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下降14.95%[25] - 营业收入为13.07亿元,同比下降14.95%[59][60]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4.9%至13.07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5.37亿元[17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下降50.8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94亿元,同比下降47.71%[25]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下降50.84%[5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同比下降47.71%至19,437.91万元[167] - 净利润同比下降50.9%至2.1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4.28亿元[179] - 净利润为1.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9%[183] - 营业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51.49%[59]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1.5%至2.39亿元,对比去年同期4.93亿元[179] - 营业利润为2.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2.4%[183] - 基本每股收益0.52元/股,同比下降50.48%[25]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50.5%至0.52元,对比去年同期1.05元[1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6944.26万元,同比增长9.58%[6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9.6%至6944万元,对比去年同期6337万元[179] - 财务费用为-2883.34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60] - 财务费用收益同比增长255.5%至2883万元,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79]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56.4%至2816万元,对比去年同期6462万元[17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亿元,同比下降42.73%[2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同比下降42.73%[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7%[1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41亿元,同比下降45.17%[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41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5.2%[18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同比上升702.32%[6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0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负0.51亿元[18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11.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18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负6248.5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正值8844.21万元[1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玻璃纤维及制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0.22%至9.51亿元,毛利率下降13.80个百分点至29.77%[63] - 公司化工制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8%至3.11亿元,毛利率提升2.53个百分点至20.08%[63] - 公司玻璃钢制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98%至4478.84万元,毛利率提升6.26个百分点至24.96%[63] - 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95%至13.07亿元,总毛利率下降10.45个百分点至27.30%[63] - 公司玻纤及制品销量同比增长6.67%[39] - 公司玻纤及制品毛利率环比增长1.98%[3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出口业务主要结算货币为美元[7]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出口量95.83万吨,出口金额累计15.04亿美元,同比下降23.11%[49]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均价1569美元/吨,同比下降13.48%[49]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累计进口量5.96万吨,同比下降6.01%[50]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进口均价6317美元/吨,同比下降15.65%[5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全球贸易动能转弱、通货膨胀、贸易保护主义、局部地缘冲突等潜在风险[4] - 玻璃纤维行业高速发展,行业呈现规模、技术、资金实力全方位竞争态势,行业整体进一步大幅扩张产能[6] - 公司为降低汇率波动风险,采取调整出口产品定价、约定汇率波动条款、增加美元支付、运用金融市场工具等措施[7][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 - 公司计划2023年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95] - 公司投资建设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634,698.46万元[133] - 全资子公司天马集团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高端化技改项目总投资59,949.22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49.22万元 含铂铑合金投资12,147.38万元 流动资金9,000万元[135] 行业和市场竞争 - 公司下游行业主要为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行业[4] - 2022年中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687万吨同比增长10.2%[40] - 2023年1-6月汽车产销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43] - 玻纤行业在风电叶片轻量化及汽车轻量化领域需求增长[43] - 玻纤应用扩展至化工防腐环保工程及现代农业等领域[44] - 行业集中度提升因技术专业化及规模生产门槛较高[40]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10%[45]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67%[45] - 2023年上半年我国玻璃纤维纱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8%[45] - 2023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2299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100.5%[47]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产量同比下降0.72%[47] - 2023年上半年玻璃纤维及制品工业销售利润率9.69%,比上年同期减少9.11个百分点[52] - 玻璃纤维行业期末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30.21%[53] - 2022年玻纤行业产量增长超10%但主营业务收入仅增2.1%[88] - 2022年玻纤行业利润总额减少8.8%[88] - 化工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公司产品毛利率[88]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月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3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6月利润同比下降26.6%[37]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6月利润同比下降52.2%[37] 资产、债务和借款 - 总资产60.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5%[25]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加2.61个百分点至12.95亿元,占总资产21.50%[67] - 货币资金较期初增长23.08%至12.95亿元[17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02亿元,本期购买4.57亿元,出售2.93亿元[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期初增长118.52%至3.02亿元[171] - 在建工程较上年末增加2.46个百分点至1.88亿元,占总资产3.12%[67] - 在建工程较期初增长411.70%至1.88亿元[172] - 长期借款较上年末增加3.14个百分点至3.62亿元,占总资产6.01%[67] - 长期借款较期初增长126.25%至3.62亿元[172] - 长期借款同比增长126.2%至3.6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60亿元[177] - 短期借款较期初大幅增长至1.91亿元[172]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5.5%至15.8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12.64亿元[177] - 应付债券同比增长2.5%至4.9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4.84亿元[177] - 公司受限资产总额5.38亿元,其中货币资金2.97亿元为定期存款及保函保证金[72]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1611.04万元,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和政府补助[30] - 公司资产处置收益935.37万元,占利润总额3.92%,主要来自处置闲置贵金属[65] - 资产处置收益978.