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64亿元,同比下降1.46%[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97亿元,同比下降258.48%[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458亿元,同比下降291.00%[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624元/股,同比下降258.65%[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32%,同比下降27.99个百分点[27]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46亿元[31] - 2021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亿元[31]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4614.89万元[36] -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2944.88万元,主要为其他业务收入[28] - 产品及服务类收入同比增长21.54%[119] - 解决方案产品收入25.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0%,占营业收入比重81.02%[165] - 产品及服务收入3.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54%,占营业收入比重12.42%[165] - 2021年营业收入31.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165]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7.46亿元人民币[1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2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89%[17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82%至3.106亿元,主要因薪酬增加所致[17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40%至1.079亿元,主要因研发项目增加所致[17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84%至6190万元[17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0.90%至1.801亿元[178] - 解决方案毛利率22.53%,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170] - 产品及服务毛利率67.64%,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170]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4亿元,同比下降320.53%[27] - 2021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2亿元[31] - 因PPP会计政策调整,4.32亿元现金流由投资活动重分类至经营活动[1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6.24亿元,同比下降320.53%[18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5099.38万元,同比上升112.79%[18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至6.81亿元,同比增长63.63%[1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降至1.08亿元,同比下降64.05%[18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2021年末总资产为84.90亿元,同比增长6.22%[2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15亿元,同比下降18.67%[27] -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总额90,462.45万元,其中地产客户相关减值65,255.18万元[122] - 资产减值损失达9.05亿元,占利润总额172.08%[192] - 货币资金期末金额为14.0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52%,较年初下降0.05个百分点[196] - 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10.18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1.99%,较年初下降4.37个百分点[196] - 合同资产期末金额为14.1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66%,较年初下降0.53个百分点[196] - 存货期末金额为5.0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5.92%,较年初上升0.49个百分点[196] - 长期借款期末金额为23.95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28.21%,较年初大幅上升6.34个百分点[196] - 合同负债期末金额为3.62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26%,较年初上升1.51个百分点[196] - 在建工程期末金额为654.08万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0.08%,较年初大幅下降12.14个百分点[196] - 固定资产期末金额为3.96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4.66%,较年初下降1.04个百分点[196] - 投资性房地产期末金额为5.6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6.60%,较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196] 业务分季度表现 - 2021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17亿元[31] - 2021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9.09亿元[31] - 2021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23亿元[31] - 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8.14亿元[31] 分地区表现 - 华东地区收入12.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06%,占营业收入比重40.97%[165] - 西南地区收入1.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62%,占营业收入比重5.77%[165] - 粤港澳大湾区自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0.93%[134] - 深圳区域商业建筑智能化业务中标超5亿元,同比增长75%[136] 各业务线表现 - 智慧医院业务增长未达预期但医用智慧物流业务签约实现倍增[137] - 轨道交通业务中标及签约额较上一年度实现大幅增长[137][139] - 数据中心业务增速未达预期但签约西安特发西港数据中心等标杆项目[139] - 公司智慧医院领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业务取得重大突破[118] - 公司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中标及签约额大幅增长[118] - 公司三个医院PPP建设项目稳健推进[11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646人,同比增长14.95%[184] - 研发投入金额达1.41亿元,同比增长11.21%[184]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降至3344.72万元,同比下降30.17%[184]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降至23.66%,同比下降14.02个百分点[184] - 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26.86%,增加2.71个百分点[184] - 公司升级研发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AIoT V5.1)、医用智慧物流系统、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等产品[105] - 创新推出智能空间场景控制系统、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轨道交通清分系统及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105] - 