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2年营业收入为3.734亿元,同比增长18.5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7亿元,同比减亏41.86%[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6亿元,同比减亏51.17%[19]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3.734亿元,同比增长18.50%[46]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27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41.86%[46]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为3.734亿元,同比增长18.50%[48] - 营业利润为-1.166亿元,同比增长41.52%[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41.86%[48]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1.393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4万元,为全年最大单季亏损[2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8.59%至7242.94万元,主要因市场推广费减少[61] - 管理费用下降20.22%至5581.18万元,财务费用下降12.00%至4121.27万元[61] - 研发费用下降8.66%至2613.82万元,公司持续推进多个药品研发项目[61][62] - 抗生素类制剂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30.7%至1.3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提升2.7个百分点至54.95%[56] - 抗生素类制剂能源成本大幅增长75.1%至1414.62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上升1.71个百分点[56] - 非抗生素类制剂原材料成本增长6.2%至4846.24万元,但占营业成本比重下降3.45个百分点至20.23%[5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医药制造业收入为3.724亿元,占总收入99.73%,同比增长19.35%[51] - 抗生素类制剂收入为2.445亿元,占总收入65.47%,同比增长32.26%[51] - 非抗生素类制剂收入为1.279亿元,占总收入34.26%,同比增长0.58%[51]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为35.75%,同比下降2.73个百分点[52] - 抗生素类制剂毛利率为28.66%,同比下降0.66个百分点[52] - 非抗生素类制剂毛利率为49.29%,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52] - 公司医药制造业销售量同比下降0.06%至143,756.49万片/万粒/万瓶[53] - 公司拥有108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各54个[42] - 公司化学原料药共拥有5个原料药批准文号产品[42] - 公司3个产品中选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46] - 销售模式逐步向专业学术营销和精细化招商转变[45] - 公司积极拓展OEM贴牌项目和CMO/CDMO项目落地[45] - 公司通过组建市场部团队与专业推广公司合作推广临床品种[4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3年计划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90] - 公司将持续完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应对产品质量风险[93] - 公司2022年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4] - 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计划[138] 研发投入与进展 - 非布司他片和头孢克肟胶囊等已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准备开展BE试验[62] - 注射用替加环素完成工艺验证,右旋酮洛芬缓释贴片处于Ⅱ期临床试验总结阶段[62]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至90人,同比下降23.08%[63] - 研发投入金额降至2680.59万元,同比下降33.53%[6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大幅减少至66.77万元,同比下降94.30%[6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04万元,同比改善413.25%[19] - 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9万元,实现单季正向流转[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1204.07万元,同比上升413.25%[65][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为-1575.87万元,同比下降112.09%[65][66] 资产与负债变动 - 2022年末总资产为15.236亿元,同比下降5.41%[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012亿元,同比下降30.43%[20] - 应收账款增至8905.89万元,较期初增长27.29%[68] - 存货增至9520.48万元,较期初增长56.33%[68] - 合同负债增至1344.37万元,较期初增长386.20%[68] - 开发支出降至1962.16万元,较期初减少70.75%[69]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至4096.11万元,产生损失1731.59万元[71] - 货币资金冻结1999.49万元[73] - 受限资产总额3.07亿元包括借款抵押的固定资产2.17亿元无形资产2174.25万元及投资性房地产1233.29万元[7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2年为35,421.12元,较2021年4,888,601.65元下降99.3%[2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2年为16,670,407.67元,较2021年2,136,259.02元增长680.4%[26]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22年为-17,315,882.35元,较2021年24,418,388.04元由盈转亏[26] - 