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源股份(00250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利源股份利源股份(SZ:002501)2022-04-2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67亿元,较2020年的1.04亿元增长252.27%[23] - 营业收入为3.67亿元,其中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为3.51亿元[24] - 公司营业收入366,957,851.22元,同比增长252.27%[53] - 铝型材自产产品收入357,760,410.59元,同比增长1,424.23%[53] - 铝型材来料加工收入4,164,501.08元,同比增长911.32%[5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亿元,较2020年的49.29亿元下降109.12%[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91亿元,较2020年的-9.75亿元改善39.38%[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连续三年为负值,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53亿元,为全年最大单季亏损[28] - 第四季度扣非净利润亏损3.86亿元,连续四个季度为负[2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较2020年的1.39元/股下降109.35%[2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股,较2020年的1.39元/股下降109.35%[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82%,2020年为0.00%[23] - 全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41亿元,主要来自债务重组收益1.18亿元[31] - 政府补助收入1335.26万元,同比增长31.7%[31] - 投资收益为1.27亿元,占利润总额-28.34%,主要来自子公司债务重组收益及信托产品收益[74] - 资产减值损失为-3.47亿元,占利润总额77.29%,主要由于计提存货跌价和固定资产减值[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工业业务营业成本450,322,949.52元,同比增长95.67%[57] - 铝型材自产业务营业成本440,421,351.69元,同比增长1,762.51%[57]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8.57%至990.66万元人民币,主要因有息债务减少和利率下降[66] - 研发投入金额为143.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1%,但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0.39%[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铝型材深加工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35] - 铝型材自产产品收入357,760,410.59元,同比增长1,424.23%[53] - 铝型材来料加工收入4,164,501.08元,同比增长911.32%[53] - 铝型材生产量18,036.33吨,同比增长10.18%[58] - 铝型材库存量1,103.64吨,同比增长407.84%[58] - 公司挤压型材生产能力为15万吨[100] 各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224,506,946.01元,同比增长3,122.13%[55] - 东北地区收入117,514,858.24元,同比增长43.73%[55]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0亿元,较2020年的0.71亿元下降1104.75%[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全年为负,四季度净流出1.72亿元[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04.75%[70][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90.29%,主要因上期获得11.50亿元投资人投资款[7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增长617163.38%,主要因购买信托产品及固定资产投入增加[70][7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末总资产为22.95亿元,较2020年末的35.02亿元减少34.46%[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6.62亿元,同比下降21.36%[24] - 货币资金减少至3.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9.42个百分点至14.13%[77] - 存货增加至9974.69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85个百分点至4.35%[77] - 固定资产减少至14.1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9.22个百分点至61.68%[77] - 其他应收款减少至656.03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5.11个百分点至0.29%[79] - 其他应付款减少至7885.7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7.51个百分点至3.44%[79] - 应交税费减少至62.7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3.34个百分点至0.03%[79] - 受限资产总额为11.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0.94亿元因抵押和司法冻结[83]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4.