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0%[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5%[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3%[3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890元/股,同比增长21.91%[31] - 资产总额为3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9%[3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5%[31]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最高,达4.85亿元人民币[3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达5610.23万元人民币[3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60,801.42万元,同比增长36.70%[92] - 公司2021年利润总额19,599.52万元,同比增长28.21%[92]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203.24万元,同比增长36.65%[92]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70%[9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5.53%至227,299,397.69元[12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8.36%至-173,396,876.51元[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增长96.72%至877,391,729.77元[128]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升至42.18%,同比增加15.92个百分点[132] - 投资收益达17,898,205.5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9.13%[129] - 报告期投资额140,565,460.70元,同比下降43.43%[134] 业务线收入构成 - 活性炭业务收入10.5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5.32%,同比增长21.14%[98][101] - 硅化物业务收入5.4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4.16%,同比增长82.34%[98][101] - 境内销售收入13.4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3.48%,同比增长39.99%[98][101] 产品产销量 - 活性炭销量114,063吨,同比增长20.08%;生产量113,072吨,同比增长12.45%[102] - 硅酸钠销量267,064吨,同比增长47.57%;生产量260,030吨,同比增长43.65%[102] - 硅胶销量24,355吨,同比增长82.18%;生产量25,997吨,同比增长100.72%[102] 成本与费用 - 公司面临人工成本上涨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性大幅上涨导致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7] - 活性炭业务营业成本7.61亿元 其中材料成本占比50.12%达3.81亿元 同比下降2.06个百分点[107] - 硅酸钠业务营业成本4.12亿元 同比增长81.0% 材料成本占比67.43%达2.78亿元[107] - 硅胶业务营业成本9920.61万元 其中材料成本5772.03万元占比58.18% 同比上升14.32个百分点[111]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6.20%至5691.19万元 主要因活性炭业务研发支出增加[119]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27%至3739.71万元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5.28%至1.29亿元[119] - 财务费用为-1316.92万元 同比大幅改善376.14% 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及借款利息减少[119]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6.20%至5691.19万元 主要因活性炭业务研发支出增加[119]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207人,同比增长15.00%[123] - 研发投入金额达56,911,937.09元,同比增长118.22%[12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升至3.54%,同比增长1.32个百分点[125] 产能与产能利用率 - 活性炭设计产能114,650吨/年,产能利用率达98.45%[81] - 硅酸钠(折固体)年产能270,000吨,产能利用率为98.62%[84] - 硅胶年产能20,000吨,产能利用率为113.03%[84] - 木质活性炭年产销量超11万吨,连续多年产销量及出口量全国第一[86] - 控股子公司元禾化工具备年产27万吨硅酸钠的生产能力[54] - 参股公司EWS具备年产10万吨白炭黑的生产规模[47] - 全资子公司三元循环现有年产2万吨硅胶的生产能力[55]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木质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17.42%[81] - 硅酸钠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32.56%[81] - 硅胶原材料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为2.37%[81] - 木质原材料下半年平均价格913.47元/吨较上半年873.58元/吨增加39.89元/吨[81] - 硅酸钠原材料下半年平均价格846.76元/吨较上半年631.87元/吨增加214.89元/吨[81] - 硅胶原材料下半年平均价格1,673.82元/吨较上半年1,196.66元/吨增加477.16元/吨[81] 技术与专利 - 公司拥有活性炭授权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81] - 硅酸钠业务拥有5项授权专利[81] - 硅胶业务拥有30余项授权专利[81] - 公司取得70余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89] - 公司主导产品木质活性炭采用化学法及物理法化学法一体化生产工艺,后者为自主研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59] - 物理法化学法一体化工艺利用物理炭生产尾气燃烧供热,能量大大节省,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59] - 硅酸钠生产主要采用干法,将石英砂和纯碱在1300℃~1400℃高温煅烧生成固体硅酸钠[63] - 硅胶生产以水玻璃和硫酸为主要原料,经合成反应生成硅凝胶,并通过酸泡、水洗除去硫酸钠等杂质[65] 供应链与上下游 - 木质活性炭上游原材料主要为林产“三剩物”(锯末、枝丫等)和外购半成品炭,辅助材料为磷酸、煤等[70] - 公司通过区域布点培育个体供应商模式,形成覆盖广泛的林产“三剩物”供应网络,保障原材料供应[70] - 硅酸钠业务主要原材料为石英砂和纯碱,能源为块煤、白煤和烟煤,均从福建省内及周边地区就近采购[71] - 元禾化工(控股子公司)因生产稳定性高,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71] - 木质活性炭下游应用涵盖食品、水处理、VOCs回收、超级电容电极等新兴领域[70] - 白炭黑(硅酸钠下游产品)作为橡胶补强填料,受全球“绿色轮胎”政策推动需求持续增长[7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3.05亿元 占年度采购总额26.24%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8900.14万元占比7.65%[115][117] 客户与销售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3.83亿元 占年度销售总额23.94% 其中第一名客户销售额1.93亿元占比12.05%[114] 战略举措与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产能扩张计划将技术和成本优势转化为规模效益[7] -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双循环战略体系立足国内市场并应对国际市场[7]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成长性和核心竞争力[7] - 公司采用灵活的市场产品及销售策略以加强市场开拓和巩固龙头地位[7] - 公司持续优化管理以降本增效并降低财务杠杆提升抗风险能力[7] - 公司通过受让三元循环将产业链延伸至硅胶生产(2021年9月)[47] - 