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博医疗(0029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大博医疗大博医疗(SZ:002901)2022-03-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达到1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8%[1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7%[18]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8%[18] - 基本每股收益为1.68元/股,同比增长11.26%[1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64%,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1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9.94亿元,同比增长25.68%[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亿元,同比增长11.17%[52]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9.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8%[73]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4.40%[52] - 营业成本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2%,毛利率84.40%[7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14%[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73亿元,同比增长21.14%[5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1.14%至6.73亿元,主要因销售规模扩大回款增加[8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69%至-3.97亿元,主要因理财产品购买规模加大[83][8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0.39%至6.55亿元,主要因人员薪资及推广服务费增加[79]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6.11%至9176万元,主要因人员增加导致职工薪酬增长[79]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20%至-781万元,主要因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导致存款利息收入减少[7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50%至1.67亿元,主要因研发直接投入增加[79][82] - 直接人工成本1.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3%,占营业成本35.70%[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创伤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1.28亿元,同比增长14.97%[53] - 脊柱类产品营业收入为5.65亿元,同比增长53.14%[53] - 微创外科类产品营业收入为1.50亿元,同比增长34.20%[53] - 神经外科类产品营业收入为4382.11万元,同比增长14.93%[53] - 创伤类产品收入11.28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56.54%,同比增长14.97%[73] - 脊柱类产品收入5.65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28.35%,同比增长53.14%[73] - 境外收入799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08%,占营业收入4.01%[73] - 销售量899.90万件,同比增长45.35%[75] 各地区表现 - 境外收入799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08%,占营业收入4.01%[73] - 公司产品远销至澳大利亚、智利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68] - 公司在全国30多个省市建立销售办事机构及区域性营销配送网点[6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行业 - 全球骨科医疗市场规模约365亿美元并以3.7%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预计2024年达471亿美元[22] -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19311元升至2020年32189元 累计增长66.7%[22] - 中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013年912元增至2020年1843元 累计增长102.1%[22] - 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规模因人口基数、老龄化及医疗需求上涨而逐年增长[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集采与政策应对 - 公司髋关节产品系统及膝关节产品系统中标2021年9月人工关节国家带量采购[22] - 公司在十二省骨科创伤联盟采购中三个采购包(普通接骨板/锁定加压接骨板/髓内钉系统)全部中标[22] - 骨科创伤联盟采购共有20751个产品拟中选 中标价格整体降幅较大[22] - 高值骨科耗材带量采购政策可能导致中标价格大幅下滑传导至出厂价格接近或低于生产成本[111] - 公司通过提升生产运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及销售费用以应对带量采购价格压力[111] - 行业政策变化包括招标降价、医保控费、两票制等可能使高值耗材产品面临降价趋势[11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因素 - 新冠肺炎疫情若导致国内外封锁可能造成公司产品销量下滑及外销业务减少甚至停滞[111] - 境外业务受政策及汇率变动影响若外贸政策收紧或汇率不利波动可能导致业务减少及汇兑损失[112][113] - 原材料采购和境外市场销售使用美元结算面临汇率风险若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将带来汇兑损失[113] - 骨科耗材研发投入大且注册时间长面临失败风险及市场需求不匹配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113] - 知识产权可能遭受侵犯或引发纠纷若保护不足将限制业务发展并耗费人力物力[114] - 公司布局全球销售网络并密切关注汇率波动以分散市场风险及减少汇兑损失[113] 研发与创新 - 研发投入为1.67亿元,同比增长30.50%[57]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0.50%至1.67亿元,主要因研发直接投入增加[79][8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8.38%,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82]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5.72%至523人,占比16.65%[81] - 公司研发项目涵盖髋关节假体、锚钉系统等十余类高端产品线[69] - 公司持有国内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96个,二类注册证61个,一类备案凭证510个[65] - 公司取得专利证书462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343项,外观设计77项[65] 销售与渠道 - 公司拥有超过700名销售和业务支持人员[49] - 公司采用经销为主及部分配送商模式,在福建、陕西等两票制区域采用配送商模式[48] - 两票制区域下公司销售收入和销售费用显著提高[48] - 公司在全国自建多个营销配送网点并与合作伙伴共建物流配送服务中心[49] - 经销模式收入14.59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73.17%,同比增长29.48%[73]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5.40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27.06%[77] - 公司二级医院用户比重略高于三级医院,受益于医疗资源下沉趋势[70] 生产与供应链 - 公司通过ISO13485和YY/T0287-2003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7] - 采购遵循"质量第一、价格第二,同等价格择质优者,同等质量择价低者"原则[45] - 供应商需通过ISO9001/ISO13485质量体系认证并拥有生产许可证[45] - 生产计划基于年度销售预测制定,采用框架性月度计划和三天滚动计划结合[47] - 原材料采购实行批次追溯管理,每批次分配唯一来料验证号[47]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876.24万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24.76%[78] 投资与理财 -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为2017.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0.18%[19] - 政府补助金额为7600.6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8%[1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数为769,706,574.07元,期初数为503,102,218.78元,增长53%[88] - 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3,398,030.00元,期初数为907,480.00元,增长274%[88] - 报告期衍生品投资总额为140,149,359.80元,较上年同期65,093,602.01元增长115.3%[88] - 远期外汇合约初始投资总额12,274.19万元,实际收益198.60万元[91] - 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217,574.07元[88] - 金融资产其他变动20,173,144.91元,主要为投资收益[88] - 远期外汇合约单笔最高收益58.94万元(工商银行2021年3月26日合约)[91] - 衍生品投资占期末净资产比例0.00%,使用自有资金操作[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金额6,907,806,946.00元,出售金额6,640,807,946.00元[88]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27.12%至4.