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1,164,422,623.97元,较上年同期上升89.42%[5]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1.64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收入增长89.42%[27]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1.64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6.15亿元人民币增长89.4%[31] - 2021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1.6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6.08亿元人民币增长90.8%[3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164,422,623.97元,同比增长89.42%[67]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447,291,494.90元[106] - 营业利润-342,748,003.5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98.03%[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3,231,592.6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920.0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3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7,920.00%[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8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598.01%[27]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亿元人民币,全年累计为-3.23亿元人民币[33]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8亿元人民币[33] - 公司营业利润为10,250,000.00元[106] - 公司净亏损为4,014,759.05元[10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股,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4,500.00%[27] - 稀释每股收益为-0.44元/股,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4,500.00%[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90%,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24.28个百分点[2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59491.04万元同比增长136.73%[80]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制造费用6475.30万元同比增长141.22%[80]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运费成本928.60万元同比增长180.48%[80] - 通信服务行业运营成本2008.63万元同比增长144.80%[80] - 研发费用投入89,688,844.3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70%[63] - 研发费用8968.88万元同比增长101.14%[8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01.2%至8968.8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70%[88] - 销售费用9943.40万元同比增长90.32%[85] - 管理费用12895.95万元同比增长39.58%[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营业收入938,405,419.26元,占主营业务收入80.93%[7]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收入为938,405,419.26元,占总收入80.59%,同比增长105.77%[68]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05%至9.3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29%至3.04亿元[70][71] - 锂电池装备制造业销售量同比增长43.78%至532台,生产量同比增长85.30%至706台[74] - 3C行业收入为130,589,462.18元,占总收入11.21%,同比下降14.74%[68] - 3C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45%至1.53亿元,销售量同比下降19.57%至781台[71][74] - 3C行业库存量同比增长19.41%至652台,产能利用率下降27.47%[74] - 通信服务行业收入29,444,421.94元,同比增长434.05%[68] - 通信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434.05%至2944万元[70] - 消费电子行业收入65,983,320.59元,新增业务占比5.67%[68] - 精密功能结构件收入63,895,792.45元,占比5.49%[68] - 精密功能构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9%至6389万元[70] - 售后服务物料收入4,873,642.27元,同比增长14.04%[68] - 售后服务物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68%至487万元,毛利率达82.39%[70][72] - 全球疫情及芯片紧缺导致3C业务板块销售下滑[5] - 公司核心产品注液机在软包锂电池细分领域市占率约30%[42] - 超业精密提供锂电池生产中后段环节一站式自动化解决方案[49] - 公司产品包括冲叠一体机、焊接机、包装机等核心锂电池生产设备[49] - 公司通过"核心自动化设备+模切产品"形成特色协同优势[46] - 真空隧道炉极限真空低于5Pa,真空泄漏率低,设备内部干燥度高[50] - 双CCD精雕机产能是单CCD的2倍,可同时加工两片产品[52] - LCD挤压封口线属业界首创,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2] - T-Core植入填粉热压成型自动线是国内第一条一体成型电感自动化生产线[52] - 顶封自动纠偏系统大幅提高封装良率[50] - 柔性封装系统实时监控封装压力和温度,有效规避假封风险[50] - 在线测厚系统实时监控产品封印厚度,保证产品质量可控[50] - 整段生产线集成称重、测试、外观检测、排废等多项检测功能[51] - 不间断式机械手插架四头精雕机四主轴设计,产能高,可同时加工四片玻璃产品[51] - 金属四轴刀库机刀库容量大,可容纳4*14把刀[52] - 自动化贴膜设备产能达1200-1400pcs/H,精度为±0.1mm[54][53] - 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及3C自动化生产设备[48] - 公司采用以单定产经营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统筹采购和生产[56] - 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高,主要采取直销方式[57]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55%至11.64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2.85%至4.13亿元[70][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1] - 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产业政策变化可能影响经营业绩[6] - 计提大额商誉、应收款项和库存的减值损失[5] - 公司将继续增加研发投入以支持产品升级和技术创新[123][124] - 超业精密2022年新增订单预计持续增长,公司将支持其扩产增能[123] - 公司锂电池设备业务受新能源汽车及3C电子产业政策影响显著[125] - 5G政策推进有望带动3C设备领域复苏,促进下游需求增长[122] - 公司面临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不确定性风险,可能影响竞争优势[126] - 公司将围绕锂电产业链寻求外延式并购机遇以强化品牌[125] - 公司调整会计政策,调减2020年度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1.3亿元[72] - 公司对2019年度和2020年度贸易类业务进行会计差错更正,涉及收入确认方法调整[28] - 公司因贸易收入确认差错于2022年4月12日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57] - 公司因业绩披露不准确于2020年12月2日被深交所通报批评[156] - 公司因业绩披露问题于2020年4月27日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56]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2.29%[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84179.1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72.29%[82][83] - 对宁德新能源科技公司合同收款2449万元占合同总金额81.1%[77] - 公司与孚能科技重大销售合同总金额4030.47万元,本期确认销售收入2470.47万元[7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1327.42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4.27%[83] - 北京华懋拥有瑞声光电、立讯精密等知名企业客户资源[46] - 福能大数据合作伙伴包括腾讯、美的及中国移动等大型企业[47] 研发投入和技术实力 - 研发费用投入89,688,844.32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70%[63] - 公司技术研发人员近450人,占员工总数24.53%[65] -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647项,软件著作权118项,注册商标22个[63]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30.41%至447人,占比提升10.90个百分点至24.53%[88]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101.2%至8968.88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7.70%[8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2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下降788.63%[27]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01.51万元人民币,全年累计为-2.11亿元人民币[3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恶化788.63%至-2.12亿元[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33.79%至2.85亿元[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6.27%至5.60亿元[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83.76%至1.83亿元[9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末资产总额为47.89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末增长27.64%[2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91亿元人民币,较调整后的2020年末下降24.40%[27] - 应收款项余额404,427,550.69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9] - 存货同比增长35.9%至18.