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康医药(002589) - 2022 Q2 - 季度财报
瑞康医药瑞康医药(SZ:002589)2022-08-2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75.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59%[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9.0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95%[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4.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26%[23] - 基本每股收益0.0392元/股,同比下降49.09%[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9%,同比下降0.75个百分点[23]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75.51亿元同比下降40.59%[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9.09万元同比下降48.95%[32] - 营业收入75.51亿元,同比下降40.59%[4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59%至75.51亿元[48]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0.6%至75.51亿元,较上年同期127.11亿元减少51.59亿元[139] - 净利润同比下降54.1%至1.38亿元,较上年同期3.00亿元减少1.62亿元[14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9.0%至0.59亿元,较上年同期1.16亿元减少0.57亿元[14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49.1%至0.0392元,较上年同期0.0770元减少0.0378元[141]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9%至32.55亿元,较上年同期43.37亿元减少10.82亿元[143] - 净利润同比下降28.0%至9291万元,去年同期为1.29亿元[144] - 基本每股收益下降28.1%至0.0617元,去年同期为0.0858元[145] - 综合收益总额为5.89亿元,其中归属于少数股东的综合收益为1.38亿元[15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9,063,966.18元[164] - 未分配利润较期初增加92,914,535.85元[160] - 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25.6%[161][1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62.32亿元,同比下降40.75%[47] - 销售费用5.37亿元,同比下降41.89%[47] - 管理费用3.47亿元,同比下降36.08%[47] - 财务费用1.94亿元,同比下降31.94%[47] - 研发投入720万元,同比增长116.98%[47] - 所得税费用2609万元,同比下降71%[47]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40.7%至62.32亿元,较上年同期105.18亿元减少42.85亿元[140]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1.9%至5.37亿元,较上年同期9.24亿元减少3.87亿元[140]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6.1%至3.47亿元,较上年同期5.43亿元减少1.96亿元[140]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1.9%至1.94亿元,较上年同期2.85亿元减少0.91亿元[140] - 利息费用同比下降21.0%至2.46亿元,较上年同期3.11亿元减少0.65亿元[140]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440万元,去年同期损失8022万元[144] -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窄至1224万元,去年同期损失3060万元[14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药品配送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37.81亿元服务超过8100家下游客户[32] - 器械综合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1.85亿元与近800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合作[34] - 医学诊断板块(IVD)实现销售收入25.03亿元[35] - 数字医疗板块2022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3783万元覆盖超4000万被保客户[37] - 数字医疗板块服务上游供应商近3500家覆盖下游终端客户23000家[37] - 学术服务板块累计服务200余家医疗机构[36] - 医药物流板块获国家4A级物流资质并完成七大区骨干运输网络枢纽建设[38] - 可生产700余种中药饮片产品[41] - 药品器械收入同比下降40.77%至75.02亿元[50] - 药品收入同比下降45.88%至37.81亿元[48] - 器械收入同比下降34.68%至36.88亿元[48] - 湖南润吉药业实现营业收入4.83亿元,净利润1077.47万元[64] - 瑞康医药安徽公司营业收入2.12亿元,净利润895.57万元[64] - 安徽希凯医疗科技营业收入5180.31万元,净利润826.58万元[64] - 重庆莱邦医疗器械营业收入8311.81万元,净利润784.91万元[64] 各地区表现 - 山东省公立医院覆盖率98%,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96%[43] - 山东省收入同比下降31.27%至39.19亿元[48] - 河南省收入同比下降60.79%至2.82亿元[48] - 江苏省收入同比下降87.36%至6163万元[4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3.6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7亿元[3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77亿元,同比下降53.62%[47]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155.55%至3.17亿元[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滑53.6%至2.77亿元,去年同期为5.97亿元[147] - 营业收入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6.1%至94.95亿元,去年同期为126.85亿元[14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现金流入同比下降26.1%至94.95亿元[14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扩大至3.51亿元,去年同期为2.57亿元[14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3.17亿元,去年同期净流出5.71亿元[147] - 期末现金余额增至10.79亿元,较期初增长29.0%[14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5.6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3.84亿元增长12.7%[151] -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为64.9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7.74亿元增长12.5%[151]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9.5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6.27亿元下降41.2%[151]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3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21亿元下降40.0%[15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58亿元下降155.3%[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8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5亿元增长74.6%[151] -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为26,375,083.79元[157] - 公司对所有者分配利润26,375,083.79元[1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3] - 公司通过SAP系统对并购子公司执行财务及人事一体化管理[67] - 公司严格遵守劳动法规与所有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79] - 公司成立瑞康学院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建立干部梯队培养计划[80] - 公司制定年度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层次员工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培训[81] - 公司制定合规操作手册禁止商业贿赂和违反政策的馈赠行为[81] - 公司实施集成化供应链管理优化人技术经营管理三要素集成[82] - 公司建立互惠共赢战略采购模式注重信息流顺畅和平台建设[83] - 公司建立节能降耗目标分解体系全面实行节约活动并列入绩效评估[84] - 公司采取资源循环利用措施包括保温箱再利用和包装材料回收[84] - 公司上缴国家和地方税收逐年增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8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257.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2.3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4.3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74%[23]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增加3.5个百分点至20.85%[52]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较上年末下降2.36个百分点至36.6%[52] - 投资性房地产减少至6.