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药业(002370) - 2018 Q4 - 年度财报
亚太药业亚太药业(SZ:002370)2019-04-26 16:00

财务业绩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为13.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4%[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1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9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55%,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17] - 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3.510亿元人民币,为全年最高单季收入[22]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21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20.94%[57] - 营业收入达到13.0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4%[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50]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08%[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1.08%至3699.5万元[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6.33%至-6.23亿元[7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224.22%至3.62亿元[74] - 现金流量表调整:政府补助31.41万元从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重分类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40]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期末数较期初减少30.30%[43] -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期末数较期初增长34.03%[43] - 存货期末数较期初增加47.98%[43] - 固定资产期末数较期初增加78.73%[43] - 开发支出期末数较期初大幅增加1862.56%[43] -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数较期初激增847.17%[43] - 其他流动资产期末数较期初增加318.97%[43] - 公司总资产为32.9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2%[1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5.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0%[17]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30.30%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1.80个百分点[78]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45.13%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05个百分点[78] - 存货同比增加47.98%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97个百分点[78] - 固定资产同比增加78.73%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94个百分点[78] - 开发支出同比激增1862.56%[79] - 长期借款新增1.65亿元[78] - 受限资产总额8426.8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96.2万元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82] 业务线表现 - 医药制造业收入6.27亿元,占比47.86%,同比增长35.89%[57][59] - 服务业收入6.81亿元,占比51.97%,同比增长9.72%[57][59] - 非抗生素类制剂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7.86%[57][59] - 临床研究服务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60.24%[58][59] - 临床前研究服务收入3.82亿元,同比下降12.00%[58][59] - 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技术转让服务[29][30] - 公司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及技术转让服务[29][30] - 公司建立GRDP管理体系实现药物开发价值链一站式服务[42] 成本和费用 - 医药制造业毛利率52.00%,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59] - 服务业毛利率36.46%,同比基本持平[59] - 医药制造业原材料成本2.54亿元,同比增长57.87%[63] - 非抗生素类制剂原材料成本同比暴涨156.52%至1.03亿元[64] - 原料药人工工资同比飙升444.83%至94.31万元,能源成本增长250.69%至187.65万元[64] - 临床研究服务平台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8.46%至1507.88万元,外包服务费用同比增长66.23%至1.76亿元[64][65]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43%至1.57亿元,管理费用增长28.76%至9396.20万元[71] - 财务费用同比剧增313.50%至1155.39万元,主要因银行借款利息支出增加[71] 研发投入 - 研发总投入同比激增209.64%至1.5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1.48%[72][73]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2.71%至281人,占比达27.28%[72]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激增1762.56%至9312.81万元,资本化率升至61.95%[73] - 公司创新药项目达15项,均处于临床前研究或临床阶段[50]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3,381,705.48元,净利润151,731,103.28元[104] - 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为0元,净亏损18,355,907.46元[104] - 子公司武汉光谷亚太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1,424.53元,净亏损3,314,513.00元[104] - 子公司浙江泰司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营业收入4,755,665.65元,净亏损1,433,117.46元[103] - 子公司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3,226,485.73元,净亏损7,370,714.73元[104] - 上海新高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资产793,514,303.75元,净资产624,715,896.26元[104] - 武汉光谷亚太药业有限公司总资产731,803,011.90元,净资产716,780,218.24元[104] - 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总资产76,203,117.46元,净资产36,313,407.73元[104] 投资和募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下降29.14%至4.97亿元,上年同期为7.01亿元[83] - 新设子公司武汉光谷亚太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投资金额4800万元,持股比例100%[84][86] - 武汉光谷亚太医药研究院本期投资亏损241.86万元[84][86] - 现代医药制剂项目本期投入1.30亿元,累计投入3.60亿元,项目进度52.55%[88][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277.68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亏损98.98万元[91]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2.97亿元,本期使用1.09亿元[92][93] - 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1.02亿元,变更用途金额1.24亿元(占比9.57%)[92][93] - 募集资金余额2.04亿元,存放于专用账户[92][93] - 募集资金累计利息收入扣除手续费后净额898.16万元[94] - 现代医药制剂项目尚未实现收益[88] - 收购上海新高峰100%股权项目投资总额90,000万元,累计投入88,875万元,投资进度98.75%[96] - 上海新高峰100%股权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14,586.63万元,但未达到预计效益[96] - 武汉光谷生物城新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40,376.98万元[96] - 武汉光谷新药研发平台本报告期投入9,759.65万元,累计投入21,321.97万元,投资进度52.81%[96] - 公司以增资方式引进湖北省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现金40,000万元[97] - 湖北省科投公司投资期不超过5年,股权溢价收益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97] - 公司预先投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自筹资金86,625万元,后以募集资金置换[97] - 武汉光谷新药研发平台预计2019年10月31日达到可使用状态[96][99] - 募集资金变更后将CRO商务网络项目资金全部调整至武汉光谷新药研发平台项目[96] - 公司变更募集资金40,376.98万元(含利息)至武汉光谷生物城医药园新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00] - 武汉光谷新药研发服务平台项目预计可使用状态时间调整为2019年10月31日[100]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9.65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9.65亿元用于医药制剂等项目[5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股东陈奕琪、陈佳琪合计减持公司股份2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73%[180] - 公司股份总数536,494,456股,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128,494,456股占比23.95%,无限售条件股份408,000,000股占比76.05%[186] - 