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同比) - 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下降15.33%[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596.52万元同比下滑140.05%[22]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2亿元,同比减少15.33%[64]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3596.52万元,同比减少140.05%[6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33%至3.52亿元,主要因微生物转运系统销售减少6799万元[8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从上年同期7,760.61万元下降至本报告期-3,915.09万元,降幅150.45%[185]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5.3%至3.5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16亿元减少6380万元[197]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3506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000万元[198]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同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0.20%至2.11亿元,随销售收入下降而减少[8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9.40%至811.43万元,主要因借款利息减少及汇兑收益增长[89]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07%至2031.85万元[89]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47.13%至-415.77万元,因计提坏账准备增加[89]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61.56%至229.55万元,因应纳税所得额减少[89] - 研发费用增长11.8%至1957万元,较去年同期1751万元增加206万元[198] - 销售费用下降9.6%至5159万元,较去年同期5705万元减少546万元[19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6.76万元同比下降88.34%[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88.34%至1406.76万元,因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下降[8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5.84%至-1.13亿元,因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1276.79%至-1.52亿元,因销售收款下滑及偿债增加[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投资支付现金970万元同比下降84.46%[9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具体金额未披露但利润表显示经营亏损[197][198] 业务线表现:产品收入 - 真空采血管理系统业务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6.03%[65] -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3849.71万元,同比增长49.02%[66] - 真空采血系统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6.03%,毛利率35.9%[92] - 微生物转运系统收入3877万元同比下降63.68%,毛利率55.45%[92] - 软件产品及服务收入3850万元同比增长49.02%,毛利率35.54%[92] 业务线表现:产品与技术 - 公司全自动真空采血管脱盖机具有生物安全防护功能能避免气溶胶污染[14] - 公司微生物转运系统包含微生物拭子和样本保存液用于样本采集运输和储存[13] - 公司产品涉及血栓弹力图监测技术用于手术期凝血功能监控[13] - 公司血栓弹力图产品关键参数CV值降至5%,达国际领先水平[44] - 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具有生物安全功能的三类注册全自动真空采血管脱盖机[42] - 公司智能采血管理系统(IBMS)涵盖标本全流程管理及数据服务[42] -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20合1混采专用样本保存液用于大规模核酸检测[134] 研发与创新 - 公司研发团队由30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形成五个专业团队和一个公用平台[52] - 研发团队规模为300余名技术工程师[76]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为2031.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7%[76]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国内有效专利142项(发明专利47项/实用新型86项/外观设计9项)[83] - 拥有软件著作权152项及商标注册证146件[83] - 报告期内新获专利授权1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7项/外观设计1项)[83] - 新增软件著作权11项及国内商标注册证4件[83] - 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152项,其中新增11项[66] 市场与行业前景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预计2024年达594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5.6%[30] -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复合增长率保持15%左右2022年主营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31] - 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超千亿元年增速约15%[33] - 中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9%为IVD增速最快板块[35] - 伴随诊断(CD)成为精准医疗入口与靶向用药协同发展[36] - 2017年全球CDx市场规模为26.1亿美元,2016-2022年复合增长率22.78%[37] - 2017年中国CDx市场规模为2.22亿元,2012-2022年复合增长率28%[37] - 2022年中国医疗行业IT支出规模为593.4亿元,同比增长12.4%[38] - 预计2025年中国医疗IT市场规模达845.7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12.8%[38] - 2025年全国目标1000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能力[39]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集团医院信息系统标杆企业和最大服务提供商[47] - 公司已完成智慧医院、集团医院信息平台及医疗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45] - 公司正在打造以医院电子病历评级测评系统医院互联互通评级测评系统医院智慧管理等级测评系统为核心的医院软件运行测评系统[50] - 公司依托旗下广州阳普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开展肿瘤筛查与诊断业务重点关注CTC体外培养单细胞测序等下游分析[51] - 公司产品线包括智慧实验室心血管疾病诊断分子诊断肿瘤术后伴随诊断医疗信息化系统等领域[52] - 医疗大数据平台涵盖数据采集治理分析应用等多个环节并从五个方面带来变革性进步[48][49] - 公司构建了以产品线总经理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为核心的三驾马车产品线专业管理团队[54] 生产与运营 - 公司生产实行以销定产批量生产方式通过生产线柔性化适配实现顾客需求快速响应[57] - 公司采购模式为集中统一采购大部分原材料在国内采购供应渠道稳定[55][56] - 产品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与地区,服务近万家医疗机构[59][62] - 真空采血管为国内唯一通过美国FDA注册的产品[62] - 公司通过ISO9001、ISO13485及欧盟MDR 2017/745等全球质量体系认证[58] - 海外市场采取"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集中式营销策略[61] - 公司海外出口业务占销售总收入相当大的份额,主要客户分布在哥伦比亚、俄罗斯、泰国、沙特等新兴市场国家[118] - 公司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防范海外销售应收账款坏账损失[118] 子公司表现 - 南雄阳普医疗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48.96%至495.90万元[112] - 南雄阳普医疗科技营业收入达2,624.56万元[111] - 阳普医疗(湖南)净利润同比增长31.98%至-626.12万元[113] - 阳普医疗(湖南)净资产为-2,295.03万元[111] - 深圳阳和生物医药投资净利润同比减少153.24%至-9,022.76万元[113] - 深圳阳和生物医药投资总资产为3.73亿元[111] - 主要子公司净利润变动主因包括销售收入增长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12][113] 资产与负债变化 - 总资产16.6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8.53%[22] - 货币资金减少至1.