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加加食品(00265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加加食品加加食品(SZ:002650)2022-04-20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6.39万元,同比下降145.48%[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48.09万元,同比下降159.25%[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146.67%[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07元/股,同比下降146.67%[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8%,同比下降10.40个百分点[19] - 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16.39万元,同比下降145.48%[34]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5.59亿元,但净利润为-8202.11万元[24] - Q2和Q3连续出现亏损,净利润分别为-2445.61万元和-1722.30万元[24] - 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降幅较大并出现亏损[36] - 公司营业收入17.55亿元同比下降15.34%[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0.80亿元同比下降145.48%[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50%至13.97亿元,其中调味品成本下降7.43%[56] - 酱油类产品成本下降5.20%,原材料成本占比75.72%且下降7.42%[58] - 味精类产品成本大幅增长26.07%,原材料成本上升27.05%[58] - 食用植物油类成本微增0.56%,原材料成本占比94.73%[58] - 营业成本14.03亿元同比下降4.56%[65] - 公司2021年营业成本总额13.97亿元同比下降4.50%[75] - 调味品业务原材料成本6.6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98%同比下降9.71%[75] - 粮油食品业务人工工资成本437.3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5.32%[75] - 酱油类产品营业成本6.27亿元同比下降5.20%[76] - 味精类产品营业成本5,140.77万元同比增长26.07%[76] - 食用植物油类原材料成本4.99亿元同比增长0.56%[76] - 销售费用2.2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6%[85] - 管理费用1.4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7%[85] - 财务费用-1008.68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2.58%[85] - 研发费用2687.73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1.19%[85] - 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1.0448亿元人民币,占比46.41%,同比增长28.28%[86] - 业务宣传费7869.66万元人民币,占比34.96%,同比增长8.96%[86] - 广告费958.62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1.59%[86] - 研发投入金额同比下降11.19%至2687.7万元[9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产品酱油和植物油占收入总额约80%[34] - 调味品收入11.92亿元同比下降16.00%[68] - 酱油类产品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15.29%[46] - 酱油类产品毛利率27.18%同比下降7.76个百分点[46] - 食用植物油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14.17%[46] - 食用植物油毛利率4.37%同比下降14.01个百分点[46] - 酱油类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15.29%[68] - 食用植物油收入5.51亿元同比下降14.17%[68] - 公司2021年调味品销售量210,850.22吨同比下降13.60%[72] - 公司2021年粮油食品销售量51,178.04吨同比下降24.39%[72] - 调味品产量同比下降15.55%至20.62万吨,销售量下降13.60%[59] - 粮油食品产量同比下降20.38%至4.75万吨,销售量下降24.39%[59] - 公司持续推进"原酿造"、"面条鲜"两个战略单品的市场运作[122] - 公司加快食醋、蚝油、料酒、鸡精等成长性大产品的市场开拓[122] 各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6.42亿元同比下降18.24%[68] - 经销商总数增加9.40%至1525家,华东和华中地区分别增长16.72%和19.25%[47] 销售渠道表现 - 经销模式收入17.21亿元同比下降16.20%[44] - 经销模式毛利率20.14%同比下降8.83个百分点[44] - 直销模式收入3380.7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7.50%[44] - 直销模式毛利率15.53%同比下降26.36个百分点[44] - 线上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21.48%至1250万元,但毛利率下降28.60个百分点至4.61%[51] - 前五大经销商销售收入合计8709万元,占经销收入比例5.06%[49] - 经销模式收入17.21亿元同比下降16.20%[68]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8,709.2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4.96%[81] - 新零售渠道冲击导致传统渠道销售收入减少[7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端成本压力增加,全年整体毛利率下降[35] - 销售费用增加,公司为稳定市场份额加大了产品促销力度[35] - 公司2021年11月发布提价公告以应对采购成本增加压力[36] - 公司实施"12345"产品战略和"1+4"渠道布局以拓展渠道和优化产品结构[120] - 公司以"减盐生抽"为主要发力点并重点发展"花生油"、"花生调和油"、"茶油"等中高端产品[120] - 公司建设酱油数字化智能工厂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121] - 公司成立大宗原料采购决策委员会以应对大豆、小麦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124] - 公司制定"三定、三扩、三增"营销方案提高终端网点覆盖率和全品项营销力[123] - 调味品行业保持增长态势且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118] - 