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3.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8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52%[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83%[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增长44.00%[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6元/股,同比增长44.0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9.14%,同比增加2.22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3.81亿元,同比增长13.86%[5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47.52%[57] - 2021年度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80,912,181.54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21,835,236.06元[15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节能环保工程营业成本8827万元,同比增长84.99%[6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55%至1.74亿元[7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1.88%至1.28亿元[72]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8.85%至619万元[7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0.43%至1.03亿元[72]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增长50.43%至1.03亿元[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环境监测系统销售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9.60%[57] -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销售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18.80%[57] - 节能环保工程销售收入9795万元,同比增长52.42%[57] - 环境监测系统毛利率46.96%,同比增长5.68个百分点[62] - 分析系统销售量4731套,同比增长25.13%[64] - 公司业务涵盖环境监测、环境大数据、污染治理与节能、环境综合服务及工业过程分析五大板块[42][43][44] - 工业过程分析业务为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新能源等领域提供气体分析解决方案[44] - 公司2021年VOCs相关收入为6894.01万元[96]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95.66%[6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致力于开发碳排放在线计量智能监测系统拓展双碳技术新业务[104] - 公司2022年坚持以利润为核心聚焦环境监测与工业过程分析业务[105] - 通过数字化协同运营平台提升交付质量成本效益可视化[105] - 研发投入集中在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开发,项目执行中[73] - 餐饮油烟便携式检测技术及多离子源质谱检测技术研发项目已结题验收[74] 研发投入与能力 - 技术研发团队拥有近300人[52] - 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近亿元[52] - 公司拥有4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52] - 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上升1.81个百分点至7.46%[75]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1.69%至272人[7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72人,占员工总数13.5%[14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9%[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79%至2.35亿元[7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62.77%至-1.52亿元[77][7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1596.39%至6890万元[77][78] 资产与投资 - 总资产为3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3%[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3%[23] - 期末总资产34.36亿元,同比增长6.03%[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额224亿元同比增长8.68%[86] - 公司证券投资初始成本为81,084,340.43元,期末账面价值保持81,084,340.43元,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89] - 公司报告期无衍生品投资[90]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15.81%达4024万元[79] - 其他收益同比增长24.16%至6150万元[80] - 合同负债同比增长40.3%至3.47亿元[82] 募集资金使用 - 2017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50,726.20万元[92] - 截至2021年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9,725.77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19.17%[92][9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余额为47,698.9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94.02%[92][93] -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项目投资进度为20.75%,累计投入6,949.99万元[95] - VOCs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15.00%,累计投入2,775.78万元[95] - VOCs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2021年实现收益243.52万元[95] -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综合项目2021年实现收益30.08万元[95] - 公司已申请终止两个募投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5] - 终止监测系统生产线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本金余额4088.796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存款余额为47698.94万元[96] - 其中存储于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专用账户的募集资金为43698.94万元[96] - 因现金管理需要购买其他银行定期存款金额为4000万元[96] - 募投项目建设完成时间延期至可转债募集资金到位后六年内[96] 委托理财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38,200万元[196]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57,500万元[196]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券商理财产品未到期余额6,000万元[196] - 公司委托理财总发生额101,700万元[196] - 公司委托理财总未到期余额101,700万元[196]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4次股东大会[11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1次董事会[110] -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10次监事会[11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任期至2023年1月10日[120]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设监事3名任期至2023年1月10日[127] - 公司第四届高级管理人员4名任期至2023年1月10日[129] - 公司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111]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保持与投资者良好互动[111]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114] - 公司具备独立的生产经营系统和配套设施[114] - 公司独立从事分析仪器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1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77] 董事、监事及高管变动与持股 - 董事敖小强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1,260万股,期末持股降至3.6766亿股[118] - 董事郜武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111.32万股,期末持股降至456.922万股[118] - 董事王凌秋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195万股,期末持股降至585万股[118] - 财务总监赵爱学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份26.5万股,期末持股降至186.09万股[118] - 独立董事周黎安于2021年1月20日因任期届满离任[119] - 独立董事王辉于2021年1月20日被选举新任[119] - 董事长兼总经理敖小强持股并兼任北京智盈启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20] - 财务总监赵爱学自2010年8月起任职并兼任副总经理[129] - 独立董事潘嵩为注册会计师曾任普华永道高级经理[125] - 独立董事王辉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126] - 独立董事朱天乐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从事环境工程研究[124] - 监事白英自2010年8月起任职工代表监事兼生产管理部经理[127] - 总工程师郜武自2010年8月起任职并兼任两家科技公司董事[122] - 公司董事及高管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13.54万元[134] - 董事兼高管敖小强税前报酬为83.67万元[134] - 董事兼高管司乃德税前报酬为92.43万元[134] - 高管缑冬青税前报酬为81.24万元[134] - 