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7.73亿元,同比增长21.91%[3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0亿元,同比下降8.15%[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亿元,同比下降76.92%[3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7元/股,同比下降4.08%[3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2%,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30] - 资产总额为28.92亿元,同比增长27.45%[30]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772,847,325.93元,同比增长21.91%[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169,628.7元,同比下降8.15%[62] - 主营业务收入2,702,461,460.96元,同比增长19.03%[62] - 主营业务成本2,331,585,565.34元,同比增长23.50%[62] - 主营业务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3.12个百分点[6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7.73亿元,同比增长21.91%[6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包括ACR、AMB、ACS、ACM等PVC改性剂[22][23] - ACR抗冲加工改性剂收入1,290,321,814.54元,同比增长59.53%,占营收46.53%[51][46] - ACM低温增韧剂收入1,382,057,856.7元,同比下降4.28%,占营收49.84%[51][46] - ACR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7.68%,ACM产品销量同比下降13.27%[51] - ACR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1.02个百分点,ACM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68个百分点[51] - ACR产品收入1,290,321,814.54元,同比增长59.53%,占营业收入46.53%[62] - ACM产品收入1,382,057,856.7元,同比下降4.28%,占营业收入49.84%[62] - ACR产品产能利用率达154.00%,设计产能6万吨/年[56] - ACM产品产能利用率93.00%,设计产能15万吨/年[56] - PVC加工助剂业务收入26.86亿元,占总收入96.88%,毛利率13.76%[68][71] - ACR产品收入12.90亿元,同比增长59.53%,毛利率9.81%[68][71] - ACM产品收入13.82亿元,同比下降4.28%,毛利率17.52%[68][71] - PVC加工助剂销售量24.01万吨,同比下降3.71%[74] - 材料成本占PVC加工助剂营业成本87.77%,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75] - 公司所处塑料改性剂行业,下游产品涵盖建筑材料及包装材料[40] - 公司为客户提供从复合料配方复合料加工工艺新产品研发到客户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194] 成本和费用 - 主要原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2.26%至11,302.40元/吨[54] - 丙烯酸丁酯采购价格同比大幅上涨95.44%至14,137.17元/吨[54] - 液氯采购价格同比上涨84.33%至1,230.87元/吨[54] - 苯乙烯采购价格同比上涨47.41%至7,810.82元/吨[54] - 高密度聚乙烯采购价格同比上涨20.08%至7,869.27元/吨[54]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51%至32,556,118.16元[80]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0.90%至50,305,091.08元[8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3.84%至4,153,737.41元,主要因汇率波动减少及外汇管理加强[8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2.52%至24,492,711.72元[81]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47.48%至49,783,210.48元[83] 各地区表现 - 海外销售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57.29%,占总收入29.81%[69][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存在价格波动风险[6] - 公司自有资金投资项目与主营业务相关但存在建设进度及收益率不达预期风险[7][8]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9] - 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存在安全生产风险[10] - 化工生产存在环保风险需持续加大环保投入[11] - 公司通过战略采购策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27]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余额过高导致的流动性及坏账风险[128] - 公司自有资金投资项目存在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及盈利预测偏差风险[130] - 公司面临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因市场竞争加剧竞争者可能降价获取市场份额[131] - 公司生产原材料部分属危险化学品操作不当易致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经营[132] - 公司化工生产产生噪声和粉尘基本无污水废气环保指标已达标但需持续投入应对标准提升[133] - 公司管理层与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优良的业绩提升公司内在价值[192]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80%,较上年1.48%增长0.32个百分点[83] - 研发人员数量132人,同比下降2.22%[83]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97人,同比增长7.78%[83]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31人,同比增长30.43%[83]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比例为0%[83] - 公司持有发明专利23项(含国外4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60] 现金流与投资活动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6.92%至1.07亿元,主要因原材料采购支出增加及银行承兑汇票收款增多[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62,912.86%至13.61亿元,主要源于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8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上升464.12%至18.60亿元,因新建项目投入增加[85]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91个百分点至3.10%,因公司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88] - 存货余额同比增加44.89%至3.08亿元,因提前储备原材料保障重大活动供应需求[88]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比例上升7.14个百分点至9.70%,反映新建项目投入增加[8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4.46亿元,包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2万元[91]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1.04亿元,较期初减少[91] - 资产受限总额4585万元,含1191万元货币资金(承兑汇票保证金)及3394万元质押票据[92] - 重大在建项目累计投入33.56亿元,包含年产33万吨高分子材料项目投入21.02亿元[96] - 公司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4500万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2.871亿元[10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2.83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397.26万元[101] - 