餐饮行业受疫情冲击制约影响了调味品行业发展[11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亿元,同比下降3.30%[19]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巨大,Q1为9036.68万元,Q4为-3748.60万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9亿元同比下降3.30%[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3.30%至2.69亿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激增6342.15%至1.55亿元[9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75.46%至2.87亿元[9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100%至0元[93] 资产和投资活动 - 总资产为30.22亿元,同比下降3.4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6.50亿元,同比增长3.64%[19] - 公司计提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100%[35] - 资产减值损失达1996万元占利润总额26.19%[97] - 信用减值损失达1152.9万元占利润总额15.13%[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0元,期末数为10,079,109.59元,本期购买金额160,000,000.00元,本期出售金额150,824,141.85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03,251.44元[100] - 报告期投资额1,000,000.00元,较上年同期100,000,000.00元下降99.00%[103] - 货币资金受限165.12万元,原因为应收利息未到期[102] - 固定资产受限36,770.01万元,原因为抵押用于获得银行授信[102] - 公司获批华融湘江银行3.00亿元信用总量授信,截至报告期末支用借款余额为零[102] - 新设全资子公司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投资金额20,000,000.00元,持股比例100.00%,投资盈亏-6,360.19元[104][106] - 新设控股子公司上海七合调味品投资金额25,500,000.00元,持股比例51.00%[106] - 报告期内重大股权投资总额45,500,000.00元,投资总盈亏-6,360.19元[106] - 参与司法拍卖竞买房产投资金额77,171,434.18元,累计实现收益657,454.12元[107] - 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10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0.08个百分点至11.83%[98] - 短期借款占比下降9.25个百分点至0%[98] - 长期股权投资占比上升7.51个百分点至16.60%[98]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盘中餐粮油食品(长沙)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5.14亿元,营业利润为249.83万元,净利润为193.35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长沙加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7.50亿元,但营业利润为-8135.00万元,净利润为-8388.70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郑州加加味业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1亿元,营业利润为61.75万元,净利润为76.07万元[115] - 主要子公司加加食品集团(阆中)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60亿元,营业利润为684.84万元,净利润为508.61万元[115] - 欧朋(长沙)食用植物油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2462.78万元,营业利润为171.63万元,净利润为146.54万元[115] - 湖南盘加食品销售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876.43万元,但营业利润为-942.54万元,净利润为-942.54万元[115] - 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1月新设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报告期末净资产为-6.36万元,净利润为-6.36万元[116] - 加加食品(湖南)有限公司2021年12月新设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持股51%[117] - 深圳前海加宴贸易有限公司已于2021年10月18日注销[117] 投资者关系和沟通 - 公司于2021年11月17日通过巨潮资讯网和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举行业绩说明会与投资者沟通[126] - 公司官网为https://www.jiajiagroup.com用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126] - 交流内容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26] - 安信证券苏铖等分析师参与公司投资者交流活动[126] - 宝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若伦参与公司投资者电话沟通[126] - 北京德丰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蔡硕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情况交流[126] - 广东博众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何俊参与公司未来发展探讨[126] - 华安财保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于华杰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126] - 华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卞美莹参与公司交流会议[126]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鲍强等参与公司投资者沟通活动[126] - 公司于2021年11月18日、11月25日、11月27日、12月2日、12月3日、12月4日通过实地调研、电话会议等形式与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多次交流[128][129] - 交流活动涉及包括信达证券、浙商证券、海通证券、长城基金、嘉实基金、永赢基金、招商基金、中金基金、中信证券等在内的超过60家金融机构[128][129] - 