高管魏鹏娜税前报酬为63.05万元[134] - 董事郜武税前报酬为69.8万元[134] - 董事王凌秋税前报酬为88.32万元[134] - 独立董事朱天乐税前报酬为7.83万元[134] - 独立董事潘嵩税前报酬为7.83万元[134] - 独立董事王辉税前报酬为7.33万元[134] - 副总经理缑冬青持股59,234股,占总股本0.15%[156] -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赵爱学持股61,845股,占总股本0.11%[156] - 副总经理兼董秘魏鹏娜持股54,103股,占总股本0.09%[156]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5] - 2020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74,397,550.56元,每10股派息1.2元[150] - 2021年半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93,004,012.20元,每10股派息1.5元[150] - 2021年度拟现金分红总额为189,020,583.30元,每10股派息3.00元[151][152] - 2021年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20,496,466.31元,占净利润的10%[152] - 2021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1,200,070,512.20元[152]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52] - 公司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投票赞成率为63.95%[116] - 公司2021年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获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投票赞成率为63.36%[116]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公司拥有员工2000余人[50]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020人,其中母公司620人,主要子公司1400人[146] - 技术人员数量为1115人,占员工总数55.2%[146] - 销售人员数量为339人,占员工总数16.8%[146]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854人,占员工总数42.3%(博士13人,硕士106人,本科735人)[146]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166人,占员工总数57.7%[146] - 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33人[146] - 生产人员数量为141人,占员工总数7.0%[146] - 财务人员数量为32人,占员工总数1.6%[146] - 行政人员数量为27人,占员工总数1.3%[146] - 公司拥有千余名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师提供售后服务和运维保障[43] - 在全国范围内设有128个技术服务中心[53] - 拥有近千名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师[53] - 年运营及服务自动监测设备近万套(站)[53] - 在多个监测领域拥有4万余套成功应用经验[54] 员工持股计划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为25,121,668.71元,持股数量915,805股,占总股本0.15%[155] - 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为1,002万元,持股数量607,300股,占总股本0.10%[155] - 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为67,028,454.9元,持股数量10,004,247股,占总股本1.59%[155]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于2021年7月27日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全部出售完毕[156] - 员工持股计划对2021年净利润影响金额为236.79万元[157] - 员工持股计划预计对2022年净利润影响金额约为1,393.91万元[157] - 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延期两年[135] - 公司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清算分配并终止[136] - 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管理办法获审议通过[136] - 公司2021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获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投票赞成率为2.04%[116]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比例100%[161]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比例100%[161]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2]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62] - 内控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66] - 非财务报告不存在重大缺陷[166] - 会计师事务所未出具非标准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66]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66] - 2018年和2020年时任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不足10天[167] - 2021年度独立董事在现场工作时间均达10天[167] - 公司先前未完整识别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关联方[167]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70万元[181] - 公司续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21年度审计机构[135]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环境监测点位从省级至县级进行全面覆盖[35] - 组织火电、钢铁、石油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废弃物处理等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35] - 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39] - 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10%[39] - 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5%[39] - 环境质量监测站点总体覆盖全部区县和大型工业园区周边[39] - 固定污染源监测覆盖全部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业和重点排污单位[39] - 主流装备国产化的局面加快形成[39] -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39] - 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39] - 生态环境部规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应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录[40]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交易可通过协议转让、单向竞价等方式进行[40] - 国家政策要求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监测体系,加强碳排放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41] - 政府采购法规要求对首次投放市场的科技创新产品,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41] - 生态环境部规划到2025年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100]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3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10.00%[6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1.8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7.86%[70] - 供应商1采购额1.1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18.36%[70] - 客户1销售额4532.6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28%[69] 诉讼与合规 - 公司涉及技术转让纠纷诉讼涉案金额126万元[182] - 公司涉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诉讼涉案金额342.82万元[182]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0]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导致会计政策变更[179] - 青海雪迪龙环境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度清算完毕不再纳入合并范围[180] 投资者关系与会议 - 2021年12月21日接待中航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10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6.64%[1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地址为北京市昌平区高新三街3号,邮政编码102206[17] - 公司股票简称雪迪龙,股票代码002658,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敖小强[17] - 公司董事会秘书魏鹏娜,联系电话010-80735666[18] - 公司证券事务代表杨媛媛,联系电话010-80735664[18] - 公司电子信箱zqb@chsdl.com[17][18] - 公司网址www.chsdl.com[17] - 公司组织机构代码91110000802661150M[20] -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及控股股东均无变更[20] - 公司下设有10家子公司包括2家境外子公司[50]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华准检测公司具备涵盖废气、废水、土壤等1100多项项目的检测能力[43] - 公司定位为环境质量改善解决方案专家,通过"端+云+服务"模式开展业务[42] - 环境大数据产品包括碳排放综合分析平台、大气污染防治决策支持平台等软件系统[4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02亿元人民币,是全年最高的季度[27]
雪迪龙(002658)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