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平股份(300074) - 2020 Q4 - 年度财报
华平股份华平股份(SZ:300074)2021-04-1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为4.45亿元,同比下降6.7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6.4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1.95%[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3.63万元,同比增长23.15%[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91.28万元,同比激增14738.01%[22] - 营业收入为4.453亿元,同比下降6.77%[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66万元,同比上升41.95%[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14万元,同比上升23.15%[32] - 销售回款金额较去年增加16.83%[33] - 营业收入445,330,381.87元,同比下降6.77%[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664,893.07元,同比上升41.95%[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136,252.19元,同比上升23.15%[51] - 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4.453亿元,同比下降6.77%[6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增长14,738.01%至94.91百万元[7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51.21%至-80.55百万元[79] - 报告期投资额2.028亿元,较上年同期6.1199亿元下降66.86%[88]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51%至63.68百万元[74]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6.17%至59.25百万元,主要受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影响[74]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0.43%至46.24百万元[74] - 研发投入金额为41.62百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9.35%[75] - 设备及原材料成本1.87亿元(占营业成本76.06%),同比下降16.51%[68] 各业务线表现 - 多媒体通信行业收入4.349亿元(占营收97.66%),同比下降7.93%[60][63] - 智慧城市产品收入2.059亿元(占营收46.23%),同比下降20.39%[60][63] - 应急指挥产品收入1.769亿元(占营收39.73%),同比增长14.03%[60][63] - 应急产品收入占比上升且毛利率提升[32] - 多媒体通信行业毛利率43.45%,同比上升4.49个百分点[63] - 超轻型卫星便携站等应急救援通信产品实现规模化商用[55] - 公司推出AI测温防控系统并在园区及多个企业投入使用[52] - 公司推出新一代在线智慧教育可视化应用解决方案[106]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076亿元(占营收24.17%),同比增长75.78%[60][63] - 西南地区收入1.445亿元(占营收32.45%),同比下降31.07%[60][63] 季度表现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58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60.10万元,贡献全年主要利润[24] - 第四季度收入1.58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61] 资产和现金流状况 - 货币资金期末较期初增加159.14%[3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较期初减少100%[35] - 应收票据期末较期初增加1531.04%[35] - 预付款项期末较期初增加564.65%[35] - 新增借款及回款增加导致货币资金增长[35] - 资产总额为17.39亿元,同比增长7.70%[22]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6.90%上升至16.35%,主要因新增借款及回款增加[84] - 短期借款占总资产比例从0.00%上升至9.79%,主要因本期借款增加[84] - 受限资产总额2.41亿元,其中货币资金345.06万元、固定资产1.2569亿元、投资性房地产1.1183亿元[8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3300万元,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76.45万元[86][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32.24万元,期末余额3300万元[93]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9.91万元,净利润549.47万元[97] - 郑州新益华医学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净利润2358.73万元[97] - 华平科技投资(深圳)公司营业收入303.36万元,净亏损995.68万元[97] - 华平信息技术(南昌)公司营业收入577.28万元,净亏损278.97万元[97] - 出售上海华平电子科技100%股权产生投资收益33,396.99元[98] - 出售云帧(上海)信息80%股权产生投资收益10,614.46元[98] - 出售云南华平信息100%股权产生投资收益9,634.86元[98] - 购买深圳市泰科元贸易100%股权减少当期损益149.53万元[98] - 购买深圳市利泰华投资管理100%股权减少当期损益87.56万元[98] - 收购深圳市利泰华投资管理公司耗资1397.04万元,持股100%[91] - 收购深圳市泰科元贸易公司耗资1.0483亿元,持股100%[91] - 公司购买深圳市利泰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和深圳市泰科元贸易有限公司100%股权[138] - 公司剥离上海华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华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云帧(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部股权[138] - 公司处置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14%股份后仍持有51%股权[138] - 出售全资子公司上海华平电子科技100%股权获交易对价490万元人民币[185] - 出售参股公司北京芯火科技10%股权获交易对价3300万元人民币[185] - 全资子公司华平科技投资以1.188亿元人民币收购利泰华投资100%股权及泰科元贸易100%股权[186] 非经常性损益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89.34万元[27] - 债务重组损益为649.36万元,主要来自应收账款置换[27] - 