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伟星新材(002372)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伟星新材伟星新材(SZ:002372)2022-03-30 16: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63.88亿元,同比增长25.13%[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增长2.58%[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85亿元,同比增长3.33%[12] - 利润总额14.40亿元,同比增长4.00%[3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7元/股,同比增长1.32%[13]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7元/股,同比增长1.32%[1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00%,同比下降2.95个百分点[13]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3.61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收入[16]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利润[1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四季度为4.41亿元[16] - 营业收入完成年度目标的109.01%[36] - 营业收入总额63.88亿元,同比增长25.13%[44] - 其他业务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55.18%[44] - 制造业营业收入达62.32亿元,同比增长24.53%[47]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2020年的510.48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38.76亿元,同比增长25.1%[197] - 净利润从2020年的119.54亿元增至2021年的122.84亿元,同比增长2.8%[197] - 营业利润从2020年的138.69亿元增至2021年的144.14亿元,同比增长3.9%[197] 成本和费用 - 外购商品成本同比增长89.95%[5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6.83%至3.38亿元[59] - 研发投入金额为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7%[63] - 营业成本从2020年的288.44亿元增至2021年的384.60亿元,同比增长33.3%[197] - 销售费用从2020年的54.32亿元增至2021年的59.74亿元,同比增长10.0%[197] - 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15.62亿元增至2021年的18.45亿元,同比增长18.1%[197] - 所得税费用从2020年的18.91亿元增至2021年的21.14亿元,同比增长11.8%[197] - 营业成本从2020年130.65亿元增至2021年212.29亿元,同比增长62.5%[199] - 销售费用增至2021年4.70亿元,较2020年3.60亿元增长30.6%[199] - 管理费用增至2021年16.06亿元,较2020年10.28亿元增长56.2%[199]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94亿元,同比增长18.37%[1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6.88亿元,环比增长45%[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5.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7%[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36%[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减少56.59%至1.302亿元人民币[64] 业务线表现 - 管道销售量298,121吨,同比增长12.34%[28] - 管道生产量303,813吨,同比增长12.03%[28] - 管道库存量54,399吨,同比增长11.69%[28] - 管道毛利率40.54%,同比下降3.60个百分点[28] - PPR管材管件营收同比增长27.64%[36] - 防水、净水等其他产品销售同比增长80%以上[36] - PPR管材管件收入30.87亿元,占总营收48.32%[44] - 其他产品收入4.10亿元,同比增长80.80%[44] - PVC管材管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37%[46][48] - 其他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0.80%[46] - PPR管材管件营业收入达30.87亿元,同比增长27.64%[47] - PVC管材管件毛利率同比下降11.20个百分点至11.88%[48] - 制造业销售量同比增长20.33%至333,081吨[50] 地区表现 - 西部、华中、华南区域市场销售同比增长30%以上[36] - 华南地区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52.78%[45] - 西部地区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34.19%[45] - 华南地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78%[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目标力争达到73.50亿元[82] - 公司2022年成本及费用力争控制在57.00亿元左右[82] - 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例约为70%[87] - 公司收购捷流公司100%股权以推进国际化战略[87] - 塑料管道行业应用领域将扩展至燃气、供暖、热力、通讯及化工等领域[80] - 公司通过多重双轮驱动战略扩大管道主业优势并发展新产业[81] - 公司加快防水、净水等新业务开拓以提高产品配套率[83] - 公司聚焦东南亚、南亚市场并借助泰国工业园及新加坡捷流公司优势[83] - 公司现金流充沛但重大投资项目将考虑直接或间接融资[86] - 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风险[87] - 捷流公司若2022年无法实现扭亏为盈将面临商誉减值风险[88] - 公司建材行业及零售家装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88] 子公司表现 - 临海伟星子公司总资产17.73亿元净利润3.97亿元[75] - 上海伟星子公司营业收入10.15亿元净利润2.35亿元[75] - 天津伟星子公司营业收入15.61亿元净利润2.4亿元[75] - 重庆伟星子公司营业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38.17%[77] 股权激励和高管持股 - 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覆盖143名核心骨干人员[5] - 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向143名激励对象授予1,9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7.00元/股[123] - 2021年12月为143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570万股限制性股票,剩余未解除限售1,330万股[123] - 董事长金红阳持有限制性股票770,000股(本期解锁330,000股)[124] - 副总经理施国军持有限制性股票630,000股(本期解锁270,000股)[124] - 董事会秘书谭梅持有限制性股票560,000股(本期解锁240,000股)[124] - 公司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初始授予高管限制性股票合计570万股[125] - 2021年12月29日解除限售171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初始授予总数30%[125][126] - 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剩余尚未解除限售股票为399万股[125] 股东结构和变化 - 总股本基数15.92亿股,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0元(含税)[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314,175股,从155,620,011股降至151,305,836股,占比从9.77%降至9.50%[160]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4,314,175股,从1,436,492,977股增至1,440,807,152股,占比从90.23%升至90.50%[160] - 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5,700,000股,其中4,315,000股转为无限售条件股份[160][161] - 伟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03,359,564股,占比37.90%,质押227,132,400股[166] - 临海慧星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62,800,000股,占比16.51%,报告期内减持46,016,384股,质押104,200,000股[16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40,959,132股,占比8.85%,报告期内增持59,413,323股[166] - 章卡鹏持股82,538,434股,占比5.18%,其中61,903,825股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66] - 张三云持股31,269,218股,占比1.96%,报告期内减持10,000,000股,质押27,000,000股[16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090户,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为39,669户[165] -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社保基金1101组合持股比例为1.23%,持有19,661,984股[168] - 香港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持股比例为1.14%,持有18,214,265股[168] - 金红阳持股比例为1.04%,持有16,563,013股[16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为1.03%,持有16,322,094股[168] - 伟星集团有限公司持有603,359,564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69] - 临海慧星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2,800,000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69]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40,959,132股无限售条件股份[169] - 澳门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持有11,840,092股[170] -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二零一组合持有8,432,778股[170] - 控股股东伟星集团持有伟星股份29.16%的股份[17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64.36亿元,同比增长13.72%[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9.07亿元,同比增长13.52%[13] - 存货金额为10.73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6.67%,同比增长3.09个百分点[6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638亿元人民币[67] - 在建工程金额为9483.86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66] - 合同负债金额为5.4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79个百分点[66] - 报告期投资额1.62亿元较上年同期4.865亿元下降66.7%[69] - 货币资金增加19.1%至24.1亿元[191]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45.1%至1.64亿元[191] - 应收账款增长20.9%至3.53亿元[191] - 存货增长39.6%至10.73亿元[191] - 在建工程增长68.7%至9484万元[193] - 合同负债增长25.5%至5.41亿元[193] - 应交税费增长85.1%至1.44亿元[193] - 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184.1%至4509万元[193] - 资本公积增长35.5%至4.34亿元[194] - 未分配利润增长16.3%至22.97亿元[194] - 总负债从2020年的92.23亿元增至2021年的121.00亿元,同比增长31.2%[196] - 所有者权益从2020年的330.64亿元增至2021年的371.87亿元,同比增长12.5%[196] - 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39,606.62万元[183]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人民币4,266.05万元[183] -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5,340.57万元[183] 审计和内部控制 - 