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玻股份(002613) - 2022 Q4 - 年度财报
北玻股份北玻股份(SZ:002613)2023-04-26 16:00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为14.96亿元,同比下降11.9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52.86万元,同比下降35.29%[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6.71万元,同比下降53.20%[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79元,同比下降35.3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25%,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24] - 2022年末总资产为22.95亿元,同比下降8.11%[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27亿元,同比增长6.19%[24]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82亿元,第二季度为3.47亿元,第三季度为4.14亿元,第四季度为3.53亿元[29] - 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1434万元,第二季度为940.6万元,第三季度为510.88万元,第四季度为667.35万元[29] - 公司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193.46万元,第二季度为-3229.64万元,第三季度为2370.05万元,第四季度为2289.77万元[29]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440.86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536.54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828.95万元[31][32]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49,618.76万元,同比下降11.94%[70] - 2022年公司营业利润为3,897.33万元,同比下降42.08%[70] - 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3,981.22万元,同比下降33.26%[70]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1,496,187,606.2元,同比下降11.94%[72] - 专用设备制造业收入896,272,265.73元,占营业收入59.90%,同比下降1.51%[72] - 非金属建材业收入599,915,340.47元,占营业收入40.10%,同比下降23.97%[72] - 玻璃钢化设备收入713,561,240.89元,占营业收入47.69%,同比下降8.55%[72] - 风机设备收入117,259,828.17元,占营业收入7.84%,同比增长23.33%[72] - 玻璃深加工预处理设备收入10,175,539.67元,占营业收入0.68%,同比增长75.47%[72] - 华东地区收入583,547,900.59元,占营业收入39.00%,同比下降19.45%[72] - 华中地区收入191,184,203.88元,占营业收入12.78%,同比增长13.62%[73] - 直销收入1,196,743,198.9元,占营业收入79.99%,同比下降21.82%[73] - 风机设备库存量同比下降81.58%,系报告期订单减少所致[75] - 低辐射镀膜玻璃设备销售量同比增长1,566.67%,生产量同比增长1,566.67%,系基数较小[77] - 玻璃仓储及自动化连线销售量同比下降55.56%,生产量同比下降55.56%,系销售订单减少[77] - 深加工玻璃库存量同比增长51.44%,系正常库存等待发货[77] - 玻璃钢化设备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5.72%,占营业成本比81.38%[79] - 风机设备直接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9.96%,占营业成本比75.81%[79] - 玻璃深加工预处理设备直接人工成本同比增长169.32%,占营业成本比23.60%[79]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66,147,413.20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24.48%[82]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68,392,430.92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20.46%[8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03%,达到73,270,131.33元[8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97%,主要系汇兑收益增加[8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3.20%,主要由于营业收入减少和采购付款周期变短[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71.58%,主要由于购置土地和高端装备园区建设[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97.08%,主要由于上年分配股息红利而报告期无[9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105.91%,主要由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减少[95] - 净利润为3,981.2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6.71万元,差异主要由于固定资产折旧和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变动[96] - 报告期投资额为111,600,000.00元,同比增长33.59%[103] - 上海北玻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724,773.18元,同比增长73.32%,毛利率为37.49%,较上年同期增长35.13%[109] -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5,050,450.88元,同比增长3,267.57%,钢化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4.86%[109] - 天津北玻玻璃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2,388,401.73元,同比下降85.20%,营收同比下降40.19%,毛利率减少9.54%[109] - 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519,115.89元,同比下降142.52%,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13%[110] - 洛阳北玻三元流风机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208,769.17元,同比下降90.31%,高温风机收入下降39.49%,综合毛利率下降4.90%[110] - 公司2022年度未进行利润分配,未派发现金红利,未送红股,也未以公积金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用于满足公司日常经营和投资需要[157] - 公司2022年度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58] - 公司2022年度内审与内控评价工作以促进公司战略目标执行到位为核心,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和重点内控环节的审计[159] - 