其他营业外收支2022年为-18,743,308.15元,较2021年-1,362,626.04元扩大1275.6%[2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2年为-16,073,738.10元,较2021年10,615,369.71元由盈转亏[26] 募集资金使用 - 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9.53亿元[78]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07亿元募集资金余额6.76亿元[78] - 亚太药业现代医药制剂项目投资进度60.82%累计投入1.82亿元[79] - 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20.67%累计投入1238.40万元[79]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58%累计投入84.41万元[79] - 现代医药制剂项目报告期实现效益-5070.76万元未达预计效益[79] - 现代医药制剂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推迟至2024年12月31日[81] - 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4年12月31日[81]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4年12月31日[81] - 募集资金专户被冻结金额1999.49万元[82] - 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53亿元[81] - 报告期投资额586.46万元较上年同期1091.84万元下降46.29%[74] 子公司表现 - 绍兴雅泰药业总资产5.35亿元,净资产3.94亿元[86] - 绍兴雅泰药业营业收入4542.78万元,净利润337.88万元[86] - 武汉光谷亚太药业总资产2.13亿元,净资产2.01亿元[86] - 武汉光谷亚太药业营业收入43.73万元,净利润715.69万元[86]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0,000元[87]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总资产为35,509,857.49元[87]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净资产为11,244,868.43元[87]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营业收入为57,964.60元[87]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营业利润为9,003,619.71元[87] - 绍兴兴亚药业子公司净利润为8,968,704.80元[87]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22年4月15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导致多名高管离任,包括4名董事、3名独立董事、3名监事和1名副总经理[108] - 离任董事钟婉珍持有公司股份2,000,000股[107] - 离任董事吕旭幸持有公司股份20,097,040股[107] - 离任董事沈依伊持有公司股份18,087,336股[108] - 离任董事何珍持有公司股份350,000股[108] - 2022年8月徐达因个人原因辞去监事职务[108] - 所有离任高管合计持有公司股份40,534,376股[108] - 公司报告期存在董事、监事离任和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08] - 新任独立董事吕海洲、刘岳辉、蔡敏于2022年4月15日就任[107] - 新任高管团队包括副总经理胡宝坤、谭钦水、岑建维和财务总监徐景阳[107] - 2022年4月15日公司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大规模换届,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多名高管任期届满离任[110] - 2022年4月15日选举宋凌杰为新任董事长,黄小明为新任董事兼总经理[110] - 2022年7月4日傅才被选举为公司副董事长[110] - 2022年8月25日监事徐达因个人原因辞职,同日屠敏被选举为新任监事[110] - 新任董事长宋凌杰具有股权投资背景,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及多家关联公司职务[111] - 新任总经理黄小明拥有本科学历和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宁波裕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11] - 新任副董事长傅才曾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审计部副总经理,现任多家能源及投资公司董事[112] - 董事宋令波具有经济师和会计师资格,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资金管理部总经理[113] - 董事黄伟曾担任公司销售商务经理及湖北省办经理,现任销售大区经理[114] - 独立董事吕海洲为注册会计师,曾任欧琳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14] - 公司管理层包含多名在宁波富邦控股集团及其关联公司担任要职的人员,例如屠敏女士担任财务审计部总经理[117][120] - 公司监事屠敏女士在股东单位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领取报酬津贴[120] - 公司董事宋令波在股东单位担任资产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及战略投资部总经理并领取报酬津贴[120] - 公司财务总监徐景阳先生为注册会计师及注册资产评估师,曾任职于宁波富邦精业集团[1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徐炜先生曾任职于宁波富邦精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119] - 公司副总经理岑建维先生曾任职于宁波亨润聚合有限公司[119] - 公司副总经理胡宝坤先生曾任公司质量总监及副总经理[118] - 公司副总经理谭钦水先生曾任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及技术总监[118] - 公司监事会主席蔡毅峰先生现任公司采购总监[116] - 公司监事周华英女士现任公司物资部副经理[118] - 2022年度公司董监高税前报酬总额为576.54万元[126] - 总经理黄小明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91.96万元[126] - 三名独立董事吕海洲、刘岳辉、蔡敏各自获得报酬7.51万元[126] - 离任董事兼财务总监何珍获得报酬26.67万元[126] - 离任代董事长沈依伊获得报酬36万元[126] - 监事会主席蔡毅峰获得报酬33.14万元[126] - 三名副总经理胡宝坤、谭钦水、岑建维报酬分别为44.22万元、44.30万元、41.97万元[126] - 