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面临的风险 - 公司面临膜技术推广与市场竞争、技术创新保持领先、人才短缺及流失、管理、季节性、应收账款增大与现金流减少、PPP业务等风险[4][5][6][7][8] - 公司下属数百家各类参控股公司,存在管理不到位致控制不足的风险[7] - 公司业务有季节性特点,工程施工多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2020年受疫情影响季节性更明显,随运营项目增多及结构转型,季节性风险或减弱[7][8] - 公司应收账款呈增长态势,账龄主要集中在2年内,若管控不力将带来经营性风险[8] - 2014年起水务行业向PPP模式发展,2017 - 2019年相关文件使PPP进入强监管周期,公司PPP业务有入库、地方政府履约、项目融资等风险[8] - 公司部分项目被列入国家排污口重点监测点,若未来管理失当,存在被处罚风险[10] - 前两年PPP项目增多使公司负债率上升,银行利率变动会带来利息变动,资金面紧张时贷款利息增加,财务成本将显著增加,但未来会稳中降低[10] - 业务扩大使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降低,存在毛利率下降风险,但未来将回归主营业务,提高高毛利业务占比,毛利率会回归正常水平[10] - 2020年初疫情使公司采购、工程建设、生产、销售等环节延迟,施工总成本面临上升风险,部分参控股公司经营业绩下降,新项目推进受影响[11] 公司膜技术优势 - 公司膜技术在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领域成果显著并大规模应用,处于市场前列[6] - 微滤膜孔径为0.1 - 0.4微米,超滤膜孔径为0.001 - 0.1微米[19] - 公司研制的反渗透膜脱盐率大于98%[19] - 公司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节省土地约50%,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38] - 公司超滤膜处理的自来水能达到国家最新颁布的106项饮用水标准[38] - 公司纳滤膜可保证出水水质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38] - 公司是世界上少数可大规模生产PVDF带衬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公司之一,且产量居国际前列[46] - 公司在大型MBR技术项目承建方面跻身国际先进企业行列[46] - 公司拥有膜技术应用于水处理的三大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处于行业领先水平[46] - 公司与MBR行业内竞争者相比,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和本土化优势[47] - 公司在废旧膜材料等白色污染物回收上具有较强技术优势,能实现材料及资源再利用[47] - 公司可将污水通过“MBR - DF”工艺直接处理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的高品质再生水[48] - 公司自主开发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为沿海地区提供淡水资源,振动MBR开始应用,阵列平板膜批量生产[72] - 公司DF膜技术可调节脱盐率从0 - 99%[117]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净水业务板块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36] - 公司环保整体解决方案通过EPC、PPP/BOT等项目推动业务发展[36] - 公司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业务由子公司久安建设负责,其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等多项资质[39] - 公司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在科技光影秀行业综合业绩规模领先[41] - 公司纯水厂类PPP项目及EPC项目将增多成未来业务重点,部分存量PPP项目进入运营期将带来稳定现金流,价格机制完善为运营收入提供保障[8] - 公司将在环保治理、技术、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创新上加大力度,引领环保产业发展[13] - 公司会加大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在膜材料、膜设备及膜技术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13] - 公司将加强与战略投资者合作,做好业务定位调整,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13] - 2020年公司成为中交集团中国城乡水务板块骨干力量,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66] - 公司与中交集团携手参与“一带一路”和国家生态环保规划建设[66] - “十四五”开局之年,公司将与中交集团和中国城乡践行国家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建设[66] - 公司将专注主营业务,深化水处理与膜技术领域领先地位,拓展市场并加大研发投入[66] - 公司自2017年介入城市光环境业务,业务与利润发展良好[119] - 公司将力推“MBR - DF”技术,发挥污水资源化利用市场优势[120] - 公司发展分三阶段,已基本实现第二阶段,将努力实现第三阶段任务[121][122] - 2021年公司将推进膜工艺在污水处理领域应用,加大“MBR - DF”双膜法工艺大规模应用[124] - 2021年公司将加大产品与技术研发投入,从海内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24] - 2021年公司将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与份额[125] - 公司将加大DF膜应用推广,加强自主研发海水淡化系列产品应用[126] - 公司将加强家用及商用净水领域开拓,推动净水器业务成长[127] - 公司将在自主创新基础上推动膜丝、膜设备等生产及服务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127] - 2021年公司将强化人力资源工作,完善用人机制,推进绩效管理[127][128] - 公司已形成下属参控股公司管理办法,加强合资公司管理[128] - 2021年公司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市值管理[128][129]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营业收入96.18亿元,较2019年的122.55亿元减少21.52%[2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亿元,较2019年的13.81亿元减少17.20%[26]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48亿元,较2019年的13.68亿元减少38.04%[26] - 2020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5亿元,较2019年的33.21亿元减少53.47%[26] - 2020年末资产总额689.38亿元,较2019年末的673.87亿元增长2.30%[26] - 2020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7.31亿元,较2019年末的201.35亿元增长2.96%[26] - 2020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8亿元[28] - 2020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7.8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8亿元[28] - 2020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5.6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6亿元[28] - 2020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48.