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太科技(002326) - 2022 Q4 - 年度财报
永太科技永太科技(SZ:002326)2023-04-25 16:00

季度营业收入表现 - 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7.37亿元,第二季度为15.80亿元,第三季度为15.64亿元,第四季度为14.55亿元[6] 季度净利润表现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一季度为3.90亿元,第二季度为1.04亿元,第三季度为0.58亿元,第四季度为0.02亿元[6] 季度毛利率与毛利额 - 2022年各季度毛利率分别为40.26%、25.99%、23.48%、28.07%[7] - 2022年各季度毛利额分别为6.99亿元、4.11亿元、3.67亿元、4.08亿元[7] 业务线毛利贡献 - 锂电材料板块贡献毛利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41.60%[7] 期间费用变化 - 2022年期间费用合计10.00亿元,同比增长7.21%,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79%[7] - 2022年研发费用为1.74亿元,同比增长37.71%[7] - 2022年财务费用为0.48亿元,同比下降67.11%[7]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39%,达到1.06亿元[19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7.48%,达到6.28亿元[198] 减值损失与非经常性损益 - 2022年第四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0.17亿元,资产减值损失0.39亿元[7]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0.33亿元,同比下降78.45%[8] 新能源汽车市场数据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05.8万辆同比增长96.9%[16]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16]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5.6%同比增长12.1%[16] - 锂离子电池行业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126] 股东持股情况 - 公司第一大股东王莺妹持股比例为16.46%持股数量为144,248,400股[26] - 公司第二大股东何人宝持股比例为12.71%持股数量为111,400,000股[2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1%持股数量为19,398,656股[26] - 浙江永太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47%持股数量为12,887,500股[26] - 金莺持股比例为0.66%持股数量为5,758,280股[26] - 上海阿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私募基金持股比例为0.52%持股数量为4,530,000股[26] - 中国农业银行中证500ETF持股比例为0.46%持股数量为4,038,207股[30] - 王莺妹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7,960,600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9,398,656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浙江永太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12,887,500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金莺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5,758,280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阿杏格致12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4,530,000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4,038,207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郑小菊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691,837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J.P. Morgan Securities PLC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533,986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517,431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麦旺球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2,300,700股,占人民币普通股[32]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何人宝、王莺妹夫妇[184]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 - 原材料一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25.83%[64] - 原材料二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7.58%[64] - 原材料三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4.92%[64] - 原材料四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3.94%[64] - 原材料五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例3.87%[64] - 原材料一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385,183.08元[64] - 原材料一下半年平均采购价格450,379.99元[64] - 原材料五上半年平均采购价格18,603.70元[64] - 原材料五下半年平均采购价格5,748.06元[64] - 能源采购成本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65] 产能与产能利用率 - 中间体设计产能12,803.75吨/年,产能利用率58.46%,在建产能32,720.00吨/年[69] - 医药原料药设计产能3,110.00吨/年,产能利用率40.06%,在建产能241.70吨/年[69] - 医药制剂设计产能455,825.00万粒/万片/万支/年,产能利用率19.39%,在建产能35,000.00万粒/万片/万支/年[69] - 锂电材料设计产能16,990.00吨/年,产能利用率63.78%,在建产能204,500.00吨/年[69] 在建项目与新增产能 - 内蒙古永太年产25000吨VC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乌环审[2022]17号)[72] - 永太新能源年产15万吨电解液项目于2022年11月进入试生产阶段[69] - 永太高新年产13.4万吨液态锂盐产业化项目(折固4万吨)正在建设中[69] - 永太高新年产33000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固态1万吨)正在建设中[69] - 永太高新获批新增产能包括6000吨/年六氟磷酸锂、1100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等[72] - 永太高新获批新增产能包括67000吨/年六氟磷酸锂溶液、67000吨/年双氟磺酰亚胺锂溶液[72] 技术与产品优势 - 子公司上海浓辉拥有境外农药登记证1200多个[75] - 公司掌握定向导入氟原子技术、手性酶催化反应技术、微通道反应技术、绿色反应技术等先进技术[77] - 公司氟苯中间体产品具有二氟、三氟、五氟、六氟、邻氟和对氟等多个产品系列近百个产品[78] - 公司锂电材料产品布局涵盖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电解液等多种产品及固态、液态产品形态[78] - 公司采用同一起始原料生产各种产品的模式,实现副产品综合利用以降低总体生产成本[79]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巴斯夫、拜耳、住友、默沙东、先正达等国际化学企业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82] 锂电材料产业链布局 - 公司通过永太高新和内蒙古永太布局锂盐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以及添加剂VC、FEC等电解液核心原料[84] - 公司2022年通过永太新能源和永太高新进军电解液市场,深化锂电材料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建设[84]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从年初6.66亿元增至年末9.59亿元,增长44.0%[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1.13亿元降至年末0.21亿元,下降81.4%[96] - 应收账款从年初6.70亿元增至年末10.98亿元,增长63.8%[96] - 短期借款从年初16.62亿元增至年末19.70亿元,增长18.5%[99] - 合同负债从年初7.07亿元增至年末9.28亿元,增长31.3%[102] - 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2.05亿元增至年末2.47亿元,增长20.5%[99] - 在建工程从年初17.42亿元增至年末19.40亿元,增长11.4%[99] - 应付票据从年初5.97亿元增至年末10.04亿元,增长68.2%[102]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16.05亿元增至年末20.57亿元,增长28.2%[105]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从年初26.11亿元增至年末29.04亿元,增长11.2%[10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从年初14.78亿元增至年末19.78亿元,增长33.9%[106] - 