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8年营业收入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9.60%[15] - 营业总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9.60%[34][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3.92万元,同比增长69.9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23.92万元,同比增长69.90%[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802.41万元,同比增长223.61%[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44元/股,同比增长69.95%[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30%,同比上升0.91个百分点[15] - 主营业务收入从2017年1,073,541,433.99元增至2018年1,285,041,268.76元,同比增长19.70%[3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4.16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19] - 超纤产品收入4.45亿元,同比增长17.42%[38][40] - PMMA产品收入6.77亿元,同比增长26.31%[38][40] - PMMA产品销售量增长30.07%,生产量增长34.38%[41] - PMMA行业毛利率14.11%,同比增长1.97个百分点[4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73%至1525.78万元[4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9.05%至3728.56万元[4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78.73%至-541.56万元,主要受汇兑收益影响[48][49] - 资产减值损失1037.4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4.94%[55]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7亿元,同比增长422.89%[1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17年26,266,744.93元增至2018年137,346,299.43元,同比增长422.89%[3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加1.11亿元,同比增长422.89%[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22.89%至1.37亿元[52][53]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9.00%至-1415.68万元[52][5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42.02%至-9228.31万元[52][53]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3.03亿元,同比增长0.73%[15] - 公司合并资产总额13.03亿元,同比增长0.73%[3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58亿元,同比增长2.66%[15] - 固定资产较年初增加69,380,202.48元,增长25.37%,主要由于苏州双象二期项目转固[25] - 在建工程较年初减少50,095,055.09元,下降74.68%,主要由于苏州双象二期项目转固[25] - 预付款项较年初减少14,531,423.10元,下降43.91%,主要由于大宗原材料采购预付货款减少[25] - 其他应收款较年初增加3,517,780.61元,增长576.06%,主要由于为全资子公司支付设备款[25] - 其他流动资产较年初增加6,503,958.85元,增长34240.82%,主要由于增值税留抵扣额增加和企业所得税退税[2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人民币2.56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382亿元有所增加[194]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66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133亿元下降[194] - 存货账面价值期末为人民币3.424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013亿元增长[195] - 固定资产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42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2.735亿元增加[195] - 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698.86万元,较期初人民币6708.36万元大幅减少[19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800万元,较期初人民币4000万元增长70%[195] - 资产总计期末为人民币13.029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2.934亿元略有增长[195] - 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为人民币412.84万元,较期初人民币61.07万元显著增加[195] - 公司负债总额为4.45亿元,较期初的3.37亿元增长32.2%[196][197] - 流动负债合计4.33亿元,较期初3.32亿元增长30.5%[196] -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2.96亿元,较期初2.42亿元增长22.5%[196] - 预收款项4249万元,较期初2827万元增长50.3%[196] - 所有者权益合计8.58亿元,较期初9.57亿元下降10.4%[197] - 未分配利润2.15亿元,较期初1.99亿元增长8.1%[197] - 货币资金1.56亿元,较期初1.79亿元下降12.8%[198] - 应收账款8588万元,较期初7992万元增长7.5%[198] - 存货2.84亿元,较期初2.76亿元增长2.7%[198] - 长期股权投资2.61亿元,较期初1.43亿元增长82.5%[200] - 应收账款余额为人民币126,930,838.85元,坏账准备为人民币33,599,423.38元,账面价值为93,331,415.47元,占资产总额比例为7.16%[184] - 存货余额为人民币3.466亿元,计提跌价准备人民币420.55万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424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6.28%[1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从2017年7,519,901.05元降至2018年4,215,143.58元,同比下降43.9%[20]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从2017年7,847,142.04元降至2018年4,369,752.04元,同比下降44.3%[20]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从2017年1,429,637.67元增至2018年2,291,611.82元,同比增长60.3%[20] 业务线表现 - 超细纤维超真皮革是行业第三代产品,主要用途为替代动物天然皮革,其强度、耐曲折、耐候性、防霉防蛀性及自动化生产适应性已优于真皮[64] - 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获得“中国生态合成革”和“中国生态超细纤维合成革”证明商标认证的企业[65][66]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实施PMMA高性能光学级液晶材料项目,产品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外厂商,性价比优势突出[66][67] 地区表现 - 华中地区收入3380.59万元,同比增长112.43%[38] - 华东地区收入9.2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66.46%[38][40]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15.57%[4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66.48%[46]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金额4829.1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46%[50][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发展战略重点包括高档超细纤维超真皮革与功能化、生态型产品研发生产,以及加快光学级PMMA项目产能释放[67][68] - 公司2019年经营计划要求主导产品超细纤维超真皮革和光学级PMMA总量保持稳步增长[68] - 公司计划加快苏州双象光学级PMMA及双象光电PMMA光学级板材的产能释放[68] - 公司通过银行信贷、自有资金积累和资本市场再融资等多渠道解决发展所需资金[69] -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将通过开发高毛利新产品、改进工艺配方、采用替代材料及按需采购等措施应对[69] - 能源成本大幅上升风险将通过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工艺及增加高毛利产品销售比重等措施应对[70] - 管理风险将通过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及大力引进培养技术、营销和管理人才等措施应对[70] 利润分配和分红 - 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4] - 2018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35,761,20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60.80%[78] - 2017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0元,分红比例为0.00%[75][78] - 2016年度现金分红金额为14,304,480元,占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40.24%[75][78] - 2018年度拟以总股本178,806,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2.00元(含税)[76][78][80] - 2018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2,239,223.03元[78] - 公司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50,065,680元(2016年14,304,480元 + 2018年35,761,200元)[75][78] - 2018年度可分配利润为215,149,648.26元[78]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78] - 公司2017年度未提出普通股现金红利分配预案[74][75] - 公司近三年均未实施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74][75][76] 关联交易和收购 - 公司从控股股东江苏双象集团收购苏州双象30%股权,转让价格6599.53万元[95] - 