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1亿元[28] - 2020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95,533,130.04元,2019年为12,586,134.10元,2018年为 - 32,900,991.55元[33] - 2020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10,100,042.68元,2019年为12,560,132.94元,2018年为38,736,548.38元[33] - 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8,344,818.19元,2019年为36,786,541.59元,2018年为17,299,826.95元[33] - 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18亿元,同比减少21.52%;利润总额14.41亿元,同比减少16.42%;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减少17.20%[68] - 环保行业营业收入73.37亿元,占比76.28%,同比减少11.07%;市政行业营业收入22.81亿元,占比23.72%,同比减少43.06%[77]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营业收入49.32亿元,占比51.28%,同比减少24.80%;运营服务营业收入21.12亿元,占比21.96%,同比增长44.11%[77] - 净水器销售营业收入2.92亿元,占比3.03%,同比增长29.95%;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营业收入15.22亿元,占比15.83%,同比减少32.45%[77] - 市政与给排水营业收入7.59亿元,占比7.89%,同比减少56.69%[77] - 北京地区营业收入13.12亿元,占比13.64%,同比增长14.23%;外埠地区营业收入83.06亿元,占比86.36%,同比减少25.22%[77] - 环保行业营业成本51.35亿元,毛利率30.01%,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3.56%[79] - 市政行业营业收入22.81亿元,营业成本16.13亿元,毛利率29.26%,同比分别增减-43.06%、-46.08%、3.97%[81]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营业收入49.32亿元,营业成本35.42亿元,毛利率28.19%,同比分别增减-24.80%、-18.41%、-5.62%[81] - EPC业务新增订单金额73.01亿元,确认收入订单金额80.42亿元,期末在手订单金额114.56亿元[82] - PPP业务处于施工期订单未完成投资金额261.02亿元,处于运营期订单运营收入18.67亿元[83] - 环保行业主营业务成本51.3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09%,同比增减-6.30%;市政行业主营业务成本16.13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3.91%,同比增减-46.08%[8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5.1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5.76%;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7.0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0.50%[87][89] - 销售费用1.51亿元,同比减少48.23%;管理费用5.90亿元,同比增加2.88%;财务费用7.91亿元,同比增加0.75%;研发费用1.99亿元,同比减少7.21%;所得税费用2.41亿元,同比减少15.43%[90] - 本期研发费总投入2.38亿元,其中资本化占比16.50%[93] - 2020年研发投入2.38亿元,占营收2.47%,研发人员576人,占比9.36%[94] - 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10.21亿元,同比降25.53%,净额15.45亿元,同比降53.47%[96] - 2020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9.86亿元,同比增22.13%,净额-35.53亿元,同比增52.02%[96] - 2020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82.83亿元,同比增29.50%,净额20.37亿元,同比降46.39%[96] - 2020年投资收益2.75亿元,占利润总额19.08%,营业外收入2.42亿元,占比16.77%[98] - 2020年末货币资金60.63亿元,占总资产8.80%,应收账款73.66亿元,占比10.68%[100] - 2020年末长期股权投资55.20亿元,占总资产8.01%,较年初降0.83%[100] - 2020年末在建工程3.49亿元,占总资产0.51%,较年初升0.10%[102] - 2020年末短期借款42.12亿元,占总资产6.11%,较年初升1.69%[102] - 2020年末无形资产295.61亿元,占总资产42.88%,较年初降5.82%[10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908,858,314.94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7,219,011.69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43,876,672.10元,本期购买金额为14,095,900.00元,其他变动为 -358,378,464.00元,期末数为557,356,739.25元[104] - 期末受限资产合计6,886,902,193.24元,其中货币资金70,198,345.62元(保证金)、交易性金融资产2,400,000.00元(诉讼冻结)、应收账款452,560,767.58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固定资产38,420,216.80元(贷款抵押)、无形资产6,323,322,863.24元(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及土地贷款抵押)[106] - 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20,443,600.00元,总资产5,074,922,982.29元,净资产1,605,108,687.41元,营业收入1,522,126,407.78元,营业利润213,903,771.41元,净利润182,888,106.76元[111] -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80,000,000.00元,总资产17,551,825,591.86元,净资产4,258,914,401.16元,营业收入4,030,318,462.03元,营业利润193,446,082.20元,净利润142,125,147.37元[112] - 北京碧水源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9,670,629.18元,总资产2,247,314,188.68元,净资产1,519,358,561.61元,营业收入972,236,743.98元,营业利润284,980,018.94元,净利润226,758,988.53元[112] - 2020年公司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3,219,967.58元,母公司实现净利润469,140,729.52元[136] - 按母公司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46,914,072.95元,任意盈余公积金0元[136] - 2018 - 2020年现金
碧水源(300070) - 2020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