所有交流活动均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展开,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28][129] - 交流记录均按规定于2021年11月18日、11月25日、11月27日、12月2日、12月3日、12月4日在巨潮资讯网及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披露[128][129] - 参与机构类型多样,包括公募基金(如宝盈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信达证券)、保险资管(如人保资管、平安养老)及私募投资机构[128][129] - 实地调研地点均为公司长沙办公室[128][129] - 交流内容主要聚焦于公司生产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规划[128][129] - 公司通过官方网站及指定信息披露平台及时发布了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128][129] - 参与交流的个人投资者包括关旭、孙毓晨等[129] - 交流活动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未提供未公开的重大信息[128][129] - 公司于2021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期间与多家机构进行了多次电话沟通和实地调研,主要讨论生产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130][131] - 交流活动未涉及任何未公开重大信息[130][131] - 参与机构包括浙商证券、长城基金、东方财富证券、同泰基金、银河基金、中信银行理财子公司等超过50家机构投资者[130][131] - 实地调研分别于2021年12月17日和12月20日在公司长沙办公室进行[131] - 所有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均披露于巨潮资讯网、深交所互动易及公司官网[130][131] - 电话沟通分别于2021年12月6日、7日和13日进行[130] - 交流内容聚焦于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130][131] - 参与调研的个人投资者包括杨梦柳等[130] - 机构类型涵盖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多种类型[130][131] - 记录显示浙商证券研究人员杨骥、齐晓石多次参与调研活动[130][131] - 公司于2021年12月22日、24日、28日、29日分别与国信证券、广发基金、天弘基金、华安基金、中欧基金、泰信基金、方正富邦基金、惠理基金、MLP Ashley Chan Fountain Capital、BlueCrest Capital、PAG、中银资管香港、北京志开投资、金泊投资、兰鑫亚洲、长沙银行理财子公司、银华基金、循远资产、新华资产、新华基金、相生资产、溪牛投资、驼铃资产、平安银行投研部、隆源投资、聚鸣投资、九方智投、津圆资产、江信基金、建投基金、嘉实基金、基石资本、国联安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蜂巢基金、广发资管、中金基金、香港京华山一国际QFII、趣时投资、沣京资本、方正资管、君创基金、易方达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康曼德资本、清和泉资本、华商基金、盘京投资、华泰证券、东北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敦和资管、兴业证券、平安养老、万联证券自营、上海景林资产、世诚投资、东方基金、中信保诚基金、亚太财险、个人投资者、前海开源基金、君和资本、嘉合基金、嘉实固收、国宣融资、大华投资、广银理财、明河投资、星泰投资、汐泰投资、海宸投资、涌津投资、淡水泉、深圳悟空投资、百川资管、盛宇投资、神农投资、聚润资本、英大资产、诺安基金、财通证券、远方投资、长信基金、长城基金、鹏扬基金等机构进行了投资者关系活动[132][133] - 所有交流活动均旨在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并对公司未来发展进行探讨[132][133] - 所有交流均未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132][133] - 相关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已分别于2021年12月22日、25日、28日、30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深交所互动易及公司官网[132][133]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5人其中独立董事2人[137] - 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137]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治理不存在重大差异[140] - 公司资产与控股股东严格分开权属明晰[141] - 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在公司工作未在控股股东处任职[141] - 财务独立建立核算体系未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141] - 各职能机构完全独立无控股股东干预机构设置[142] - 具备完整业务流程独立采购生产销售体系[142] - 通过多渠道与投资者沟通包括电话邮箱传真平台[139] - 指定5家媒体和巨潮网为信息披露渠道[13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9.13%[14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15%[14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9.29%[14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8.97%[143]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0.17%[143] - 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文期末持股200股[145] - 董事兼副总经理杨衡山期末持股50,000股[145]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期末持股总数50,200股[146] - 原董事长李红霞于2021年3月15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46] - 原独立董事张润潮于2021年2月19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4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建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5.41万元[156] - 公司独立董事年度津贴标准为每人8万元含税[155] - 公司现任监事额外津贴发放标准为每人3万元含税[155]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506.47万元[156] - 财务总监刘素娥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