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5.42亿元同比增长64.84%[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429.64万元同比下滑357.27%[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9.64万元,同比下降357.27%[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亏损6868.32万元同比扩大90.34%[25]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下滑320%[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6%同比下降4.55个百分点[2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64.84%[1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9.64万元,同比下降357.27%[11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37%至7,508.42万元,主要因研发人员工资及材料增加[12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72.17%至321.20万元,主要因PPP项目进入运营阶段后计提还本付息[121] - 研发投入金额为75,084,241.0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87%,较2020年的6.30%下降1.43个百分点[124] - 资产减值损失达-82,881,424.81元,占利润总额-123.52%[1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690,525,606.32元,同比大幅增长76.91%[126] - 环保工程及运营工程费用占营业成本比重同比增加38.43%至55.64%,金额达3.72亿元[118] 各业务线表现 - 环保工程及服务收入达7.19亿元,同比增长31.40%,占总收入46.61%[111] - 仪器仪表制造业收入6.60亿元,同比下降28.94%,占比降至42.76%[111] - 医疗仪器及试剂收入9001.76万元,同比增长0.06%[111] - 第三方检测收入7384.36万元,同比下降2.49%[111] - 公司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3.90%至7.1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3.53%至6.69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7.86%至6.92%[115] - 公司环保工程及服务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96%至7.1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24.69%至6.69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7.84%至6.92%[115] - 仪器仪表制造业销售量同比增长9.16%至3,979台(套),生产量同比增长12.03%至4,152台(套),库存量同比增长20.50%至1,017台(套)[116] 各地区表现 - 西部地区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37.50%,占比43.74%[113] - 华东地区收入5.36亿元,同比下降13.29%,占比34.74%[111][113] - 西部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54.07%至6.75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117.04%至6.24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44.33%至7.54%[115] 销售模式与客户 - 直销模式收入15.08亿元,占比97.78%[113]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64%至15.08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13.33%至10.76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15.95%至28.63%[11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3.98%,其中最大客户中建生态环境集团销售额7,371.66万元占比7.77%[120]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2.9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0.99%,最大供应商十一冶建设集团采购额1.34亿元占比13.89%[120][12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5.04亿元同比下滑462.83%[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3,828,082.07元,同比下降462.83%[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308,497.80元,同比改善92.18%[12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0,756,992.58元,同比增长42.09%[12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46,254,863.21元,同比下降225.13%[12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07,819,061.28元,同比下降31.48%[126]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资产总额33亿元同比增长28.70%[25] - 货币资金余额3.31亿元,较年初减少1.32亿元(降幅28.49%),占总资产比例从17.97%降至10.03%[134] - 合同资产余额6.50亿元,较年初增加6.45亿元(增幅14,322.23%),占总资产比例从0.17%升至19.69%[134] - 存货余额9.38亿元,较年初增加1.64亿元(增幅21.17%),占总资产比例从30.06%降至28.42%[134] - 长期借款余额4.33亿元,较年初增加3.83亿元(增幅764.59%),占总资产比例从1.95%升至13.12%[135] - 短期借款余额3.39亿元,较年初增加0.29亿元(增幅9.42%),占总资产比例从12.04%降至10.28%[135] - 