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亏损18.16亿元(人民币181,611.49万元)[5] - 公司营业收入35.17亿元同比下降6.55%[22]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43亿元同比下降1,346.39%[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30%同比下降124.45个百分点[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4.87元/股同比下降1,317.50%[22]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15亿元,第二季度9.64亿元,第三季度8.95亿元,第四季度9.42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308.6万元,第二季度为3019.2万元,第三季度亏损3697.1万元,第四季度大幅亏损18.59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第一季度为2305.5万元,第二季度为2606.9万元,第三季度亏损3735.3万元,第四季度亏损18.63亿元[27] - 2021年营业收入35.17亿元,同比下降6.55%[53] - 公司总营业收入为35.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5%[54]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亏损181,611.49万元[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2101.22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0.11%[67] - 管理费用为5774.32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6.02%[67] - 财务费用为5262.9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7.74%[67] - 研发费用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7.05%[67] - 住宅装修材料成本下降20.52%至9.57亿元人民币[62][63] - 公共装修人工成本增长28.33%至4.68亿元人民币[62][6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装饰业务收入32.87亿元,占总收入93.45%,同比下降7.38%[53] - 设计业务收入0.69亿元,占总收入1.96%,同比下降0.67%[53] - 公共装修收入1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7%,占总收入49.77%[54][56] - 住宅装修收入15.3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63%,占总收入43.68%[54][56] - 光伏业务收入1.32亿元人民币,毛利率67.61%,同比增长1.10%[56][57][58] - 装饰业务毛利率9.78%,同比下降4.03个百分点[56] - 未完工项目金额62.85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确认产值26.08亿元[59] 各地区表现 - 华南地区收入14.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6%,占总收入41.16%[54][57] - 东北地区收入2.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32%[54][5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因恒大债务违约专项计提减值准备导致亏损[5] - 公司受第一大客户债务风险影响,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且全年出现亏损[38] - 公司专注建筑装饰主业并调整优化业务结构以提升持续盈利能力[86] - 公司稳健发展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并加大平价上网项目开发力度[87] - 大力推广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和建筑光伏一体化业务聚焦高耗能行业[87] - 瑞和家居专注高端家装服务并加大AR/VR/AI技术研发投入[88]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装配式装修BIM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89] - 公司加强信息化系统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实现管理可视化数字化[90] - 公司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重点引进研发及技术创新人才[90] - 公司加强财务与审计风险管控以应对经营管理风险[91] - 建筑装饰行业应收账款高企公司加强资金管理加速回笼[92]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通过施工质量及品牌优势提升市场份额[92] - 公司因恒大债务违约计提相关资产减值准备[166] - 公司持有恒大客户应收款项合计29.88亿元[167] - 公司对恒大应收款项按65%比例计提减值准备[167] - 公司因恒大事件导致工程款项不能及时收回[167] 现金流量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6亿元(人民币-12,587.80万元)[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43亿元,第二季度为-1077.6万元,第三季度为-7564.7万元,第四季度转为正1.03亿元[2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08%[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1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3.42%[72]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2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79.67%[7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6968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1.12%[7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08%[7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43.42%[7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上升3379.67%[73]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587.80万元[16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2.67亿元(人民币26,738.85万元)[5] - 公司总资产49.63亿元同比下降21.91%[22]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25亿元同比下降74.93%[22]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19%,较期初上升0.47个百分点[74][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6.4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04%,较期初上升6.24个百分点[75] - 合同资产期末余额20.8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42.04%,较期初上升1.37个百分点[7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0.6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1.37%,较期初上升7.59个百分点[75] - 受限货币资金总额7378万元,其中4499万元因合同纠纷被法院冻结[76] - 公司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26,738.85万元[166]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使用权资产增加4971.21万元至4971.21万元[17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租赁负债增加4682.81万元至4628.16万元[177]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其他流动资产减少183.02万元至955.83万元[177] - 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160.03万元至3410.03万元[177] - 母公司财务报表使用权资产增加4372.47万元至4372.47万元[179] - 母公司财务报表租赁负债增加4051.37万元至4051.37万元[179] - 母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增加321.10万元至3571.10万元[179] - 广州银行要求公司提前归还贷款15,000.00万元及相关利息[167] -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的2,800万股股份被冻结[167] - 公司部分银行账户资金被冻结[167]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45] - 公司拥有专利技术成果169项包括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46项[45] - 公司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2项省级施工工法2项[45] - 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方面获得1项装配式储能墙板专利[45] - 公司创建的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BIM+绿色建造工程技术中心[44]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4] - 公司被深圳市住建局认定为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4] - 公司与深圳大学联合研发深圳市十三五建设领域科研重点计划项目[44] - 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BIM+绿色建造工程技术中心[47] - 2021年被深圳市住建局认定为深圳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47] - 推行ERP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整合HR、OA、CRM、PM、NC及BI系统资源[48] - 装配式装修工程质量检测技术开发项目已完成,旨在提升工程质量和效率[68] - 装饰装修工程细部精致收口结构技术开发项目已完成,实现收口结构技术标准化[68] - 装配式隔墙体系技术开发项目未完成,旨在实现隔墙保温隔声性能、能耗性能与造价之间的平衡[69] - 装配式墙地面调平体系技术研发项目未完成,研究方向为实现节能环保、提升施工效率和降低安全隐患[69]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装配式建造评价标准开发项目未完成,目标制定装配式装修的鉴定标准、评价标准及装配率计算准则[69] - 装配式隔墙体系可实现工厂制作和车间组装,施工现场直接安装,使施工过程更加标准规范[69] - 装配式隔墙体系可拆卸、可重复利用,克服传统施工复杂、时间长、质量不稳定问题[69] - 装配式墙地面调平体系技术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加工,减少现场环境污染,环保节材[69] - 装配式墙地面调平体系使板材安装更加快捷、牢固、安全,预计可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69] - 装配式建造评价标准项目旨在提高装配式装修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保护环境[69] - 装配式技术研发项目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69] - 装配式建造评价标准推动装配式技术向工业化、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化、信息化发展[69]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107人,同比下降10.83%[71] - 研发投入金额为1.