基于AIoT的中央空调节能技术实现冷站年平均综合制冷效率达到5.0以上,相比常规冷站系统节能25%及以上[181] - 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已应用于2000机柜以上项目[182] - 基于CPS的医院轨道物流信息采集系统通信能力大于2Mbps[182] - 智慧地铁综合运营平台v2.0通过数据链接实现地铁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181] - 全围术期智能手术室成套系统研发重点开发大数据中心数据架构和决策支持平台[182] - 基于云架构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支持通过485硬件接口控制多类终端设备[181] - 基于智联网技术的新一代综合监控平台采用OPCUA接口提高实施效率和质量[181] - 远程重症监护系统V1.0研发重点建立远程访问通道实现远程会诊功能[182] - 高洁净手术室智能成套系统研发旨在降低手术室建设成本并提升智能化水平[182] - 基于空间场景的智慧建筑移动运营平台提供环境舒适度及设备运维等智能化服务能力[181] 产品与技术 - 达实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支持web、小程序、大屏、APP等多种使用场景[71] - C3物联网身份识别与管控平台提供云访客、云门禁、云考勤、云停车、云梯控等统一身份认证服务[75] - DasEdge边缘控制器支持同时向多平台推送数据并适配不同厂商通信协议[76] - 空间场景控制器MIOT7770集成门禁和智能控制系统功能并支持独立运行[77] - InDas物联网门禁控制器采用自主研发的智能卡一卡一密技术专利[79] - AI人脸识别终端支持佩戴口罩情况下精准身份识别及测温功能[80] - 空间场景交互屏实现人脸识别屏、信息发布屏、终端控制屏三屏合一[81] - 人行通道闸结合人脸、指纹、智能卡、二维码等综合识别技术[82] - 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基于按需供冷和系统寻优原理设计[83] - 公司自主研发精益手术室智慧管理系统,具备手术室质控中心和运营中心两大功能模块,实现多维度数据分析和呈现[89] - 医用智慧物流系统包含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轨道小车式物流传输系统、AGV物流机器人及垃圾被服回收系统等应用子系统[92] - 数据中心精准能效控制及管理系统基于AI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冷系统进行耦合控制,报告期内获得软件著作权并上线运行[95] - 智慧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以工业物联网+智能环控+乘客服务为理念,实现对地铁全线设施的实时监控[93] -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采用非接触式IC卡为车票介质,按全封闭运行方式以计程收费模式为基础[94] - 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以超低PUE值为核心指标,通过AI优化算法控制逻辑提升运行效率[100] - 基于云边协同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公司研发生产"云边端"系列产品并组合形成物联网应用系统[104] - 公司基于自主研发产品提供建筑楼宇、医院、轨道交通及数据中心领域的端到端综合解决方案[104]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每个细分领域选择近百亿的细分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70]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7.22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2.84%[174][175] - 第一名客户销售额为2.45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75%[175] - 第三名客户销售额为1.25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95%[175]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7.27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2.44%[177] - 第一名供应商采购额为4.373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3.48%[177] 投资与资产处置 - 报告期投资额为1451.89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20亿元大幅下降87.92%[199]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3667.97万元[32]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1574.35万元[32] - 注销两家子公司:深圳达实智慧医疗有限公司(2021年8月26日)和云浮市济天企业管理有限公司(2021年7月22日)[173] 市场趋势与行业背景 - 2020年全国三级医院2996家较2019年增长8.99%二级医院10404家较2019年增长7.4%[45] - 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开工线路59条总里程1110.14公里总投资额8117.39亿元[48] - 预计2022-2023年轨道交通新增开工线路111条总里程1224.96公里总投资额17803.14亿元[48] - 大湾区广州佛山东莞有10条轨道交通线路新增开工里程139.5公里投资额3190亿元[48] - 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行业规模约1958亿元人民币增速达33.98%[52] - 预计2022年中国数据中心业务市场规模超过3200.5亿元人民币[52] - 预计202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5952亿元[52] - 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需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降到1.25以下[50] -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3000公里[47] - 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55] - 中国节能服务业2020年总产值5916亿元,建筑领域项目数量占比43%[57] - 节能服务业预计2025年行业产值达1万亿元,5年复合增速约11%[57] - 中国IDC市场2020-2022年复合增速27.0%,2021-2030年预计复合增速17.2%[62]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005年2.6万亿扩张至2019年35.8万亿,占GDP比重逐年提升[62] - 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产量占国内1434亿美元市场的15.9%[63] - 预计2025年中国制造集成电路占国内市场19.4%,2030年提升至30%[63] - 西部地区数据中心上架率仅30%-40%,低于65%标准[62] - 建筑运行环节碳排放占全社会比重约22%(2019年数据)[56] - 建筑领域能耗和碳排放占比达30%-40%(2019年水平)[56] - 医疗新基建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市场进入快车道[59][60]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集团整体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42.10亿元,与去年持平[119][124] - 集团本部签约及中标订单金额同比增长8.50%[119][124] - 公司已为200多个城市提供超过3000个智能化项目服务[106] - 公司已服务700家以上大型医院并提供6000多间手术室及ICU建设服务[106] - 公司为27个城市超过50条地铁线路提供物联网解决方案[106] - 深圳报合大数据中心项目实现全年PUE能耗指标小于1.25[107] - 达实大厦无人值守机房保持连续两年高能效并获得全国首个引领级高效制冷机房认证[110] - 公司与金蝶合作升级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112] - 公司举办24场现场会接待参观人数逾万人次[142] - 与金蝶合作实现集团合并报表自动生成和费控系统凭证自动生成[150] - 商业建筑业务单元建立销售支持、技术支持、交付三大平台和数十个作战小组[151] - 新员工入职培训10期共369名新员工参加[156] - 达实大厦获得PUE能耗指标小于1.25认证[141] - 连续四年以首席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展医院建设大会[142] - 荣获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航企业50强[143] - 全年组织培训100余场,总课时近3万小时,参训7000余人次[157]
达实智能(002421)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