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71.63%[84] - 信托产品投资本期购买金额为3.9亿元,本期出售金额为3.9亿元,报告期损益为885.419万元[87] - 证券投资期末账面价值为0元,期初账面价值为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0元[87] - 公司对沈阳利源的股权投资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99] -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总额39,000万元[198] - 信托理财实际收益885.42万元,年化收益率7.34%[199] - 信托理财资金已全部收回,未计提减值准备[198][199] 关联交易和资金往来 - 向控股股东倍有智能借款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年利率6.5%,期限6个月[189] - 本期新增控股股东借款5,000万元,并已全额归还5,000万元[189] - 控股股东借款产生利息费用45.32万元[189] - 与控股股东另有往来款200万元并已全额归还[189] - 公司存在非经营性关联债权债务往来[188] - 公司与关联方财务公司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等金融业务[190][191]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为2.639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71.90%[64]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为1.13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0.82%[64]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为3.791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68.00%[65]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1.912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的34.30%[65] 研发投入与人员 - 研发投入金额为143.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1%,但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0.39%[69] - 研发人员数量为21人,同比增长16.67%,占员工总数比例为2.29%[68] 公司治理和人事变动 - 报告期内公司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共涉及18人次任免,其中新任职11人次,离任7人次[120][121] - 董事长吴睿(53岁)任期自2020年10月15日至2024年10月11日,持股0股[119] - 总裁陈阳(43岁)于2021年1月14日新任职,持股0股[119][121] - 财务总监许冬(54岁)于2021年1月14日辞去副总经理职务,但保留财务总监职位[121] - 前董事长王建新(39岁)于2021年2月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21] - 前总经理姚恩东(51岁)于2021年2月1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21] - 监事会主席王素芬(57岁)于2021年10月12日任期届满离任[121] - 董事钟伟(52岁)于2022年3月9日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职务[121]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龄范围在36-67岁之间,平均年龄约47岁[119][120][121] - 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及高管税前报酬总额为686.17万元人民币[133] - 董事长吴睿税前报酬为124.37万元人民币[133] - 副董事长兼总裁陈阳税前报酬为106.37万元人民币[133] -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于海斌税前报酬为106.37万元人民币[133] - 财务总监许冬税前报酬为73.66万元人民币[133] - 独立董事吴吉林、江泽利税前报酬均为8万元人民币[133] - 公司所有现任及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持股数量均为0股,无任何股份变动[119][120][121] - 公司控股股东于2021年1月20日变更为倍有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2] 诉讼和监管事项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于2021年5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106] - 公司因虚假陈述诉讼纠纷预计赔偿投资者损失及案件受理费合计约人民币943.86万元[166] - 262名投资者提起诉讼请求赔偿投资损失款约1.91亿元人民币[167] - 法院已判决182名投资者案件,涉及诉请金额累计约1.18亿元人民币[167] - 法院判决公司赔偿投资差额损失等费用共计约417.41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已支付法院判决款项约251.14万元人民币[167]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被处以60万元人民币罚款[167] - 中国进出口银行诉讼涉案金额4127.8万元[181] - 新沃基金诉讼涉案金额19466.66万元[181] - 262件投资者诉讼涉案金额19103.01万元,其中已判决赔偿417.41万元及诉讼费7.77万元[181] - 其他小额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26.98万元[181] - 其他小额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19.68万元[181] - 其他小额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236.47万元[182] - 公司因证券违规被吉林证监局处以60万元人民币罚款[131] - 前董事张永侠、王建新分别被处以30万元人民币罚款[131] - 前高管王立国、张莹莹、刘宇分别被处以10万元人民币罚款[131] - 前监事王素芬、胡国泰分别被处以3万元人民币罚款[131] 子公司和投资企业 - 公司新设立4家子公司[63] - 新设子公司沈阳昊阳报告期亏损90.2167万元[93] - 新设子公司北京昆泰报告期亏损6.7984万元[93] - 辽源市利源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净资产为-6111.750968万元,营业利润为9352.544453万元[93] - 沈阳利源破产重整导致公司其他应收款欠款金额为0.61亿元,其中辽源利源装潢工程有限公司往来款0.11亿元,辽源利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往来款0.5亿元[99] - 对沈阳利源的应收款项已计提90%坏账准备[99] - 新设立4家子公司:沈阳昊阳新材料科技、北京昆泰精制新材料科技、浙江鑫钥新材料科技、重庆隆犇新材料科技[176] 行业背景和市场前景 - 铝型材行业2021年全国产量2059万吨,其中工业铝型材占比32.98%[35] - 中国铝消费增长速度在过去20年间保持高于GDP增速[37] - 发达国家人均铝消费水平达39公斤/年且保持逐年递增[37] - 中国工业铝型材需求比例相比欧美国家70%以上仍有巨大发展空间[37] - 铝加工行业采用铝锭价格加加工费定价模式盈利相对独立于铝价波动[37] - 中国铝型材产业集群聚集80%以上企业其中广东产量约占全国40%[38] - 建筑铝型材受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第一季度产销明显偏低[38] - 中国铝材2019年表观消费量达到4719万吨[100] - 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到2025年潜在市场空间超过1400亿元[102] - 201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出货量达98.6GW产值超1500亿元[102] - 