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 - 营业收入6.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0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5.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32%[4] - 净利润同比下降64.36%至8121.58万元,主要因产品价格下降导致销售利润减少[9] - 营业利润同比下降64.31%至9310.01万元,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减弱[9] - 基本每股收益0.20元/股,同比下降64.29%[4]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4.29%至0.20元[9]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20.0%至6.03亿元[2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64.3%至8135万元[22]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64.3%至0.20元[2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1007.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6.84%[8]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5.6%至4.35亿元[21]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8.9%至3573万元[22]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下降30.21%至2387.04万元,与利润下降趋势一致[9]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1.188亿元,同比上升8.6%[26]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2387万元,同比下降30.2%[26]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007亿元,同比下降4.4%[26]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64.2%至1174万元[2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7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48.18%至1.38亿元,主要受银行理财减少影响[9] - 筹资活动现金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96.75%至1.33亿元,主要来自新增1.34亿元银行借款[1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额为1.75亿元[2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4%至5.45亿元[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9亿元,同比下降15.8%[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5亿元,同比恶化43.0%[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496.8%[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120.8%[2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11.74亿元,同比增长52.62%[1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1.74亿元,较年初增长11.64%[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74亿元,较期初增长11.6%[27] 资产项目变动 - 交易性金融资产1.8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1.21%[8] - 应收票据790.78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43.68%[8] - 在建工程4935.5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34.19%[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81亿元,较年初增长31.18%[1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4.53亿元,较年初增长3.42%[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2.73亿元,较年初增长10.63%[17]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25.37亿元,较年初下降0.46%[18] 负债和权益项目变动 - 短期借款1.3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激增133998.15%[8] - 合同负债3449.2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67.66%[8]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34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34,098.15%[1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2.78亿元,较年初下降20.87%[18] - 长期借款期末余额为1.6亿元,较年初下降0.07%[18] - 租赁负债环比减少23.7%至100万元[19]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利息收入同比激增636.06%至541.18万元,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利息增加[9]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90.25%至443.80万元,因固定资产处置收益减少[9] - 资产处置收益同比下降90.3%至444万元[22] 股权结构信息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鹏威持股41.71%,共计1.70亿股[11] - 第一大股东杨鹏威持有限售股1.2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75%锁定[14] - 第二大股东杨国文持有限售股3240万股,与杨鹏威为一致行动人[12][14] 审计和报告说明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28]
长海股份(300196) - 2023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