公司2022年度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重要缺陷数量均为0[163]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以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为衡量指标,财务报告错报金额在营业收入1%以下为一般缺陷,3%以下为重要缺陷,3%以上为重大缺陷[162]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中,非财务报告缺陷认定主要以缺陷对业务流程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为判定依据[162]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与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意见一致[164]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6,0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20,000万元,无逾期未收回金额[200] 产品与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玻璃深加工设备及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产品包括玻璃钢化设备、Low-E镀膜设备、高端深加工玻璃等[36] - 公司产品销售模式为以销定产的订单直销模式为主,代理销售为辅,与国内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建筑幕墙部件供应商及玻璃深加工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40] - 公司生产所用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浮法玻璃原片等,报告期内价格趋势稳定,未出现供应短缺影响生产经营的情况[41] - 玻璃钢化设备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约7.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69%,毛利率21.15%,较上年同期增加8.91%[45] - 玻璃钢化设备新增订单近50台套,主要用于光伏玻璃生产加工[45] - 其他玻璃深加工设备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1.83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2.21%[46] - 自动化系统及相关设备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3,174.21万元,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47] - 低辐射镀膜玻璃设备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3,370.90万元,完成国际化双银整线客户定制设备的现场安装和调试工作[48] - 三元流风机报告期完成营业收入1.17亿元,部分产品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目录(2022年版)》[49] - 公司深加工玻璃产品应用于多个国内外标志性建筑,包括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速滑馆等[51] -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长连续式玻璃钢化设备在光伏玻璃生产加工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连续多年为国内外知名光伏玻璃生产企业提供设备[44] - 深加工玻璃业务完成营业收入约5.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23%[52] - 公司新增大型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线,进一步扩大深加工玻璃板块规模[52] - 公司首次生产出23米长、6层12mm超白钢化Sentryglas夹层玻璃PMU深加工玻璃,奠定行业标杆地位[52] - 公司玻璃钢化设备市场占有率自2002年以来连续稳居行业前列[54] - 公司产品覆盖超过11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业务往来频繁,覆盖率超过80%[54] - 公司自主研发的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设备是生产深加工玻璃中的Low-E玻璃的专用设备[58] - 公司参股投资的轻晶石项目具备九大性能集成优势,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58] - 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87.41GW,同比增长59.3%,连续十年位居全球首位[59] - 公司自主研发的连续钢化玻璃生产设备可用于光伏玻璃的生产加工,已与信义、福莱特等知名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9] - 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覆盖率超过80%[62] - 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授权390项,其中发明专利78项,实用新型专利309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64] - 公司拥有科技研发人员300多人,包括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和工程师[69] - 公司产品覆盖超过110个国家和地区[68] - 公司高端产品应用于世界知名标志性工程,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66] - 公司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及多项国际认证,如欧洲CE认证、美国IGCC认证等[67] - 公司致力于玻璃深加工自动化系统的升级改造,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人员使用及劳动成本[60][61] - 高效节能风机项目已完成,预计未来1-3年营业收入达1亿元[85] - 染料液晶智能调光玻璃项目已完成,并申报相关专利技术[85] - 无眩光太阳能光伏组件玻璃项目已完成,并申报相关专利技术[86] - 磁控溅射连续式光学镀膜设备项目已完成,大幅提高生产效率[86] - 高品质小半径弯钢化玻璃生产研发已完成,提升整体质量水平[86] - 防火玻璃生产设备项目已完成,满足市场强烈需求[86] - 复合曲率玻璃成型机组项目研发中,采用全新技术与理念[87] - 公司合计有53项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87]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356人减少至311人,同比下降12.64%[88] - 研发投入金额从106,693,309.31元减少至100,818,525.05元,同比下降5.51%[89] - 公司未来将聚焦低碳绿色发展、智能制造领域,推动玻璃深加工产品及设备行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111] - 公司计划通过创新驱动赋能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抢抓双碳、光伏、绿色建筑等技术升级发展机遇[112] - 公司将继续推进自主创新,涵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方式等方面[114] - 公司将加快推进新项目建设和相关产能储备,以满足市场对公司相关产品的需求[114] - 玻璃深加工行业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城镇化率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密切相关,受国际贸易格局、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等因素影响[115] - 钢材、浮法玻璃原片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成本、定价、盈利水平产生重大影响[115] - 公司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开发新供应商、协同集中采购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116] - 社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公司通过提高自动化、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人均生产效率[116] - 玻璃深加工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面临技术、价格、质量、服务和品牌等方面的竞争[116] - 