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优彩资源(002998)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优彩资源优彩资源(SZ:002998)2022-08-1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9.496亿元,同比增长36.25%[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26.35万元,同比下降36.33%[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395.80万元,同比下降42.05%[2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股,同比下降33.33%[2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7%,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26]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5%至9.496亿元,主要因募投项目完工[64]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3%至9.50亿元[158] - 净利润同比下降36.3%至3826万元[15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从2021年上半年的6.19亿人民币降至2022年同期的5.83亿人民币[162] - 净利润同比下降43.2%,从2021年上半年的5765万人民币降至2022年同期的3273万人民币[16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764.92万元[1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44.75%至8.706亿元,因收入增长带动成本上升[64] - 财务费用激增1,084.45%至281万元,因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上升[6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2%至1332万元[158] - 财务费用激增1084.7%至281万元[158]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60.4%,从2021年上半年的5.20亿人民币增至2022年同期的8.34亿人民币[16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4.9%,从2021年上半年的592万人民币增至2022年同期的917万人民币[162] - 财务费用激增14倍,从2021年上半年的19.8万人民币增至2022年同期的298万人民币[162]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25亿元,同比下降2.30%[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1.625亿元,同比扩大2.30%[6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2亿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负1.59亿人民币进一步恶化[16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1亿元(注:基于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推算)[15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46.2%,从2021年上半年的5.90亿人民币增至2022年同期的8.63亿人民币[16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974万人民币,而2021年同期为正3088万人民币[16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41万人民币,主要来自取得借款1.105亿人民币[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020万元,同比减少301.8%[1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83万元,同比由负转正增长264.6%[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8亿元,同比减少6.0%[168]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4483万元,同比减少59.0%[168]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亿元,同比增加100.0%[16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43亿人民币,较期初的3.09亿人民币减少53.7%[16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1.54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84个百分点[71] - 应收账款增至1.5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4.55个百分点[71] - 存货同比增长39.27%至3.666亿元,受疫情影响库存增加[71] - 货币资金从年初3.12亿元减少至1.55亿元,降幅50.3%[150] - 应收账款从年初6713.8万元增至1.58亿元,增幅135.5%[150] - 存货从年初2.63亿元增至3.67亿元,增幅39.3%[150] - 短期借款从年初1.50亿元增至2.00亿元,增幅33.3%[152] - 应付票据从年初765.4万元增至7163.4万元,增幅835.7%[152] - 固定资产从年初9.09亿元增至9.53亿元,增幅4.9%[15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14.72亿元增至15.10亿元,增幅2.5%[152] - 货币资金减少47.4%至1.29亿元[154] - 应收账款增长96.9%至1.13亿元[154] - 存货增长53.4%至3.20亿元[154] - 短期借款增长26.3%至1.90亿元[15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5.1亿元,较期初增长2.6%[172] - 总资产为19.3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4.62%[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5.1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54%[26] 业务线表现 - 低熔点涤纶短纤收入同比大幅增长70.50%至6.000亿元,占总收入63.18%[65][67] - 再生涤纶纤维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库存模式[47] - 低熔点纤维根据产能及上月客户需求安排生产[47] - 公司非织造布产品属于纺粘非织造布类别[39] - 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纺粘工艺产量占比约50%[39] - 公司属涤纶纤维制造行业,主要产品和服务为涤纶纤维及其制品[186] 地区表现 - 境内收入占比93.95%达8.923亿元,同比增长36.57%[66] - 境外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加强境外市场开拓力度[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原生原料PTA和MEG受原油价格、市场供需及宏观经济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88] - 再生PET原料价格受原油价格溢出效应影响但传导更复杂因回收刚性成本较高[88] - 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再生涤纶产品成本优势削弱及毛利水平降低[89] - 公司境外销售采购主要以美元结算汇率波动可能影响经营业绩[90] - 公司适时开展外汇远期结售汇业务以降低汇率波动影响[90] - 海外疫情持续可能冲击国内经济并对境外原材料采购产生直接影响[91] - 公司扩展供应商池分散疫情带来的风险[91]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20年通过公开发行普通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3,153.64万元[78]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40,930.37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94.85%[78]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2,223.26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5.15%[78] - 年产22万吨功能型复合低熔点纤维二期项目投资进度达100.67%,实现效益689.32万元[80] - 新建研发中心项目投资进度为51.55%,投入金额2,542.33万元[80] - 补充营运资金项目投资进度为100%,投入金额13,562.57万元[80] - 公司使用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发行费用385.90万元[81] - 公司使用银行承兑汇票及信用证支付募投项目资金12,056.63万元[81] - 公司存在未经程序使用募集资金购买7天通知存款的情况,已于2022年8月补充追认[82] 行业地位与技术认证 - 公司2019年和2020年再生涤纶短纤维产量均位居行业第四[61] - 公司2017年荣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58] - 公司201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8] - 