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4个百分点至11.54%[95] - 短期借款增加至3.6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8.25个百分点至21.8%[95] - 货币资金从年初3.46亿元减少至本报告期末1.93亿元,减少1.53亿元[189] - 短期借款从年初2.47亿元增加至本报告期末3.64亿元,增加1.17亿元[191]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41亿元减少至本报告期末1.93亿元,减少4,833万元[192] - 短期借款增加27.1%至2.84亿元,较期初2.23亿元增加6054万元[195][196] - 存货减少43.5%至4409万元,较期初7804万元减少3394万元[195] - 资产总额下降7.6%至15.68亿元,较期初16.97亿元减少1.29亿元[195][196] - 未分配利润减少17.8%至2.32亿元,较期初2.82亿元减少5027万元[196] 投资与收益 - 公司投资收益为-3941.56万元,同比减少155.94%[64]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净收益318.57万元主要来自政府补助392.09万元[26][27]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55.94%至-3941.56万元,因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减少[89] - 投资收益大幅减少至-3941.56万元,同比下降10987.01万元,占利润总额120.31%[94] - 报告期投资额970万元,同比下降86.81%[10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9.83万元,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44亿元[97][102]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亏损3982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6223万元[198] - 深圳希润向尚维高科增加600万元战略性产业投资间接持股比例增至8.03%[160] - 深圳希润向铭凯医疗投资600万元间接持股比例为4.75%[161] 财务风险指标 - 公司流动比率从上年末1.25下降至本报告期末1.24,降幅0.80%[185] - 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43.54%下降至本报告期末41.11%,降幅2.43%[185] - 速动比率从上年末1.02下降至本报告期末0.98,降幅3.92%[185] - EBITDA全部债务比从上年同期30.59%下降至本报告期-0.51%,降幅31.10%[185] - 利息保障倍数从上年同期8.45下降至本报告期-1.93,降幅122.84%[185]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62名激励对象授予52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6.83元/股[125] - 公司作废部分已授予尚未归属的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共计222.85万股[126] - 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作废62名激励对象对应262万股限制性股票[127]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24] - 公司于2020年9月1日推出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128] - 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0年9月28日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28] - 2021年11月23日公司公告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份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130]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公告第一个归属期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130] - 2022年4月25日公司公告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130] - 2022年4月25日公司作废已授予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130] 股东与股份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54,351,981股减少至40,777,333股降幅为25%[165]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从254,835,334股增加至268,409,982股增幅为5.33%[165] - 邓冠华持有高管锁定股40,701,416股占限售股总数99.81%[167] - 本期解除限售股数总计13,574,648股[167] - 股份总数保持309,187,315股不变[16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32,806人[169] - 第一大股东邓冠华持股比例为17.55%,持股数量54,268,555股,其中质押股份54,268,555股[170][173] - 第二大股东珠海格力金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0.84%,持股数量33,528,364股[170] - 第三大股东赵吉庆持股比例为6.46%,持股数量19,960,000股,其中冻结股份5,600,000股[170] - 股东邓冠华与珠海格力金融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18,089,519股(占总股本5.85%)[170] - 邓冠华股票质押融资总额80,000万元,用途为融资,还款资金来源于经营所得[173] - 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珠海格力金融持股33,528,364股,赵吉庆持股19,960,000股,邓冠华持股13,567,139股[170] - 股东余伟平持股比例1.20%,持股数量3,695,000股,报告期内增持3,695,000股[170] - 广东省羊城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0.69%,持股数量2,126,300股,报告期内减持800,000股[170] - 股东连庆明持股比例0.33%,持股数量1,012,198股,报告期内减持51,100股[170] 认证与资质 - 子公司采血针和微生物拭子产品获欧盟质量管理体系证书(MDR)[70] - 2022年2月7日获欧盟MDR认证成为全球首批符合新规制造商[81] - 公司自2008年起连续十余年获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82] - 2021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2] - 助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广东省首批通过互联互通五级乙等测评机构[77]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持有4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71] - 报告期内换发新医疗器械注册证3项[71] - 报告期内失效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71] - 报告期内获取医疗器械注册证变更批件3项[71] - 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注册变更已受理(受理号:0010600420220302)[72] - 一次性使用核酸检测专用采血管注册变更已受理(受理号:0010600420220301)[72] - 一次性使用人体末梢血样采集容器注册变更已受理(受理号:0010600420220300)[72] - 一次性内窥镜保护套注册变更已受理(受理号:0010600420220303)[72] 诉讼与担保 - 子公司深圳希润涉及多起融资租赁诉讼案件总金额约417.1万元(具体:鲜之味629.46万、兰台科技598.46万、伟力盛世7.94万、邦世迪258.87万、鸿志兴221.24万、国华粮油233.1万、展悌医疗2,461.18万)[143] - 所有诉讼案件均未形成预计负债且公司评估无重大影响[143] - 对子公司广州惠侨提供担保金额990万元(担保额度1,000万元)[155]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为0[155]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990万元[156]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1.04%[156]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担保额度合计为1,000万元[15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3]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0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及衍生品投资[105][106]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及股权[108][109] - 受限资产总额8852万元,包括货币资金331万元及固定资产629万元等[99] - 公司存在三份长期租赁合同期限均至2023-2024年[153] - 租赁项目未产生达到利润总额10%以上的损益[153] - 公司债券余额为0元,债券代码112522,利率5.35%,于2022年4月28日到期[182]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120] - 公司持续收购子公司及国内外市场扩张,业务及公司治理规模扩大[117] - 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制定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制度以留住优秀人才[119] - 公司发行《医学拾萃》3期,累计发出4500本[68] - 公司及其子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33] - 报告期内公司无环境行政处罚记录[133]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38][139]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140]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42] - 报告期未发生破产重整事项[141] - 报告期未发生任何重大关联交易[144][145][146][147][148][149][150]
阳普医疗(300030) - 2022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