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增长22.20%[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6.3万元,同比下降66.13%[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55.3万元,同比增长37.14%[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35元/股,同比下降71.70%[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62%,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27]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64.5万元[3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485万元,同比上升22.20%[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986万元,同比下降66.13%[56]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20%[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52.98%至3766.45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归还银行贷款及融资成本降低[86]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21%至6972.1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项目投入增加[86]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41%至5375.34万元人民币[86] - 通用设备制造业原材料成本为10.9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7.99%,同比增长2.82个百分点[81] - 通用设备制造业水电费成本为8594.88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12%,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81] - 电气设备制造业原材料成本为786.49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7.82%,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81][82] - 电气设备制造业委外加工费成本为625.91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30.09%,同比增长0.11个百分点[82] - 通用设备制造业人工工资成本7875.28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61%[81] - 通用设备制造业折旧成本7405.17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28%[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环保行业收入3.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3.60%,毛利率23.85%[71][73] - 系统集成建设类项目收入5.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98%,毛利率24.98%[71][74] - 电力行业收入5.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70%,毛利率23.35%[71][73] - 国外市场收入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55%,毛利率7.05%[71][74] - 压缩机产品收入2.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4%,毛利率31.00%[71][74] - 汽轮机产品收入5829.6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50%,毛利率30.53%[71][74] - 商贸业务收入3903.1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29%,毛利率0.95%[71][74] - 冶金行业收入4.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08%,毛利率10.57%[71][74] - 锅炉销售收入1.2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30%,毛利率20.27%[71][74]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业鼓风机、压缩机、小型汽轮机、新能源锅炉等高端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47] - 公司具备发电岛集成、高压空气站集成、MVR系统集成等多种系统集成能力及EMC运营资质与能力[47]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运能具备工程项目总包资质,项目覆盖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48] - 公司系统集成服务以直销方式承揽国内外余热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能源电力工程项目[51] -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公司与业主分享项目收益公司通过提供电力收取节能服务费收回投资并取得利润[53] -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新增订单金额6.35亿元[78][79] - 高效离心压缩机JE24000和JE60000已完成设计、运转测试及优化,具备效率高、能耗低、稳定性高等特性[91] - 蒸汽型撬装微型离心空压机已完成运转测试并在用户现场投入使用,整机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1] - JE90000高效整体式离心压缩机已完成设计工作并进入试制阶段,具有流量大、结构紧凑、绝对无油等优点[91] - 氨气透平机已完成试制并进入实验准备阶段,实现对小规模低温余热资源的高效利用[91] - 船用余热发电汽轮机设计方案已完成并向轮船制造商提交认可资料待审,通过船级社入级审查和检验[92] - 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已有多台套机组交付用户且部分已投入使用,成为公司主打产品之一[92] - 煤矸石砖窑回收余热锅炉研发已完成,锅炉蒸发量为8t/h,额定蒸汽压力3.82MPa,额定蒸汽温度450℃[92] - 中温中压焚烧废液锅炉研发已完成,额定蒸发量22t/h,额定蒸汽压力4.5MPa,额定蒸汽温度265℃,锅炉热效率≥85.7%[92] - 燃垃圾蒸汽锅炉研发已完成,处理垃圾量750t/d,额定蒸发量75t/h,额定蒸汽压力4.65MPa,额定蒸汽温度415℃[92] - 公司完成3.5MW燃气轮机移动电站研制,未来3-5年将形成三大类电站产品[125]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市场收入1.