公司完成三元循环100%股权受让,新增硅胶及清洁能源业务[92] - 公司收购福建南平三元循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 拓展硅胶生产线[112] - 元禾化工与赢创工业集团在白炭黑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159] 产能扩张与募投项目 - 公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南平工业园区活性炭生产线的建设以扩张产能和优化产品结构[8] - 超级电容炭生产线新增年产150吨产能投入运行[96] - 新建年产1万吨磷酸法化学炭生产线将于2022年投产[96] - 固体水玻璃产能提升至年产16万吨,跃居行业前列[96] - 2022年将投产一条年产1万吨磷酸法化学炭生产线[163] - 新建2条年产8万吨水玻璃生产线已投产[163] - 募投项目用于南平工业园区活性炭生产线建设[164] - 年产32万吨固体水玻璃项目累计投入132,865,501.82元,进度66.51%[138] - 南平工业园区活性炭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5.67%,累计投入32,972.32万元,实现效益4,530.99万元[144] - 活性炭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88.74%,累计投入5,453.32万元[144] - 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100%完成,投入7,640.33万元[144] - 南平元力环保用活性炭建设项目投资进度0%,募集资金88,527.83万元尚未投入[144] 募集资金使用 -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85,985.33万元,累计使用46,065.97万元,剩余42,326.36万元存放专户[139][141] - 2021年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88,527.83万元,报告期内未使用,余额89,250.01万元存放专户[139][142] -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使用总额12,184.09万元,累计使用46,065.97万元[139][141] - 募集资金总额174,513.16万元,尚未使用131,576.37万元[139] - 累计变更用途募集资金总额为0,变更比例0.00%[139][151] - 闲置两年以上募集资金金额为0[139] 主要子公司表现 - 南平元力净利润为1.12亿元,占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153] - 元禾化工净利润为4684.67万元,占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153] - 三元循环净利润为2363.17万元,占公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153] - 南平元力总资产达17.47亿元,净资产为15.28亿元[153] - 元禾化工营业收入为4.66亿元,营业利润为5551.35万元[153] - 三元循环营业收入为1.72亿元,营业利润为2869.05万元[153] - 南平元力注册资本为12亿元,主要从事活性炭业务[156] - 元禾化工注册资本为3306.12万元,持有EWS40%股权[156] 未来业绩指引 - 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活性炭产销12.5万吨[162] - 2022年硅胶产销目标为2.5万吨[163] 风险因素 - 公司募投项目实施周期较长新增产能无法快速实现有效产出可能影响未来几年业绩[8] - 公司项目实施可能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状况及国家产业政策等不可预见因素影响[8] - 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显著增加[164] - 核心技术泄密及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是潜在风险[167] - 活性炭产品有相当比例出口业务以美元结算面临汇率风险[168] - 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单向升值将影响经营业绩[168] 风险应对措施 - 公司通过增加人民币结算比例规避汇率风险[16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活性炭行业经历洗牌后产业资源向技术先进企业集中[46] - EWS是国内白炭黑行业少数取得轮胎认证的供应商之一[47] - 沉淀法白炭黑占白炭黑总产能比重超过80%[46] - 沉淀法白炭黑中接近70%用于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生产[46] 税收优惠政策 - 对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的活性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90%的政策[48] 合同履行情况 - 长期水玻璃供应合同已全部履行完毕 合同总履行金额1925.43万元 应收账款已于2022年1月全部回款[10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364.89万元人民币[36] 会计处理 - 公司对三元循环实施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影响比较报表[35] 历史业务发展 - 公司木质活性炭产销量从1999年约500吨发展至超过11万吨[54] 公司资产与布局 - 公司拥有6大活性炭生产经营基地[86] 股利分配 - 公司拟以总股本312,231,16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31,223,116.80元[9] 公司治理与高管信息 - 董事长许文显通过股权激励增持100,000股,期末持股达1,151,197股[178] - 董事/总经理官伟源通过股权激励增持100,000股,期末持股达100,000股[181] - 董事/副总经理李立斌通过股权激励增持60,000股,期末持股达60,000股[181] - 副总经理姚世林通过股权激励获得60,000股后售出,期末持股为0[181] - 财务总监池信捷通过股权激励增持32,000股,期末持股达32,000股[181] - 公司董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5万元(税前)[193]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包括标准年薪(含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和特别奖励[193] -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年度实际考核薪酬由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定[19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近三年无证券监管机构处罚记录[191] - 公司总经理官伟源兼任南平元力活性炭有限公司总经理[192] - 公司副总经理李立斌兼任福建元力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192] - 公司监事会主席王丽美在6家子公司兼任监事职务[192] - 公司3位独立董事均在武夷学院担任教职并领取报酬[192] - 公司实际控制人许文显在9家关联公司担任执行董事职务[192]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团队均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87][188] - 监事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税前6000元[196] - 董事及高管薪酬总额为589万元[197] - 董事长许文显税前报酬总额为148.19万元[197] - 董事兼总经理官伟源税前报酬总额为155.39万元[197] - 独立董事向建红税前报酬总额为5万元[197] - 独立董事梁丽萍税前报酬总额为2.5万元[197] - 独立董事刘俊劭税前报酬总额为1.67万元[197] - 监事会主席王丽美税前报酬总额为8.44万元[197] - 财务总监池信捷税前报酬总额为29.59万元[197] - 董事会秘书罗聪税前报酬总额为32.69万元[197] 股东大会参与情况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32%[177]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85%[17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40%[177]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33%[177]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14%[177] 银行账户信息 - 公司拥有独立银行账户账号13910301040001803[174]
元力股份(30017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