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新环境(002573)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清新环境清新环境(SZ:002573)2022-04-29 16:0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403,721,079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控股股东变更 - 2019年7月5日,公司控股股东由世纪地和变更为四川省生态环保集团[24]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为6,879,750,886.31元,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46.34%[2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8,217,585.68元,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66.70%[26]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0,166,981.29元,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196.87%[26]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97亿元,较上年减少47.78%[29]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4295元/股,较上年增长36.26%[29]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15.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25%[29]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0.8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77%[29] - 2021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9.05亿元、11.55亿元、16.68亿元、31.52亿元[32]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805.06万元[37]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215.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25%;营业收入68.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3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70%[80] - 2021年新增签署订单金额共计59.75亿元,新增项目投资14.13亿元[80]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68.7975088631亿元,同比增长46.34%,生态环保业占比100%[85] - 环境治理 - 水务收入14.9909462139亿元,同比增长159.25%;节能 - 余热利用收入4.8633907637亿元,同比增长368.79%;资源利用收入10.4608396599亿元,同比增长98.89%[89] - 华南区收入6.1318585842亿元,同比增长1160.40%;西南区收入13.0332211283亿元,同比增长106.55%;境外收入0.9548154135亿元,同比增长200.58%[89] - 运营服务收入31.3739776431亿元,同比增长68.99%;工程建造服务收入26.9626915601亿元,同比增长16.29%[89] - 生态环保业营业成本53.2493840842亿元,同比增长37.04%,毛利率22.60%,同比增长5.26%[90] - 环境治理 - 大气营业成本27.4482193842亿元,同比下降5.09%,毛利率18.62%,同比增长1.42%[90] - 2021年公司营业成本中,环境治理 - 水务成本同比增长180.70%;节能 - 余热利用成本同比增长234.44%;资源利用成本同比增长63.80%[98] - 公司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7.980046857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1.60%[100] - 前5大客户销售额合计7.9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1.60%[102] - 前5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7.90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4.74%[102] - 2021年销售费用6353.62万元,同比增长23.03%[103] - 2021年管理费用3.48亿元,同比增长58.17%,因公司规模扩张[103] - 2021年财务费用3.51亿元,同比增长26.21%[103] - 2021年研发费用1.69亿元,同比增长34.80%,因公司加大研发投入[103]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2.93亿元,同比增长50.57%,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50.03亿元,同比增长69.0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亿元,同比减少47.78%[116]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6.53亿元,同比减少2.94%,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5.94亿元,同比减少23.7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9.41亿元,同比减少33.57%[116]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90.74亿元,同比增长118.83%,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73.91亿元,同比增长111.29%,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3亿元,同比增长159.45%[116] - 2021年末货币资金为15.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7.40%,较年初增加4.27%;应收账款为44.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0.48%,较年初增加4.98%[119] - 2021年末固定资产为45.9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1.28%,较年初减少5.55%;长期借款为45.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21.19%,较年初增加8.36%[11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数为1870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 - 4034万元,期末数为1894万元[122] - 截至2021年末,受限资产合计73.53亿元,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多种资产[123] - 报告期投资额为33.91亿元,上年同期为14.65亿元,变动幅度为131.53%[128] - 公司收购四川发展国润水务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投资金额为22.51亿元,本期投资盈亏为 - 1.52亿元[128][131] - 2020 - 2021年公司募集资金总额为23.69亿元,2021年已使用12.39亿元,累计使用20.34亿元,尚未使用3.38亿元[136] - 2020年面向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7.95亿元,截至2021年底已全部使用[136] - 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5.74亿元,截至2021年底累计使用12.39亿元,尚未使用3.38亿元,募集资金余额为0.89亿元[137] - 