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下降13.50%[9] - 公司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下降13.50%[21]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3.5%至2.12亿元(上期2.45亿元)[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11.84万元,同比收窄25.53%[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411.84万元,同比增长25.53%[2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411.8万元(上期亏损1896.0万元)[68] - 基本每股收益-0.0129元/股,同比改善25.43%[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29元(上期为-0.0173元)[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1.75亿元,同比下降18.74%[21] - 营业总成本同比下降12.7%至2.33亿元(上期2.67亿元)[6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7%至1015.7万元(上期863.1万元)[6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8.5%至819.0万元(上期1004.6万元)[67] - 母公司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4.5%至943.2万元(上期484.8万元)[71]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876.87万元,同比增长19.47%[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877万元,相比上期3245万元增长19.5%[7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2.84亿元,相比上期3.21亿元下降11.5%[75]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1.55亿元,相比上期1.97亿元下降21.4%[7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465万元,相比上期负1145万元改善59.4%[76]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负6693万元,相比上期负3212万元扩大108.4%[7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03亿元,同比下降71.52%[25]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31万元,相比上期4051万元下降7.9%[7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26万元,相比上期负6224万元大幅改善[80]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22.59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01%[9] - 公司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235.3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1年3月末的225.88亿元人民币,减少9.44亿元人民币(-4.0%)[59]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3.3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2.98亿元人民币,下降0.33亿元人民币(-10.2%)[58]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4.4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3.41亿元人民币,下降1.01亿元人民币(-22.7%)[58] - 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7.3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6.34亿元人民币,下降0.98亿元人民币(-13.3%)[59] - 应付账款从2020年末的2.43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1.85亿元人民币,下降0.58亿元人民币(-24.0%)[59]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0.3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1年3月末的0.37亿元人民币,增长0.06亿元人民币(+18.0%)[61]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0.8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1年3月末的0.97亿元人民币,增长0.09亿元人民币(+9.7%)[61] - 母公司短期借款从2020年末的2.36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2.01亿元人民币,下降0.35亿元人民币(-14.8%)[63] - 母公司应付票据从2020年末的0元增加至2021年3月末的0.55亿元人民币[63] - 未分配利润从2020年末的-2.8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1年3月末的-2.95亿元人民币,下降0.14亿元人民币[61] - 负债总额同比增长15.7%至3.78亿元(上年同期3.26亿元)[64] - 所有者权益同比下降0.7%至16.28亿元(上年同期16.39亿元)[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92亿元,相比期初2.27亿元下降15.0%[7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3714万元,相比期初3148万元增长18.0%[80] 应收应付及融资项目 - 应收款项融资为4842.31万元,同比增长209.83%[19] - 合同负债为1066.32万元,同比下降35.99%[19] - 应付职工薪酬为2440.93万元,同比下降32.94%[19]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62.47万元,同比增长54102.32%[19] - 长期借款为4400.00万元,同比增长450.00%[19] 非经常性损益及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05.39万元,主要来自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7.47万元和政府补助34.70万元[11] - 资产处置收益为37.51万元,同比增长1532.09%[2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普通股股东总数39,583户[13] - 第一大股东泰兴市智成产业投资基金持股比例19.19%,持股数量2.10亿股[13] - 第二大股东泰兴市赛尔新能源科技持股比例8.42%,持股数量9213.30万股[13] - 持股5%以上股东累计增持股份2211.94万股,占总股本2.02%[49] - 股东增持累计金额达7845.72万元[4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2021年第一季度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为44,670,921.03元,占总采购比例31.58%[31]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比例较2020年同期的24.11%上升7.47个百分点[33] - 2021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营业收入总额为83,998,476.28元,占全部营业收入比例39.62%[35]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同比下降34.75个百分点(2020年同期为74.37%)[36] - 客户1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6.69%,从2020年同期的146,800,242.63元降至34,219,359.85元[35][36] - 供应商1采购金额为12,894,033.14元,占比9.11%,为最大供应商[31] - 供应商2采购金额为10,259,738.02元,占比7.25%[31] - 供应商3采购金额为8,397,800.00元,占比5.94%[31]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62%[42] 研发项目进展 - 高性能石墨烯散热膜项目处于产品研发与中试阶段[30] - MQG320-ZQ模切机研发项目即将进行技术性能测试,目标填补250-350mm中型模切机市场空白[29] 诉讼及法律事项 - 涉及诉讼案件金额3518万元(北京算云预付款纠纷)[46] - 诉讼案件追回维修款180万元(丹阳三合工程纠纷)[46] - 胜诉案件获判退款2015.84万元及利息(奥英光电预付款纠纷)[48] - 新增合同纠纷案件涉案金额440.46万元(刘彦忠欠款案)[48] 风险因素 - 检测治具业务面临商誉减值风险(迈致科技收购相关)[40] - 液晶显示模组及光电薄膜器件业务存在毛利率下滑风险[41] - 应收账款管理存在坏账风险(行业账期较长特点)[44] 会计准则和审计 - 执行新租赁准则增加租赁负债37.27万元[89] - 新租赁准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90] - 公司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91] 其他财务数据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0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7%[9] - 综合收益总额为负1126万元,相比上期负997.5万元下降12.9%[73] - 公司总资产从2,353,168,608.18元增至2,356,631,975.29元,增加3,463,367.11元[83] - 流动资产减少55,000.01元至1,094,250,021.16元,主要因预付款项减少55,000.01元[82] - 非流动资产增加3,518,367.12元至1,262,381,954.13元,主要新增使用权资产3,518,367.12元[83] - 短期借款保持732,178,909.50元未变动[83]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加2,494,813.25元至2,507,035.47元[83] - 租赁负债新增968,553.86元[83]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保持1,271,271,365.53元未变动[88] - 母公司使用权资产新增841,749.23元[88] - 应收账款保持441,836,326.07元未变动[82] - 货币资金保持331,369,977.00元未变动[82] - 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3.1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46.9万元[89] - 非流动负债合计为903.9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37.27万元[89] - 负债总额为3.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84.17万元[89] - 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39亿元人民币,与期初持平[89] - 公司股本总额为10.94亿元人民币[89] - 资本公积为5.70亿元人民币[89] - 未分配利润为-4332.83万元人民币[89]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9.1%至1265.3万元(上期4093.5万元)[71]
锦富技术(300128) - 2021 Q1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