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55%,毛利率7.05%[71][74] - 公司注重开拓东南亚市场如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家通过典型余热发电工程项目增强市场影响力[52] -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运能具备工程项目总包资质,项目覆盖巴基斯坦、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与地区[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入小型燃气轮机等高端流体机械领域[9][10] - 小型燃气轮机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9][10] - 离心风机需求增长受产业结构升级和节能减排政策驱动[38] - 工业锅炉市场向清洁燃料及高效节能低污染技术转型[39] - 余热余压利用在钢铁有色煤炭等行业存在巨大未开发空间[39] - 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稳步增长形成完整设备制造能力[39] - 氢能制取技术中灰氢为当前主流绿氢随电力成本下降将成为未来主流[40] - 十四五规划推动工业窑炉锅炉风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42] - 中国规划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45] - 中国规划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45] - 中国规划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46] - 公司在氢能利用领域拥有氢燃料电池压缩机、生物质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技术储备及业务规划[46]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入小型燃气轮机领域[132] - 小型燃气轮机等高端产品研发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等特点[132] - 公司计划推进金通灵储能公司、氢能源子公司中长期激励措施[124] 现金流和财务风险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90.69%[2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存在流动资金紧缺风险[6] - 产品验收合格后通常以合同金额10%作为质保金于1-2年内收回[6] - 总包类工程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导致结算周期较长[6] - 公司在生物质发电余热余气利用等领域签订金额较大的工程总包协议[8] - 工程项目需要占用大量资金存在现金流紧张造成的财务风险[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0.69%至-133,850,028.61元[9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28.38%至-108,444,904.91元[9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14.16%至174,330,575.60元[97] - 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高,存在流动资金紧缺风险[129] - 项目执行中部分建设工期受业主延期或手续繁琐影响存在进度延迟风险[130] - 工程项目需占用大量资金存在现金流紧张造成的财务风险[131] 资产和投资 - 资产总额为67.16亿元,同比增长9.85%[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72亿元,同比增长32.24%[27] - 货币资金增至5.24亿元,占总资产7.8%,较年初增长0.8个百分点[103][104] - 合同资产增至19.07亿元,占总资产28.39%,较年初增长2.94个百分点[104] - 短期借款降至8.35亿元,占总资产12.44%,较年初下降11.78个百分点,因定向增发偿还银行借款[104] - 受限资产总额9.62亿元,含货币资金3.70亿元(保证金及冻结)、应收票据2.13亿元(保证金)、固定资产3.08亿元(抵押担保)[105] - 新疆晶和源余热发电项目投资额6.6亿元,持股比例99.45%[77] - 新疆晶和源28万吨高纯硅项目投资额6亿元,持股比例99.57%[77] - 黑龙江余热发电项目投资额5.39亿元,持股比例54.84%[77] - 2017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4.25亿元,累计使用4.17亿元,节余746.06万元用于补流及募投项目[107][108] - 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7.94亿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1.94亿元及偿还银行借款6亿元[108][109] - 南通大型离心风机扩产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8,125.4万元,投资进度达100%[110] - 南通高压离心鼓风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3,125.48万元[110] - 广西柳州大型离心风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累计亏损3,452.22万元[110]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89.66%,累计投入1,943.96万元[110] - 新上高效汽轮机及配套发电设备项目投资进度88.68%,累计投入19,474.7万元[112] - 小型燃气轮机研发项目投资进度80.74%,累计投入3,552.46万元[112] - 秸秆气化发电扩建项目累计亏损7,200.02万元[112] - 补充流动资金(首项)实际投入14,513.92万元,超计划121.68%[112] - 上海工业锅炉(无锡)能源设备制造项目累计实现效益3,415.81万元[112] - 承诺投资项目整体累计投入160,745.95万元,总亏损4,313.18万元[113] - 广西柳州大型离心风机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资额745万元 实际投入739.62万元 投入进度99.28%[114] - 南通高压离心鼓风机扩产项目投资额2700万元 实际投入2697.96万元 投入进度99.28%[11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额13352.24万元 实际投入13352.24万元 投入进度100%[114] - 超募资金总额33218.71万元 实际使用33206.48万元[114] - 募集资金总投资额198698.93万元 累计投入193952.43万元[114] - 南通大型离心风机项目因前期投入成本未完全消化导致未达预期收益[115] - 高压离心鼓风机项目因成本费用增加导致未达预期收益[115] - 广西柳州项目因配套订单不足导致未产生效益[115] - 使用募集资金5651.33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16] - 将新上高效汽轮机项目节余资金2586.20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6] - 上海运能能源科技子公司总资产达16.1478亿元,净资产5.6223亿元,营业收入7.0863亿元,净利润6981.4万元[121] - 