闲置募集资金2.8亿元用于购买银行结构性存款[102]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术改造"投入进度0%[104] - 应收款项融资初始投资成本1.04亿元期末金额4432.14万元[98] - 其他自有资金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74万元[98] - 其他募集资金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2.25万元[98] - 公司累计投资收益567.97万元[98] 子公司与关联方 - 子公司日科橡塑实现净利润1.28亿元[109] - 子公司日科橡塑总资产16.18亿元净资产13.04亿元[109]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116]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投资建设年产33万吨高分子新材料项目[11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日科塑胶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ACR项目生产线自2012年起处于闲置状态[119] - 公司全资子公司滨州海洋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00万元[121] - 公司全资孙公司山东日科塑胶有限公司股权以0元价格受让[112] 公司治理与人员 - 财务报表经法定代表人刘大伟及财务负责人刘永强签名确认[15] - 公司董事会设5名董事含2名独立董事占比超1/3下设四个专门委员会[141] - 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监督重大事项及高管履职合规性[142][143] - 公司资产完整拥有生产经营相关土地厂房设备及商标专利所有权[148] - 公司人员独立高管未在控股股东其他企业任取或领薪财务人员无兼职[149] - 公司机构独立设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结构办公场所独立[150] - 公司财务独立,设有独立财务部门并建立独立完善的财务核算体系[151]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26%[15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07%[152]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29%[152] - 副董事长赵东日期末持股数量为81,785,037股[15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合计期末持股数量为81,785,037股[153] - 2021年3月22日监事刘大伟离任,徐美铭补选为监事[154] - 2021年4月28日总经理彭国锋离任,刘大伟接任总经理[154] - 董事长蒋荀具有24年投资银行业务经验,主持或参与40余家IPO及再融资项目[155] - 董事胡耀飞具有丰富金融行业经验,主持或参与10余家IPO及再融资项目[157] - 公司应支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共13人报酬总额为437.37万元[163] - 董事长蒋荀在关联方获取报酬[164] - 副董事长赵东日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10.01万元[164] - 独立董事朱明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万元[164] - 独立董事刘国军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万元[164] - 监事徐美铭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27.47万元[164] - 监事刘孝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47.17万元[164] - 总经理刘大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4.93万元[164] - 副总经理高强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0.13万元[164] - 财务总监刘永强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3.11万元[16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65] - 所有董事(蒋荀、赵东日、胡耀飞、朱明江、刘国军)均亲自出席全部6次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66]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各季度财务报告及审计工作[169] - 公司员工总数为998人,其中母公司424人,主要子公司574人[172] - 生产人员734人,占比73.5%[172] - 技术人员132人,占比13.2%[172] - 销售人员50人,占比5.0%[172] - 行政人员68人,占比6.8%[172] - 财务人员14人,占比1.4%[172] - 公司通过薪酬年度奖励股权激励以及多种福利制度吸引优秀人才[193]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464,902,61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6元(含税)[11] - 公司实施2020年度现金分红,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5,691,722.19元[175]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533.26万元(含税)[177] - 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100%[177] - 每10股派息0.76元人民币(含税)[176][180] - 分红股本基数为464,902,614股[177][180] - 可分配利润为4.49亿元[177][180] - 母公司2021年度净利润为3785.33万元[180] - 资本公积金余额为8.34亿元[180] 内部控制与合规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8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营业收入占比100%[183] - 公司因环境问题被行政处罚罚款14万元[188] -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重视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191] - 公司在日常运营中积极利用高效环保的设备进行生产[195] - 公司不断优化改进资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195] - 公司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195] - 公司持续改善和维护环保设施应对环保风险及安全风险[195] -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承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98]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198] - 公司2021年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认购股份锁定期为6个月[199] - 公司2015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承诺均诚实履行[199] - 公司董事赵东日等人避免同业竞争承诺自2010年3月9日起持续有效[200] - 公司承诺严格遵守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199] - 公司承诺及时披露对投资者有重大影响的信息[199] - 公司承诺不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股票买卖活动[199] - 公司所有承诺事项均被确认按时履行[200] - 公司承诺因违反承诺造成损失将依法承担补偿责任[199] - 公司认购股份锁定期满后按证监会规定执行[199] - 公司承诺对误导性市场信息及时予以澄清[199]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23] - 年度报告披露日期为2022年4月20日[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2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3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79万元[3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为639.95万元[36] - 公司实收资本为1,088,751,626.71元人民币[122]
日科化学(30021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