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0.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93%[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22.60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269.87%[1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6.52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季度[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5元/股,同比下降49.05%[17]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30.38万元,同比下降44.93%[6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722.60万元,同比增长269.87%[69] - 营业收入合计17.96亿元同比增长1.28%[89] - 公司营业收入为1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92]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为9.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92]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5.4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92] - 研发投入为2.6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7%[6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07%至1309.59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增加[100] - 研发投入总额2.6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14.77%[10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4.41%[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减少1.73亿元,降幅384.41%[6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384.41%,从-44.91百万元降至-217.53百万元[10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60.18%,从-25.03百万元降至-90.14百万元[10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激增397.32%,从91.17百万元增至453.41百万元[10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631.67%,从19.38百万元增至141.82百万元[103] 资产和负债 - 资产总额为40.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69%[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19%[1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3.50%上升至27.94%,金额增加294.14百万元[109]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14.50%上升至16.64%,主要因定向增发募集约5亿元资金[109] - 合同负债减少83.39百万元,主要因预收货款减少[110] - 资本公积增加451.59百万元,主要来自定向增发股票溢价[110]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收入10.65亿元占比59.31%同比增长7.73%[89] - 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收入7.31亿元占比40.69%同比下降6.86%[89] -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收入10.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3%[92] - 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收入7.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6%[92] 业务线表现:控股子公司 - 公司控股子公司广州都市圈网络科技主要为政企提供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深圳中铭高科信息产业主要从事测绘测量仪器销售及测量工程[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中海达海洋信息技术主要从事海洋探测技术研发及相关仪器设备制造和销售[11] - 公司控股子公司武汉海达数云技术主要从事三维激光测量系列产品开发、相关技术服务与销售[11] - 主要子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6.8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1930万元人民币[127][128] - 主要子公司武汉海达数云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67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2749万元人民币[128] - 深圳中铭高科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收入同比下降39.55%至1.85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89.92%至686万元人民币[130] - 贵州天地通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收入同比下降34.71%至2.03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48.12%至3712万元人民币[131] - 子公司广州中海达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7739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负9073万元人民币[129] - 子公司天津腾云智航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净亏损3391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负6171万元人民币[129] 地区表现 - 国外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61.45%占比提升至8.87%[89] - 国外市场收入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45%[92] - 海外业务覆盖87个国家,设有12个海外分支机构[67] 研发与知识产权 - 研发投入为2.6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4.77%[65] - 新增知识产权221项,其中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134项、商标9项[65]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553项,包括专利486项、软件著作权923项和商标144项[65] - 研发投入总额2.6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比例14.77%[101]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净额5.01亿元发行6083.19万股每股8.37元[83] - 产业投资基金规模1.25亿元布局北斗应用及新能源领域[82] - 投资乐摇摇公司3000万元加强北斗+IoT生态链布局[81] - 投资晶科电子2310万元拓展智能汽车产业链[81] - 持有光庭信息235.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404%[81] - 2020年募集资金总额500,626,300元,本期已使用222,275,800元,累计使用222,275,800元[119]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278,350,500元,存放于专户并产生利息收入8,434,600元[119] - 时空智能应急管理平台项目投资进度24.41%,累计投入41,360,500元[122] - 高精度GNSS应用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仅0.61%,累计投入915,300元[12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资,累计使用180,000,000元[122] - 基于全要素网格的社会治理平台项目报告期内无资金投入[122] -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率44.41%(222,275,800/500,626,300),无变更用途情况[119][122] - 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006亿元人民币,少于原计划拟投入的9.248亿元人民币[124] - 调减“基于时空智能技术的应急管理平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相应增加自有资金投入[12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25] - 报告期投资额105,102,750元,较上年同期88,524,334元增长18.73%[114] - 股票投资初始成本12,8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700,000元,累计投资收益3,700,000元,期末金额14,760,000元[117] - 其他金融资产初始成本5,000,000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5,000,000元,期末金额归零[11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业务战略 - 公司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空间高精度定位产业布局[44] - 公司重点发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及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两大业务[46] -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聚焦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专注高精度定位领域,重点发展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和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两大核心业务[132] - 2022年传统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业务经营目标为实现稳步持续增长,北斗高精度智能应用业务目标为规模化应用实现快速发展[133][134] - 产品研发保持高比例投入,重点投入激光雷达、车载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星基增强系统、海洋声呐等技术研发[136] - 整合供应链管理体系,实施专项降本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并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138] - 优化财务管理体系,加强应收和存货管理,确保现金流合理循环,建立风险预警商务管理体系[139] - 优化人才结构,配套出台人才管理办法和核心人才激励政策,激发核心人才战斗力[140] - 