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37] - 公司2021年营业总收入57.49亿元,同比增长1.07%[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36%[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25.36%[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04%[3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下降至2222.70万元人民币[4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0%[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成本258.81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比重62.34%,同比增长14.93%[90] - 财务费用1.9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27%[96] - 研发费用投入1.52亿元[76] - 研发投入金额2021年为152,365,520.87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65%[116] 各业务线表现 - 风电主轴产品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7.23%,占营业收入比重15.86%[81] - 其他业务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24.91%,占营业收入比重12.35%[81] - 铸件产品收入12.61亿元,同比下降9.55%,占营业收入比重21.93%[81] - 冶金设备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57.34%,占营业收入比重3.33%[81] - 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收入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6%[85] - 核电业务收入5389.0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11.19%[85] - 风电主轴收入9.1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23%[85] 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12.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1%[85] 财务指标变化 - 通用设备制造业毛利率17.61%,同比下降6.45个百分点[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40%[3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84.83%,主要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及收购新园热电少数股东股权[1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45.05%,主要因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收到募集资金[119] - 资产减值损失38,302,420.3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0.67%[122] - 营业外收入7,890,601.32元,主要来自保险赔偿款及罚款[122] - 营业外支出4,371,042.62元[122]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减少至10.1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34%至7.55%[123] - 应收账款增加至16.5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30%至12.28%[123]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3.2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67%至2.41%,主要因并购新园热电股权项目借款[123] - 在建工程增加至4.2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97%至3.12%,主要因未完工项目增加[123] - 其他流动资产增加至13.29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5%至9.87%,主要因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增加[123][127] - 其他流动负债增加至8.8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4%至6.55%,主要因未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增加[127] - 应付债券减少至0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03%,因公司债完成回售[127] - 受限资产总额达47.12亿元人民币,包括货币资金7.78亿元、其他流动资产11.58亿元等[128] 研发和技术进展 - 研发人员数量2021年为415人,较2020年430人减少3.49%[114]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24人,较2020年22人增加9.09%[114]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52人,较2020年43人增加20.93%[114] - 风电主轴锻造工艺优化使每支主轴重量平均降低约1.5%[99] - 定子机座自动焊工艺研发将焊接生产效率提高2倍以上[102] - 大型铸件清理打磨机床研发致力于替代人工清理以降低人力成本[99] - 7T热室数控吊车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102] - 放射性焚烧灰及干燥盐收集转运系统为国内首台套核电研发产品[99] - 3MW-7MW定子机座多轴钻加工中心研发大幅提高大型零件外壁孔加工效率[99] - 06Cr13Ni4Mo不锈钢密封环锻件研发填补公司水轮机不锈钢产品空白[102] - 30CrMoNiV汽轮机转子研发完成全流程生产技术积累[102] - 超大移动工作台锻造工艺研发成功,尺寸达10000mm×4500mm×550mm,为开发超大板类产品奠定基础[105] - 大型回转支撑弧形板成形工艺研发成功,预计每件锻件重量降低35%以上,钢锭使用量降低4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108] - 破碎机锻头近净成形工艺研发成功,预计每件锻件重量降低25%以上,钢锭使用量降低30%以上,加工工时节约30%以上[108] - 热模分段管模毛坯调质工艺研发成功,优化生产流程取消调质余量和粗加工过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周期[108] - 中碳低合金钢轴锻件热处理研究成功,实现30Cr3Mo钢等材质低成本高效率稳定批量化生产[105] - 137米打桩船用核心部件工艺研发完成,通过数控卧式车床增加减速机保证加工均匀性[105] - 600MW发电机转子盲孔取样及深孔加工工艺研发成功,实现大直径盲孔试样套取和高标准内孔加工[108] - 放射性污染混凝土烟囱拆除装置研发完成并通过客户验收,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108] - 320吨超大移动工作台锻造工艺研发完成,掌握超大板类锻造规律并避免夹伤问题[105] - 保证热稳定性试验符合JB/T9021标准,掌握主轴生产热加工工序控制要点[105] 产能和制造能力 - 硬质合金年产能1500吨[65] - 形成冶炼锻造热处理机加工涂装一体化完整制造链条[59][67] - 产品覆盖风电水电火电核电等能源电力领域[59][67] - 风电整机装配435台(套)同比增长79%[61] - 风电关键零部件升级为模块化产品供货[61] 募集资金使用 - 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9.30亿元人民币,已全部使用完毕[132] - 累计变更募集资金用途20.83亿元人民币,占总募集资金4.69%[132] - 公司累计使用首次募集资金225,037.37万元,已全部投入[135] - 2016年非公开发行净募集资金136,609.54万元,累计使用139,036.35万元[135] - 2021年定向增发实际募集资金净额92,987.21万元,累计使用92,995.93万元(含利息)[136] - 3MW以上风电主轴技改项目投资进度98.9%,累计实现效益26,346.56万元[137] - 核废料智能化处理设备项目投资进度93.28%,累计实现效益0元[137] - 大功率风电零部件制造项目投资进度89.58%,累计实现效益23,220.58万元[141] - 