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0%[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92.7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1%[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7059.11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10.13%[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0%[23] - 总资产达到18.3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2.7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08%,同比提升1.82个百分点[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06.98万元人民币[28] - 基本每股收益0.07元/股,同比下降12.50%[24]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40%[49]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18.26%至11.59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增长22.85%至10.145亿元[6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20%至1.454亿元[6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从-3.696亿元转为124万元,同比增长100.34%[6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368.95%,从7803万元转为-2.098亿元[6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改善53.71%,从-1.366亿元收窄至-6323万元[65] - 货币资金较年初下降61.33%至5832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0.12%降至3.19%[70] - 短期借款较年初增长43.53%至1.72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05%升至9.42%[70] - 长期借款较年初下降88.46%至3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45%降至1.64%[70] - 投资收益达80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高达179.41%[68]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97.38%至1943万元,上年同期为7.41亿元[7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为200,580,321.04元,同比增长40.27%,主要因广告宣传及人员投入增加[61] - 管理费用为144,656,659.05元,同比增长10.28%[61] - 财务费用为38,545,237.09元,同比增长42.97%,主要因新租赁准则实施[61] - 研发费用为3,959,380.78元,同比增长629.93%,主要因医疗研发投入增长[61][63] - 医疗行业营业成本4.52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63.71%,同比增长16.11%[52][54] - 屈光项目营业成本1.74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成本24.56%,同比增长23.73%[52][55] - 视光服务项目营业成本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11%[5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已从钢结构与清洁能源双轮驱动变更为聚焦眼科医疗服务[21]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4,447.69万元,其中大健康行业收入75,962.07万元,同比增长11.84%,占营业收入72.73%[45] - 钢结构行业收入18,968.19万元,同比增长25.66%,占营业收入18.16%[45] - 能源行业收入9,517.43万元,同比增长4.69%,占营业收入9.11%[45] - 医疗行业收入7.6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2.73%,同比增长11.84%[49][52] - 屈光项目收入3.18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30.48%,同比增长18.95%[49][52] - 视光服务项目收入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7%[49] - 钢结构行业收入1.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6%[49][52] - 公司大力发展屈光、视光业务,完善眼底病学科建设,优化业务结构成效显著[46] - 公司采购主要物品包括药品、医用耗材和配镜材料[38] - 公司费用结算分为自费、门诊医保、住院医保和专项基金四种类型[38] - 公司在部分区域的门诊量、手术量和营业收入已占据当地最大市场份额[39] - 公司旗下所有医院均为医保定点机构[37] - 公司已建立诊疗、护理、客服严密配合的完善诊疗服务体系[37] 各地区表现 - 公司眼科业务覆盖上海、成都、重庆、郑州、南昌、呼和浩特、济南、青岛、无锡及义乌等城市[36][37] - 华东地区收入5.9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7.42%,同比增长11.45%[49][52] - 西北地区收入2.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9%[49][5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坚定产业转型,加大对眼科医疗业务投入,收购义乌视光眼科医院并参股多家眼科医院[45] - 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46] - 公司基本建立四大管理机制体系,包括目标预算配置和会议计划管控等机制[46] - 公司积极推进标准化运营,融合移动端APP管理提升信息传递和审批效率[46] - 公司发展战略聚焦聚力眼科医疗业务,加快整合辅助产业,并提出超一线城市优先布局的城市分级体系化发展路线及研究型医院发展目标[86] - 公司计划持续加大对医学研平台建设、激励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的投入,培养更具竞争力的经营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87] - 公司2022年将全面落实目标加预算的资源配置机制,会议加计划的管控机制,数据加报表的分析机制,标准加流程的运营机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88] - 公司2022年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医疗机构和医生开展科研立项、培训、交流,推进科教研一体化[88] - 公司不断完善医疗管理体系,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持续规范诊疗行为,大力加强医护培训,切实提高医疗安全及医疗质量水平[89] - 公司计划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12.54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5090.92万元人民币,净利润3284.16万元人民币,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184.38万元人民币[87] - 2030年近视防控市场规模预计达约21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约13.7%[35] - 2030年屈光手术市场规模预计达10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21.4%[35] - 2030年白内障手术市场规模预计达10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15.6%[35] 资产出售与重组 - 公司因重大资产重组标的未完成2019年及2020年业绩承诺已向业绩补偿方提起诉讼[6] - 公司于2021年3月6日以12,250万元人民币出售湖北幸福祥龙建工有限公司所持光正钢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81] - 该出售股权自初始日至出售日为公司贡献净利润6,908.97万元人民币[81] - 此次出售产生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187.10%[81] - 公司于2021年12月27日以1,500万元人民币出售新源县光正燃气有限公司股权予蔡永海、刘庆文、罗飞鹰[82] - 该出售股权自初始日至出售日为公司贡献净利润1,599.29万元人民币[82] - 此次出售产生的净利润占公司净利润总额的比例为43.31%[82] - 两次股权出售均基于公司发展规划和业务结构调整需要[81][82] - 两次交易均经审计评估且不构成关联交易[81][82] - 交易未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81][82] - 交易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81][82] - 公司出售光正钢机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新源县光正燃气有限公司100%股权,并注销阿克苏光合睿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进行组织架构重新调整[85] - 公司通过股权收购义乌光正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及新设6家眼科相关公司(包括上海光正瞳博士光学科技等)进行业务拓展[85] 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为3,959,380.78元,同比增长629.93%,主要因医疗研发投入增长[61][63] - 研发投入金额为3,959,380.7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0.38%[63] - 研发人员数量为43人,同比增长10.26%,占总员工比例为2.64%[63] - 研发人员中专科人数为10人,同比增长42.86%[6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为0元,资本化率为0%[63] 子公司与投资 - 上海光正新视界眼科医院投资有限公司总资产为10.1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1.80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7.60亿元人民币,营业亏损为244.20万元人民币,净亏损为1468.79万元人民币[85] - 