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海达(30017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中海达中海达(SZ:300177)2023-04-24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下降26.5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0亿元,同比下降331.93%[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03亿元,同比下降645.79%[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95万元,同比改善82.55%[2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59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3]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2亿元,为全年最大亏损季度[23] - 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6.58%至1318.445百万元[8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有较大幅度改善[8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95.100719万元,同比改善82.55%[1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596.170409万元,同比下降117.40%[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57.579081万元,同比下降104.54%[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5320.608484万元,同比下降278.54%[100] 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为3.9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1.09%,同比增加1.69个百分点[88] - 营业成本中费用为2.90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7.43%,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88] - 营业成本中人工工资为0.8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11.48%,同比增加0.17个百分点[88] - 销售费用2.16亿元,同比下降12.20%[93] - 管理费用2.05亿元,同比上升7.90%[93] - 财务费用954万元,同比下降27.13%[93] - 研发费用2.16亿元,同比下降8.38%[93]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重点发展地理信息与空间数据 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两大核心业务[44] - 地理信息业务涵盖自然资源调查 地质灾害监测 水利水文三大板块[45][46] - 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业务覆盖公共安全 自动驾驶 信息基建等五大领域[47] - 智能驾驶车载业务为乘用车 商用车及特种车辆提供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48] - 公司提供位移形变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应用于桥梁 铁路等安全监测场景[47] - 水利水文业务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监测体系 赋能智慧水利建设[46] - 公司主营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和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两大核心产品体系[51] -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涵盖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三维激光雷达、海洋探测、全站仪和车载高精度硬件等系列产品[51] - 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包括高精度时空数据、软件平台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52] -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收入同比下降27.73%至769.749百万元 毛利率55.53%[83][85] - 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收入同比下降24.90%至548.696百万元 毛利率21.12%[83][85] - 公司智能驾驶车载软硬件产品已初步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121] - 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定点车型合计26款[74] - 公司特殊机构领域产品包括自准定位定向系统、工业级激光雷达和海洋声呐探测,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且国产化优势明显[50] - 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包括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地图定位传感器(IPM)和高精度定位算法服务[49] 各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10%至194.494百万元[81][83] - HI-TARGET品牌海外业绩同比增长23% SATLAB品牌同比增长25%[81] - 国内收入同比下降31.32%至1123.951百万元 毛利率37.08%[83][85] - 国外收入同比增长22.10%至194.494百万元 毛利率65.10%[83][85] - 海外业务取得坚实发展成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覆盖[62] - 公司已在超过87个国家发展了超300家经销商及业务合作伙伴,业务覆盖东南亚、中东、北欧、南非、南美等地区[61]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大幅增长,海外发展了超300家经销商和业务合作伙伴[142]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研发投入为2.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76%[66] - 新增知识产权168项,其中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106项、商标3项[66]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653项,其中专利489项、软件著作权1014项、商标150项[66]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207人,同比下降11.77%[97] - 研发投入金额为2.341516887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17.76%[98] - 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3012.582651万元,占研发投入比例12.87%[98]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减少至103人,同比下降23.70%[98]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减少至709人,同比下降21.40%[98] - 30~40岁研发人员增加至455人,同比上升6.06%[98] - 公司专注于组合导航、多源融合增强定位技术及北斗导航大数据挖掘的前瞻性技术研究[139] 资产与投资活动 - 资产总额38.00亿元,同比下降5.90%[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12亿元,同比下降9.06%[21]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9346万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21869万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982万元[27] - 货币资金减少至4.2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50个百分点至11.14%,主要因总部大楼建设支出及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104][105] - 应收账款增至11.6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62个百分点至30.56%[105] - 合同资产增至3.1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8个百分点至8.37%[105]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至2690.98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3个百分点至0.71%,主要因处置子公司导致报表项目不再纳入合并范围[105] - 短期借款增至4.5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37个百分点至11.96%,主要因公司短期流动性资金补充需求增加[105] - 在建工程增至9598.4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4个百分点至2.53%,主要因集团总部大楼建造工程投入[105] - 报告期投资额达451,205,638.29元,较上年同期105,102,750.00元增长329.30%[111]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44,234,988.00元,较期初31,662,595.22元增长39.7%(占比从0.78%升至1.16%)[106][10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11,146,596.00元,较期初14,760,000.00元增长653%(占比从0.37%升至2.92%)[106][10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207,000,000.00元,出售金额77,000,000.00元[10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432,954,648.06元,较期初330,209,001.81元增长31.1%(占比从8.18%升至11.39%)[106]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3,401,470.50元,较期初45,228,057.49元下降92.5%(占比从1.12%降至0.09%)[106] - 应交税费期末余额30,062,510.59元,较期初51,747,338.61元下降41.9%(占比从1.28%降至0.79%)[106]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34,775,242.48元,较期初52,982,800.49元下降34.4%(占比从1.31%降至0.92%)[106] - 长期待摊费用期末余额15,129,328.73元,较期初6,309,854.77元增长139.8%(占比从0.16%升至0.40%)[10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39,301,448.00元[108] - 公司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总额为285,929,720.99元,其中光庭信息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91,555,230.00元[113] - 公司证券投资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总额为-139,301,440.00元,其中光庭信息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37,132,840.00元[113] - 