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药业(00237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亚太药业亚太药业(SZ:002370)2022-04-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收入为3.15亿元,同比下降38.80%[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亿元,同比下降936.96%[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4.38万元,同比下降121.59%[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股,同比下降960.00%[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1.76%,同比下降45.98个百分点[22] - 2021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9亿元,同比下降66.91%[22] - 营业利润-199,342,128.25元,同比下降490.18%[4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28,280,314.38元,同比下降936.96%[48] - 营业收入315,134,248.97元,同比下降38.80%[4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8.80%[45]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36.96%[45]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抗生素类制剂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80%至1.007亿元,但占营业成本比重上升至52.25%[58] - 非抗生素类制剂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41.50%至4563万元[58] - 原料药业务成本项全面归零,同比降幅达100%[58]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0.31%至1.409亿元,主要因市场推广费减少[63] - 研发投入总额下降30.93%至4033万元,但占营收比重上升至12.80%[65] 各业务线表现 - 医药制造业收入312,043,335.58元,同比下降39.21%,毛利率38.48%[55] - 抗生素类制剂收入184,854,889.68元,同比下降13.86%,毛利率29.32%[55] - 非抗生素类制剂收入127,188,445.90元,同比下降54.27%,毛利率51.80%[55] - 其他业务收入2,365,347.34元,同比大幅增长1,632.74%[52] - 原料药收入0元,同比下降100.00%[53] - 医药制造业销售量143,846.97万片/万粒/万瓶,同比下降3.37%[56] 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899.48万元,第二季度为7364.00万元,第三季度为6559.00万元,第四季度为9690.94万元[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亏损2394.13万元,第二季度亏损1997.05万元,第三季度亏损5119.72万元,第四季度亏损13317.13万元[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一季度为-62.41万元,第二季度为1366.51万元,第三季度为387.80万元,第四季度为-2076.28万元[28] 非经常性损益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061.54万元,较2020年的17040.62万元下降93.8%[29][30] - 2021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88.86万元,较2020年的18426.11万元下降97.3%[29][30] - 2021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13.63万元,较2020年的472.81万元下降54.8%[29][30] - 2021年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2441.84万元,较2020年的318.96万元增长665.5%[29][30] - 2021年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损失1973.81万元,较2020年收窄9.1%[29][30] - 公司2020年因柯桥厂区房屋拆迁补偿获得损益1.79亿元[4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为16.11亿元,同比下降17.66%[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3亿元,同比下降34.44%[22] - 长期股权投资较期初减少100%,金额减少3345.4万元[71] - 其他应收款较期初减少98.98%,金额减少1.15亿元[7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较期初增加39.79%,金额增加1658.4万元[72] - 其他应付款较期初减少82.10%,金额减少1.09亿元[72] - 预计负债较期初增加32.95%,金额增加1973.8万元[72] - 资产减值损失为6992.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1.19%[69] 现金流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同比暴跌121.59%至-384万元[6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减少51.40%,主要因股权收购款支付减少[67] 募集资金使用 - 2019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为9.65亿元[83] - 扣除承销保荐费1000万元后募集资金为9.55亿元[83]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为9.53亿元[83]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97亿元[83] - 累计获得存款利息净额2037.68万元[83] - 募集资金余额为6.76亿元[83] - 收购上海新高峰项目投资进度98.75%[86] - 现代医药制剂项目投资进度59.38%[86] - 研发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19.69%[86]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仅1.58%[86] - 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4年12月31日[87] - 营销网络建设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调整为2024年12月31日[87] - 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园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投资进度为72.04%[90]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86,625.00万元[88]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15,317.16万元[88] - 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40,000.00万元增资光谷亚太公司[87] - 公司已回购湖北省科投公司持有的光谷亚太公司股权[87] - 公司募集资金专户被冻结金额为1,999.49万元[88] - 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园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金额29,088.4万元[90]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1,492.66万元[90] - 公司将CRO商务网络项目未使用募集资金403.7698百万元全部变更至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园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91] - 公司已将武汉光谷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14.9266百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1] - 公司因业绩补偿将另一项目剩余募集资金12.7478百万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91]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32.205379百万元[95] - 武汉光谷亚太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10.12679463百万元[95] - 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为-9.26459486百万元[95] - 公司对参股公司YATAI & BBT BIOTECH LTD全额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3.4541455百万元[96] - 报告期投资额1091.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7.51%[7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重点抓招商产品销售并积极拓展CMO、CDMO、MAH业务以寻找新增长点[97] - 公司2022年将继续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以及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的研发工作[98] - 公司产品销量及销售收入下滑主要受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影响[45] - 公司对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存货计提减值并因诉讼计提预计负债导致净利润减少[45]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包括药品审批、质量监管、招标、医保控费、两票制和集中带量采购等系列政策[100] - 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可能导致药品招标落标或价格大幅下降进而压缩公司盈利空间[100] - 公司存在环保安全风险可能因更严格环保标准增加支出或因未达标受处罚[101] - 新药研发存在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环节多、风险高等特点且市场回报具有不确定性[102] - 公司主要仿制药产品若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可能失去市场准入资格[102] - 公司面临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风险因原辅材料价格、人力成本、能源和环保成本呈刚性上涨趋势[104] - 公司面临药品降价风险因医保目录实施和带量采购等政策使价格持续压缩常态化[103][104] - 公司存在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因医药行业属人才技术密集型且人才竞争日趋激烈[104] - 