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1.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5%[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87%[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25%[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4元/股,同比下降47.83%[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26%,同比下降4.51个百分点[24] - 营业利润为185,545,011.54元,同比下降54.87%[48]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53,242,136.82元,同比下降1.55%[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250,872.97元,同比下降47.87%[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9,201,609.33元,同比下降47.25%[48] - 2021年营业收入31.53亿元,同比下降1.55%[59]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91.95万元人民币,环比大幅下降[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项目执行成本和人工成本显著增加导致毛利率下降[48] - 整体毛利率27.40%,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62] - 环保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50.77%,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66] - 环保行业安装和加工分包成本同比大幅增长41.48%[66] - 环保行业能源成本同比大幅增长77.06%[66] - 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增长[4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2.69%,主要因可转债利息及贷款利息增加[7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9.84%,主要因职工薪酬增加[72] 各业务线表现 - 环保工程收入17.19亿元,同比下降11.57%,占总收入54.51%[59] - 环保设备收入4.36亿元,同比下降24.29%,占总收入13.81%[59] - BOT项目运营收入6.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2.40%,占总收入21.13%[59] - 运营服务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2.46%,占总收入8.91%[59] - 公司专注于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和工业节能环保两大业务板块[35] - 公司业务模式包括EPC、O&M、EMC、BOT、PPP及设备销售[44][46][47] -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不大于劳务收入[63] - 新中标城乡有机物废弃物资源化项目订单金额219,697.57万元[48] - 新中标工业节能环保订单金额46,590.67万元[48] - 报告期内新增EPC工程订单69个,金额16.82亿元[64] - 期末EPC工程在手订单210个,未确认收入金额16.58亿元[64] - 新增BOT特许经营订单2个,投资金额1.26亿元[64]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4.23亿元,占比45.12%,基本持平[60] - 西南地区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45.27%,增速最快[60] - 海外收入0.46亿元,同比下降54.69%[6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29%[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5,378,788.32元,同比下降10.29%[7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66,289,502.16元,同比增长16.87%[7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2,540,910,713.84元,同比增长21.59%[7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799,783.01元,同比改善82.38%[7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7,409,521.62元,同比下降76.67%[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14,155,781.36元,同比大幅增长1,557.12%[7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总额为10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0%[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24] - 货币资金为1,116,656,113.73元,占总资产比例10.49%,同比增长2.80%[82] - 短期借款为1,240,616,361.32元,占总资产比例11.65%,同比增长3.12%[82] - 货币资金为221,755,444.69元[84] - 应收票据为44,630,238.03元[84] - 长期股权投资为46,390,145.00元[84] - 固定资产为80,579,516.97元[84] - 在建工程为292,208,600.00元[84] - 无形资产为306,028,078.49元[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20,064,916.67元[8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保持核心技术领先性[6][7] - 研发投入金额为116,859,119.8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71%[74] - 研发人员数量为268人,同比增长10.74%[74] - 公司拥有近300项专利,承担3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2] - 公司拥有成熟的MBR、厌氧、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渗滤液处理核心技术[36] - 子公司都乐制冷在VOCs气体回收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4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2834.10万元[108] - 子公司维尔利(苏州)能源科技实现净利润4246.27万元[109] - 子公司南京都乐制冷设备实现净利润2988.90万元[109] - 全资子公司杭能环境承接中广核衡水27万方车用生物天然气项目[40] - 公司承建四十余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和多个厨余垃圾处置项目[3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大力推进全集团数字化转型工作,完成企业经营管理软件平台上线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113] - 公司2022年将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尝试推行新工程分包及采购模式,并加快全集团采购管理信息平台建设[114] - 公司2022年将继续加强回款工作,严格考核各事业部子公司年度回款指标完成情况,加大长账龄应收账款催收力度[114] - 公司将以城乡有机物废弃物资源化为主业务航道,持续开拓渗滤液处理、湿垃圾处置及生物质天然气等业务[112] - 公司将持续探索工业废水业务、填埋场封场修复等新业务,并尝试湿垃圾处理项目尾端资源化利用以提升项目收益[113] - 公司坚持环保技术解决方案+运营服务的核心商业模式,持续开拓各细分领域委托运营业务以扩大业务规模[113] - 公司将继续完善集团化管理体制,加强财务条线管理和业财融合能力,强化对项目经营数据的全面跟踪分析[115] - 公司将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建立年轻管理人员选拔培养机制并探索实施长效激励机制[11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余额较高风险需加强回款管理及现金流改善[11]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工程执行及项目运行成本上升风险[8] - 并购活动增加财务风险及商誉减值压力[10] - 环保行业竞争加剧大型央企国企进入市场[6] - 行业政策推进不达预期或变化影响市场需求[8] - 宏观经济波动及疫情反复带来经营风险[5] - 部分项目受疫情影响未达到收入确认节点[48] 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集采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应对成本上升[8] - 与大型央企国企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共赢[7]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超4亿吨[35] - 十四五规划目标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37] - 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86.6%[37]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可再生能源替代和能源体系转型[38][40] - 国家要求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必须配套建设渗滤液处理设施[35] 募集资金使用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1,122,566,200.00元[87]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比例为47.68%[87] - 2018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2270万元对常州餐厨进行增资[93] - 2018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739.0145万元对常州维尔利进行增资[93] - 2018年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0853.09万元支付工程类项目材料采购款和工程分包款[93] - 2019年公司累计滚动使用募集资金44300万元购买结构性存款,取得利息收入207.36万元[93]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122049544.93元,账户余额55639680.23元[94] - 