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顺风能(002531) - 2021 Q3 - 季度财报
天顺风能天顺风能(SZ:002531)2021-10-26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9.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17%[3]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2.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9%[3]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45%[3]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0%[3] - 营业收入为52.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4] - 净利润为10.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1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15] - 公司综合收益总额为10.28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为10.25亿元人民币[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779元,稀释每股收益为0.5779元[1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3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14] - 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93.00%[6] - 财务费用为1.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15] - 研发费用为0.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15]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6.1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4.39亿元有显著改善[18]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9.55亿元人民币[1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0.25亿元人民币[18]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9730.34万元人民币[18]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06亿元人民币[1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253.47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4.70亿元[18][1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40亿元[1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4.95亿元有所增加[19]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货币资金从2020年末的710,463,515.87元减少至2021年9月末的594,117,508.59元[11] - 应收账款从2020年末的3,269,099,324.00元增加至2021年9月末的3,398,038,819.05元[11] - 存货从2020年末的1,122,862,697.84元增加至2021年9月末的1,665,839,107.25元[11] - 在建工程从2020年末的1,193,645,926.33元大幅减少至2021年9月末的179,016,889.12元[11] - 期末预付款项较年初增长266.81%[5] - 期末存货较年初增长48.36%[5] - 期末合同负债较年初增加113.64%[5] - 公司总资产为153.7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3%[12][13] - 短期借款为21.9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12] - 合同负债为5.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6%[12] - 流动资产合计66.34亿元,其中应收账款32.69亿元占比49.3%[20] - 非流动资产合计81.1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5.22亿元占比68.1%[20] - 资产总计147.48亿元,较调整后148.36亿元减少0.87亿元[20][22] - 短期借款24.05亿元,占流动负债44.4%[20][21] - 应付账款17.19亿元,占流动负债31.8%[21]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加1383万元至3.83亿元[21] - 租赁负债新增3.09亿元,长期应付款减少2.35亿元[21] - 负债合计78.58亿元,较调整后79.46亿元增加0.87亿元[21][22]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6.80亿元,未分配利润30.02亿元占比44.9%[22] - 执行新租赁准则导致资产和负债同步增加0.87亿元[20][21][22] 投资收益 - 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168.61%[6] - 投资收益为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8.6%[15]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1,620户[7] - 上海天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9.42%,持股数量为530,352,000股[7] - REAL FUN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为20.71%,持股数量为373,248,000股[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70%,持股数量为48,757,496股[7] - 上海天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转融通业务出借1,152,000股公司股份[8] 业务发展和规划 - 公司规划新建4家塔筒厂和4家叶片厂,预计未来1-2年内陆续投产[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