合同负债余额2.07亿元,较年初增加0.71亿元(增幅52.35%),占总资产比例从5.28%升至6.28%[1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0.35亿元,较年初减少0.25亿元(降幅41.67%),占总资产比例从2.33%降至1.06%[135] - 应收票据余额0.25亿元,较年初增加0.10亿元(增幅67.32%),占总资产比例从0.59%升至0.77%[135] - 应收款项融资余额0.13亿元,较年初增加0.07亿元(增幅108.62%),占总资产比例从0.25%升至0.40%[135] - 长期股权投资余额0.74亿元,较年初增加0.20亿元(增幅36.44%),占总资产比例从2.12%升至2.26%[134] - 长期应收款减少至1186.11万元,较年初下降49.86%[136] - 开发支出增加至620.09万元,较年初增长92.16%[136] - 商誉减少至2752.76万元,较年初下降23.34%[136] - 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至2948.95万元,较年初增长129.59%[136] - 应付账款增加至4624.73万元,较年初增长110.23%[136] - 预收款项减少至28.50万元,较年初下降69.32%[136] - 应付职工薪酬增加至2997.63万元,较年初增长31.06%[136] - 应交税费增加至6195.70万元,较年初增长148.86%[137] - 递延收益增加至781.32万元,较年初增长188.85%[137] - 货币资金中2189.96万元因履约保证金和账户冻结受限[139] 子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控股子公司磐合科仪在在线环境监测系统、前处理仪器等领域有独到优势[43]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天瑞环境在工业废水与废气处理工程领域积累丰富经验[44]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贝西生物主要产品为POCT心血管类检测试剂,在细分市场具竞争力[45] - 公司控股子公司国测检测从事第三方检测业务,立足长三角地区快速发展[46] - 公司全资子公司贝西生物专注于IVD领域,取得十多项心血管及感染性疾病诊断科技成果并实现产业转化[61] 技术与研发 - 公司及子公司已获得授权专利387项[70]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163项[70] - 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软件产品证书48项[70]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非专利技术119项[70] - 公司及子公司获得商标注册证书31项[70] - 公司研发流程分为概念立项、计划开发、样机验证和产品发布4个阶段[63] - 研发人员数量为725人,较2020年减少3人(-0.41%),研发人员占比43.26%[124] - 公司拥有高分辨率半导体核辐射探测器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07年7月27日[71] - 公司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氘灯电源控制电路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09年3月25日[71] - 公司拥有荧光光谱仪及其控制方法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09年3月26日[71] - 公司拥有X射线管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0年1月15日[71] - 公司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供气系统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09年12月2日[71] - 公司拥有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0年1月15日[71] - 公司拥有质谱仪离子化装置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0年6月8日[71] - 公司拥有紫外-可见检测器流通池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0年7月21日[71] - 公司拥有液相梯度混合器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0年7月8日[71] - 公司拥有大气颗粒采集测量装置发明专利,授权日期为2012年12月10日[72] -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56项,涵盖外观设计、发明和实用新型类型[73][74] - 专利主要覆盖分析仪器领域,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核心产品线[73][74] - 发明专利占比显著,体现公司持续研发创新能力[73][74] - 专利取得时间集中在2014-2016年,显示公司技术积累深厚[73][74] - 所有专利均为原始取得,权属清晰归公司所有[73][74] - 专利涉及多个关键技术领域:检测器信号处理、真空系统、离子源组件等[73][74] - 食品重金属检测仪相关专利达5项,显示该产品线重要性[73] - 质谱仪相关专利数量最多,涵盖离子源、真空阀门等核心部件[73][74] - 专利包含分析方法创新,如ICP光谱仪定性分析方法[74] - 专利保护范围涵盖硬件结构、控制系统和分析方法等多个维度[73][74] - 公司拥有2016年8月授权的发明专利,包括输送塑料试管装置(专利号201610646865.4)[75] - 公司于2016年8月获得多项光谱检测相关发明专利,如晶体切换装置的定位装置(专利号201610731202.2)[75] - 公司2016年8月取得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用于光谱仪的晶体切换定位模组(专利号201620949036.9)[75] - 公司2017年1月获得外观专利,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2060S(专利号201730015878.7)[75] - 公司2017年1月取得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外观专利(专利号201730015768.0)[75] - 公司2017年1月授权外观专利火花光电直读光谱仪OES1000T(专利号201730016060.7)[76] - 公司2017年2月取得适用于粮食前处理的自动送料装置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0160722.2)[76] - 公司2017年7月获得全谱扫描型火花光电直读光谱仪发明专利(专利号201710623748.0)[76] - 