疫情反复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持续性不利影响[105] - 公司因武汉农商行借款合同纠纷案被要求承担连带责任,银行账户冻结金额1999.49万元[106] - 武汉农商行诉讼涉及借款本金1999.18万元及利息3140.37元[106] - 公司因证监会行政处罚可能面临投资者索赔风险[105] - 公司失去上海新高峰及其子公司控制权,存在债权债务相关诉讼风险[106] - 公司因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被3名原告起诉,涉案金额为28.69万元[189] - 公司就业绩补偿承诺提起诉讼,涉案金额为25,638.04万元[189] - 上海新生源为浙江三万药业违规担保案被判承担赔偿责任涉及专利转让费1800万元人民币及利息损失的二分之一[194] - 上海新生源违规担保案被判支付技术服务费486万元人民币及利息损失[194] 公司治理和人员变动 - 公司原董事长陈尧根因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于2021年4月19日离任[119] - 2022年4月15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独立董事及监事会主席等10名高管因任期届满集体离任[120] - 新任董事长宋凌杰先生出生于1989年6月,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21] - 新任总经理黄小明先生出生于1963年8月,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21] - 董事傅才先生出生于1968年3月,本科学历,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122] - 董事宋令波先生出生于1987年11月,硕士研究生学历,经济师、会计师,现任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监事[123] - 董事黄伟先生出生于1980年9月,本科学历,现任公司销售大区经理[124] - 董事周亚健先生出生于1987年10月,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任公司药物研究所所长[124] - 独立董事吕海洲先生出生于1975年1月,硕士研究生学历,注册会计师[124] - 独立董事刘岳辉先生出生于1975年12月,硕士研究生学历[125] - 监事会主席蔡毅峰先生出生于1969年7月,本科学历,现任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12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551.6万元[134] - 独立董事詹金彪、何大安、莫国萍各自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均为5万元[134] - 董事兼财务总监何珍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80.2万元[134]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尧根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20万元[134] - 副总经理胡宝坤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为50.2万元[134] - 公司报告期末员工总数584人,其中母公司539人,主要子公司45人[143] - 生产人员占比47.1%(275人),销售人员占比18.5%(108人),技术人员占比20.0%(117人)[143]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0.2%(1人),硕士1.2%(7人),本科20.5%(120人),大专22.8%(133人),大专以下55.3%(323人)[143][144] - 研发人员数量减少18.18%至117人,其中硕士学历人员锐减76%[64][65] 法律和监管事项 - 公司2021年年度财务报告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 公司因会计差错更正追溯调整2016-2019年度财务报表[22] - 子公司上海新高峰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导致公司及相关当事人于2021年4月21日收到浙江证监局《行政处罚决定书》[129] - 对陈尧根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29] - 对吕旭幸、何珍、沈依伊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129] - 对胡宝坤、王丽云、谭钦水分别处以8万元罚款[129] - 对钟婉珍、詹金彪等7人分别处以3万元罚款[129] - 深圳证券交易所于2021年11月19日对陈尧根给予公开谴责及5年任职限制处分[130] - 对吕旭幸、何珍等12人给予通报批评处分[130] - 因未对子公司违规担保履行审议程序,浙江证监局于2021年7月1日对陈尧根等出具警示函[130] - 公司因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虚增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192] - 公司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处以60万元罚款[191]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任军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91] - 公司原实际控制人陈尧根被处以30万元罚款并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191] - 公司多名高管被处以罚款,金额分别为15万元、8万元和3万元不等[191] - 公司及相关人员因未履行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被浙江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191] - 审计机构因无法获取充分证据出具保留意见[176]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金额无法被审计确认[175] - 开发支出减值评估缺乏充分审计证据[175][176] - 保留意见涉及事项不影响公司盈亏性质变化[177] 股权结构变更 - 公司股权结构变更后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持股10.75%成为重要股东[20] - 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7675566股占总股本10.75%成为第一大股东[196] - 富邦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拥有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比例为18.02%[196]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4名自然人管理团队[196] - 公司原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拍卖变卖导致股权结构变更[196] 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 - 子公司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废水排放浓度COD为68.6 mg/L,远低于500 mg/L标准限值[156] - 子公司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日均废水排放总量为603吨,核定排放总量为1000吨/天[156] - 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废水排放浓度COD为148 mg/L,NH3-N为9.13 mg/L,均低于标准限值[156] - 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日均废水排放总量为44.337吨,核定排放总量为820吨/天[156] - 公司建有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1200吨/天和1000吨/天的废水处理设施[157] - 公司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157] - 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6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62] - 公司危险固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157] - 公司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Ⅱ类标准[158] - 公司积极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推进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11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报告期指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13] - 公司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元及人民币万元[13] - 公司拥有104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各52个[41] - 公司拥有5个化学原料药批准文号产品[41] - 公司建立了覆盖医疗机构、药店和商业渠道的营销网络[44][46] - 公司拥有完整的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一体化产业链[46] - 公司设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以提升研发能力[46] - 境内收入315,134,248.97元,同比下降38.80%,毛利率37.88%[55]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占比13.55%,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3.69%[5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占比28.41%,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9.41%[60][61] - 货币资金受限1999.5万元被冻结[76] - 固定资产受限2.45亿元用于抵押借款[76] - 无形资产受限3854.9万元用于抵押借款[7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25][26] - 国家药品带量采购覆盖234种药品,涉及金额约2400亿元,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采购金额30%[36] - 公司治理结构符合监管要求,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等方面完全独立[110][111][113] - 公司严格执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指定媒体和网站保障信息公平披露[111] - 公司建立四大董事会专业委员会(战略、提名、薪酬与考核、审计)保障决策专业性[110] - 公司资产独立且无股东债务担保情况[114] - 公司机构独立且无混合经营情形[114] - 公司财务独立且无共用银行账户[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