2020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03156700元[9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136520116.47元,账户余额41537089.35元[96]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621932421.11元,账户余额287463419.29元,取得利息收入5897140.4元[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可转债募集资金累计使用731117321.36元,账户余额182572174.45元,含利息收入10385795.81元[99] - 西安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渗滤液处理项目投资进度84.65%,累计投入9651.01万元[100] - 天子岭餐厨资源化利用工程项目累计投入8051.62万元,投资进度达92.65%[102] - 产业研究院建设项目累计投入12118.7万元,投资进度为29.39%[102] - 环保智能云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6351.05万元,投资进度达53.25%[102] - 营销服务网络及展示中心项目累计投入4784.63万元,投资进度为54.41%[10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全额投入27517.16万元,进度达100%[102] - 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总金额为91723.87万元,累计投入73111.73万元[102] - 截至2021年末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为18257.22万元[104] - 报告期投资额160,544,306.66元较上年同期191,310,100.00元下降16.08%[85]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常州德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138] - 公司控股股东常州德泽实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公司业务无重叠[123] - 公司控股股东未干预经营活动,公司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独立,无担保及资金占用行为[12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21] - 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21] - 公司设有战略和投资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21]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无重大差异[12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41%[124]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28%[12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28%[12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3次股东大会,均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运作并聘请律师出席见证[120]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董事兼副总经理蒋国良于2021年6月18日因退休离任,持股5,897,510股[126][127][128] - 董事兼副总经理周丽烨于2021年6月18日因退休离任,持股3,841,700股[126][127][128] - 监事黄兴刚于2021年7月1日因职务调动离任[127][128] - 财务总监朱敏于2021年10月26日因职务调动任免[127][128] - 新任财务总监何健于2021年10月27日聘任[128] - 新任董事王亚东于2021年7月28日选任[128] - 新任监事陈贇于2021年7月2日选任[128] - 董事兼总经理宗韬期末持股3,324,877股,持股无变动[125] - 董事长李月中期末持股0股,持股无变动[125] - 董事浦燕新现任,持股6,718,840股[126] - 副总经理张进锋现任,持股1,814,400股[12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持股总数合计为24,125,646股[127] - 独立董事吴海锁在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32][139] - 独立董事付铁自2002年起担任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税务总监[133][139] - 财务总监何健39岁2021年10月起任职[138] - 副总经理张进锋自2010年9月起任职[135] - 董事会秘书朱敏46岁2017年10月起任职[137] - 总经理宗韬43岁2017年7月起任职[134] - 副总经理邵军59岁2016年6月起任职[137] - 监事会主席朱卫兵51岁2016年6月起任职[133] - 职工代表监事陈赟45岁2021年7月起任职[134] 高管及董事薪酬 - 董事、监事及高管年度税前报酬总额为1613.34万元[143] - 董事长李月中税前报酬为143.53万元[142] - 董事兼总经理宗韬税前报酬为137.74万元[142] - 董事兼副总经理浦燕新税前报酬为165.05万元[143] - 独立董事付铁、吴海锁各获得税前报酬7.14万元[143] - 财务总监何健税前报酬为51.65万元[143] - 董事报酬决策需经薪酬委员会提议、董事会审议及股东大会批准[141] - 高管报酬决策由薪酬委员会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提出方案并提交董事会审议[141] 银行授信与融资 - 董事会批准向招商银行申请1亿元综合授信额度[144] - 董事会批准向江苏银行申请3亿元综合授信额度[145] - 公司向南京银行申请2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6] - 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申请不超过7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6] - 公司向上海农商行申请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6] - 公司向建设银行申请38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及子公司向工商银行申请391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向浦发银行申请10000万元敞口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向邮储银行申请10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向招商银行申请10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向华夏银行申请142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 公司及子公司向中国银行合计申请482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147]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拟以总股本781,587,62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11] - 公司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8,158,417.10元,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162] - 公司2021年现金分红预案总额为78,158,762.00元,每10股派息1元(含税)[165] - 可分配利润为609,180,451.75元,现金分红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65] - 公司2021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6,250,872.97元[166] - 公司2021年母公司净利润为110,744,400.47元[166] - 公司提取10%法定盈余公积金11,074,440.05元[166] - 公司年初未分配利润为587,668,663.71元[166] - 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609,180,451.75元[166] - 公司拟以781,587,62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78,158,762元[166] 员工构成与薪酬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2,381人,其中母公司817人,主要子公司1,564人[158]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技术人员449人(18.9%),运营人员699人(29.4%),研发人员268人(11.3%)[158]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学历877人(36.8%),其中博士7人,硕士152人,本科718人[158]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471,976小时,支付报酬总额17,995,214.00元[161] - 公司通过线上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业务技能[184]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4次会议,审议通过年度报告、季度报告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15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财务总监薪酬议案[153] - 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补选独立董事和聘任财务总监议案[153]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69] - 公司报告期内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70] - 公司聘任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费用115万元 已连续服务11年[197] 环保与排放合规 - 子公司仁和惠明COD排放总量6.6吨核定排放总量13.2吨/年[175] - 子公司敦化中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吨核定排放总量78.456吨/年[175] - 敦化
维尔利(30019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