大锻件制造节能改造项目投资进度100.9%,累计实现效益15,510.79万元[141]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01%,金额92,995.93万元[141] - 超募资金中对通裕新能源公司增资15,000万元,累计实现效益22,156.62万元[141] - 超募资金中收购常州金安公司投资12,423.64万元,累计实现效益469.21万元[141] - 公司超募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6,372.61万元[147] - 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置换先期投入自有资金314,392,792.71元[150] - 2011年使用20,000万元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 - 2011年再次使用21,000万元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 - 2013年使用2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 - 2014年使用19,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 - 2018年使用14,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0] - 2019年归还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7,400.28万元[150] - 2014年6月完成处置常州金安公司[14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发生变更[147] - 募投项目节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991.43万元[153] - 年增3000支3MW以上风电主轴技术改造项目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34915.98万元[154] - 年增3000支3MW以上风电主轴技术改造项目实际累计投入金额为33286.24万元[154] - 年增3000支3MW以上风电主轴技术改造项目投资进度达98.9%[154] - 年增3000支3MW以上风电主轴技术改造项目实现效益2433.08万元[154] 子公司业绩 - 子公司禹城宝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184.32万元[158] - 子公司山东省禹城市新园热电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496.76万元[158] - 子公司禹城宝利铸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51.90万元[158] 股东和股权变动 -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完成后集团持股比例提升至20.34%[5] - 副董事长司兴奎减持11,340,000股,减持比例4.48%(减持后持股241,512,891股)[197] - 董事兼总经理司勇持有1,650,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97] - 监事李静持有2,625,000股,报告期内无变动[197] - 公司高管石爱军因个人资金需求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股份473.409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25%[200] - 公司高管张继森持有股份234.6万股,期间未发生变动[200] - 公司高管梁吉峰持有股份2.25万股,期间未发生变动[200] - 公司高管合计持股2642.30481万股,期间净减少125.23523万股[200] - 公司高管持股变动主要集中在石爱军个人减持行为,减持规模达118.3523万股[200] - 公司现任9名高管中有6名持股数量为零[200] - 公司高管团队男性占比100%,年龄分布在36-54岁之间[200] - 公司高管任期起始时间集中在2019-2020年,最近任期届满时间为2023年9月[200] - 公司离任高管张文一于2022年2月离职,持股数量为零[200] - 公司高管团队总持股变动率为4.74%,净变动率为-4.74%[200] 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 - 接待投资者现场调研5次[2] - 与机构投资者交流19次[3] - 公司2021年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182] - 公司2021年共召开9次董事会[184] - 公司董事会设置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184] - 公司修订或新增《公司章程》等20余项内部制度[181] - 公司对子公司管理层实施绩效考核制度[181] - 公司控股股东为珠海港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珠海市国资委[183] - 公司不存在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或资金占用行为[183] - 公司业务、资产、人员、机构、财务具有独立性[183] - 公司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182] - 公司运作符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治理要求[181]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监事1名,报告期内共召开8次会议[185]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60%[19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8%[19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10%[19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0.95%[193] - 公司发布首份ESG报告[189]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监管要求,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保持独立[190] 分红和融资 - 现金分红金额11,690.35万元[2] - 现金分红率41.07%[2] - 拟发行不超过15亿元可转债项目[11] -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17] - 公司完成向集团定向增发股票募资9.44亿元,平均融资利率由5.8%降至5.1%[79] - 国有控股后融资成本显著下降债务结构优化[70]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球2021年风电新增装机93.6GW,其中中国陆上风电新增装机30.7GW[51] - 中国2021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占全球80%,成为全球累计装机最多国家[51]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目标提高到20%左右[55][56] - 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1%左右[55] - 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12亿千瓦以上[56] - 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47.57GW,同比下降33.63%[75] 战略和风险管理 - 公司总战略目标为打造国际一流的能源装备制造商及知名的功能材料供应商[161] - 公司计划择机加快完成可转债发行并监督募集资金使用[163] - 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过半[168] - 风电类产品是公司主要业务板块[167] - 加快可转债募投项目建设以应对风电行业波动风险[167] - 利用珠海“四区叠加”区位及政策优势融入地方经济发展[165] - 通过集团兄弟企业优势压降各环节成本[165] - 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影响经营业绩[166] - 风电行业平价上网可能影响下游投资意愿[167] - 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毛利率[168] 知识产权和资产 - 公司拥有专利技术150余项[71] 政府补助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090.88万元人民币[43] 投资者交流活动 - 2021年3月5日与摩根士丹利亚洲沟通风电行业布局[171] - 2021年8月16日与7家机构代表讨论风电业务及可转债项目[171]
通裕重工(30018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