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阳国际(002949)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华阳国际华阳国际(SZ:002949)2022-04-07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8.76亿元,同比增长51.8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39.2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648.51万元,同比下降52.57%[22]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87,648.17万元,同比增长51.87%[46] - 净利润13,055.38万元,同比下降31.72%[4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535.38万元,同比下降39.20%[46]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28.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87%[5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0.4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566.56万元[26] - 居住建筑设计收入为7.6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45%[53] - 公共建筑设计收入为4.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02%[53] - 商业综合体设计收入为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9%[53] - 建筑设计业务实现收入153,853.06万元,同比增长24.67%[47] - 装配式建筑实现设计收入58,256.35万元,同比增长52.38%[47] - 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实现收入111,107.37万元,同比增长126.21%[47]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为10.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6%,占总收入37.77%[53] - 建筑设计业务收入为15.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7%,占总收入53.49%[53] - 华南地区收入为2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94%,占总收入85.84%[53]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1011.34万元[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工程总承包业务毛利率为2.68%,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57] - 建筑设计业务毛利率为31.75%,同比下降1.57个百分点[57] - 工程总承包营业成本为10.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2.79%[63]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44%至4973.50万元人民币[6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7.50%至1.64亿元人民币[69]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11.35%至1110.45万元人民币[6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54%至9734.42万元人民币[69] - 研发投入金额为97,344,246.98元,同比增长33.54%[7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8%,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设计、工程勘察、造价咨询、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咨询及代建管理[12][13] - 公司业务涵盖规划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服务等全流程设计服务[12][13] - 公司涉足装配式建筑领域,聚焦PC构件工厂化生产与建筑工业化[15] - 装配式建筑业务实现从设计到施工全流程技术服务[39] - 建筑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243,579.21万元,同比增长5.08%[47] - 新签装配式设计合同108,635.70万元,占建筑设计业务合同44.60%,同比增长17.93%[47] - 造价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45,054.39万元,同比增长27.25%[47] - 公司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新业务模式,发展造价咨询等延伸业务[120] - 公司初步完成全产业链布局并向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兴业务延伸[128] - 新兴业务客户群体、竞争格局和商业规则与设计业务存在差异[128] 各地区表现 - 公司拥有多家区域分公司(广州、长沙、上海、海南)及专业子公司(如造价咨询、产业化、城科等)[11] - 公司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积极拓展华中、华东、西南、华北区域市场[117] - 华南地区收入为24.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94%,占总收入85.84%[5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提醒投资者关注宏观环境及行业政策变化、行业创新和技术革新、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跨区域业务拓展、新业务领域拓展等重大风险[5] - 公司面临房地产调控政策风险,可能影响项目开发和资金回收[124] - 行业竞争加剧,大型平台化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向上游拓展带来挑战[126] - 跨区域业务拓展存在管理半径延长风险,对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升[127] - 公司战略聚焦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研发,为国内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18] 研发与技术能力 - 公司积极应用协同设计平台提升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15] - 公司应用BIM技术进行多维模型信息集成与数字化表达[15] - 研发投入集中在建筑数字化工具开发,包括建筑面积计算平台、地库优化分析平台等已完成项目[70][72] - 研发人员数量为632人,同比增长12.26%[7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12.22%,同比增长0.83个百分点[76] - 研发人员中硕士学历149人,同比增长23.14%[76]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403人,同比增长15.14%[76] - 研发人员中30岁以下340人,同比增长12.15%[76] - 研发人员中30-40岁309人,同比增长12.36%[76] - 异地跨企业在线设计审查系统已完成研究,实现设计成果线上交付和实时同步审查[74] - 基于BIM的梁配筋设计系统已完成研究,实现梁配筋自动成图和高效配筋修改[74] - BIM技术获得7项相关发明专利,参与制定14项国家及市级标准[40] - 公司具备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配式全专业BIM正向设计能力[40] - 搭建覆盖建筑全产业链的数据平台,实现提质增效[43] - 累计获得80项专利(含10项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及103项软件著作权[40] - 参与制定国家及省市级标准70余项,完成专项研发课题50余项[39] - 华阳城市科技公司员工超过130人,覆盖设计/造价/施工/软件开发等领域[40] 人力资源与员工构成 - 公司员工总数5,173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74.71%[41] - 公司拥有218名高级工程师职称员工及301名一级注册资格员工[41]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5173人,其中母公司员工3539人,主要子公司员工1634人[180]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中生产及技术人员数量最多,为4616人,占比89.2%[180] - 员工教育程度本科3264人占比62.7%,硕士及以上619人占比12.0%[180] - 劳务外包工时总数674,126.4小时,支付报酬总额33,713,664元[18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38亿元,同比下降8.25%[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52.19%至31.84亿元,流出增长60.75%至29.46亿元,净额下降8.25%至2.38亿元[7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下降3.98%至37.58亿元,净亏损1.4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支出及龙华产业园建设[78][7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骤降94.97%至2626万元,流出激增300.50%至1.85亿元,净额下降133.33%至-1.59亿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5993万元,同比下降317.97%,主因归还贷款及产业园建设[78][79] 资产与减值 - 总资产30.41亿元,同比增长10.46%[22] - 针对个别客户应收类资产单项计提坏账准备1.01亿元[22] - 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金额10,145.76万元[46] - 信用减值损失达1.31亿元(占利润总额89%),主要因恒大等客户坏账计提[82] - 应收账款增长27.1%至5.