大市场空间,受益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大保护政策[107]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董事会成员共9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超过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120]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8.07%[126]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3.41%[126] - 公司不存在单独或合并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以上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120] - 公司未发生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及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的情形[120] - 公司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四个专门委员会组成的治理架构[120][124] - 公司资产完整独立不存在以资产权益或信誉为股东关联方债务提供担保的情况[124] - 公司财务独立设置独立财务部门并建立完整财务核算体系[124] - 公司办公场所和生产经营场所与股东完全分开无混合经营情形[124]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无重大差异[122] - 所有董事均无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情况[143] - 董事马焰、周和华、叶立胜、金小汉、郑海江、刘航、张为群各出席13次董事会(现场2次,通讯11次)[143] - 董事杨安富、邓国清各出席12次董事会(现场2次,通讯10次)[143] - 董事李定清、唐绍均各出席1次董事会(通讯1次)[143] - 战略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换届及选举事项[146] - 提名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提名事项[147]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股权激励计划及薪酬事项[147][148]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年度报告及审计计划[148]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44] - 董事建议被公司采纳并增强了董事会决策科学性[145] 董事、监事及高管持股与薪酬 - 董事长马焰持股从期初39,104,800股减持至期末29,334,800股,减少9,770,000股,变动原因为协议转让[127] - 董事、总裁周和华持股1,063,88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7] - 副董事长叶立胜持股10,550,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7] - 董事、副总裁金小汉持股550,6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7] - 董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郑海江持股208,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7] - 董事、副总裁刘航持股从期初272,000股减持至期末254,000股,减少18,000股,变动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28] - 副总裁胡世强持股从期初115,200股减持至期末97,100股,减少18,100股,变动原因为个人资金需求[128] - 副总裁张亚持股57,6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8] - 独立董事邓国清持股增加7,000股[128] - 监事谢兴智持股1,601,3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28] - 2022年度公司支付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额为524.23万元[139] - 董事兼总裁周和华获得税前报酬71.34万元[140] - 董事长马焰获得税前报酬54万元[140] - 副董事长叶立胜获得税前报酬54万元[140] - 董事兼副总裁金小汉获得税前报酬54万元[140] - 董事兼副总裁刘航获得税前报酬57.31万元[140] - 财务负责人郑海江获得税前报酬45.11万元[140] - 独立董事张为群获得税前报酬7万元[140] - 独立董事杨安富获得税前报酬6.07万元[140] - 独立董事邓国清获得税前报酬6.07万元[140] - 董事长马焰自2010年1月任职至今[130] - 副董事长叶立胜自2012年3月任职至今[130] - 董事兼总裁周和华2017年4月22日任职至今[131] - 董事金小汉2014年6月加入公司 2019年2月至今任董事 2022年11月至今任副总裁[132]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郑海江2019年2月任职至今 2022年2月至今任副总裁[133] - 董事兼副总裁刘航2017年2月任研发事业部总经理 2020年4月任职至今[133] - 独立董事张为群2019年2月任职至今[134] - 独立董事杨安富2022年2月任职至今[134] - 独立董事邓国清2022年2月任职至今[134] - 监事会主席谢兴智2010年1月任职至今[135] 股权激励 - 董事兼总裁周和华持有限制性股票28.8万股,授予价格11.81元/股,期末市价6.555元/股[165] - 副董事长叶立胜持有限制性股票20万股,授予价格11.81元/股,期末市价6.555元/股[165] - 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