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伍股份(30009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伍股份华伍股份(SZ:300095)2022-04-22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4.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18%[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39%[2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1.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3.35%[29] - 资产总额达到38.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49%[2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97%[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2%,同比下降2.32个百分点[2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025元/股,同比下降9.06%[2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5亿元,同比增长9.18%[7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7亿元,同比下降10.39%[71] - 公司总资产38.00亿元,较期初增长30.49%[72][7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19亿元,较期初增长54.97%[73] - 销售费用为9808.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90] - 研发费用为6101.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9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617,609.06元,同比下降93.35%[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196,710.64元,同比下降85.07%[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14,941,843.72元,同比增长2,746.81%[93] - 资产减值损失-30,744,982.70元,占利润总额比例-16.57%[95] - 货币资金为853,804,718.72元,占总资产比例22.47%,同比增长10.41个百分点[97] - 应收账款为776,371,606.94元,占总资产比例20.43%,同比下降4.18个百分点[97] - 存货为634,448,128.30元,占总资产比例16.70%,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97] - 短期借款为730,275,926.86元,占总资产比例19.22%,同比下降3.11个百分点[97] - 研发投入金额为61,017,618.81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5%[92][93] - 研发人员数量为301人,同比减少3.53%,占比为15.72%[92] - 工业制动装置库存量46,738台/套,同比增长40.94%[8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49.04万元人民币[3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76.48万元人民币[34] 成本和费用 - 原材料成本中钢材和铸铁占比较高价格波动影响生产成本控制[9] - 销售费用为9808.5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56%[90] - 研发费用为6101.7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6%[91] - 装备制造业营业成本为8.5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38.01%,同比下降2.14个百分点[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风电设备制动系统领域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50%[39] - 公司带BMS智能制动器在港机市场持续取得较快增长[40] - 港口用电动夹轮器取得明显增长[40] - 公司市场地位稳居冶金起重机制动行业之首[41] - 塔机制动器配套取得跨越式发展且市场份额提升[41] - 公司通过GE产品认证并开始小批量供货海外风机制动系统市场[45] - 公司风电偏航制动在全国保持市场领先地位[46] - 公司产品覆盖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包括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47] -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摩擦材料配方及生产的工业制动器企业[48] - 公司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拥有多条有轨电车线路交付业绩[48] - 安德科技大型涡扇发动机机匣及反推装置市场需求有望放量增长[44]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德科技是某中航主机厂的战略合作供应商,专注于航空工艺装备和发动机零部件研发制造[50] - 控股子公司长沙天映专业从事军用无人机系统和教练机的战损维修、任务改装及大修业务[50] - 航空零部件业务受益于军用航空装备快速发展,外协加工比例和数量持续增长[50] - 公司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在45%以上[64] - 风电产品客户涵盖国内主要主机厂商包括金风科技、明阳智能等[64] - 已成功通过GE客户资格审查并开始批量供货[64] - 西门子-歌美飒为公司重要海外合作方[64] - 公司为振华重工国产制动器唯一战略合作伙伴[61] - 公司产品成功替代德、法等国家知名品牌[61] - 具备研发生产各代摩擦材料能力包括树脂基、橡胶基等5大类[69] - 起重机械制动系统板块销售收入总体增长16.47%[71] - 航空零部件相关收入增长33.31%[71] - 装备制造业收入为13.7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5.87%,同比增长10.85%[82][84] - 风电制动系统收入为5.0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5.27%,同比微降0.34%[82][84] - 军用航空零部件收入为1.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31%[83][84] - 2022年风电制动系统国内市占率达到50%[74] - 风电海外市场年收入不足一千万元[75] - 起重机械板块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5%[76] - 四川安德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5亿元,净利润3881万元[119] - 芜湖市金贸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5亿元,净利润1828万元[119] - 华伍轨道交通装备(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营业收入901万元,净亏损2316万元[119] 各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为13.0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90.95%,同比增长8.73%[83][84] - 公司产品出口到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战略聚焦工业制动系统和航空航天军工产业,目标成为世界领先的综合服务商[121] - 工业制动系统领域对标奥创控股,计划三到五年内实现显著业绩增长[122] - 风电领域抓住"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拓展海外客户及维修维护市场[122] - 航空军工领域抓住"十四五"机遇,目标三到五年内成为新盈利支柱[123] - 2022年重点开拓国际市场,目标实现国外销售从千万级到亿元的跨越[125] - 军工板块某型号涡扇发动机机匣部件和反推装置任务量同比大幅提升[126] - 公司2022年加强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并增加研发投入[127] - 风电业务板块以大兆瓦配套能力建设为重点布局海上和陆地风电制动系统技术创新[127] - 航空军工领域抓住主机厂产能提升需求放量机遇增加配套投入[128] - 风电和军工需求增长促使公司有序扩大产能[129] - 公司加强生产计划管理保证产能高效释放[129] - 采购部门加强原材料采购调配分析价格波动降低原材料成本[129] - 公司严格预算控制压缩非必要开支降低财务费用[129] - 2022年强化内控管理推进内部流程优化改进[130] - 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130] - 2022年以创建30周年为契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凝聚力[131]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毛利率趋降的风险[6] - 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项目募投项目建成投产需一定时间面临产能闲置风险[13] - 公司商誉减值风险源于全资收购安德科技及控股收购长沙天映评估增值率较高[11][12] - 应收账款规模呈增长态势主要因客户以大型客户为主周期较长[8] - 公司面临新产品开发不顺利导致开发成本增加及预期业绩未达成的风险[10] - 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及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市场开拓难度加大[5] - 客户信用状况恶化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及流动性风险[8] 研发与技术实力 - 公司承担江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38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及江西省优秀产品6项[59] - 公司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及国家创新基金支持1项[59] - 公司是我国工业制动器行业标准第一起草单位,主导制定JB/T7020-2006等3项国家/行业标准[60] - 公司2005年组建江西省工业制动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技术中心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8] - 公司完成20多个系列新产品开发,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9] - 安德科技已取得二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装备承制证书及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等资质认证[50] - 长沙天映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四项军工资质证书[51]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要求[13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名,符合法律和公司章程要求[137] - 