泰州锋陵特种电站装备子公司总资产3.0043亿元,净资产7787.99万元,营业收入1.3592亿元,净利润1381.91万元[121] - 威远金通灵气体子公司营业收入9321.5万元,营业利润1269.99万元,净利润1079.04万元[121] - 南通新世利物资贸易子公司营业收入2.1615亿元,营业利润419.93万元,净利润307.64万元[122] - 广西金通灵鼓风机子公司净资产为负1855.68万元,净利润亏损250.79万元[122] - 江苏金通灵精密制造子公司营业收入4570.08万元,营业利润亏损2964.06万元,净利润亏损2231.19万元[122] - 高邮市林源科技发展子公司营业收入31.69万元,营业利润亏损3077.31万元,净利润亏损2453.88万元[122] 研发和创新 - 集团母公司开展11项新产品研发,完成专利申请25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获得授权专利11件[57] - 上海工业锅炉(无锡)有限公司开展4项新产品开发,申报专利10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57] - 金通灵储能公司申报专利25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获得授权专利19件[57] - 研发投入金额为92,072,680.09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5%[95]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7.89%至210人,占比降至12.85%[94]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比例为29.98%,金额为27,605,544.63元[95]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人数增长16.76%至14人[94] - 30-40岁研发人员数量减少12.94%至74人[94] - 公司2021年通过技术创新成果34件,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68] 客户和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4.85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62%[8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6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1.67%[85] - 最大客户黑龙江鑫金源农业环保产业园安达分公司销售额为1.74亿元人民币,占比9.93%[84] - 第二大客户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销售额为1.35亿元人民币,占比7.67%[8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比0.00%[8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0.00%[84] - 最大供应商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采购额为4584.00万元人民币,占比3.16%[85] - 公司客户包括碧水源科伦药业联邦制药宝山钢铁神华集团华能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国内外优质企业[54] - 公司与凯赛(太原)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总额为3.09亿元[60] - 公司收到凯赛生物智慧能源站项目预付款6180万元[63] - 凯赛生物项目总气量达20,000立方米/分钟,为全国最大单体空压站[63] 公司治理和股东回报 - 公司拟以总股本1,489,164,21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4元(含税)[13][14]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595.67万元,占可分配利润比例1.56%,每10股派息0.04元[198] - 公司2021年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142]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143] - 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发展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143] - 公司监事会设5名监事,其中职工监事2名[143]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8次会议,审议通过49项议案[143] - 报告期内监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22项议案[143] - 公司严格按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44]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规范投资者关系活动[144] - 董事会办公室设专人负责投资者沟通咨询工作[144] - 公司采用现场投票方式召开股东大会[14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88%[14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2%[14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20%[14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2.21%[149] - 公司资产权属清晰完整且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146]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银行账户和核算体系[147] - 公司业务独立具备完整供产销系统[148] - 公司机构独立办公场所和管理制度均独立于股东[147] - 公司人员独立高管及财务人员未在控股股东处兼职[146]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或不公平关联交易[148]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季伟持股10,569,405股[151] - 董事兼副总经理季维东持股10,518,340股[151] - 监事徐国华持股360,702股[152] - 监事马小奎持股3,800股[152] - 监事冒鑫鹏持股5,225股[152] - 副总经理金振明持股475股[152] - 总工程师冯明飞持股452,439股[152] - 所有董事及高管在报告期内均无股份增减持变动[151][152] - 独立董事朱雪忠、赵钦新、马娟持股数为零[151] - 董事会秘书袁学礼持股数为零[152] - 公司2021年高管薪酬总额为213.277763万元[154] - 总经理助理王霞持有公司股份142,977股[153] - 总经理助理许坤明持有公司股份296,400股[153] - 离任总经理助理赵蓉持有公司股份1,140,000股[153] - 董事长朱军于2021年11月12日辞职[154] - 董事陆建栋因任期届满离任[155]
金通灵(30009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