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05个百分点至2.39%[53] - 长期股权投资增长至7.72亿元,占比上升0.57个百分点至2.99%[53]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6.75亿元,占比上升6.23个百分点至22.01%[53] - 报告期投资额3.68亿元,较上年同期3.20亿元增长14.88%[57]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9亿元,期末余额降至6406.52万元[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本期购买与出售金额均为10.20亿元[55]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2640亿元下降至2578亿元,减少62亿元或2.3%[132][133] - 货币资金从年初45.8亿元增至53.8亿元,增加8亿元或17.5%[131] - 应收账款从年初102.9亿元降至94.4亿元,减少8.5亿元或8.3%[131] - 短期借款从年初41.7亿元增至56.8亿元,增加15.1亿元或36.2%[132] - 应付票据从年初64.4亿元降至50.6亿元,减少13.8亿元或21.4%[132]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年初23.9亿元增至30.7亿元,增加6.8亿元或28.4%[135]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年初29.1亿元降至28.4亿元,减少0.7亿元或2.4%[13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71.8亿元增至74.7亿元,增加2.9亿元或4.0%[13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年初75.7亿元降至74.4亿元,减少1.3亿元或1.7%[133]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21.3亿元增至21.8亿元,增加0.5亿元或2.3%[13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75.66亿元,相比期初的75.70亿元下降0.05%[152][155]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38.25亿元,相比期初的40.15亿元下降4.7%[152][15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1.85亿元,相比期初的21.26亿元增长2.8%[152][155] - 公司股本为1,504,710,471.00元[156] - 资本公积为3,967,902,055.55元[156] - 库存股为230,651,529.31元[156] - 盈余公积为134,708,270.31元[156] - 未分配利润为2,092,386,922.04元[15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479,700,007.00元[156] - 少数股东权益为3,010,682,809.48元[156]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0,479,700,007.00元[156] - 公司股本为1,504,710,471.00元[160][161] - 资本公积为3,977,660,710.12元[160][161] - 库存股为230,651,529.31元[160][161] - 盈余公积为152,771,843.59元[160][161] - 未分配利润为1,124,354,796.21元[161]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6,528,846,291.61元[161] - 所有者权益较期初增长1.44%[160][161] - 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余额为6,274,861,264.77元[163]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6,377,550,147.16元[164] - 公司合并范围子公司共247户[165] - 公司2022年半年度合并范围较上年增加5户减少11户[165]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副总经理魏清义于2022年4月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72] - 公司副总经理栾彤辉于2022年4月8日因个人原因离任[72] - 公司副总经理石忠琴于2022年4月8日被聘任[72] - 公司副总经理陈景辉于2022年4月8日被聘任[72] - 公司副总经理逄敏于2022年6月2日因退休离任[72]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2.89%[71] - 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4.66%[7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3.47亿股(346,581,792股),占总股本23.03%[113]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11.58亿股(1,158,128,679股),占总股本76.97%[113] - 股份总数保持15.05亿股(1,504,710,471股)不变[114] - 高管石忠琴新增限售股1500股,原因为职务任命[11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3,634人[117] - 实际控制人张仁华持股比例为17.08%,持有256,968,159股普通股[117][118] - 实际控制人韩旭持股比例为12.46%,持有187,491,897股普通股[117][118] - 荆州招商慧泽持股比例为5.00%,持有75,235,525股普通股[117][118] - 张仁华报告期内减持16,000,000股普通股[117][120]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30,398,300股,占总股本2.02%[118] - 江阴毅达高新持股比例为2.02%,持有30,441,184股普通股[118] - 长城国融投资持股比例为1.78%,持有26,845,667股普通股[118] - 于忠勇持股比例为1.06%,持有16,021,010股普通股[118] - 上海艾动实业持股比例为0.81%,持有12,162,101股普通股[118] 非经常性损益和特殊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5514.76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政府补助699.66万元及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818.22万元[27][28] 诉讼和合规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行政处罚的情况[76]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无违规担保和重大诉讼事项[89][90][93] - 已判决诉讼涉案金额为4618.95万元,执行中已收回款项786.59万元[94] - 审理中诉讼涉案金额为1.81亿元(18050.23万元)[94] - 报告期未发生重大关联交易[95][96][97][98][99][100][101] - 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及重大担保[105][106][107] - 报告期无托管、承包、租赁事项[102][103][104] - 诉讼案件均未达到重大影响披露标准[94]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要求[170] - 公司营业周期按12个月划分资产流动性[172]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73] - 公司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167]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被合并方账面价值计量[175] - 合并方取得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对价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留存收益[175] - 企业合并直接费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7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为取得控制权付出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177] - 购买日之前持有股权按购买日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77][178]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差额确认为商誉[178] - 商誉每年至少进行减值测试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计量[178] -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控制为基础子公司经营成果按取得时点纳入合并[17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短于三个月流动性强投资[185]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一般计入当期损益[186] - 金融资产按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分为三类: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8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债权投资和长期应收款等[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包括应收款项融资和其他债权投资[190] - 未分类为摊余成本或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及权益工具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列示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191][192] - 金融资产减值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按三阶段计量:阶段1按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阶段2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阶段3按已发生减值损失[194] - 应收票据组合1(信用程度一般银行承兑汇票)和应收款项融资组合1(信用程度较高银行承兑汇票)通常不计提预期信用损失[196][197] - 信用程度较高的承兑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10家主要商业银行[197]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和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5] - 其他应收款划分为8个组合(含保证金、备用金、政府补助等)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97]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合同权利终止、几乎全部风险报酬转移、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