审计机构为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28]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9]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29] - 公司直接财产损失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金额≥5000万元[128] - 公司直接财产损失重要缺陷定量标准为金额2000-5000万元[128] - 收入确认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涉及管理层特定目标达成风险[183] - 应收账款减值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184] - 审计机构对收入确认执行包括销售合同检查及毛利率分析等7项程序[183] - 审计机构对应收账款减值执行包括历史坏账复核及期后回款检查等7项程序[184] - 管理层按账龄组合参照历史信用损失经验计提坏账准备[184] - 审计报告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于2022年3月29日出具[189] - 公司支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117.92万元[145] 公司治理和独立性 - 公司治理状况与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差异[94] - 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完全独立于控股股东[95][96]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96] - 公司财务部门独立运作,财务人员均为专职[9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均按法规程序选举或聘任[95] - 控股股东未以任何形式占用公司货币资金或其他资产[96] -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执行,维护股东利益[94] 高管薪酬和变动 - 董事张三云减持10,000,000股,期末持股降至31,269,218股[98] - 董事谢瑾琨减持2,950,000股,期末持股降至13,004,609股[98] - 副总经理戚锦秀减持1,100,000股,期末持股降至3,654,600股[99] - 财务总监陈安门减持2,000,000股,期末持股降至6,018,199股[99] - 监事王俊增持1,100股,期末持股达1,100股[98][99] - 副总经理郑敏君减持2,000股,期末持股降至650,000股[99] - 副总经理朱晓飞减持120股,期末持股为650,000股[99] - 公司董事及高管合计减持16,052,120股,总持股降至173,277,783股[99] - 职工代表监事洪义华因工作变动于2021年7月30日离任[100][101] - 王俊于2021年7月31日被增补为职工代表监事[101] - 独立董事津贴为每人每年8万元含税[106] - 绩效奖金从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较前三年平均净利润的增加数中提取不超过5%的金额进行奖励[106]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的基本薪资按月发放[106]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870.97万元[108] - 董事长兼总经理金红阳税前报酬为185.00万元[107] - 副总经理施国军税前报酬为125.00万元[107] - 监事方赛健税前报酬为75.00万元[107] - 财务总监陈安门税前报酬为75.06万元[108] - 董秘兼副总经理谭梅税前报酬为75.07万元[107] - 监事洪义华(离任)税前报酬为84.70万元[108] - 独立董事宋义虎、郑丽君、祝卸和每人税前报酬均为8.00万元[107] 研发和人员结构 - 研发人员数量为439人,占总员工比例9.93%,同比增长6.55%[62]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为0%[63]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4,419人,其中母公司员工720人(16.3%),主要子公司员工3,699人(83.7%)[114]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1,451人(32.8%),销售人员1,711人(38.7%),技术人员651人(14.7%),财务人员137人(3.1%),行政人员469人(10.6%)[114][115]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73人(1.7%),本科1,226人(27.7%),专科1,411人(31.9%),中专/高中及以下1,709人(38.7%)[115] 分红和投资者回报 - 2021年度现金分红方案:以总股本1,592,112,98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合计派发955,267,792.80元[121][122] - 现金分红总额占可分配利润1,104,267,981.16元的86.5%[121] 诉讼和风险事项 -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被列为公司主要风险因素[2] - 公司涉及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诉讼涉案金额1141万元[147] - 公司涉及拖欠货款纠纷涉案金额1468.2万元[148] - 商标侵权诉讼判决赔偿公司475.55万元[147] - 拖欠货款纠纷判决和调解支付金额1187.75万元[148] - 公司1月完成股权交割[88] 环保和社会责任 - 公司废水排放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和三级标准[132] - 公司废气排放满足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132] - 临海新材智能制造项目生产效率提升54%[138] - 临海新材智能制造项目单位产值能耗降低20%[138] - 注塑机电阻加热方式改造节约用电40%以上[138] - 公司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于2022年3月31日披露[139] - 公司资助彭水县6名贫困儿童[140] 关联交易和担保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实际发生额合计2041.75万元人民币[153] - 报告期末已审批的对子公司担保额度为8000万元人民币[153] - 报告期内审批的对外担保额度为0[153] - 报告期末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0,占公司净资产比例为0%[153] 投资和融资活动 - 理财产品投资总额2.74亿元实现收益505.21万元[71] - 公司报告期内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6200万元人民币,全部为自有资金银行理财产品[155] - 慧星公司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89%[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