公司2017年9月取得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5500H外观专利(专利号201730435253.6)[76] - 公司2017年10月获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自动气体处理系统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201721283961.3)[76] - 公司2017至2020年间共新增授权专利50项,涵盖质谱仪、光谱仪及检测设备等核心技术领域[77][78] - 2017年10月单月取得专利授权7项,包括4项实用新型和3项外观专利[77] - 2018年取得专利授权1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食品重金属检测方法专利号201810461355.9)[77][78] - 2019年取得专利授权14项,包含4项外观专利和10项实用新型[78] - 2020年上半年取得专利授权4项,均为实用新型专利[78] - 专利类型分布:实用新型专利41项占比82%,外观专利7项占比14%,发明专利2项占比4%[77][78] - 质谱仪相关专利达18项,占专利总数36%,包括真空系统、电源控制和检测电路等核心技术[77][78] - 光谱仪相关专利9项,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ICP光谱仪等产品[77][78] - 2019年4月集中申请离子聚焦传输专利7项,体现公司在质谱核心技术上的突破[78] - 检测设备专利涵盖食品快检、环境监测和医疗检测等多个应用领域[77][78] - 公司2020年3月31日取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涉及含菌材料划线机构和培养皿开盖装置[79] - 公司2020年4月16日取得大米粉碎仪器外观专利授权(SHM2000)[79] - 公司2020年6-7月取得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涉及拉曼光谱仪、矿石破碎和VOCs分析仪等领域[79] - 公司2020年8月12日集中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主要涉及X荧光光谱仪技术[79] - 公司2020年9月3日取得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涉及射频电源和恒温系统技术[79] - 公司2020年12月4日取得培养皿自动回收机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0] - 公司2021年2月26日取得3项柴油机排放颗粒物检测系统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0] - 公司2021年3-4月取得5项外观专利授权,涵盖尾气检测仪、VOCs检测仪和镀层测试仪等产品[80] - 公司2021年4-5月取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主要涉及水质监测和气体采样系统[80] - 公司2021年7月8日取得5项外观专利授权,包括多款X荧光光谱仪和食品重金属检测仪[80] - 公司拥有多项X荧光光谱分析仪相关专利,包括Cu元素弯晶分光器(201520098901.9)[267]、Fe元素弯晶分光器(201520098489.0)[268]、多层膜晶体分光装置(201520256855.0)[269]和热解石墨晶体分光器(201520256522.8)[270] - 公司持有正比计数管及X荧光光谱仪专利(201520967447.6)[271]和波长色散X荧光光谱仪外观专利(201530563210.7)[273] - 公司开发具有叠片式准直器的X荧光光谱分析仪(201721148300.X)[274] - 贝西生物子公司拥有多项免疫检测核心专利,包括抗肌钙蛋白I单克隆抗体(201010516899.4)[275]和抗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单克隆抗体(201010517991.2)[276] - 贝西生物获得抗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专利(201010516748.9)[277]和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专利(201010516779.4)[278] - 贝西生物拥有抗透明质酸单克隆抗体专利(201010516653.7)[279]和全自动免疫层析分析仪发明专利(201110176382.X)[280] - 公司开发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发明专利(201610791901.6)[284]和二级进样装置发明专利(201610792115.8)[285] - 贝西生物获得全自动干式免疫层析分析仪外观专利(201930571258.0)[287]和试剂盒外观专利(202030102901.8)[290] - 公司开发用于免疫荧光检测的管路机构实用新型专利(201921358388.7)[288]和生化分析仪样品传送机构专利(201921358389.1)[289] - 贝西生物拥有试剂卡储存仓相关专利(202030252553.2[291]和202020914362.2[292])及图形用户界面外观专利(202030375183.1)[293] - 贝西生物2020年7月13日取得7项外观专利授权,涵盖免疫分析仪图形用户界面、干式荧光免疫分析仪及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卡等[294][295][296][297][299] - 贝西生物2020年7月29日取得双人式和单人式病毒采样隔离仓外观专利授权[300][301] - 贝西生物2020年8月4日取得实现试样管自动推送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02] - 贝西生物2020年8月20日和12月8日分别取得核酸检测试剂管和移动应急核酸检验车外观专利授权[303][304] - 磐合科仪2012年12月21日取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包括吸样针、固相萃取柱、冷凝器等[305][306][307][308][309][310][311] - 磐合科仪2015年取得5项专利授权,包括热脱附吸附管、氮气发生器、真空气袋采样器等实用新型专利[312][313][314][315][316] - 磐合科仪2015年9月9日取得气相色谱仪外观专利授权[317] - 磐合科仪2016年10月18日取得车载大气环境监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授权[318] - 磐合科仪2015年5月29日取得大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线监测方法发明专利授权[319] - 磐合科仪2019年4月25日取得
天瑞仪器(300165)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