通过投资合作等方式丰富产业生态圈,带动业务协同发展[141] - 持续投入全球精度星基增强系统、车载高精度定位产品、机载激光雷达装备等技术创新研发[142] - 完善核心人才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防止核心技术泄露及窃用[144] - 密切关注国际地缘政治和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及业务拓展的影响,积极拓宽资金融通渠道[14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产品与技术 - 公司航空测量业务实现飞行平台+载荷+软件+行业拓展全产品线布局[48] - 海洋探测业务涵盖多波束测深仪、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自主技术产品线[48] - 安全监测业务聚焦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矿山/桥梁等实时监测[49] -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完成多款产品量产和定点测试[51] - 车载高精度传感器实现规模化出货并与多家主流主机厂建立合作[51] - 公司建设满足IATF16949和ISO26262标准的车规生产基地[51] - 特殊机构领域应用涵盖自动测量机器人/工业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探测产品[52] - 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提供CORS网建设/位置云平台/安全防护等解决方案[52] - 主营产品包含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和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两大体系[53] - 生产模式采用以销定产并依据GJB9001质量体系管理[56] - 车载高精度业务完成多款智能汽车产品量产和定点测试[59] - 公司建设完成高规格车规级生产基地,具备规模化出货能力[59] -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车载高精度定位天线出货量突破10万套[71] - 中标中国联通定位系统建设工程项目采购份额50%[72] - 中标测绘科学研究院装备购置项目站点数257座[72] - 公司设立北京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专职从事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算法研发[71] - 公司建设完成满足IATF16949及ISO26262标准的全新车规生产基地[71] - 公司被授予贵州省北斗防灾应用大数据创新中心创新生态单位[77] - 公司监测云系统应用于塞尔维亚波尔铜矿项目[77] - 公司自主研发iBeam 8140浅水多波束等国产化海洋勘测产品[78] - 公司与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部门签订五年战略合作协议[79] - 公司桥梁健康监测云平台应用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等大型桥梁[76] 行业趋势与市场环境 - 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29] - 卫星导航产业核心产值达1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占总产值32.11%[29] - 卫星导航关联产值达27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占总产值67.89%[29] - 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3万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及1400艘公务船舶应用北斗系统[30] - 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销量达1.7万套,同比增长超两倍[31] - 森林防火与公安巡逻领域部署终端合计超2.71万台/套[31] - 2020年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6890亿元,同比增长6.4%,占GDP总量0.7%[34] - "十三五"期间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复合增长率达13.9%[34] -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189项性能指标通过国际民航组织验证[32] - 中欧班列应用北斗定位终端达1万只[30] - 2025年自动驾驶新车装配率达80%[40] - 2025年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实现规模化生产[40] - 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40] - 2025年乘用车自动驾驶渗透率预计从20%提升至75%[42] - 2026年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分水岭[42] - 2023-2025年商用车将实现L4-L5级量产落地[42] - 数字乡村战略明确为地理信息产业提供长期发展机遇[39] - 东数西算工程降低地理数据服务成本并提升产业竞争力[3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744,169,06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5元(含税)[4]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3号厂房101,邮政编码511400[14]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3号楼,邮政编码511400[14] - 公司董事会秘书陈锦鸿和证券事务代表张赟联系电话为020-22883958,传真为020-28688200[15]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3号楼证券事务部[16] - 公司报告期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4%,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17] - 政府补助金额为2841.08万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4268.52万元有所减少[22] - 其他收益达60.08百万元,占利润总额82.26%,主要来自软件增值税退税[107] - 资产减值损失达31.94百万元,占利润总额43.73%[107]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1.78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9.92%[9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0.97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11.13%[98]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42.9%[156] - 公司第五届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占比33.3%[15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74%[166]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68%[166] - 公司未发生单独或合并持有有表决权股份总数10%以上的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情形[155] - 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监察部独立行使职权,监督公司内部控制[162] - 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独立董事人数占比达到三分之二[156]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互动,包括电话、邮箱、传真及互动易平台[160] - 公司控股股东无占用资金或要求公司提供担保的情形[165]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6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比例为27.71%[168] - 董事长廖定海减持股份14,883,000股,占其期初持股155,164,830股的9.59%[169][170] - 董事廖文减持股份7,441,000股,占其期初持股50,790,696股的14.65%[170] - 董事兼总裁李洪江减持股份13,500股,占其期初持股54,000股的25.00%[170] - 董事兼副总裁黄宏矩减持股份38,688股,占其期初持股154,750股的25.00%[170] - 副总裁杨晓娟减持股份21,125股,占其期初持股84,650股的24.95%[171]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减持股份22,523,963股,占期初总持股206,376,476股的10.91%[171] - 报告期内共有5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因任期届满或个人原因离任[171][172][173] - 公司于2021年09月25日新聘任廖建平为副总裁[173] - 公司于2021年05月19日新选举梁芷瑜为监事[173] - 公司支付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报酬合计约793.80万元(税前)[182] - 独立董事报酬为24万元(税前)[182] - 公司董事长廖定海自2022年1月至今担任董事长[175] - 公司总裁李洪江自2022年1月至今担任总裁[175] - 财务总监黄宏矩自2018年5月至今担任董事、财务总监、副总裁[176] - 董事会秘书陈锦鸿自2020年2月至今任董事会秘书、副总裁[179] - 副总裁廖建平自2021年9月经董事会聘任为公司副总裁[180] - 副总裁应晓伟自2020年9月至今任公司副总裁[179] - 监事会主席黄曼萍自2020年9月至今任财务共享中心资金主管[178] - 独立董事陆正华自2017年5月至今担任公司独立董事[176]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793.8万元[183]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1年04月27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185]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1年04月27日审议通过2020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核销资产的议案[185]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于2021年04月27日审议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185]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2021年05月19日审议通过关于注销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的议案[186]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1年08月20日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86]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于2021年08月20日审议通过《2021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186]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于2021年09月24日审议通过关于公司转让全资子公司部分股权用于实施股权激励的议案[186
中海达(300177)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