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05%[7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24%,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71] - 研发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7.29%(72人)[71]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占比24.30%(26人),同比增长8.33%[71]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比例为0%[71] - 公司连续三次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7]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791.4万元,较2020年863.4万元减少8.3%[2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为413.7万元,较2020年667.9万元下降38.1%[29]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98.9万元,2020年为亏损6.1万元[29] - 其他营业外收支2021年为355.9万元,较2020年303.2万元增长17.4%[29] 光伏业务投资与运营 - 公司运营安徽金寨六安100兆瓦光伏电站占50%权益[41] - 公司独立经营江西信丰30兆瓦光伏电站[41] - 光伏电站投资:安徽金寨100兆瓦光伏电站(占50%权益)及江西信丰30兆瓦地面电站[46] - 光伏建筑一体化研发中心项目投资5800万元[46] - 金寨县白塔畈信义100MWp光伏并网电站项目投资4亿元[46] - 子公司信义光能(六安)实现净利润5370万元,瑞信新能源(信丰)实现净利润1708万元[84] - 公司全资子公司瑞信新能源(信丰)有限公司于2021年2月获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扶贫办公室颁发“优秀扶贫企业”称号[15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37%[10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20%[104]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1.20%[104]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0.86%[104] - 2021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69%[104]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监管要求无重大差异[100]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保持独立[101][102]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资金占用情况[97][102] - 公司建立了独立完整的财务核算体系[102]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投资者保持互动交流[99]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具体日期为2021年3月17日、4月27日、6月10日、8月25日、10月28日、11月23日和12月13日[122] - 所有董事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次数均为7次,无委托出席或缺席情况[123][124] - 董事李介平现场出席董事会7次,出席股东大会0次[123] - 董事李冬阳现场出席董事会7次,出席股东大会4次[123] - 董事陈如刚现场出席董事会7次,出席股东大会5次[123] - 董事邓本军现场出席董事会7次,出席股东大会5次[124] - 董事李远飞现场出席董事会7次,出席股东大会5次[124] - 董事胡正富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5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124] - 董事刘平春现场出席董事会4次,以通讯方式参加3次,出席股东大会1次[124] - 审计委员会在报告期内共召开6次会议,审议了资产减值准备、审计工作报告、财务决算报告等重要议案[126][127] - 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2021年三季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议案[129]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董事及高管人员薪酬方案[12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45]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重大缺陷为错报金额占合并利润总额≥5%或占合并资产总额≥3%[146]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错报金额占合并利润总额<5%但≥3%或占合并资产总额<3%但≥1%[146]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造成损失达到或超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146]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定量标准:造成损失达到或超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但不超过3%[146]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和重要缺陷(0个)[146]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0个)和重要缺陷(0个)[146] - 公司通过ERP系统管控项目成本以提高毛利率并保证利润[143] 股权激励与高管持股变动 - 董事长李介平期末持股76,305,925股,期初持股76,305,925股,持股无变动[105] - 董事兼副总裁陈如刚减持20,000股,期末持股465,655股,较期初减少4.1%[105] - 董事李远飞减持600,000股,期末持股0股,较期初减少100%[106] - 副总裁杨斌减持10,000股,期末持股690,000股,较期初减少1.4%[106] - 副总裁邓本军减持255,700股,期末持股1,789,852股,较期初减少12.5%[106] - 财务负责人王偿和减持50,000股,期末持股200,000股,较期初减少20%[107] - 董事兼总裁胡正富离任,持股1,196,000股无变动[106][108] - 独立董事孙进山任期满离任,持股0股[107][108] - 监事张馨龙因个人原因离任,持股0股[107][108]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陈延因个人原因解聘,持股0股[107][108] -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72名激励对象共计1613万股,授予价格为3.59元/股[137] - 股权激励计划第二期解除限售股份于2021年12月24日上市流通[137] - 董事兼总裁胡正富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1,196,000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 董事兼副总裁陈如刚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364,241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 董事兼副总裁邓本军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1,534,164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 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限制性股票期末数量为5,336,905股[139] - 报告期内高级管理人员已解锁股份数量为2,300,000股[139] - 财务负责人林望春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70,000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 副总裁杨斌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525,000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 副总裁陈任远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517,500股,授予价3.59元/股,期末市价6.46元/股[139] 高管与董事背景及薪酬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李介平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控制公司[110] - 董事兼总裁李冬阳自2017年6月任职于公司[110] - 董事兼副总裁陈如刚自2005年5月任职于公司[110] - 董事兼财务负责人林望春自2004年12月任职于公司[111] - 董事孙冠哲自2016年任职于公司[111] - 董事李远飞自2013年12月任职于公司[111] - 监事张映莉自1998年任职于公司[112] - 监事李大豪自2013年7月任职于公司[114] - 常务副总裁王明刚自2018年5月加入公司[114] - 副总裁邓本军自2004年任职于公司[115] - 董事长李介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109.08万元[120] - 董事兼总裁李冬阳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42万元[120] - 董事兼副总裁陈如刚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53.58
瑞和股份(00262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