公司通过完善治理机制、加强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保持市场竞争力[117] - 国际贸易争端和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境外销售业务产生不利影响[117] - 公司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品牌渠道管理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选择强势货币结算减少汇率波动影响[118] - 公司在双碳目标下面临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118] - 公司通过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控制安全生产风险[119] - 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洛阳北玻高端玻璃产业有限公司,并于2022年7月纳入合并报表范围[180] - 公司与大股东高学明共同投资洛阳北玻轻晶石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总资产为3,634.96万元,净资产为1,938.2万元,净利润为212.59万元[189] 公司治理与股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可能面对的相关风险[4] - 公司控股股东严格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公司章程》规范股东行为,未干预公司决策和生产经营活动[124]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5名,其中独立董事2名,董事会下设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战略四个专门委员会[124]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监事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责[124]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员工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高级管理人员聘任公开透明[125] - 公司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指定《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125] - 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互相独立[128] - 公司拥有独立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作出财务决策[128] - 公司建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体系,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各职能部门独立行使职权[129]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业务体系,能够自主制定产品营销策略[129]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3.54%[130] - 公司董事长高学明减持股份31,341,850股,减持原因为孵化轻晶石(硅巢)项目资金需求及增加股票流动性[13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从79,049股减少至37,199股,减持比例为52.9%[131] - 公司新任独立董事黄志刚、董事夏冰、监事杨渊晰、职工代表监事刘建军、审计总监刘艳玲、行政总监顿文博、董事会秘书王鑫于2022年5月18日被选举或聘任[132] - 公司独立董事武佩增、董事兼董事会秘书雷敏、监事刘艳玲、监事顿文博、审计总监杨渊晰于2022年5月17日因任届期满离任[132] - 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高理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37.18万元[142] - 公司副总经理高琦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45.68万元[142] - 公司董事、财务总监夏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52.77万元[142] - 公司监事会主席杨渊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13.67万元[142] - 公司监事韩俊峰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6.64万元[142] - 公司监事刘建军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3.46万元[142] - 公司审计总监刘艳玲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2.29万元[143] - 公司行政总监顿文博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30.64万元[143] - 公司董事会秘书王鑫2022年税前报酬总额为19.93万元[143] - 公司2022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019.11万元[143] - 公司董事会共召开8次会议,所有董事均按时亲自出席,没有委托出席或缺席情况[147] - 公司独立董事对公司发展战略及规范运作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与合理化建议[147]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共召开4次会议,审议了包括资产减值准备、年报审计、季度报告等重要事项[148][149] - 公司董事详细了解公司整体生产运作和经营情况,对董事会会议的各项议题进行了认真审议[147] - 审计委员会严格按照《公司法》、中国证监会监管规则以及《公司章程》开展工作,勤勉尽责[148][149] - 公司董事对重大事项履行了合法有效的决策程序[147]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4月18日审议了2021年度报告及摘要等相关事项[149]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8月24日审议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的议案[149]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为2,162人,其中母公司1,026人,主要子公司1,136人[153] - 公司员工专业构成为:生产人员1,284人,销售人员82人,技术人员334人,财务人员40人,行政人员189人,其他人员233人[154]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为:硕士及以上29人,本科331人,大专436人,高中及以下1,366人[154] - 公司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加强薪酬管理、考勤假期管理、加班管理等制度体系的建构、更新和维护[155] - 公司定期举办新员工入职培训,每月举办一次,主要目的是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基本制度[156] - 公司强化职业病危害防护和安全防护培训,指导劳动者科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156] - 公司加强和规范生产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尤其是新员工和转岗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156]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均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100%[162] - 公司2022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显示,公司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64] - 公司2022年度未发现内部控制重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