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新机电(30009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科新机电科新机电(SZ:300092)2022-03-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948,136,951.63元同比增长28.97%[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466,719.72元同比增长16.8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90,428,983.23元同比增长17.18%[28] - 基本每股收益0.4036元同比增长16.85%[2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44%较上年提升0.49个百分点[28] -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4,813.70万元,较去年同期73,516.08万元上升28.97%[60] - 2021年营业利润为10,846.34万元,较去年同期9,424.37万元上升15.09%[60] - 2021年利润总额为10,793.55万元,较去年同期9,190.88万元上升17.44%[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346.67万元,较去年同期7,998.98万元上升16.85%[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042.9万元,较去年同期7,716.90万元上升17.18%[60] - 营业收入同比增加21,297.61万元,增长率28.97%[62]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53,579,816.70元为单季最高[30] - 营业收入总额948,136,951.63元,同比增长28.97%[7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8.63%至1499.4万元[85]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28%至4856.19万元[85]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0%至-22.62万元[85]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5%至2948.09万元[85] - 原材料成本550,263,113.99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56%[79] - 销售运费成本19,585,123.1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72%[79] - 高端过程装备制造业毛利率22.09%,同比下降7.91个百分点[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高端过程装备制造业收入922,511,377.26元,占比97.30%,同比增长37.12%[72] - 石油炼化设备收入405,006,354.68元,同比增长59.70%[72] - 天然气化工设备收入127,159,345.17元,同比增长50.44%[72] - 科新能源环保营业总收入2241.43万元同比减少60.34%[105] - 科新能源环保营业利润228.46万元同比减少78.63%[105] - 科新能源环保净利润168.60万元同比减少78.38%[105] - 科德孚石化营业总收入1009.76万元同比增加38736%[106] - 科德孚石化营业利润-152.84万元同比增加46.78%[106] - 科德孚石化净利润-179.09万元同比减少53.67%[106] - 宁夏化工营业总收入871.48万元[106] - 宁夏化工营业利润55.14万元[106] - 宁夏化工净利润50.86万元[10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925,286,660.17元,同比增长34.94%[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将加强营销投标预算审查以提升预算精确度和投标质量[135] - 公司2022年将努力提高新能源、环保、核电等市场份额[135] - 公司2022年将持续优化工时定额量化及内部产值核算评价措施[136] - 公司2022年将确保焊缝首探合格率、工序内部见证点一次交检合格率及产品总检一次合格率持续提升[137] - 公司2022年将确保单位产值质量损失及NCR单同比明显下降[137] - 公司2022年将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确保市场竞争优势[139] - 公司坚持深耕压力容器主业并推进相关性产业发展机会[126] - 在太阳能光伏、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高端装备领域实施发展战略[132] 业务运营和产品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石油炼化、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核电军工、新材料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5] - 公司生产非标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属于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行业的一个分支[38] - 公司已具备为大型炼油、化工、核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新材料下游客户提供关键高端装备与专业服务的能力[40] - 公司主营业务为石油炼化、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核电军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高端重型过程装备[42]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重型压力容器、核电核化工及军工设备、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高端装置、常规电站辅机设备等[43] -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44] - 公司销售收款结算方式采取预收款—进度款—交货款—质保金形式[47] - 公司产品销往全国并部分进入国际市场,主要盈利来源为产品销售收入与制造成本的差价[47] - 公司为盛虹炼化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恒力石化15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提供核心设备[48] - 公司产品覆盖炼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核电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领域[55] - 公司拥有A1、A2、A3级压力容器设计许可及A1、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55] - 公司持有核2、3级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制造许可及核级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制造许可[55] - 公司掌握碳钢、低合金钢、耐热钢、不锈钢、双相钢、高合金钢及特种金属焊接技术[56] - 公司承制的200MW高温气冷堆热气导管被认定为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国内首台套产品[56] - 公司与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型裂解气冷却器突破石油炼化行业长期性难题[56] - 公司具备最大起吊能力720吨[57] - 公司配备4000吨油压机和DN4000整体多层夹紧式包扎机等重型设备[57] - 公司主要产品原材料为大型钢材和锻件对钢材规格质量要求高[143] - 公司拥有生产经营所需的全部设计许可证和制造许可证[146]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积累装备技术专有能力[6] - 报告期内新增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53] - 已申报受理但尚未取得的专利10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53][54] - 公司已积累40余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5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3.5%至2948.09万元[85] - 研发人员数量208人同比增长6.67%[8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11%[87]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增长33.8%[87]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7.95%[87] - 公司拥有40余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123]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在化工机械设备领域均有超15年以上研究与实践经验[123] 市场地位和行业环境 - 公司下游企业规划项目投资建设不断增加转型升级提质扩容明显[5] - 公司营销订货持续充足生产任务不断增长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5] - 公司市场地位和影响力稳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41] - 2021年度营销订货、货款回收、入库产值、内部产值、经营业绩等指标再创历史新高[52] - 全国持证制造企业数量达数千家,行业集中度低,中低端设备制造能力过剩较严重[39] - 中国炼油能力2019年底达8.6亿吨/年预计2025年升至10.2亿吨/年[112] - 煤炭提供全国70%工业燃料和动力、80%民用商品能源、60%化工原料[114] - 2020年煤制油产能1206万吨/年、煤制天然气9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163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841万吨/年、焦炭6.08亿吨/年[114] - 预计2025年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150亿立方米/年、煤制烯烃15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800万吨/年、焦炭6.3亿吨/年[114] - 截至2021年底中国运行核电机组53台,装机容量54646.95MWe[117] - 2021年核电发电量4071.41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5.02%,同比上升11.17%[117] - 