报告期末公司在职员工总数531人,其中母公司520人,主要子公司11人[135] - 生产人员270人,占员工总数50.8%[135] - 销售人员110人,占员工总数20.7%[135] - 技术人员90人,占员工总数16.9%[135]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293人,占员工总数55.2%[135] - 本科学历员工105人,占员工总数19.8%[135] - 大专学历员工130人,占员工总数24.5%[135] - 硕士学历员工3人,占员工总数0.6%[135]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主要产品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及药品降价等风险[4] - 公司面临药品集中采购导致价格下降及盈利空间压缩的风险[92] - 公司存在因环保标准提升导致支出增加及处罚的风险[93] - 公司存在被投资者索赔的诉讼风险[96] - 公司主要产品以仿制药为主面临一致性评价失败或研发周期延长风险[94] -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导致药品价格持续压缩呈常态化[95] - 原辅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成本能源环保成本呈现刚性上涨趋势[95] - 医保目录调整和一致性评价政策加剧医药市场竞争[95] - 公司生产成本存在上涨风险[95] - 新药研发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环节多风险高等特点[94] -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将给生产经营和新产品研发带来负面影响[95] -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产品平均降价48%[38] - 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涉及60种药品、217家企业、327个拟中选产品[38] 法律与监管事项 - 公司现任及离任董监高因上海新高峰财务造假遭浙江证监局罚款,个人罚款金额3万元至15万元不等[122] - 公司及相关当事人因同一事件遭深圳证券交易所给予通报批评处分[123] - 公司因未履行对上海新生源违规担保审议及信披义务遭浙江证监局出具警示函[124] - 公司因药品生产违规被没收违法所得613.33万元(人民币)[185] - 公司因同一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250万元(人民币)[185] - 公司药品生产违规事件罚没款合计863.33万元(人民币)[185] - 公司需自行销毁违规药品说明书16.8万张[185] - 重大诉讼涉案金额为1999.49万元人民币[181] - 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金额为1999.49万元人民币[181] - 一审判决要求武汉光谷新药孵化支付借款本金1999.18万元人民币[181] - 一审判决要求支付借款期间利息3140.37元人民币[181] - 公司被判决承担连带保证责任[181] - 该诉讼已形成预计负债[181] - 案件于2022年7月29日重新开庭审理[181] - 二审裁定撤销一审判决并发回重审[181] - 案件将于2023年4月27日开庭审理[181] - 相关信息于2022年11月1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81] - 公司被判赔偿投资者王闯损失1.23万元[182] - 公司被判赔偿投资者吴伟损失15.67万元[182] - 上海新生源对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182]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债务在5%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182] - 绍兴中院收到238名投资者诉讼案件材料[182] - 投资者诉讼起诉金额合计1359.74万元[182] - 18名正式立案投资者已撤诉[182] - 4名诉前调解投资者终止程序[182] - 公司对杭州中院判决不服并提起上诉[182] - 浙江省高院驳回王闯和吴伟的诉讼请求[182] - 公司因原股东任军未履行业绩补偿承诺,获法院判决补偿金256.38百万元(人民币)及每日万分之二违约金[183] - 公司涉及与浙商银行纠纷案,诉讼金额为66.56百万元(人民币),但法院驳回原告请求[184] - 武汉光谷新药涉及借款本金1999.18万元及利息3140.37元[82] 内部控制与审计 -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覆盖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142]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4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3]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3]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3]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3]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为标准无保留意见[146]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超过营业收入2%[143] - 资产相关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金额超过资产总额3%[143] - 2022年董事会共召开10次会议,涵盖财务报告、募集资金使用、关联交易及资产减值等关键议题[127]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召开5次会议,审议季度财务报告及内控审计事项[131]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128][129] - 董事吕海洲以通讯方式参会9次(占比90%),现场出席仅1次[128] - 董事宋令波以通讯方式参会7次(占比70%),现场出席3次[128] - 独立董事沈依伊等7人仅参加2次董事会(均以通讯方式)[129] - 第七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因无反对票免于公告[127] - 董事会成员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主要董事出席5次,吕海洲出席4次[128]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29] - 董事提出的公司治理建议均被采纳执行[130]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证监会及深交所规范性文件要求[99] - 2022年
亚太药业(002370)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