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8.59%[94]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580.2%至4.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93%[94]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32.0%至10.08亿元,反映锂电业务预收款增长[94] - 资产减值损失达1.62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47.63%[92] - 应收款项期末余额为7630.84万元,较期初减少3137.59万元,同比下降29.5%[98] - 报告期投资额为4.55亿元,较上年同期10.44亿元下降56.36%[101] - 资产受限总额达7.88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66亿元(保证金及政府补助专项款)[99] - 固定资产受限1.06亿元(借款抵押),无形资产受限1.02亿元(借款质押)[99] - 应收票据受限1.97亿元(借款质押及票据池业务质押)[99] - 应收账款受限1.90亿元(借款质押)[99] - 应收款项融资受限684.72万元,合同资产受限122.10万元[99] - 合同负债受限1687.02万元,其他流动负债受限123.58万元[99] - 长期股权投资中深圳大宇100%股权及超业精密88%股权被质押用于借款[9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4.04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126] - 关联方松德实业占用公司资金2.10亿元,存在无法偿还风险[127] 投资和子公司表现 - 对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投资1347.51万元,持股比例51%,本期投资亏损893.38万元[102] - 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总投资68,254.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投资进度100.00%[104] - 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实现收益2,557,210.74元[104] - 广州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项目总投资63,000.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投资进度21.00%[104] - 广州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项目实现收益2,361,879.31元[104] - 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股权过户已于2021年1月26日完成[104] - 广州烽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收购项目股权过户已于2021年9月28日完成[104] - 佛山福能智造科技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97,418,136.12元,项目进度15.00%[108] - 翠亨新区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262,844,916.62元,项目进度12.80%[108] - 大宇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园项目累计投入59,590,558.27元,项目进度10.86%[108]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31,100,000.00元[110] - 金融资产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80,894.73元[110] - 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2,260,187.60元[110] - 主要子公司东莞市超业精密设备有限公司净利润59,599,747.69元[115] - 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707.07万元[116] - 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35.39万元[117] - 公司收购广东福能大数据100%股权以增加经营收益[117] - 公司通过以股抵债获得北京华懋伟业50%股权导致经营损失[117] - 公司转让仙游得润投资11.777%股权以减少投资损失[117] - 广东福能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605亿元[117] - 北京华懋伟业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036亿元[116] - 公司已完成对中山大宇晶石达和中山松德智能产业的注销[185] - 公司以1亿元人民币债权受让获得北京华懋50%股权[182] - 公司以6852.4万元人民币收购福能大数据100%股权[182] - 公司控股子公司以6300万元人民币收购广州烽云21%股权[182][185] 行业趋势和市场环境 - 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达到1.11万亿美元[46] - 中国IDC行业营收规模预计至2024年突破5000亿元[47] - 中国IDC行业2019-2024年营收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28.0%[47] - 消费电子行业受5G/物联网/AI等技术驱动保持长期增长态势[46] - 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33.1万辆增长至2020年136.7万辆,年复合增长率为32.8%[60] - 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60] - 2021年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产量累计74.7GWh,同比增长217.5%[60] - 预计2022-2023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83亿部和4.16亿部[60] - 预计到2025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5亿部[60] - 国家政策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60] - 国家规划到2025年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119]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涵盖2021-2035年周期[119] - 国产智能制造装备进口替代效应逐渐凸显[120] -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122]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比例跃升至13.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122]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股东大会5次,审议议案26项,通过率100%[132] - 公司2021年共召开董事会14次,审议并通过议案87项[13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监事会10次,审议并通过议案36项[134] - 公司2021年共披露公告228份[136] - 控股股东为佛山公控,实际控制人为佛山市国资委[133]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33]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134] - 公司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方式召开股东大会[132] - 公司指定四大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36]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36] - 公司控股股东为佛山公控,实际控制人为佛山市国资委[137] - 公司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0.74%[140]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56%[140]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97%[141]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80%[141]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33%[141] - 董事陈武持股331,897股[142]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40] - 公司资产独立完整且权属清晰[139] - 公司财务独立并设立独立财务会计部门[13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薪酬总额为331.897万元[145] - 董事游龙于2021年9月28日因个人原因辞职[144][145] - 董事张雯于2021年12月29日离任[144] - 董事钮旭春于2021年12月29日离任[144] - 监事余小兰于2022年1月10日离任[144] - 副总经理王洪文于2022年2月25日离任[145] - 副总经理莫伟红于2022年2月25日离任[145] - 董事会秘书朱红强于2021年11月30日离任[145] - 副总经理朱红强于2021年11月30日离任[145] - 独立董事殷占武于2022年2月14日离任[144] -
福能东方(300173)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