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营业收入为81.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34%[22] - 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85亿元人民币,同比改善88.42%[22]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61%[22] - 2022年末总资产为95.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45%[22] - 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4%[22] - 2022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9.82%[22] - 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1.63亿元、25.04亿元、22.36亿元和12.63亿元[31] - 公司2022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均为亏损,分别为-6335.85万元、-6776.40万元、-6703.42万元和-2.87亿元[31] - 公司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2.72亿元,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3.23亿元和政府补助3346.23万元[33][34] - 财务费用大幅减少52.27%至1.95亿元,主要因汇兑损失、贴息及手续费用减少[88] - 研发费用下降38.77%至2.70亿元,反映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下降[88] - 销售费用下降19.29%至1.44亿元,主要因销售规模下降所致[88] - 资产减值损失达2.99亿元,占利润总额66.75%[96] - 投资收益2.31亿元,主要来自处置子公司[95][96]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降至3.31%,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9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降至75.54亿元,同比下降53.68%[9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降至3.87亿元,同比下降64.6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正为5.18亿元,同比改善158.11%[9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51.97亿元,同比下降34.56%[92] - 货币资金从22.19亿元降至7.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47个百分点至7.92%[97] - 应收账款从25.94亿元降至14.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4.40个百分点至14.76%[97] - 固定资产从29.82亿元增至31.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14个百分点至33.16%[97] - 短期借款从37.37亿元增至32.6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56个百分点至34.16%[97] - 长期借款从4.24亿元增至5.4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53个百分点至5.66%[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3552.32万元增至6125.98万元,公允价值变动2573.66万元[101] - 报告期投资额2.55亿元,较上年同期15.41亿元下降83.46%[104] 各业务线表现 - 光伏行业收入为41.4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50.70%,同比下降21.52%[63] - 通信行业(运营商)收入为18.96亿元人民币,占比23.22%,同比下降11.98%[63] - 其他通信行业收入为18.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19%[63] - 光纤光棒行业收入大幅增长82.07%至2.49亿元人民币[63] - 光伏组件及电池片收入增长23.64%至38.11亿元人民币[64] - 光伏电站收入暴跌91.19%至1.64亿元人民币[64] - 通信行业(运营商)营业成本为16.2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1.81%,同比下降14.47%[81] - 除运营商外的其他通信行业营业成本为15.9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1.32%,同比下降35.45%[81] - 光伏行业营业成本为40.44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54.16%,同比下降22.11%[81] - 光纤光棒行业营业成本为2.0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71%,同比大幅增长80.86%[81] - 光伏组件及电池片营业成本大幅增长21.29%至37.3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31.80%升至49.97%[82] - 光纤及光棒营业成本激增179.33%至2.0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0.75%升至2.71%[82] - 光伏电站营业成本暴跌90.52%至1.8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9.74%降至2.42%[82] - 阻燃耐火软电缆营业成本下降31.12%至12.3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18.46%降至16.48%[82] - 晶体硅太阳能光伏产品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85.34%,较2021年71.36%显著提升[83] - 阻燃耐火软电缆销售量同比下降11.97%至167,033.01公里,生产量同比下降15.54%至166,931.67公里[68] - 金属导体销售量同比增长37.14%至1,488.56吨,生产量同比增长34.52%至1,498.65吨[68] - 电缆料销售量同比下降31.21%至36,278.38吨,库存量同比下降82.92%至887.43吨[68] - 船用电缆销售量同比下降45.63%至19,142.18公里,库存量同比增长55.49%至2,640.94公里[69] - 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销售量同比增长47.23%至2,529.03兆瓦,库存量同比下降67.75%至150.04兆瓦[69] - 