2022年总资产为74.63亿元,较年初68.64亿元增长8.7%[109][112] - 短期借款为11.70亿元,较年初14.24亿元减少17.8%[109] - 应付票据为4.67亿元,较年初2.09亿元增长123.6%[109] - 合同负债为7.12亿元,较年初5.34亿元增长33.3%[109]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为0.62亿元,较年初0.75亿元减少17.4%[109] - 未分配利润为14.48亿元,较年初14.09亿元增长2.8%[11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71亿元,较年初34.24亿元增长1.5%[112] - 公司总资产从年初972.44亿元增长至年末1,135.45亿元,同比增长16.7%[99][105] - 存货从年初12.02亿元大幅增加至年末16.56亿元,增长37.8%[99] - 公司商誉账面价值为600,936,834.86元,减值准备余额为133,374,263.93元[87] 收入与利润增长 - 2022年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3.13亿元[89] - 2022年营业收入633,621.93万元,同比增长41.79%[1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392.83万元,同比增长97.63%[126] - 营业收入为63.36亿元,较2021年44.69亿元增长41.8%[113] - 公司营业收入63.36亿元,同比增长41.79%[13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2%至20.71亿元[15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97.6%至5.54亿元[153]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7.2%至8.40亿元[153] 成本变化 - 营业成本为44.50亿元,较2021年29.34亿元增长51.7%[113] - 工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84.59%,从2021年1,436,240,977.51元增至2022年2,651,156,022.93元[144] - 锂电及其他材料类营业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95.64%,从2021年404,984,604.19元增至2022年1,197,276,264.81元[144] - 材料成本占工业营业成本77.79%,金额达2,062,220,474.25元,同比增长109.41%[144] - 锂电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35.36%,从2021年277,704,820.65元增至2022年931,298,766.17元[144] - 医药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86%,达907,423,388.22元,但占营业成本比重从49.02%降至34.23%[144] - 植保类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7.07%,从2021年327,082,110.19元增至2022年546,456,369.90元[144] 分业务收入表现 - 工业收入41.50亿元,占比65.50%,同比增长49.07%[133] - 贸易收入21.63亿元,占比34.13%,同比增长31.50%[133] - 锂电及其他材料收入19.82亿元,占比31.28%,同比增长70.41%[133] 分地区收入表现 - 国内收入36.63亿元,占比57.80%,同比增长56.99%[133] - 国外收入26.74亿元,占比42.20%,同比增长25.18%[133] - 海外业务收入267,363.33万元,同比增长25.18%,占总营收42.20%[128] 毛利率变化 - 工业毛利率36.12%,同比下降12.29个百分点[136] - 锂电材料毛利率39.59%,同比下降25.59个百分点[139] 销售量变化 - 工业制造业销售量17,174.63吨,同比增长47.29%[140]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682,226.37元,同比下降61.16%[1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8,119,440.63元,同比改善8.95%[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3,114,398,715.75元,同比增长12.57%[120]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468,043,764.22元,同比增长24.04%[120] - 支付的各项税费321,308,796.60元,同比增长84.42%[120]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739,182,653.51元,同比下降6.05%[12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4%至7623.70万元[154]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35.9%至5938.70万元[15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增长58.6%至47.04亿元[154]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扩大147.9%至4051.40万元[153] - 所得税费用同比增长29.7%至1.39亿元[15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现金流入增加17.37亿元[1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加至4.116亿元,同比增长146.4%[15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显著增长至8.019亿元,较上年3.322亿元增长141.4%[1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381亿元,较期初3.668亿元增长19.5%[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长至15.727亿元,同比增长35.9%[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6.518亿元,同比扩大51.8%[15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9.114亿元,同比减少11.9%[157] - 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为3410.54万元[157]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4256.73万元,同比增长91.1%[157] 所有者权益与利润分配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5.224亿元[161] - 综合收益总额为5.532亿元[16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3,427,213,937.46元[165]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745,788,325.77元[165]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2,057,248,262.04元[165]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208,995,086.37元[16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21,026,650.98元[165]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19,099,194.93元[165] - 综合收益总额为278,490,345.88元[168] - 未分配利润本期增加271,229,605.48元[168] - 少数股东权益期末余额为318,574,388.31元[165]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212,549,555.18元[165] - 专项储备本期提取金额为11,385,411.58元,使用金额为10,937,747.37元,净增加447,664.21元[170]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7,113,780.72元,期末余额为70,187,494.69元[170][174] - 未分配利润增加39,537,199.08元,期末余额达1,605,109,202.90元[170][174] - 盈余公积增加14,132,647.62元,期末余额为198,416,907.56元[170][174] - 资本公积减少102,728,005.57元,期末余额为771,657,893.90元[1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522,385,458.26元,较期初增加98,129,172.65元[170][174] - 少数股东权益为212,272,573.74元,较期初减少47,271,994.43元[170] - 所有者权益合计3,734,658,032.00元,同比增长9.06%[170][174] - 综合收益总额为134,212,695.48元,其中净利润贡献141,326,476.20元[174] - 利润分配总额87,656,629.50元,全部为对股东的现金分红[174] - 公司股本总额为876,566,295元,注册资本为876,566,295元[184] - 2022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470,812,351.59元,较期初增长4.1%[177] - 2022年未分配利润为1,448,099,911.68元,较2021年增长9.1%[177][183] - 2022年盈余公积为209,741,527.78元,较2021年增长12.4%[177][183] - 2022年专项储备提取和使用金额均为12,235,307.87元[177] - 2022年其他综合收益为63,425,271.91元,较2021年下降10.3%[177][183] - 2022年资本公积为872,979,345.22元,与2021年持平[177][183] - 2022年综合收益总额为90,416,112.87元[180] - 2022年提取盈余公积9,056,06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