2021年核电上网电量3820.8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1.44%[117] - 预计2030年核电装机达1.3亿千瓦、2035年达1.7亿千瓦[117] - 2030年前需保持每年6台核电机组开工规模[117] - 压力容器行业向大型化、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模块化及业务一体化发展[118][119][120][121] - 行业集中度低,高端产品受资金技术限制,小企业生存空间压缩[122] - 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投资正转化为采购订单带来良好市场机遇[130] - 下游行业以去产能补短板为核心推进供给侧改革带来新要求[131] 现金流和资产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267,192.04元同比大幅增长768.43%[28] - 资产总额1,388,553,252.33元同比增长17.28%[2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6928.35万元,增长768.43%[89][90]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3434.67万元,下降97.79%[89][90]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065.58元,增长131.21%[89][9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加4570.86万元,增长255.79%[89][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33.21%至7.23亿元[90]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7个百分点至9.82%[92]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34.8%至2.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42个百分点[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1500万元,降幅99.99%[92][99] - 应收款项融资同比增长127.8%至9707.23万元[92] - 受限资产总额1.70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005.34万元作为保证金[96] - 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转回324,916.05元同比下降82.77%[3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增加带来的坏账损失风险因营销订货增长导致垫付款和保证金累计额上升[7] - 公司需加强应收账款控制和管理以降低坏账损失风险及资金成本[7]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若下游行业需求回落将加剧竞争[5] - 公司需应对经营管理风险以适配业务规模扩大和战略布局需求[9] - 公司所处行业毛利率水平总体相对不高[126] - 公司面临原材料采购占用大量资金成本且货款回收有周期对流动资金占用较大[131] - 公司针对东部沿海客户承制大型产品运输成本相对偏高[127] - 公司货款回收方式为分阶段按比例有一定回款周期[131] - 公司产品服务的炼油、化工、核电等行业与宏观经济及固定资产投资紧密相关[142] - 公司目前营销订单充足但存在因交货期集中导致延期交货的风险[144] - 公司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以消除项目延期影响[7]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共召开1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3项议案[152] - 公司2021年共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32项议案[155] - 公司2021年共召开4次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14项议案[156] - 公司2021年累计披露各项公告共计64份[159]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9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5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56] - 公司2021年4月8日举行网上业绩说明会接待在线投资者[147] - 公司2021年12月23日接待中信建投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47]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及提供担保的情形[153]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161] - 公司董事长林祯华持股42,729,401股[167] - 公司董事林祯荣持股41,553,371股[167] - 公司董事强凯持股从1,018,002股减持30,000股至988,002股[167] - 公司董事兼总经理李勇持股218,580股[167]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85,489,354股[168] - 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9.10%[166]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164]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完整生产系统及合法资产所有权[162] - 公司业务独立具备完整采购生产及销售体系[162] - 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未在股东单位兼任职务[163] - 公司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其中非独立董事6人,独立董事3人[170]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任期自2020年9月18日起至2023年9月18日止[170] - 公司监事会由3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75] - 本届监事会任期自2020年9月18日起至2023年9月18日止[175] - 公司总经理李勇自2018年8月任职[171] - 公司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杨辉自2019年4月任职[177] - 公司副总经理王俊恒自2018年8月任职[177] - 董事林祯华在什邡市麟凤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178] - 董事林祯华在四川晨光科新塑胶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178] - 独立董事熊政平现任深圳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17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年度薪酬总额为345.61万元[183][184]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7.6万元(税前)[181] - 董事长林祯华税前报酬54万元[184] - 董事兼总经理李勇税前报酬52.2万元[184] - 监事会主席何伟税前报酬26.4万元[184] -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杨辉税前报酬48.5万元[184] - 董事林祯荣未从公司领取报酬(关联方获取)[184] - 董事林裔蕾从关联方获取报酬11.69万元[184] - 副总经理王俊恒税前报酬49.2万元[184] - 监事李萍税前报酬15.64万元[184] - 公司2021年共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无缺席记录[188][189] - 董事林祯华、林祯荣、强凯、李勇、林裔蕾、林雪娇各现场出席董事会4次[188] - 董事王雄元、熊政平、徐耀武各以通讯方式出席董事会4次[188][189] - 审计委员会2021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季度审计报告及年度财务议案[192][19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高管团队薪酬考核方案[193] - 战略发展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公司年度整体工作计划[193]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审议委员会年度工作报告[193] - 监事会报告期内未发现公司存在风险[194] - 公司董事对报告期内事项均未提出异议[190] - 董事建议均被公司采纳,履职情况符合监管要求[191] 生产和库存 - 销售量28,591.24吨,同比增长43.00%[76] - 库存量减少2,258.87吨,同比下降55.18%[77]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45.04%[8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28.84%[82]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3,040,776.97元同比增长26.87%[34] - 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303.77万元[62] 分红政策 - 公司以231,599,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5元(含税)[11]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1158万元(每10股派0.5元)[200] - 分红基准股本总数2.32亿股[200] 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688人,其中母公司659人,主要子公司29人[196] - 生产人员数量为412人,占员工总数约59.9%[196] - 技术人员数量为116人,占员工总数约16.9%[196] - 本科及大专学历员工260人,占员工总数约37.8%[196] - 中专以下学历员工264人,占员工总数约38.4%[196]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在化工机械设备领域拥有超15年行业经验[58]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学历/经验/技术能力等多维度制定[197] - 公司通过内部讲师与外部培训师结合方式实施培训计划[19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需接受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培训[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