公司被列入第一批《再生化学纤维(涤纶)行业规范条件》生产企业名单[61] - 公司掌握废旧PET聚酯物理化学回收法核心技术[60] - 公司产品通过GRS、SGS、INTERTEK认证[60] - 公司是“国家再生有色纤维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58] - 公司被评为“2016年度全国化纤行业应用创新企业”[58]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包括《纤维级循环再利用聚酯(PET)泡料》等[61] - 公司正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6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环保投入143.86万元[102] - 公司废水排放COD浓度37.332mg/l,远低于500mg/l标准限值[101] - 公司废水排放总磷浓度0.059mg/l,远低于8mg/l标准限值[101] - 公司VOCs排放量0.5368吨,核定排放总量限值1.564吨/年[101] - 公司SO2排放量为0吨,核定排放总量限值1.005吨/年[101] - 公司NOx排放量0.5016吨,核定排放总量限值1.52吨/年[101] - 子公司江苏恒泽废水排放氨氮浓度0.301mg/l,远低于45mg/l标准限值[101] - 年产3万吨功能性复合型涤纶长丝项目于2022年1月获环评批复[103] - 公司24个生产位正处于调试试生产阶段,另外24个位在建设中[103] - 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06] - 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产品通过回收利用上游废旧PET原料实现变废为宝和循环利用[107] - 基于原液着色工艺生产再生纤维省去印染工序避免大量印染废水产生[107] - 低熔点涤纶短纤维产品消除传统化学黏胶剂使用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107] - 2020年化纤再生目标总量500万吨/年[51] - 2020年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利用率目标12%[51] - 2020年高值化利用率目标30%[51] - 2025年化纤再生目标总量1000万吨/年[52] - 2025年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利用率目标20%[52] - 2025年高值化利用率目标50%[5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77%[95]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5.44%[95] - 公司总股本为326,398,400股,变动前后比例均为100%[137]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74,387,000股,占总股本比例53.43%[136]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52,011,400股,占总股本比例46.57%[136] - 境内自然人持股数量为158,560,827股,占总股本比例48.58%[136] - 第一大股东戴泽新持股109,238,171股,占总股本比例33.47%[138] - 第二大股东王雪萍持股49,322,742股,占总股本比例15.11%[138] - 上海凯石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持股21,498,600股,占总股本比例6.59%,报告期内减持353,200股[138] - 江阴市群英投资企业持股15,826,087股,占总股本比例4.85%[138] - 江阴卓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持股4,681,367股,占总股本比例1.43%,报告期内减持5,124,700股[13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3,029户[138] - 前十大股东中上海凯石持股2149.86万股,占比6.6%[140]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42] - 公司已建立完善利润分配制度明确分红比例依据条件及实施程序[108] - 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关键岗位职责分离形成分工制衡机制[108] 非经常性损益与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516.33万元[3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430.56万元[30] - 其他收益达1,798万元,占利润总额39.76%,主要来自增值税退税[69] 审计与合规 - 半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报酬为42.4万元由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115] - 报告期内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113] - 报告期内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及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14][117] - 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及资产股权关联交易[117][118] - 公司未发生委托理财及重大合同事项[128][129] - 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机构为大华会计师事务所[14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75][76] 会计政策与报告基础 - 公司2022年半年度报告期指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6] - 报告期末指2022年6月30日[16] - 财务报表于2022年8月17日批准报出[187]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4家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均为100%[188] - 公司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192] - 会计政策变更经董事会审批,对本期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2][193] - 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96]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197] - 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98] - 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200] - 或有对价结算金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则调整留存收益[200] 所有者权益变动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925.8万元,同比变动-100.0%[171] - 未分配利润增加382.6万元,同比增长0.7%[171] - 综合收益总额为3733.7万元,同比变动-100.0%[171] - 资本公积保持5.77亿元,同比无变动[17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340,829,545.85元[178]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925,794.50元,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178] - 未分配利润减少32,727,066.16元,主要受综合收益总额影响[178]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31,801,271.66元[178]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余额为599,462,998.32元[178] - 股本总额保持326,398,400.00元未发生变动[178] - 盈余公积余额为44,668,219.31元[178] - 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未发生重大变动[178] - 专项储备科目未出现本期提取或使用记录[176] - 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未发生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等事项[17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73亿元[17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2.70亿元[1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4.02亿元[17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末未分配利润为3.10亿元[181]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盈余公积为4466.82万元[179] - 公司2021年上半年末盈余公积为3442.23万元[18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26亿元[185] - 公司实收资本为3.26亿元[181] - 公司资本公积为5.99亿元[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