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真科技(003007) - 2021 Q4 - 年度财报
直真科技直真科技(SZ:003007)2022-04-25 16:00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62%至3.34亿元[24]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3,435.98万元,同比下降24.62%[6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34亿元,同比下降24.62%[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205.77%至亏损7025万元[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25.13万元,同比下降显著[68] - 公司2021年度经营业绩亏损[6]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25.13万元[151]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9万元[29]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89亿元占全年56.4%[29] - 公司净利润为-7195.79万元,与经营活动现金流存在重大差异[115]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研发费用总额为13,548.86万元,同比增长41.47%[6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971.53万元,增幅达41.47%[6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1.47%至1.355亿元人民币,主要因研发人员规模扩大[9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0.59%至4223.34万元人民币[97]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0.13%至4454.3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折旧摊销费用及管理人员规模增加[9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12.97%至-229.04万元人民币,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97] - 其他费用同比增加1,996.71万元,增幅为29.89%[69] - 营业成本构成中,外购商品成本同比下降64.33%至20,865,381.62元,占营业成本比重降至10.92%[92] - 外购服务成本同比上升10.01%至126,898,878.97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升至66.41%[92] - 职工薪酬成本同比上升7.90%至41,786,037.5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升至21.87%[92] - 互联网及IT业务外购商品成本同比下降93.40%至3,086,295.13元[89] - 系统集成业务外购服务成本同比上升179.36%至11,455,413.07元[90] 业务分部表现:按行业 - 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2.57亿元,占总收入76.77%,同比下降22.45%[84] - 互联网及IT业务收入5045.61万元,同比下降44.62%[84] - 广电及其他业务收入2721.90万元,同比增长26.76%[84] -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收入3.00亿元,同比下降19.42%[84] - 第三方软硬件销售仅310.92万元,同比下降92.02%[84] - 电信运营商业务营业收入256,684,726.93元,同比下降22.45%,毛利率48.45%,同比下降8.72个百分点[87] - 互联网及IT业务营业收入50,456,053.99元,同比下降44.62%,毛利率20.41%,同比下降11.54个百分点[87] -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收入同比下降7,228.72万元,降幅为19.42%[69] -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毛利额下降7,969.99万元,降幅为36.25%[69] 业务分部表现:按地区 - 华东地区收入7117.52万元,同比下降51.49%[84] - 华北地区收入1.26亿元,同比下降10.25%[84] - 境外收入122.40万元,同比下降73.13%[84] - 华东地区营业收入71,175,179.40元,同比下降51.49%,毛利率43.74%,同比下降2.88个百分点[87] 业务分部表现:按模式 - 直销模式营业收入334,319,403.22元,同比下降24.62%,毛利率42.85%,同比下降8.50个百分点[88] - 控股子公司VideoPro云视频服务通过账号订阅收费,采用直销和代理商经销模式[51]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公司客户相对集中,经营业绩存在季节性波动风险[6] - 公司客户集中度高,主要依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三大电信运营商[15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296,095,384.87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88.55%[94]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2.593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7.55%[9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602.94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49%[96] - 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1411.59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82%[9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58%[96] 市场拓展与中标情况 - 公司2021年中标中国移动集团总部故障管理中心及多个省级故障管理中心和统一采集系统,提升相关市场份额[42] - 公司2021年中标中国移动多个省级下一代电子运维、综合代维等运维管理产品系统[42] - 公司2021年中标中国移动多个省级传输运维工作台系统,巩固传输光网络运营支撑细分领域市场地位[43] - 公司在多个省级电信运营商市场完成对原存量系统的替换,持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45] - 公司2021年中标中国移动总部及多个省级政企业务运维支撑系统,提升政企业务服务支撑市场竞争力[45] - 公司成功中标某公司中台三级服务支撑能力项目,支撑政企条线精细化管理[46] - 中标近30个运营商新招标项目[55] - 成为中国移动下一代OSS规划中故障管理中心主要供应商及运维管理中心重要供应商[55] - 公司在中国移动下一代OSS系统市场获得较高占有率[70][72] - 公司核心产品在多个省级运营商市场完成存量系统替换并形成领先地位[72] - 公司2021年在多个省级电信运营商市场完成对原存量系统的替换[146] - 软件开发及技术服务业务订单较上年增长12.17%[72] 研发活动与投入 - 公司存在研发投入效果不及预期风险[6] - 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增长显著[151][153] - 研发投入金额达1.