投资收益为2.298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98.94%,主要因对参股公司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调整核算方式确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10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393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20.62%,主要因参股公司武汉光庭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公允价值变动[102] - 资产减值损失为-6207.5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53.75%,主要因长期股权投资及商誉减值、合同资产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计提跌价[102] - 其他收益为4737.7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1.02%,主要来自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和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102] - 公司证券投资中雅达股份期末账面价值为11,340,000.00元,较期初增长4.61%[113] - 公司证券投资中天际航期末账面价值为8,251,366.00元,较最初投资成本增长17.88%[113] - 公司衍生品投资报告期内不存在相关活动[115] 募集资金使用与变更 - 变更募集资金9850.50万元用于收购控股子公司29.85%股权[72]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159.0806百万元用于增资全资子公司海达星宇以实施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软硬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75] - 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500,626,300.00元,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06,887,900.00元[117] - 公司募集资金用途变更总额为252,944,800.00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0.53%[117] - 公司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208,548,100.00元,其中本金193,738,400.00元,利息14,809,800.00元[117]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为24,186,360.00元,本期投入金额为4,461,580.00元[119] - 公司承诺投资项目期末累计投入金额为4,461,580.00元,投资进度达到100%[119] - 终止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 使用部分剩余募集资金9850.5万元收购广东满天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85%股权[121] - 高精度GNSS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实际投入128.34万元 仅达计划投资额15.117万元的1.41%[120] - 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15443.98万元 实际投入218.47万元 进度1.41%[120] - 收购广东满天星云项目实际投入7880万元 达到计划投资额9850.5万元的80%[120] - 使用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5908.06万元实施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研发项目[121] - 满天星云公司为铁路、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提供北斗高精度解决方案[121]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际投入总额47884.4万元 占承诺投资总额92484.99万元的51.8%[120]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120] - 项目累计实现收益1285.18万元[120]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006亿元,原计划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9.248亿元[123] - 公司调减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相应增加自有资金投入[123] - 公司终止实施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使用该项目部分剩余募集资金9,850.50万元收购满天星云29.85%股权[123] - 公司终止实施高精度GNSS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使用剩余募集资金15,908.06万元实施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软硬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3] - 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后剩余未确定资金用途的募集资金为2,178.23万元(不含利息)[123] - 截至2022年11月01日,公司已支付收购满天星云29.85%股权的首期交易款项7,880.40万元[123] - 公司对全资子公司海达星宇增资15,908.06万元实施新项目,其中4,000万元为新增注册资本,11,908.06万元计入资本公积[123] - 收购满天星云项目投资进度为80.00%,本报告期实际投入金额7,880.4万元[124] - 收购满天星云项目于2022年10月2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285.18万元[124] - 终止“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9,850.50万元用于收购满天星云29.85%股权[126] - 终止“高精度GNSS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15,908.06万元投入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研发及产业化项目[126] - 已支付满天星云股权收购首期款项7,880.396万元[127] - 对全资子公司海达星宇增资15,908.06万元实施智能驾驶项目[127] - 海达星宇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5,000万元[127] - 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项目总投资25,294.48万元[126] - 募集资金变更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26] - 应急管理平台项目终止后改由自有资金投入实施[126] 子公司与股权投资 - 子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2.3415亿元,净资产为2.4657亿元,营业收入为6.6641亿元,净利润为1.0207亿元[133] - 子公司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5351亿元,净资产为1.0811亿元,营业收入为7657.26万元,净利润为2012.68万元[133] - 子公司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0295亿元,净资产为2786.48万元,营业收入为1.2919亿元,净利润为2533.27万元[133] - 子公司广东满天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9905亿元,净资产为1.2266亿元,营业收入为9835.46万元,净利润为3130.61万元[133] - 子公司深圳中铭高科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为4.9325亿元,净资产为1.4875亿元,营业收入为1.8834亿元,净利润为3509.18万元[133] - 子公司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总资产为3.7177亿元,净资产为1.3333亿元,营业收入为1.1734亿元,净利润为888.21万元[133] - 出售广东龙泽辉信子公司股权获得交易价款3,300万元[129] - 股权出售贡献净利润1,077.9万元占净利润总额18.75%[129] - 处置苏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对业绩影响为684,044.68元[135] - 处置广州中海达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对业绩影响为20,570,308.17元[135] - 处置上海厚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业绩影响为1,209,493.24元[135] - 处置北京海之境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对业绩影响为714,810.70元[135] 销售与供应链 - 公司产品存在直销和渠道两种销售模式,经销商是重要市场资源,由销售平台统一管理[57]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1.4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1.23%[9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1.4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7.51%[91][92]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8913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1.13%[92] - 卫星导航设备销售量同比下降13.80%至56,595台[86] 行业与市场趋势 - 全球GNSS和EO收入2021年超过2000亿欧元,预计未来十年达近5000亿欧元[33] - 全球GNSS接收机年出货量从2021年18亿台套增长至2031年25亿台套[33] - 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2021年总体产值46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9%[33] - 产业核心产值14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8%,占总产值31%[33] -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2021年总产值7524亿元,同比增长9.2%[34] - 中国超78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4万多辆邮政快递车辆、4.7万艘船舶应用北斗系统[36] - 北斗铁路示范工程推广终端8000余台,近10万只集装箱计划安装北斗定位终端[36] - 地震监测预警北斗地基增强框架站超180座,大陆构造环境网络监测站点超260座[37] - 水利领域超2587处水库应用北斗短报文服务,超650处滑坡体设置北斗监测站点[37] - 电力行业部署超2000座北斗地基增强站,推广应用北斗终端超38万台套[38] - 中国乘用车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从2022年20%提升至2030年75%[39] - 2026年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分水岭 L2+和L3渗透率持续提升[39] - 政策要求十四五期间实现北斗系统对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全面覆盖[41] - 公司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领先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