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96个百分点至16.82%[84] - 货币资金减少13.1%至3.8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59个百分点[84]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达7.58亿元(占总资产24.9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83万元[82][86] - 合同负债增长12.4%至4.25亿元,因新签合同定金增加[86]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144%至4924万元,主因恒大坏账准备可抵扣差异增加[8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7.58亿元,较期初增加1.32%[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83.29万元[89] - 本期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达36.01亿元[89] - 本期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金额达35.93亿元[89] - 受限货币资金为1283.06万元,主要用于保函保证金及冻结存款[90] 投资与募集资金 - 现代建筑产业中心项目累计投入1.40亿元,投资进度27.58%[93] - 龙华设计创意产业园累计投入2.46亿元,投资进度43.07%[93] - 2019年IPO募集资金净额4.71亿元,累计使用3.26亿元[97][99] - 2020年可转债募集资金净额4.41亿元,累计使用1.12亿元[97][100] - 设计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97.49%,实现收益5150.36万元[102] - 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仅为1.78%,累计投入108.09万元[104] - BIM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资进度为0%,尚未投入资金[104] - 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达100%,累计投入5,163.08万元[104] - 工程总承包业务开展项目投资进度61.58%,累计投入3,491.84万元[104]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资进度100%,累计投入3,000万元[104] - 总部基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5.10%,累计投入2,569.19万元[104] - 建筑设计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41.37%,累计投入8,653.68万元[104]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其中IPO募集资金15,200万元,可转债募集资金30,000万元[106] - 2021年募集资金总投资承诺金额91,211.48万元,实际累计投入43,814.8万元[104] - 公司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3,248.76万元已完成募集资金置换[106] 子公司与关联方 - 公司参股润阳智造、现代营造等产业链相关企业(注:现代营造已于报告期内转让)[11] - 华阳造价子公司总资产1.98亿元,净资产1.06亿元,营业收入2.34亿元,营业利润5049.74万元,净利润4300.85万元[115] - 香港华阳子公司总资产3166.01万元,净资产-290.97万元,营业收入1958.47万元,营业利润-1718.71万元,净利润-1574.72万元[115] - 现金收购华阳互联子公司对净利润贡献为-284.31万元[115] - 公司持有华阳造价37%股权并拥有控制权,纳入合并范围[115] - 向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0.60%[65] - 公司于2021年1月5日取得对华阳互联的控制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95]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14.0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48.70%[65] - 第一大客户销售额为9.32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2.40%[6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10.1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84.50%[65][67] - 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额为8.0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6.97%[65]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年度报告经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管保证报告真实准确完整[4]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132] - 公司董事会设9名董事其中独立董事不少于三分之一[133]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7次董事会会议[133] - 公司监事会设3名监事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134]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7次监事会会议[134] - 公司通过投资者热线及互动易平台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135] - 公司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五方面保持独立[137][138][139]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3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4.62%[140]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23%[140]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4.62%[142]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4.71%[142] - 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所有董事均无连续两次缺席情况,其中唐崇武、邹展宇、袁源、徐清平、龙玉峰、陈登坤、孟庆林7位董事全部现场出席7次会议[169] - 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包括2020年度财务决算、2021年度财务预算、半年度及季度报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等关键财务议案[173] - 战略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预计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议案[17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通过2021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173] - 公司为参股公司提供借款展期暨关联交易,并获得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同意[173] - 公司为参股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银行授信提供担保,相关议案获专门委员会审议通过[173] - 公司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该议案经专门委员会审议同意[173] - 公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议案经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173]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所有建议均被公司采纳或回应[170][172] - 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经战略委员会审议通过[173]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96]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96] - 公司未发现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93][194]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7]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97]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7]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97] - 重大缺陷标准为错报金额≥营业收入3%或≥资产总额3%或≥利润总额5%[197] - 重大缺陷标准为直接财产损失达到500万元及以上[197] - 重要缺陷标准为营业收入3%>错报金额≥营业收入1%或资产总额3%>错报金额≥资产总额1%或利润总额5%>错报金额≥利润总额2%[197] - 重要缺陷标准为直接财产损失达到100万元至500万元[197] - 一般缺陷标准为错报金额<营业收入1%或<资产总额1%或<利润总额2%[197] - 一般缺陷标准为直接财产损失在100万元以下[197] 管理层与高管信息 - 公司于2021年4月20日进行管理层调整,唐崇武辞去总经理职务,继续担任董事长[147] - 储倩于2021年4月20日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拥有多年建筑设计及管理经验[147][148] - 2021年11月12日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储倩当选董事[147] - 2021年11月12日仲德崑、王茂祺因任期届满离任独立董事职务[147] - 2021年11月12日田锋当选新任独立董事[147] - 2021年11月12日监事会换届,江泓离任监事职务,刘艳当选监事[147] - 财务总监徐清平拥有香港中文大学MBA学位及金蝶国际财务管理工作经历[150][151] - 独立董事陈登坤为特许公认会计师(ACCA)及注册会计师(CPA)[152] - 副总经理团队包含6名成员,均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及行业资深经验[149][156][158] - 公司高管团队普遍持有EMBA/MBA等高级管理学位,占比超60%[148][149][151][152][15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1409.31万元[162][164] - 董事长唐崇武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4万元[164] - 副总经理薛升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50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邹展宇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40万元[164] - 董事兼副总经理袁源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40万元[164] - 副总经理田晓秋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0万元[164] - 副总经理唐志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0万元[164] - 副总经理张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0万元[164] - 董事龙玉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20万元[164] - 董事兼总经理储倩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108.62万元[164] - 董事长唐崇武期末持股51,903,000股[143] - 董事邹展宇期末持股1,880,000股[143] - 董事袁源期末持股1,500,000股[143] - 董事龙玉峰期末持股800,000股[143] - 副总经理田晓秋期末持股3,550,000股[145]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63,643,000股[145] 利润分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