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08%[10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7.57%,同比增加25.98个百分点[104]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2356.88万元,资本化率14.82%[104][106] - 研发费用增长41.47%反映技术投入大幅增加[60] - 公司基础研发分为"产品化"公共开发平台和"工程化"平台产品两类,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49] - 公司产品研发采用敏捷开发模式,使用研发运维一体化平台进行持续集成和自动化测试[50]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569人,同比增长30.80%[104]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41.57%,同比增长41.57%[104] - 40岁以上研发人员数量71人,同比增长73.17%[104]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30人,同比增长57.89%[104] - 本科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达88.75%(506/569)[104] 知识产权与创新成果 - 新增4项发明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及2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4] - 累计拥有发明专利2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4项[64] - 公司2021年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9项,涵盖多个核心产品领域[66][67] - 新增专利包括波分应急传输通道调度方案自动生成方法(ZL201911211439.2)[65] - 新增专利包括以太网聚合链路精细化拨测与质量分析方法(ZL201910839960.X)[65] - 新增专利包括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ZL201710959202.2)[65] - 新增专利包括远程会议账号资源转换计算方法(ZL201811414647.3)[65] 产品与项目进展 - 能力开放平台系统项目已执行完成,聚焦电信运营商下一代网管系统建设[98][100] - 流程平台系统项目进行中,旨在提升运营商算力网络和自智网络竞争力[100] - ICT项目管理平台实现售前售中售后全流程线上拉通,建设三级支撑能力,提高项目生命周期内各环节衔接效率[101] - 5GtoB专网运维支撑平台围绕客户感知有保障、网络质量有提升、运维过程有管控三个维度进行能力构建,聚焦业务质量管控和端到端智能定界定位[101][102] - 全生命周期DICT端到端一体化运营支撑平台实现基础信息可视、售中交维可管、项目结果可控、运行质量可控、网络安全可控、合作伙伴可控等全闭环管控能力[102] - 基于PDA的质量管控系统满足分光器入网验收、分光器测试、光猫测试、分光器和光猫全生命周期数据分析需求[102] - 通用传输网络管理平台通过DHCP实现设备接入自动上线,可视化页面在线实现网元/单板/端口/光模块/告警/性能资源采集[102] - 云设备IT SNMP自由配置采集系统实现采集适配器自动化部署,根据预配置网段和默认团体字实现设备自动发现[102] - 公司正面向企业市场研发IT运维SaaS服务平台,尚处于客户导入前期[153] - 研发资本化项目中流程平台系统投入585.36万元,目前处于未完成状态[109] - 数据中心运维治理平台研发资本化金额778.44万元[108] - 政企三级服务支撑系统研发资本化金额341.99万元[10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68.35%至亏损4122万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21.79万元,同比大幅下降168.35%[11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22.11%至11.42亿元,主要因收回银行理财产品增加[113][11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主因上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而本期无此项目[113][114] 资产与投资活动 - 总资产同比下降6.73%至10.12亿元[2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同比下降11.41%至8.12亿元[2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16%[24] - 货币资金减少至2.7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5.23个百分点至26.90%[120]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335.35%至3858.60万元,主因新增向得度科技投资[121] - 存货增加至5011.35万元,同比增长30.41%,主因在执行合同的履约成本增加[120] - 合同负债增加至1905.32万元,同比增长42.95%,主因预收合同业务款项增加[12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1.5亿元,期末数1.2亿元,本期购买金额11.03亿元,出售金额11.33亿元[12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1282.61万元,期末数977万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282.61万元[122] - 金融资产小计期初数1.63亿元,期末数1.3亿元,本期购买金额11.03亿元,出售金额11.33亿元[122] - 报告期投资额1.08亿元,较上年同期6712.24万元增长61.23%[125] - 对厦门诚美数智赋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投资4500万元,持股比例15%,本期投资亏损13.83万元[126][127] - 受限资产总额1461.95万元,其中货币资金45.85万元,使用权资产1416.1万元[12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128][129] - 新增控股参股公司5家,累计支付投资款8872万元[82]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总额4.08亿元,累计使用3.08亿元,尚未使用1.07亿元[131][132] - 募集资金账户余额1.07亿元,含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734.27万元[131][132] - 2021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支出2.06亿元[132] - 