控股股东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8,100,000股占比20.15%,其中质押94,600,000股[188] - 第二大股东绍兴柯桥亚太房地产有限公司持股40,662,000股占比7.58%,其中质押36,500,000股[188] - 股东陈尧根持股27,140,218股占比5.06%,其中有限售条件股份26,126,152股,质押25,000,000股[188] - 珠海节信环保有限公司持股27,000,000股占比5.03%,报告期内新增27,000,000股[188] - 深圳国研医药研发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7,000,000股占比5.03%,报告期内新增27,000,000股[188] - 上海华富利得资产管理计划持股25,798,580股占比4.81%,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88] - 钟婉珍持股21,101,892股占比3.93%,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189] - 吕旭幸持股20,097,040股占比3.75%,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且质押20,000,000股[189] - 沈依伊持股18,087,336股占比3.37%,全部为有限售条件股份且质押18,000,000股[189] - 控股股东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07月06日,组织机构代码913306217303174994[191] - 实际控制人陈尧根持股27,140,218股,占比未披露[197] - 董事钟婉珍持股21,101,892股,占比未披露[197] - 董事吕旭幸持股20,097,040股,占比未披露[197] - 董事沈依伊持股18,087,336股,占比未披露[197] - 董事任军持股10,949,934股,占比未披露[197]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股97,376,420股,占比未披露[198] - 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191][192][193]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优先股[195] - 控股股东报告期内未控股和参股其他境内外上市公司[191] - 钟婉珍女士现任公司董事及浙江亚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200] - 吕旭幸先生现任公司董事及浙江泰司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经理[200] - 沈依伊先生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200] 分红和利润分配 - 公司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536,494,45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4] - 2016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6,824,722.8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1.41%[124] - 2017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53,649,445.6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6.54%[124] - 2018年度现金分红总额为26,824,722.80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12.91%[124] - 2017年半年度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总股本由268,247,228股增加至536,494,456股[121] - 2018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105,838,107.48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10,583,810.75元[12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利润为268,616,656.52元[125] - 201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50元(含税)[125] - 现金分红政策符合公司章程规定,决策程序完备,中小股东权益得到充分保护[121] - 公司近三年未通过回购股份等其他方式进行现金分红[124]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为900万元人民币[22]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40,491.03元[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0,365,104.36元[24]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28,000.00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1,420,061.91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13,430.34元[24]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9,000,103.14元[24] 关联交易和担保 - 公司对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实际担保金额为1.47亿元,担保额度为4.8亿元[161] - 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47亿元[161] - 子公司对武汉光谷新药孵化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实际担保金额为2000万元[161] - 报告期末公司担保总额为5亿元,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1.67亿元[161]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6.65%[161] - 公司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62] -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绍兴柯桥支行签订最高额担保合同金额48000万元[168] - 绍兴雅泰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绍兴柯桥支行签订固定资产借款合同金额10000万元[168]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商誉等资产减值风险[4] - 公司存在主要产品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风险[4] - 公司存在药品招投标及价格下降风险[4] - 公司存在新药研发项目权益投资损失风险[4] - 公司存在开发支出风险[4] - 公司存在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风险[4] - 公司存在人力成本上升风险[4] - 公司存在人才流失风险[4] - 公司存在长周期合同执行风险[4] - 公司面临药品招投标落标或价格大幅下降风险,可能压缩盈利空间[110] - 国家监管政策变化可能增加医药制造企业运营成本并影响经营业绩[110] - 公司严格按GMP标准生产,但仍存在因质量控制失误导致产品问题的风险[111] - 环保政策趋严可能导致公司支付更高环境保护费用,影响经营业绩[112] - 生产涉及化学危险品,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正常经营[112] - 子公司数量增加导致管理难度增大,采购供应、销售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项目投资等方面存在风险[113] - 新药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大,涉及药物发现至审批多个阶段,研发失败或审批未通过可能导致开发周期延长和成本增加[113] - 新药研发项目投资可能因研发进展不如预期、临床试验数据不理想或审批未通过而面临损失风险[114] - 公司主要产品以仿制药为主,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可能导致相关药品失去市场准入资格[114] - 生产成本持续上涨风险,原辅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成本、能源和环保成本呈刚性上涨趋势[115] - 生产设施升级改造导致生产成本上涨,公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和技术创新控制成本[116] - 人力成本上升和人才流失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影响生产经营和新产品研发[116] - 长周期合同执行风险,研发服务合同可能因客户方向变化或研究失败而延期、调整或终止[117] - 合同终止或延期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影响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117] - 商誉减值风险,若被合并企业未能实现收益,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17] 行业和市场环境 - 中国CRO行业市场规模从2010年79亿元扩大到2017年559亿元,年增速约20%[39] - 新药临床试验申报和批准数量增速达20%-30%,上市批准药物增速突破40%[36] - 第一批"4+7"带量采购31个试点药品中25个品种拟中选,其中仿制药22个和原研药3个[34]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期限调整为自首家品种通过后3年内[34] - 2018年进口抗癌药实现零关税,17种抗癌药通过医保谈判降价纳入目录[35] - 带量采购政策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中标企业单位生产成本[34] - 医保局主导带量采购大幅降低药价并促进仿制药替代原研[34] - 临床急需40个境外新药通过加速审批通道上市[35] - CRO行业可帮助药企控制研发成本并缩短研发周期[40] 产品与研发资质 - 公司拥有100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28] - 公司拥有2个原料药批准文号[28] - 公司拥有78个诊断试剂注册批件[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19年将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积极开拓新领域并开发新产品,丰富研发管线[108] - 公司通过武汉亚太研究院加速新药研发项目创新孵化,推进研发平台建设项目[108] - 上海新高峰将通过GRDP管理体系拓展国内外医药企业医疗产品上市后再评价业务[108] - 公司将持续完善内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106] - 公司计划加强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增加营销人员配置和投入提升产品市场份额[107] 业绩承诺与商誉 - 资产重组业绩承诺要求标的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不低于16,602万元[128] - 上海新高峰2018年实际净利润为14,586.63万元,低于承诺业绩16,602万元,完成率87.86%[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