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6.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5%[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3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83%[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2元/股,同比增长30.91%[22] - 稀释每股收益为0.63元/股,同比增长31.25%[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8%,同比上升1.93个百分点[22]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9亿元人民币[27]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05%至461.64亿元[63] - 净利润增长34.24%至133.66亿元[63]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利息支出大幅增长28.40%至344.00亿元[63]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增长22.95%至266.24亿元[65] - 业务及管理费143.60亿元,同比增长9.49%,成本收入比31.11%[82] - 信用减值损失计提17.68亿元,同比减少4.85%[83] - 所得税费用增加至3595.70万元,主要因利润总额增长[84] 资产和负债规模 - 2021年末总资产为164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4%[22]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4.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7%[22] - 2021年总资产达到164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4%[34] - 2021年客户贷款及垫款本金为998.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34] - 2021年吸收存款本金为121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0%[34] - 公司总资产2021年末为1645.79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4.44%[89][9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增长16.57%至955.55亿元,占总资产58.06%[89] - 吸收存款总额增长13.49%至1246.08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83.06%[103] 资产结构变化 - 债权投资减少9.58%至200.65亿元,占总资产12.19%[89] - 其他债权投资大幅增长45.06%至259.50亿元,占总资产15.77%[8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6.47%至64.48亿元,占总资产3.92%[89] - 衍生金融资产激增1024.47%至7.26亿元[89] - 拆出资金增长95.55%至1.27亿元,主要因增加外币拆出[89][97]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减少10.65%至91.13亿元人民币[99] - 衍生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024.47%至7.26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公司2020年末正式开展衍生品业务[99][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6.47%至64.48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增加债券和基金投资[99][100] - 其他债权投资增长45.06%至259.5亿元人民币,基于业务发展需要[99][10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66.45%至64.48亿元,占比从8.74%升至12.20%[117] - 其他债权投资增长45.05%至259.50亿元,占比从40.35%升至49.12%[117] 负债结构变化 - 衍生金融负债激增1216.62%至7.31亿元人民币[103] - 应付债券增长57.05%至82.01亿元人民币[10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长50.58%至9.35亿元人民币[103] - 应交税费增长176%至1.56亿元人民币[103] - 个人定期存款大幅增长23.19%至541.95亿元人民币[10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增加50.58%至9.35亿元,主要因活期同业存放结算资金增加[106] - 拆入资金下降53.41%至9.25亿元,主要因政策性转贷款资金减少[106] - 衍生金融负债大幅增长1216.62%至7.31亿元,原因同衍生金融资产变动[106] - 应交税费增加176%至1.56亿元,主要因年末应交企业所得税增加[106] - 应付债券增加57.05%至82.01亿元,主要因2021年发行25亿小微金融债[106] - 其他权益工具大幅增长444.36%至24.49亿元[10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7.92%[22]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40.73亿元人民币[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97.92%至1.58亿元,主要因经营现金流入减少[109][106] 资本充足与风险管理 - 2021年资本充足率为14.3%,较2020年提升0.55个百分点[37]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151.97亿元,一级资本净额1,351.89亿元,总资本净额1,677.11亿元[41] -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11,727.10亿元,较上年增加1,557.53亿元,增长15.31%[4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较上年下降0.53个百分点[41] - 一级资本充足率11.53%,资本充足率14.30%,分别较上年上升1.18和0.55个百分点[41] - 杠杆率从一季度6.2%提升至年末7.11%[43] - 2021年不良贷款率降至0.95%,较2020年下降0.22个百分点[37] - 2021年拨备覆盖率大幅提升至475.35%,较2020年增加167.52个百分点[37] - 不良贷款率从1.17%降至0.95%,其中次级贷款率下降0.42个百分点[116] - 公司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表外业务[133] - 公司流动性风险源于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134] - 公司建立了流动性风险三层防控体系并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管理[137] - 公司流动性匹配率和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监管指标在过渡期内提前达标[137] - 公司按季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以评估最短生存期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137] - 公司采用PVBP和久期分析方法计量市场风险并每日进行交易账户公允价值重估[138] - 公司市场风险监测指标包含票面金额、久期、PVBP和浮动盈亏金额等统计项[138] - 公司设定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和止损限额纳入全面风险限额管理[138] - 公司制定《压力测试管理指引》并借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情景开展测试[138] - 公司针对衍生品业务制定专项风险管理制度并纳入风险限额管理[138] 净息差与收益成本 - 2021年净息差为2.43%,较2020年下降0.31个百分点[37] - 利息净收入增长2.50%至369.12亿元[63] - 利息收入增长13.55%至713.13亿元[63]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增长14.41%至541.86亿元[65] - 