下一代基础网络综合支撑系统项目承诺投资额8,559万元,实际投入8,558.87万元,进度100%[135] - 新一代家庭客户业务端到端支撑保障系统项目承诺投资额8,450万元,实际投入7,372.95万元,进度87.25%[135] - 新一代集团客户业务端到端支撑保障系统项目承诺投资额8,771万元,实际投入6,448.85万元,进度73.52%[135] - 企业平台化经营管理支撑系统项目承诺投资额5,333万元,实际投入3,825.61万元,进度71.73%[135] - 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额4,987万元,实际投入4,612.59万元,进度92.49%[13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额4,716.54万元,实际投入0元[135]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承诺投资额40,816.54万元,实际累计投入30,818.82万元[135]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74,887,378.57元,并于2020年12月25日完成置换[13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剩余募集资金暂存专户未使用[13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137] 非经常性损益与投资收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1005万元[31]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419万元[31] - 投资收益达1064.30万元,占利润总额-15.14%,主要来自银行理财利息收入[118]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包括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16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161]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6次监事会[16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6.27%[177]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9.35%[17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6.95%[177]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股东所持有表决权股份数占公司总股份的67.56%[178] - 公司资产独立于控股股东拥有合法所有权或使用权[171]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控制的其他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72] - 公司财务独立设立独立财务部门并拥有独立银行账户[173] - 公司业务独立不存在同业竞争或不公平关联交易[176]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为2021-032[20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1年9月9日至10日召开[200]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为2021-039[20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6日至27日召开[200] - 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为2021-049[20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召开[200]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编号为2021-054[200]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变动 - 2021年4月13日王德杰、夏海峰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公司董事职务[181] - 2021年11月29日滕松林离任总经理职务[179] - 2021年11月29日孙云秋就任副总经理职务[181] - 刘根钰于2021年5月被选举为董事和副董事长[182][183] - 雷涛于2021年5月被选举为董事[183] - 金建林于2021年11月因工作调整辞去总经理职务[183][184] - 滕松林于2021年11月辞去副总经理职务并被聘任为总经理[183][185] - 孙云秋于2021年11月被聘任为副总经理[183][190] - 王德杰于2021年4月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董事职务[183] - 夏海峰于2021年4月因个人工作原因辞去董事职务并于2021年11月辞去副总经理职务[183] - 袁隽自2008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184] - 彭琳明自2008年11月至今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和董事[185] - 公司现任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滕松林和副总经理彭琳明、孙云秋[185][190]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与薪酬 - 董事长袁隽持股数量从12,459,696股增加至16,197,605股,增幅约30%[179] - 董事金建林持股数量从17,522,194股增加至22,778,852股,增幅约30%[179] - 董事兼副总经理彭琳明持股数量从1,653,935股增加至2,150,115股,增幅约30%[180] - 离任董事王德杰持股数量从1,653,935股增加至2,150,116股,增幅约30%[181] - 所有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数量从33,289,760股增加至43,276,688股,增幅约30%[181] - 公司2021年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式实现持股数量增长[179][180][18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实际支付薪酬总额为566.98万元[195] - 董事长袁隽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1.55万元[197] - 董事金建林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5.68万元[197] - 董事兼总经理滕松林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0.13万元[19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彭琳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6.68万元[198] - 董事雷涛从公司获得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