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9.20个百分点,主要因理财产品增加[86]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1,015,500.00元,其中保函保证金1,000,000.00元[88] 募集资金使用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为4.87亿元[56] - 2017年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为42,621.86万元[94] - 2021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1,645.44万元[96] - 累计已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45,530.28万元[94][96] - 累计收到的银行存款利息扣除手续费净额为2,908.42万元[96] - 创伤脊柱骨科耗材扩产项目累计投入23,826.56万元,完成进度103.59%[97] - 关节假体投产项目累计投入6,494.07万元,完成进度108.23%[97]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021年投入1,645.44万元,累计投入9,864.59万元[97]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5,345.06万元,完成进度115.65%[97] - 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占比11.73%[94] - 关节假体投产项目2021年实现效益814.44万元,未达预期[97][99] 子公司表现 - 博益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768.65万元[100]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683.33万元[100] - 深圳市沃尔德外科医疗净利润为1225.79万元[102] - 博益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08亿元[100]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16亿元[100] - 深圳市沃尔德外科医疗总资产为5854万元[102] - 博益宁(厦门)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85亿元[100] - 施爱德(厦门)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为1.39亿元[100] - 深圳市沃尔德外科医疗营业收入为5011.12万元[102] - 北京安德思考普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扩充微创脊柱产品线[103] 公司治理与股权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符合监管要求[119]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包括2名股东代表监事和1名职工代表监事[120] - 公司资产完整拥有全部经营相关资产包括土地厂房设备及知识产权[126] - 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在公司工作未在控股股东处领取薪水[127]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拥有独立银行账户和纳税资格[128]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股东承诺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20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所持总数25%[200] 股东大会与投资者关系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88.74%[12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88.70%[129]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89.67%[12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89.78%[129]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89.29%[129] - 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出席率为88.17%[131] - 2021年多次投资者沟通聚焦集采政策影响包括人工关节及创伤类集采进展[114]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与薪酬 - 董事长林志雄期末持股数量为3,400,000股,较期初增加3,400,000股[131] - 副董事长林志军期末持股数量为80,807,710股,无变动[131] - 董事兼总经理罗炯期末持股数量为337,000股,较期初增加267,000股[131][133] - 监事会主席詹欢欢期末持股数量为7,500股,较期初减少2,500股[131][133] - 研发总监韩少坚期末持股数量为90,000股,较期初增加60,000股[133] - 行政总监阮东阳期末持股数量为76,500股,较期初增加48,000股[133] - 财务总监柯碧灵期末持股数量为14,400股,较期初增加14,400股[133] - 董事会秘书华贤楠期末持股数量为31,400股,较期初增加12,000股[13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达84,766,010股[13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25.39万元[141] - 董事长林志雄税前报酬总额为50万元[141] - 副董事长林志军税前报酬总额为48.53万元[141] - 董事兼总经理罗炯税前报酬总额为156.87万元[141] - 三位独立董事李辉、林琳、王艳艳各自税前报酬总额均为8万元[141] - 监事会主席詹欢欢税前报酬总额为28.99万元[141] - 监事吴琦鹏税前报酬总额为28万元[141] - 监事张明源税前报酬总额为29万元[141] - 研发总监韩少坚税前报酬总额为63万元[141] - 财务总监柯碧灵税前报酬总额为49万元[141] 人员与组织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3,141人,其中生产人员1,555人(占比49.5%),销售人员750人(占比23.9%),技术人员523人(占比16.7%)[148] - 员工教育构成中大专及以上学历1,516人(占比48.3%),其中研究生及以上86人(占比2.7%),本科661人(占比21.0%),大专769人(占比24.5%)[148] - 公司通过新增爱心基金计划和提高五险一金缴交额度等福利措施提升员工保障[150] - 公司推行应届生培训培养方案并建立管理与技术职业发展双通道[151]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内部讲师选拔与培养以完善课程体系[151] - 公司总经理罗炯先生自2017年4月任职至今[136] - 财务总监柯碧灵女士于2020年5月加入公司[137] - 董事会秘书华贤楠先生曾任梅花伞业证券事务代表[137] - 董事长林志雄兼任福建厚德房地产执行董事[139] - 副董事长林志军担任厦门市医疗器械协会会长[139] - 独立董事李辉担任厦门市模具行业协会副会长[139] - 独立董事林琳任大洲控股集团执行总裁[139] - 独立董事王艳艳为厦门大学财务学系教授[139] - 监事詹欢欢现任公司运营中心副总监[136] - 监事张明源自2013年10月任工程部经理[136]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5] - 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02,569,910.00元[154] -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比例为15.66%[154] - 公司2021年度可分配利润为1,293,423,113.23元[154] - 公司2021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3,309,413.17元[156]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00元(含税)[154][156] - 公司现金分红政策要求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20%[152][154] - 公司2021年度权益分配方案以总股本405,139,820股为基数[154][156]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最低需达到40%[152] - 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指未来十二个月内拟对外投资累计支出达到或超过5,000万元[152] - 公司2020-2022年分红回报规划要求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可分配利润的20%[154] 股权激励 - 公司向291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限制性股票64.1656万股,占总股本0.16%[62] - 公司向525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04.22万股[62]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49.32万股[159] - 2020年因离职回购注销4名激励对象持有的29,300股限制性股票[158] - 2020年因离职及业绩考核未达标回购注销27名激励对象持有的138,180股限制性股票[160] - 2021年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及预留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可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64.1656万股[161] - 2019年因离职回购注销1名激励对象持有的3,000股限制性股票[157] - 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股份于2018年12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157] -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股份于2019年1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158]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于2021年4月22日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63]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人数为218人[159]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及预留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符合解除限售条件的激励对象人数为2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