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债)项目承诺投资2.4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4亿元,投资进度100%[138] - 绿色产业项目(公司债)承诺投资5.55亿元,本报告期投入1.74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5.55亿元,投资进度100%[143] - 智慧环境云平台及示范项目建设(非公开发行股份)承诺投资1.5亿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0元,投资进度0%,预定可使用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145] - 研究院及产业技术中心升级(非公开发行股份)承诺投资2亿元,本报告期投入1464.18万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464.18万元,投资进度7.32%,预定可使用日期为2023年3月31日[148]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为236,861.09元,已投入123,928.24元[153][159] - 2021年11月15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2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使用24,865.00万元[176] 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 - 环保行业“十四五”期间迎来新战略机遇期,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发展时期[42][43] - 固危废资源化行业整体五年业绩复合增速达61%,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增速105%[44] - 水务领域盈利能力近年来维持稳定,新办法实施或促进水价市场化[44] - 清洁供暖领域受“双碳”政策推动迎来发展契机[44] - 2021年中央预算安排536亿元用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十四五”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将达5万亿元 [57] - 火电烟气治理等细分领域进入成熟期,钢铁等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等处于成长期,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处于导入期到成长期[65] - 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尾声、新细分领域需求扩大等趋势[190] 公司业务板块 - 公司聚焦工业烟气治理、城市环境服务等五个业务板块,以“生态化、低碳化、资源化”为战略发展方向[47] - 工业烟气治理业务累计承接火电工程燃煤机组容量超2.9亿千瓦、机组超1100台套,运营特许经营项目16个、总装机容量达15200MW [48] - 城市环境服务业务供排水运营项目达34个,年供水量约18000万m³,年污水处理量约49000万m³ [49] - 生态修复业务参股天晟源公司,该公司承担各类土壤污染防治调查与评估类项目达100余个 [50] - 低碳节能服务业务现役余热发电项目16个,总装机容量177.5MW [51] - 公司业务除资源再生业务与上下游价格相关外,主要采用EPC、BOT、EMC、PPP等经营模式 [55]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公司形成一系列环保节能技术,2021年聚焦烟气治污和减碳协同等领域研发 [59][60] - 公司开展碳捕集及碳利用等技术调研,推进多个工业化项目及技术成果转化 [60] - 公司积极探索电力等行业综合碳减排路线及新能源领域零碳路线技术研究 [61] - 公司拥有一支涵盖行业专家的技术研发团队,聘请教授等作为技术顾问,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化创新体系[70] - 近年来公司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技进步一等奖[70] - 过去20年公司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写近20项[71] - 截止报告期公司共拥有专利431项,其中发明专利87项(PCT专项7项),实用新型34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53项[71] - 2021年公司进行碳捕集及碳利用等技术调研,开展VOCs废气处理研究,推进多个工业化项目[72] - 工业化示范蒸汽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项目已正式投运[106] - 工业化示范热轧厂加热炉、炼铁热风炉脱硫除尘项目已正式投运[106] - 工业化示范10万吨/年高端碳材料项目(煅烧单元)脱硫脱硝项目已正式投运[106] - 絮凝药剂与强氧化剂联用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研究通过小试试验[106] - H型翅片蒸发器在老河口分公司应用,公司其他6个在运及在建、未来水泥窑余热发电项目有实施价值[110] - 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快速高效分析方法研究建立1套流程分析97种有机物的方法,使分析费用减半、速度加倍[110] - 焦炭减量置换整合搬迁技改工程脱硫、除尘、脱硝项目使NOX从250mg/Nm³降低到30mg/Nm³以下[110] - 脱硝热解系统节能项目自投运累计节电1985MWh,节约电费80万元,预计年节约用电费用100万元[110][112] - 余热锅炉吹灰装置改造工程完成吹灰器改造,将在在运及在建、新建玻璃窑余热发电项目应用[112] - 莒南清新热泵供暖项目2台热泵运行58天节约热源成本约350万元,折算年度节约供暖成本约860万元[112] - 清新环境托克托分公司节能降耗项目改造后两台机组截止2021年12月31日节约成本155.55万元,折算全年节约459.26万元[112] - 2000Nm/h产品氢气技术改造项目可年产氢气14.4×10⁶立方米,带来持续销售收入[112]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182人,较2020年减少17.27%,占比3.35%,较2020年降低8.52%[112] - 2021年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106人,较2020年减少18.00%;硕士学历39人,较2020年增加26.00%[112]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为1.88亿元,较2020年增长17.1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3%,较2020年下降0.68%[115] - 研发人员中博士数量从4人增加到6人,增长50.00%,其他人员从55人减少到31人,减少44.00%[115]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从30人减少到24人,减少20.00%;30 - 40岁研发人员从125人减少到97人,减少22.00%;40岁以上研发人员从65人减少到61人,减少6.00%[115] 市场与项目 - 公司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已在印度、巴西等多国取得项目合作业绩[62] - 工程业务新签合同订单45.87亿元,其中电力业务8.14亿元,承接8台660MW以上新建电力大机组项目;非电业务16.89亿元;新能源工程业务20.84亿元,装机容量512MW[81][83] - 大气运营业务2021年新增投资3个运营类项目[83] - 资源利用板块全年实现加氢油品产量12.62万吨、酚类3.00万吨、甲醇12.25万吨[83] - 新疆金派项目总建设批文27.8万吨/年,包括320万立方米柔性填埋场[83] - 截至报告期,16个工业烟气治理BOT项目、16个余热发电项目、27个排水项目、7个供水项目处于稳定运营期[75] - 已签订的印度北方邦安帕拉D电厂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包合同总金额4.57504亿元,已履行1.320382亿元;印度Singrauli电厂机组烟气脱硫系统包EPC总承包合同总金额3.661555亿元,已履行0.92674亿元[94] 企业并购与投资 - 2021年4月,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向控股股东募集资金15.8亿元[77] - 4月,公司以4.4亿元现金取得深水咨询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