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为1009.35万元,被认定为经常性损益[28] 技术和知识产权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含子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43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占比43.4实用新型63项占比44.1外观设计19项占比13.3[37]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证书99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证书4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41项[37]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认定[37] - 公司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37] - 公司在视音频压缩处理网络传输与组网融合通讯以及移动化领域形成技术优势[37] - 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研发产品和科技成果项目达到领先水平[37] - 公司通过快速定制开发流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37] - 公司形成丰富的多媒体通信系统实施经验[37] - 公司坚持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源动力巩固视频通讯领域技术优势[37] - 公司具备对各种复杂网络环境和视音频终端兼容性的理解[37] - 公司拥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自动增益控制麦克风、USB声卡数字音频处理器等,专利期限均为10年[38] - 公司持有数字音频处理器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期限10年[45] - 公司拥有嵌入式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期限10年[46] - 公司获得视频会议终端设备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期限10年[48] - 公司拥有多种显示器外观设计专利,包括二分屏、四分屏、九分屏等,专利期限均为10年[51][54][55] - 公司掌握H.264码率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期限20年[57] - 公司拥有视频会议系统带宽控制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期限20年[58] - 公司获得嵌入式高清会议终端及形成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期限20年[61] - 公司持有互联网动态MCU灾备系统及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期限20年[63] - 公司拥有基于视频会议的轮循方法发明专利,专利期限20年[65] - 公司拥有超过140项专利,涵盖实用新型、发明和外观设计,其中多项专利因放弃缴纳维护费用已失效[39][40] - 失效专利数量至少为15项(标记*号),主要涉及音视频处理、远程医疗和硬件设计领域[39][40] - 发明专利保护期为20年,主要集中在音视频传输(如ZL 2010 1 0023000.5)、云计算架构(如ZL 2011 1 0238519.X)和智能控制领域[39] -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期为10年,包括数字音频处理器(ZL 2010 2 0033243.2)、医疗设备(ZL 2016 2 1117635.0)和安防监控装置[39][40] - 2020年新增防爆型安防监控摄像头发明专利(ZL 2020 1 0794136.X),显示公司在安防领域持续创新[40] - 专利覆盖多个技术领域:视频会议系统(15+项)、音频处理(10+项)、智能家居(ZL 2015 1 0362112.6)和车载终端(ZL 2015 2 0080520.8)[39][40] - 2012-2013年为专利申请高峰期,年申请量超过15项,主要集中在音视频数字传输技术[39][40]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但具体数量未在披露中明确说明[41] - 专利地域覆盖中国全域(专利号均以ZL开头),全部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39][40] - 最新专利涉及即时通讯技术(ZL 2016 1 0794884.1)和权限管理系统(ZL 2017 1 1180517.3),显示向软件服务领域扩展[40] - 公司拥有38项软件著作权,涵盖视频会议、监控指挥、协同通讯等多个产品线[42] - 2008年取得首批15项软件著作权,包括H264高清视频编码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核心产品[42] - 2009年新增4项著作权,重点布局远程医疗(V4.6)和远程定损(V6.0)领域[42] - 2011年取得9项著作权,推出云视频平台V5.0/V6.2和云监控指挥平台V6.0等云端产品[42] - 2012年新增4项著作权,包括视频综合监控指挥平台V6.0和应急指挥图像管理平台V6.0[42] - 2013年获得6项著作权,涉及物联网无线传感定位、移动车载终端V6.0等创新技术[42] - 所有软件著作权均通过"承受取得"方式获得,权利范围为全部权利[42] - 产品版本持续迭代,如UCC统一协同通讯软件从V6.0(2009)升级至V6.5(2011)[42] - 技术领域从基础视频处理延伸至物联网、移动终端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新兴领域[42] - 著作权登记时间跨度从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体现持续研发投入[42] - 公司拥有99项软件著作权,涵盖统一协同通讯、视频通信、智慧城市、远程医疗、应急指挥等多个领域[43][44] - 2020年新增6项软件著作权,包括音视频融合通信平台V2.0、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V2.0等[44] - 2019年新增4项软件著作权,涵盖智慧交通管控、卫星便携站应急指挥等平台[44] - 2018年新增4项软件著作权,包括智能政务平台、物联网云平台系统等[44] - 2017年新增8项软件著作权,涉及远程医疗示教、视频大数据分析等系统[44] - 2016年新增5项软件著作权,包括公安指挥调度平台、视音频技术开发平台等[43] - 2015年新增15项软件著作权,主要集中于网络视频会议和在线教育领域[43] - 2014年新增13项软件著作权,重点发展智慧城市和移动终端视频技术[43] - 2013年新增6项软件著作权,奠定统一协同通讯和视频监控技术基础[43] - 公司研发突破4K超高清和H.265技术,并开发5G超高清前端采集终端[55] - 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43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实用新型63项、外观设计19项[56] - 公司拥有商标30项、软件著作权证书99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证书4项[56] 市场环境和行业趋势 - 应急产业市场年容量约5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链年容量约10000亿元[101] - 全国安全应急和安全装备等领域产值规模近万亿元[101] - 