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6%[183] - 投资收益226.4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4%[183] - 衍生品投资确认亏损102.88万元人民币[81] - 信托产品投资金额为600万元人民币[76] - 基金初始投资成本为31,164,980.43元人民币[76] - 基金累计投资收益为161,685.71元人民币[76] - 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额为49,800万元人民币[79] - 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为5,395.04万元人民币[79] - 委托理财总发生额59,506.56万元人民币[79] - 衍生品投资期末金额占净资产比例为0.00%[81] - 远期结售汇交易购入金额27,475.65万元人民币[81] - 远期结售汇交易售出金额27,442.89万元人民币[81] - 公司出售贵金属粉资产交易价格为1912.85万元[84] - 出售资产贡献净利润828.75万元占净利润总额比例为3.94%[84]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常州天马集团总资产13.08亿元净资产11.35亿元[86] - 常州天马集团营业收入5.46亿元营业利润3361.66万元净利润3276.32万元[86] - 常州市新长海玻纤总资产1.29亿元净资产1.26亿元[87] - 常州市新长海玻纤营业收入395.80万元营业利润77.17万元净利润72.11万元[8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国文[20] - 公司董事会秘书费伟炳,证券事务代表范福美[21]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为常州天马集团有限公司(原建材二五三厂)[17] - 公司股份总数408,716,044股 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62,354,365股 占比39.72% 无限售条件股份246,361,679股 占比60.28%[13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限售股162,354,365股 其中杨鹏威持有127,855,809股 杨国文持有32,400,000股[141]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3,940股[144] - 第一大股东杨鹏威持股比例为41.71%,持股数量170,474,412股[144] - 第二大股东杨国文持股比例为10.57%,持股数量43,200,000股[144]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六零三一组合持股比例为2.48%,持股数量10,134,500股[144] - 常州产业投资集团持股比例为2.23%,持股数量9,111,616股[145] - 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八组合持股比例为1.76%,持股数量7,188,472股[145] - 嘉实领先优势混合基金持股比例为1.10%,持股数量4,493,375股[145] - 中欧价值发现股票基金持股比例为1.02%,持股数量4,149,538股[145] - 全国社保基金四一三组合持股比例为1.01%,持股数量4,122,935股[145] - 杨鹏威与杨国文为父子关系,属于一致行动人[145][146] - 公司控股股东杨鹏威、杨国文及杨凤琴承诺避免同业竞争,截至2023年6月30日均未违反承诺[1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鹏威、杨国文、杨凤琴承诺承担劳务派遣连带赔偿责任,截至2023年6月30日均未违反承诺[113]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鹏威、杨国文、杨凤琴承诺承担2007年前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补缴义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均未违反承诺[113] 可转换公司债券 - 公司于2020年12月23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550万张 每张面值100元 发行总额55,000万元 债券简称"长海转债" 债券代码"123091"[142] - 可转换公司债券存续期为2020年12月23日至2026年12月22日 转股期为2021年6月29日至2026年12月22日[142] - 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第一年0.3% 第二年0.6% 第三年1.0% 第四年1.5% 第五年1.8% 第六年2.0%[142] - 可转债发行总额为人民币5.5亿元,债券余额为人民币5.497亿元[156][161] - 可转债利率结构为第一年0.3%、第二年0.6%、第三年1.0%、第四年1.5%、第五年1.8%、第六年2.0%[156] - 累计转股金额仅25.31万元,转股比例0.00%,未转股金额占比99.95%[164] - 前十名持有人合计持有可转债占比43.31%,最高单家持有8.12%[165] - 初始转股价格16.24元/股,经三次分红调整后降至15.79元/股[161][162][163] - 信用评级维持AA级,评级展望稳定[166] - 报告期内未触发回售、赎回或转股价修正条款[157] - 可转债不提供担保,偿债保障措施未发生变更[159] - 发行总量550万张,上市首日即可交易[156][161]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公司及子公司属于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99] - 常州天马集团年产10万吨不饱和聚酯树脂技改扩建项目于2023年1月通过自主验收[100] - 公司现有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至2027年11月8日[101] - 公司废水COD核定排放总量低于109.54吨/年,排放浓度250mg/L[102] - 废水总磷核定排放总量低于0.073吨/年,排放浓度0.28mg/L[102] - 废气苯乙烯无组织排放核定总量低于0.6吨/年,未检出浓度值[102] - 废气二氧化硫核定排放总量低于18.81吨/年,排放浓度6.15mg/L[102] - 废气颗粒物核定排放总量低于16.992吨/年,排放浓度11.25mg/L[102] - 废气氮氧化物核定排放总量低于24.616吨/年,排放浓度20.08mg/L[102] - 废气挥发性有机物核定排放总量低于10.457吨/年,排放浓度1.55mg/L[102] - 纯氧燃烧技术减少50%天然气使用量[104] - 一级能耗电机降低电量消耗1%-3%[105] - 报告期内未发生环境行政处罚[104] - 公司秉持"减污、降耗、节能、增效"环保理念,报告期内降低生产能耗物耗并减少污染物排放[110] - 公司积极推进工厂环境体系建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110] - 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员工关怀、产业链融合等方面践行社会责任,荣获诸多荣誉[110] 研发和创新能力 - 公司拥有有效专利145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56]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通过工艺改良与创新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需求[109]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涵盖期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7]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经销商+展会的营销模式[36] - 公司玻纤纱产能30万吨,产品包括短切毡、湿法薄毡等[34]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实施[96]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117]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9]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11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2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2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1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16] - 2023年4月11日通过线上电话会接待海通证券、中泰证券、东北证券等机构投资者讨论2022年度经营情况及产线规划[90] - 2023年4月18日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平台举办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90] - 2022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7.16%[93] - 公司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通过薪酬、年度奖励及多种福利制度吸引优秀人才[109] - 公司构建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拥有一批稳定可靠的合格供应商[109] - 公司通过客户走访和满意度调查改进营销政策,增强客户信任度[109]
长海股份(300196) - 2023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