光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4.90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6.4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为5.04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为1.59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为6543.28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6822.69万元人民币[85] - 义乌光正眼科医院有限公司已完成资产、人员、财务及业务全面整合[172]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经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股票简称光正眼科股票代码002524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7]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融合北路266号[17] - 公司法定代表人周永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俊英会计机构负责人苏天峰[5]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为巨潮资讯网网址http://www.cninfo.com.cn[20]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备查文件存放于公司证券投资部[11] - 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4] - 公司召开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3次临时股东大会[96]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97] - 董事会全年召开会议13次[97]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97] - 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其中1名为职工代表监事[97] - 监事会全年召开会议11次[97]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96]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67%[102]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02%[103]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50%[103]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10%[103]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光正投资有限责任公司[110][111][112][114] - 2021年11月10日董事会换届选举产生5名新董事及独立董事[108] - 2021年12月16日董事会新聘任4名高级管理人员[108] - 2022年4月18日董事会秘书朱星毓因个人原因离任[108] - 报告期内公司无董事、监事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08] 高管与董事持股及薪酬 - 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永麟期末持股274,600股[105]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建民期末持股350,000股[105]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铁军年薪为人民币350,000元[106] - 董事兼财务总监李俊英年薪为人民币300,000元[106] - 监事会主席杨红新年薪为人民币20,500元[106] - 监事李伟莉年薪为人民币12,400元[107] - 副总经理刘林年薪为人民币350,000元[107] - 副总经理陈少伟年薪为人民币350,000元[107] - 副总经理张勇辉年薪为人民币300,000元[107] - 离任董事会秘书朱星毓年薪为人民币250,000元[107] - 副总经理周荷莲年薪为人民币171,000元[107] - 副总经理廉井财年薪为人民币260,000元[107] - 公司董事长周永麟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74,6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5%[110] - 董事王建民持有股权激励股份35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5%[114] - 董事王铁军持有股权激励股份350,000股,占总股本比例0.05%[114] - 董事冯新未持有公司股份[111] - 董事王勇未持有公司股份[112] - 财务总监李俊英持有公司股权激励股份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5%[116] - 监事杨红新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0,500股[120] - 副总经理刘林持有公司股权激励股份35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7%[124] - 监事李伟莉持有公司股份12,400股[123] - 独立董事葛坚未持有公司股份[117] - 独立董事YAN,Aimin未持有公司股份[118] - 独立董事郑石桥未持有公司股份[119] - 监事宋一韬未持有公司股份[122] - 陈少伟持有公司股权激励股份35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7%[125] - 周荷莲直接及通过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17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3%[126] - 廉井财持有公司股权激励股份26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5%[128] - 荣翱直接及通过股权激励持有公司股份28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6%[130] - 张勇辉持有公司股权激励股份3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6%[131] - 王文玲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1,7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02%[13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64.05万元[139] - 董事长兼总经理周永麟税前报酬为77.39万元[138] - 独立董事年度津贴为6万元(税前)[136] - 董事津贴为1万元(税前)[136] - 副总经理廉井财税前报酬为84万元[139] - 副总经理周荷莲税前报酬为59.77万元[138] - 副总经理刘林税前报酬为59.28万元[138] - 副总经理陈少伟税前报酬为59.28万元[138] - 副总经理张勇辉税前报酬为55.41万元[138] - 董事兼副总经理王铁军税前报酬为55.35万元[138] 员工与激励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631人,其中技术人员685人占比42.0%[154] - 销售人员404人占员工总数24.8%[154] - 行政人员389人占员工总数23.9%[154]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443人占比27.2%[155] - 大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188人占比72.8%[155] - 公司主要子公司员工1602人占员工总数98.2%[154] - 公司推行股权激励计划和合伙人计划建立长效激励机制[156] - 公司采用宽带薪酬结构并参考市场水平建立薪酬体系[156] - 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154名激励对象12,396,791股,占当时总股本2.46%[161][162] - 2019年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价格为2.82元/股[161] - 2020年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23名激励对象1,510,000股,占当时总股本0.29%[163] - 2020年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4.29元/股[162] - 2020年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3,434,820股[163] - 2020年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871,371股[163] - 2021年首次授予第二个解除限售期及预留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共解除限售3,510,600股[164] - 2021年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001,800股[164] - 公司于2022年3月14日完成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166] - 董事及高管股权激励授予价格均为每股9.17元[166][168] - 股权激励计划中限制性股票期初总量为2,346,000股[168] - 报告期内解锁限制性股票总量为945,000股[168] - 期末可行权限制性股票总量为1,401,000股[168] - 副总经理王建国持有期初限制性股票210,000股[166] - 财务总监李俊英持有期初限制性股票175,000股[166] - 副总经理周荷莲持有期末可行权限制性股票72,000股[168] - 原董事会秘书朱星毓持有期末可行权限制性股票100,000股[168]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比例为100.00%[173]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0.00%[17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4]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4] - 内控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78] - 非财务报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为否[178] - 公司报告期内共召开13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议案均获通过[140][141][142]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及2021年度财务预算报告[14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度计提减值准备议案[140]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调整2020年度计提减值准备[14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141]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司及子公司
光正眼科(00252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