中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城市数量超500个年均复合增长率13.8%[102] - 智慧社区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达近万亿元[103] - 教育部要求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105] - 2020年上半年延迟复工复学推动视讯行业市场需求增加[50] - 疫情期间公司视讯产品为上千家政企单位提供服务,每天保障上百场会议[52]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指引 - 公司2020年经营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影响面临挑战但持续推进战略规划[50] - 公司聚焦产品领先技术领先市场领先目标以提升产品竞争力[50] - 公司巩固视频会议应急指挥智慧城市等核心业务同时布局智慧城市运营类业务[50] - 疫情初期公司研发推出适用于远程办公学习的云视讯平台并免费开放注册[50] - 公司加强内部规范管理运作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50] - 公司以视讯+大应急和智慧城市作为2021年核心业务方向[107] - 公司推行AVCON+合作伙伴计划在行业内全面开展合作[108] - 公司加强产品与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融合[108] - 公司优化人员结构增加一线有效产出人员比例[109] - 公司举办"2020新产品新方案线上直播活动"等市场推广活动[56]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智慧城市及平安城市项目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6]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和毛利率水平进一步下降的风险[7] - 公司积极开拓视讯加技术的行业化创新应用业务但面临人才短缺等挑战[8]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的市场风险[111] - 公司面临技术变革风险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迅速发展[111] - 公司面临智慧城市项目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110]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低于上年度且持续下降[112] 公司治理和股东承诺 - 公司股东承诺避免投资与公司相同或类似产品以防止直接或间接竞争[124] - 公司股东承诺不利用股东身份进行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的经营活动[124] - 公司股东承诺若违反竞争承诺将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所有直接或间接损失[124][125]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承诺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关联交易[125][127] - 关联交易确有必要时将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商业原则并依法履行程序[125][126][127] - 关联交易保证价格透明公允合理并履行回避表决义务[126] - 公司股东承诺督促公司及时履行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义务[126] - 公司股东承诺若违反关联交易承诺将依法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126] -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未发生违反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的情形[124] - 报告期内公司股东未发生违反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承诺的情形[125][127] - 深圳市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叶顺彭承诺避免与公司构成实质性同业竞争并严格履行[128][129] - 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深圳市集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及叶顺彭承诺保持公司人员、资产、财务、业务及机构独立[130] - 董监高人员每年转让股份数量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30] - 刘焱、刘晓露、熊模昌作为主要股东或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期间承诺不从事与公司相竞争的业务[130] -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叶顺彭先生承诺保证上市公司独立性[130] - 刘焱、奚峰伟作为董监高承诺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份[130] - 公司控股股东或主要股东及其配偶、直系近亲属未参与股权激励计划[131] 股权激励和股份变动 - 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依股权激励计划获取限制性股票提供贷款或任何形式财务资助[131]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至2020年6月27日[131] - 2017年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至2021年2月[131] - 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不含独立董事及持股5%以上股东相关方[132] - 2017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203.58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0.375%[149] - 2018年回购注销17名激励对象43.1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4.39元/股[149] - 2019年因业绩未达标回购注销第二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203.58万股[150] - 2019年因37名激励对象离职回购注销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40.84万股[150] - 2019年合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44.42万股,回购价格4.39元/股[150] - 2020年因业绩未达标回购注销第三个解除限售期限制性股票197.4万股[151][152] - 2020年因11名激励对象离职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3.2万股[152] - 2020年合计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230.6万股,回购价格4.39元/股[152] -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