公司第1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出售完毕,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非交易性过户[138]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0.02%,于2021年5月17日召开[14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3.44%,于2021年7月1日召开[142] - 董事长聂景华持有62,267,500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44] - 董事兼总经理曹明生持有438,800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4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聂璐璐持有49,977,814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44] - 离任董事陈凤菊持有585,000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44] - 董事兼副总经理曾志勇持有393,750股,持股数量无变动[144] - 常务副总经理谢徐洲持有公司股份1,300,000股[145] - 副总经理张璟持有公司股份702,000股[145] - 离任财务总监赖琛持有公司股份351,000股[14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合计为1,156,484股[146] - 2021年5月17日因任期届满导致7名董事、监事及高管离任[147] - 2021年5月17日通过换届选举新增4名董事及2名监事[147] - 2021年6月15日欧剑荣被选举为新任财务总监[147] - 2021年5月17日史广建被选举为副总经理[147] - 公司董事会共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48] - 董事长聂景华自2008年1月公司成立起任职至今[148] - 总经理曹明生自2011年6月起担任副总经理,2014年5月升任现职[149] - 副总经理聂璐璐拥有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华伍创新科技总经理[150] - 副总经理曾志勇持有香港大学MBA学位,2010年8月至今任现职[151] - 董事会秘书史广建2021年5月任职,曾任职中国通号证券事务代表[151] - 独立董事程文明为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博士,起重机行业专家[152] - 独立董事饶立新系注册会计师,曾任江西省投资集团外部董事[153]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2名股东代表和1名职工代表[154] - 监事会主席陆国胜自2007年12月起历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等职[155]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末实际支付薪酬总额为405.36万元[162] - 董事长聂景华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0.25万元[164] - 董事兼总经理曹明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1.12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聂璐璐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4.59万元[164] - 常务副总经理谢徐洲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5.1万元[164] - 副总经理张璟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69万元[164]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史广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76万元[164] - 财务总监欧剑荣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4.82万元[164] - 监事会主席兼职工监事陆国胜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3.73万元[164] - 离任财务总监赖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9.16万元[164] - 董事聂景华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0次,其中现场出席3次,通讯方式出席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67] - 董事周崎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3次,全部为通讯方式出席,出席股东大会0次[167] - 董事曹明生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0次,其中现场出席3次,通讯方式出席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67] - 董事聂璐璐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0次,全部为通讯方式出席,出席股东大会1次[167] - 董事陈凤菊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0次,其中现场出席3次,通讯方式出席7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67] - 董事曾志勇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10次,其中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出席9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67] - 董事刘莹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3次,其中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出席2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67] - 董事冯华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3次,全部为通讯方式出席,出席股东大会0次[167] - 董事付国章本报告期参加董事会3次,其中现场出席1次,通讯方式出席2次,出席股东大会0次[16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会议2次,提出相关意见并被采纳[170][171][172]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100.00%[192]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总收入比例100.00%[192]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3]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3]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3]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3]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新股41,379,310股,募集资金净额5.80亿元[73] - 公司2016年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8977亿元[106] - 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7952亿元[106] - 截至2021年末2016年募资累计使用3.4188亿元其中利息收入740万元[107] - 截至2021年末2021年募资累计使用1.5952亿元产生利息收入9.27万元[109] - 公司尚未使用的2016年募资金额为4932.05万元[106] - 公司尚未使用的2021年募资金额为4.2009亿元[106] -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66.88%[110]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小批量生产项目投资进度为100%[110] - 飞机零部件批量生产项目承诺投资金额5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1374.87万元,投资进度59.88%[112]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金额9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7976.97万元,投资进度100%[112] - 航空装备和航空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承诺投资金额32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0元,投资进度0%[112] - 年产3000台起重机新型智能起重小车新建项目承诺投资金额10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0元,投资进度0%[112] - 另一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金额18000万元人民币,实际投资15951.89万元,投资进度100%[112] - 所有承诺投资项目总额100000万元人民币,实际累计投资金额50140.26万元[112] - 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总额变更为8,833.80万元[113] -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小批量生产项目使用募集资金2,796.47万元支付厂房竞拍款[113][114]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29,633,447.96元[114] - 航空飞机零部件批量生产项目计划建设资金总额8,008.08万元[113] - 使用轨道交通项目募集资金5,000万元投资航空飞机零部件项目[113] - 公司竞拍厂房建筑物成交价款32,171,200元[113][114] - 轨道交通项目募集资金11,730万元用于收购长沙天映51%股权[113] - 工业制动器产业服务化建设项目变更为航空发动机零部件项目[113][114]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由江西变更为四川成都[114] - 安德科技使用自有资金支付厂房竞拍款32,171,200元[113][114] - 公司使用5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已到期归还[11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金额为10.11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38.25%[8] - 公司子公司金贸流体抵押房屋建筑面积6.4362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8.6249万平方米[102] - 公司子公司长沙天映抵押房屋建筑面积1.0433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6.3293万平方米[103] 员工与社会责任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1,915人,其中生产人员1,049人(占比54.8%)[175][176] - 员工专业构成:技术人员301人(15.7%),销售人员117人(6.1%),行政人员410人(21.4%)[176] - 员工教育程度:大专至本科758人(39.6%),中专及以下1,127人(58.9%),研究生及以上30人(1.6%)[176] - 公司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绩效考核体系[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