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下降19个基点至5.87%[66] - 债券投资平均余额481.77亿元,利息收入15.59亿元,收益率3.24%[69]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平均余额9.81亿元,利息收入0.06亿元,收益率0.60%[69] - 存放及拆放同业等平均余额104.70亿元,利息收入1.48亿元,收益率1.41%[69] - 生息资产平均余额1519.63亿元,利息收入71.31亿元,收益率4.69%[69] - 吸收客户存款平均余额1141.48亿元,利息支出26.62亿元,成本率2.33%[69]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由负转正至1.24亿元[63]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4.31亿元,同比增长118.15%[70] - 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25.28亿元,同比增长253.49%[70][72]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增长32.77%至63.34亿元[63] - 投资收益63.34亿元,同比增长32.77%[77][78] 贷款业务表现 - 信贷客户总数达25.52万户,较上年增加10.34万户,增长68.14%[48] -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37.51亿元,较上年增加108.96亿元,增长20.62%[51]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586.06亿元,较上年增加91.22亿元,增长18.44%[51] - 制造业贷款余额263.27亿元,较上年增加41.25亿元,增长18.58%[51] - 公司贷款和垫款中个人贷款占比提升至44.42%,金额达443.38亿元[94] - 单一最大借款人贷款占比资本净额1.88%,前十大客户贷款占比12.67%[94][98] - 母公司"两小"贷款余额合计399.18亿元占母公司贷款总额41.18%[58] - 母公司个人贷款余额421.5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07亿元增长29.12%[58] 存款业务表现 - 储蓄存款增量市场份额达48.53%,本地存款增量市场份额排名首位[48] - 本地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市场份额21.76%[57] - 本地机构存款增量市场份额22.92%[57] - 本地机构储蓄存款市场份额34.06%[57] - 本地机构储蓄存款增量市场份额48.53%[57] 地区业务表现 - 贷款市场份额13.66%[57] - 异地分支行贷款余额490.19亿元较年初增加85.69亿元[57] - 异地贷款余额和增长额占母公司比例分别达50.57%和59.38%[57] - 公司重点布局苏州无锡南通等经济活跃人口密集的主流区域[148] - 公司推动异地机构零售转型促进异地机构负债贡献度提升[148] - 公司推进异地小微矩阵式管理改革加强产品竞争力[148] 金融科技与渠道建设 - 金融科技专业人员配备127人[53] - 公司搭建多元化的下沉渠道布局轻型普惠金融服务点[148] - 公司升级电子渠道体验与功能提升人均效能[148] 子公司信息 - 子公司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总资产27.55亿人民币,净资产2.43亿人民币,净利润6238.73万人民币[124] - 子公司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总资产11.09亿人民币,净资产1.33亿人民币,净利润2238.68万人民币[127] - 公司持有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比例经多次变更后为64.4%[128] - 公司持有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股份比例增至53.83%[130] 投资与资产持有 - 公司持有债券总额为10亿人民币,其中最大单笔债券为5.9亿人民币,利率3.23%,2025年1月10日到期[120] - 公司衍生品投资情况详见财务报告附注[121]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2股[4] - 董事长季颖持股从期初500,000股增至期末750,000股,增持250,000股[169] - 行长吴开持股从期初0股增至期末200,000股,增持200,000股[169] - 副行长郭卫东持股从期初0股增至期末200,100股,增持200,100股[169] - 公司持股5%以上主要股东包括江苏沙钢集团、张家港市直属公有资产经营公司、江苏国泰南园宾馆[164] - 董事会设立8个专门委员会包括战略发展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161] - 监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监督委员会由外部监事担任负责人[162] - 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164] - 股东大会于2021年6月25日召开,次日披露决议[168]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规范性文件要求,无重大差异[16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达4,222,575股[171] - 副行长陈金龙持股347,075股,其中增持50,000股[171] - 副行长陶怡增持200,000股,总持股200,000股[171] - 副行长王辉持股251,700股,其中增持90,900股[171] - 董事会秘书戚飞燕增持10,000股,总持股10,000股[171] - 董事何胜旗因工作调动于2021年4月26日离任[176][173] - 董事兼董事会秘书张平因到龄转岗于2021年8月24日离任[176][173] - 郭卫东于2021年6月25日被选举为董事及副行长[174] - 陆江山于2021年6月25日被选举为董事[176] - 监事顾晓菲持有313,200股股份[171]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5.54%[168] 管理层与关键人员背景 - 公司董事周建娥女士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及注册资产评估师,历任多家机构财务及审计管理职务[184] - 公司独立董事李晓磊先生曾任中银国际证券副执行总裁及中德证券副执行总裁[185] - 公司独立董事金时江先生曾任浙江台州路桥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185] - 公司独立董事裴平先生为南京大学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86] - 公司独立董事王则斌先生为苏州大学教授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兼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186] - 公司监事长顾晓菲女士曾任公司副行长及金融市场部总经理[190] - 公司监事白峰先生现任公司审计部总经理及监事会办公室主任[191] - 公司监事陈玉明先生曾任东亚银行(中国)副行长兼深圳分行行长[192] - 公司监事高福兴先生现任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193] - 公司副行长孙瑜女士曾任公司零售业务部总经理[197] - 副行长陈金龙先生于1976年9月出生持有本科学历并担任经济师职务[199] - 副行长陶怡女士于1985年12月出生持有研究生学历现任普惠金融总部总裁[200] 战略与发展规划 - 公司推动"两小+驱动"发展模式以小微驱动零售业务快速发展以小企业驱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147] - 公司同步推进金融市场业务专业化发展和网络金融业务换道发展[147] - 公司构建"11245"战略框架打造五力支持体系包括客户运营行业研究协同传导金融科技和组织进化能力[147] - 公司2022年将持续推动普惠金融深耕下沉和数字化转型[147] - 公司战略上重视理财业务重点打造本行发行能力[148] 合规与内控 - 公司开展规章制度"立改废"工作持续修订业务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139] - 公司建立覆盖高管层、经营机构及员工的多层次合规考核体系[139] 其他重大事项 - 公司报告期内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22]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和重大股权[123][124]
张家港行(002839)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