商业电站销售量同比下降90.05%至32.01兆瓦,生产量同比增长50.42%至39.23兆瓦[69] - 光棒销售量同比增长210.52%至185,719.95公斤,库存量同比下降96.54%至1,704.52公斤[69][71] - 公司拥有各项有效专利共计910项[53]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208项、实用新型专利693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56] - 公司拥有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19项[56] - 公司拥有TOPCon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30项[56] - 公司拥有钙钛矿叠层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6项[56] - 公司拥有IBC电池及组件研发专利等技术储备3项[56] - 公司已获得光伏产品相关资质认证30项[60] - 公司已获得线缆产品相关资质认证77项[60] - 研发人员数量大幅减少至508人,同比下降59.75%[90] - 研发投入金额降至2.7亿元,同比下降38.77%[90] - 四氯化硅单耗下降2%,氦气单耗下降15%,氯气单耗下降50%以上[90] 各地区表现 - 国外市场收入增长14.92%至32.38亿元人民币,占比39.66%[64] - 西南地区收入大幅增长206.85%至1.73亿元人民币[64] - 华中地区收入下降78.08%至1.25亿元人民币[64] - 泰国工厂境外资产规模6.09亿元,收益亏损2989.28万元,收益率-12.64%[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制定《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并于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199]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00] - 公司面临光伏产业政策变化风险需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140] - 公司光伏组件出口业务面临汇率波动风险主要采用美元欧元日元结算[141] - 特种线缆业务主要原材料为铜铝PVC光伏业务主要原材料为硅片及辅材[141] -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造成产品成本难以控制毛利承压[141] - 公司目前处于预重整程序若重整失败将面临破产和终止上市风险[143]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和违规担保情况[3] - 公司股票因违规事项被继续实施其他风险警示[3] - 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问题[152][157] -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存在执行不到位情况[152] - 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余额为16.75亿元人民币[24] - 光伏电站股权交易形成的资金占用余额为1.20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对控股股东违规担保余额为1.37亿元人民币[26] - 公司资产独立拥有完整法人资产和生产经营系统[154] - 公司财务独立但存在资金占用问题[156]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87] - 公司积极采纳董事提出的符合发展需求的合理化建议[188] - 董事勤勉尽责,主动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内部控制建设情况[188] - 所有董事均未出现连续两次未亲自参加董事会会议的情况,无缺席记录[186] - 董事王伟峰、董曙光、陈波瀚、陈昆、蒋悟真、迟梁各参加12次董事会会议[186] - 董事李兴尧参加10次董事会会议[186] - 董事陈辉、程娴、王柏兴、马晓虹各参加5次董事会会议[186] - 董事郭长兵参加2次董事会会议[186] - 审计委员会在2022年2月28日和4月28日分别召开会议审议2021年四季度和2022年一季度审计工作报告[189]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12次会议,包括5次第五届董事会临时会议、2次第五届董事会定期会议、3次第六届董事会临时会议和2次第六届董事会定期会议[184][185]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2022年发生多起变动,包括独立董事郭长兵、监事会主席李文嘉因个人原因离任[163][164] - 董事长王柏兴、董事马晓虹、监事宗珏于2022年08月15日因任期届满离任[164][165] - 2022年03月23日选举李兴尧为独立董事、钱文庆为监事会主席[165] - 2022年08月15日选举王伟峰为董事长、董曙光为副董事长、陈辉和程娴为董事[165] - 2022年08月15日聘任陈新祥、钱宏燚为副总经理[165] - 公司现任董事长王伟峰兼任总经理及多家子公司董事长职务[166][167] - 副董事长董曙光拥有光伏行业资深管理经验,现任多家光伏相关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168] - 董事陈辉现任公司董事及多家子公司董事,并担任绿尔盛环境科技董事长[169] - 董事陈昆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上海电缆研究所副所长[171] - 董事程娴现任公司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并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171] - 公司2022年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1191.11万元[183] - 副董事长董曙光税前报酬最高为184.78万元[183]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伟峰税前报酬为81.76万元[183] - 独立董事迟梁和蒋悟真税前报酬均为12万元[183] - 独立董事李兴尧税前报酬为8.26万元[183] - 财务总监徐珍英税前报酬为77.05万元[183] - 副总经理孙建宇税前报酬为102.84万元[183] - 副总经理陈新祥税前报酬为85.81万元[183] - 副总经理钱宏燚税前报酬为72.33万元[183] - 离任董事长王柏兴税前报酬为125.15万元[183]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伟峰期末持股数为5,198,025股,较期初被动减持1,732,675股,减持比例约为25.0%[161] - 董事陈波瀚期末持股数为175,000股,与期初持平[161] - 财务总监徐珍英期末持股数为100股,与期初持平[162] - 离任董事王柏兴期末持股数为27,637股,与期初持平[162] 重大合同与客户供应商 - 