公司从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无锡双象新材料收购苏州双象10%股权,转让价格2199.84万元[96]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苏州双象100%股权,合并报表范围不变但归母净利润将增加[96] - 公司收购控股子公司苏州双象光学材料40%股权[111] 商誉和减值 - 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华申获得拆迁补偿款2308.39万元[112] - 公司2013年收购苏州华申产生商誉733.01万元[112] - 本报告期对苏州华申全额计提商誉减值733.01万元[112] 股东和股权结构 - 公司股份总数保持1.788亿股不变[115] - 控股股东江苏双象集团持股比例64.73%[118] - 控股股东江苏双象集团质押股份520万股[11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3286人[118] - 控股股东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15,742,19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64.8%[119] - 股东章志坚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6,919,047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87%[119] - 股东章志坚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5,537,568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10%[119] - 股东芮一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281,927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8%[119] - 股东倪海春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950,024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09%[119] - 股东倪海春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1,600,024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89%[119] - 股东吴凯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954,1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53%[119] - 股东储熙凤通过融资融券账户持有632,000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35%[119] - 股东王志勇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500,243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28%[119] - 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唐炳泉[121][122]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18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0元[128] - 监事周俊,44岁,任期自2016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8日,2018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28]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沈铭,45岁,任期自2016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8日,2018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28] - 副总经理王华,41岁,任期自2016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8日,2018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28] - 副总经理邵平,41岁,任期自2016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8日,2018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28] - 财务负责人顾茜一,47岁,任期自2016年12月9日至2019年12月8日,2018年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0元[128] - 董事长唐炳泉,1951年10月生,高级经济师,大专学历,2012年3月至2016年12月13日任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129] - 董事唐越峰,1979年5月生,美国克拉克松大学博士,2016年12月13日起任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130] - 董事顾希红,1975年11月生,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2016年4月19日起担任公司董事[131] - 总经理罗红兵,1977年9月生,经济学学士,2011年8月起担任公司总经理,2012年4月起担任公司董事[132] - 公司独立董事冯学本曾担任福建南纺股份有限公司(A股600483)、中国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港股08321)及中国节能海东青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港股02228)独立董事[136] - 公司监事会主席何天华自2013年12月起担任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36] - 公司监事刘安秦自2016年12月13日起担任苏州华申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监事[137]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沈铭2006年10月获得深交所董事会秘书资格证书[138] - 公司副总经理王华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27日担任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监事[139] - 公司副总经理邵平2017年12月28日起担任无锡双象光电材料有限公司监事[140] - 公司财务负责人顾茜一持有剑桥大学认证中心颁发的财务总监(CFO)岗位证书[142] - 江苏双象集团有限公司所有董事及监事在股东单位均不领取报酬津贴(2016年12月13日至2019年12月12日任期)[142] - 唐炳泉在上海双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双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及无锡双象兴亚装备有限公司担任执行董事且不领取报酬[142] - 唐炳泉在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董事任期至2018年6月27日[142] - 董事长唐炳泉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万元[147] - 董事唐越峰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5万元[147] - 董事顾希红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0万元且在关联方获取报酬[147] - 董事兼总经理罗红兵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万元[147] - 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田为坤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35万元[147] -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连伟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43万元[147] - 独立董事陈文化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万元[147] - 独立董事薛济民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万元[147] - 独立董事冯学本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6万元[147] - 监事会主席何天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总额0万元且在关联方获取报酬[147]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工作绩效及公司业绩挂钩[174]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均专职在公司工作并领取报酬,未在股东企业担任除董事、监事外的职务[160] 员工情况 - 母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640人[148] - 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数量为202人[148] - 在职员工总数842人[148] - 生产人员占比69.12%(582人)[148] - 技术人员占比13.90%(117人)[148]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0.71%(6人)[148] - 本科学历员工占比7.13%(60人)[148] - 大专学历员工占比15.80%(133人)[148] - 其他学历员工占比76.37%(643人)[148] - 生产人员薪酬按产量和质量考核结算[149][150]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 - 公司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5.38%[163] - 公司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67.59%[163] - 独立董事陈文化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方式出席2次,委托出席1次[164] - 独立董事薛济民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2次,通讯方式出席2次,委托出席1次[165] - 独立董事冯学本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5次,现场出席3次,通讯方式出席2次[165] - 报告期内审计委员会共召开五次会议,全体委员均按时出席[168] - 公司续聘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为2019年度财务报告审计机构[170]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170] - 公司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171]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比例均为100.00%[175] - 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个[176] -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与董事会自我评价报告一致[177] - 审计报告出具标准的无保留
双象股份(002395) - 2018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