铝合金边框支架占太阳能光伏组件成本15%对应市场需求达200亿元[102] - 2019年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9万公里其中高铁3.5万公里[103] - 2019年城轨交通运营里程达6730.3公里同比增长16.8%[103] - 地铁运营线路长度达5181公里同比增长19.0%[103] 生产技术和能力 - 公司拥有72个槽组组成的表面处理生产线,型材处理长度最长达7.6米,颜色可达2000余种[47] - 公司具备模具直径从139mm到1600mm的加工能力,并成功设计制造用于7系合金的挤压模具[46] - 公司掌握变径无缝管挤压技术,打破依赖进口局面,适用于2000-10000米油气井的铝合金钻杆生产[47] - 公司建立含7种合金系列、上百余种合金技术参数的铝型材挤压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数据库[46] - 公司表面处理产品具备永不褪色、防酸、防碱、防盐雾的优异性能且技术成熟[47] - 公司客户覆盖汽车、光伏、轨道交通等六大领域,多数保持常年合作关系[49][50] - 公司拥有数百台加工中心,在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领域形成铝制品加工优势[48] - 公司采用圆形开盖高效节能熔铝生产线,最大限度降低原料耗损并缩短熔炼时间[45] - 公司引进日本三井金属在线除气和管式过滤装置,满足高端产品除氢除渣工艺要求[45] - 公司掌握空心圆锭铸造技术,能生产多种空心圆铸锭,生产技术国内领先[46] - 公司160MN挤压生产线为国内最大进口挤压生产线[103] - 公司铝锭采购以上海有色金属现货或期货价格为基础进行小幅调整[41] - 铝棒采购定价采用电解铝价格加加工费参考月加权平均价格[41]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针对通用产品大批量生产定制产品小批量生产[42] - 产品销售采用直销与经销结合工业材基本直销建筑材部分经销[4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倍有智能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其受让的8亿股股票[161] - 王民认购非公开发行股份8880994股并承诺36个月锁定期[161]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94名员工[149]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公司股票5,406,400股[149] - 员工持股计划持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比例为0.15%[149] - 员工持股计划累计购入股份6,334,200股[149] - 员工持股计划累计成交金额71,323,092元[149]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52]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比100%[152] - 公司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53]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类型[155] - 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165] - 审计委员会在2021年度召开5次会议,审议内部审计计划及财务报告等事项[140] - 战略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设立控股及全资子公司议案[140]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方案[140] - 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成员及高管变动提名[140] - 董事吴吉林对使用闲置资金购买信托产品议案投弃权票[137] - 2021年度内修订《公司章程》等多项内部制度[155] 员工结构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917人,其中生产人员547人,占比59.7%[143]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专科以下学历540人,占比58.9%[143] - 专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共377人,其中专科272人,本科98人,硕士5人,博士及以上2人[143]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34人[14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于2021年5月14日通过全景网平台举办投资者集体业绩说明会[108]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2.58%[117]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5.41%[117]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27.30%[118] - 公司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2021年1月1日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172] - 公司采用简化方法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租金减让,适用范围调整至2022年6月30日[174] - 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调整资金集中管理相关列报[175] - 境内会计师事务所报酬为140万元[177] - 公司已全部解除司法冻结资产[184] -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8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88]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及重大担保情况[192][19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业务[20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63]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64] - 公司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58] - 公司已通过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58] - 公司未实施现金分红、送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46] - 公司报告期内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47]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未获得股权激励[147] - 所有承诺均按时履行[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