重大销售合同中组件业务单笔合同金额最高达67,436.4万元(待履行金额)[73] - 电池片销售合同已全部回款金额合计达46,711.69万元(含无锡新能源31,475.88万元等)[73] - 电站销售业务待履行金额合计9,310.01万元(含山东能源两笔合同)[73] - 电站销售业务中,山东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14,994.7万元,已回款12,536.5万元,回款比例83.6%[74] - 组件业务中,ibvogt项目合同金额4,869.7万元,已全部回款,回款比例100%[74] - 组件业务中,** West Solar Project, LLC项目合同金额60,096.16万元,已全部回款,回款比例100%[74] - 电站销售业务中,宁夏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33,363.39万元,已回款32,944万元,回款比例98.7%[74] - 扶贫EPC业务中,丰宁满族自治县鼎元光伏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26,531.64万元,已回款24,925.64万元,回款比例94%[74] - 电力电缆业务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8,484.76万元,已回款1,580.02万元,回款比例18.6%[75] - 电力电缆业务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新疆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6,945万元,已回款767.04万元,回款比例11%[75] - 电力电缆业务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7,070.64万元,已回款1,408.32万元,回款比例19.9%[75] - 电力电缆业务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5,000万元,已回款499万元,回款比例10%[75] - 电力电缆业务中,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项目合同金额7,329.77万元,已回款5,430.78万元,回款比例74.1%[75] - 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电力电缆销售额1.28亿元,已回款1092.95万元[76] - 对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电力电缆销售额6547.75万元,已回款1670.34万元[76] - 与江苏智慧能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片采购合同金额3996万元,实际执行5971.37万元,超额执行[78] - 与T.S SOLAR ENERGY CO.,LTD硅片采购合同已全部履行,金额1.01亿元[78] - 与无锡新能源有限公司硅片采购合同已全部履行,金额1.55亿元[78] - 与****太阳能高科技(南昌)有限公司组件采购合同金额8047.6万元,待履行金额7638.4万元[78]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26.2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2.10%,其中最大客户占比14.34%[85]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1.1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0.65%,最大供应商占比8.76%[86] 募投项目与资金使用 - 2017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106,144,500.00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084,821,830.00元[112]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106,200.44万元对全资子公司腾晖光伏进行增资,使其注册资本由296,500.654076万元增至402,701.094076万元[113] - 公司以募集资金73,496.82万元置换先期投入光伏电站项目的自筹资金[113]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98,747.25万元对控股子公司青海中利进行增资,持股比例由77.60%增至94.73%[115] - 公司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将53,534.49万元募集资金投入新的光伏扶贫项目[115] - 公司再次使用募集资金53,534.49万元对腾晖光伏进行增资,使其注册资本增至456,235.584076万元[116] - 截至报告期末,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308,486.94万元,累计变更用途的募集资金总额为152,281.74万元,占比49.36%[114]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13.93万元,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114] - 公司将"年产600吨光纤预制棒、1,300万芯公里光纤项目"变更为"年产600吨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项目",预留3,011.02万元,剩余50,900.00万元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19] - 全资子公司腾晖光伏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人民币73496.82万元置换先期投入的自筹资金[125] - 2018年使用不超过1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19年5月21日全额归还[125] - 2019年再次使用10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0年5月19日全额归还[125] - 2020年使用不超过728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1年5月12日全额归还[125] - 2021年使用不超过6344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2年5月11日全额归还[125] - 2022年使用不超过56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并于2022年11月2日全额归还[125] - 募投项目"350MW光伏电站项目"因组件价格下降和成本控制产生节余资金[125]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本金及利息为13.93万元存放于专户[125] - 中国农业银行常熟沙家浜支行账户(尾号1151)余额10.14万元因
ST中利(002309)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