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陆重工(00225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海陆重工海陆重工(SZ:002255)2022-04-08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5.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07%[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0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525元/股,同比下降44.03%[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38%,同比下降19.19个百分点[19] - 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0.94亿元,占全年总收入的40.6%[23] - 公司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2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贡献1.70亿元,占比38.5%[23] - 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4003万元,较第二季度6643万元下降39.7%[23] -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3,279.10万元,同比增长25.05%[109] - 公司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1,087.28万元,同比增长49.39%[10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工业制造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4.05%至12.12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80.60%[75] - 环保工程服务原材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67.63%至1.351亿元[75][77] - 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费用及其他成本同比激增249.38%至1.159亿元[77] - 环保工程服务人工工资成本同比增长248.20%至4523万元[75][77] - 其他业务制造费用及其他成本同比增长680.27%至503万元[76][78] - 新能源业务折旧费用同比增长17.50%至5178万元,占成本比重85.36%[76][78] - 核电产品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72.10%至1809万元[77] - 污水处理工程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55.97%至2106万元[77] - 固废处置燃料动力费用同比下降10.26%至363万元[78]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加72.66%,达到94,175,377.47元[83] - 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31.04%,达到155,037,132.12元,占营业收入6.12%[86]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92.57%,降至2,186,787.70元,主要因无借款利息减少[83]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72.52%,降至23,258,241.01元,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费用减少[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为工业余热锅炉、大型及特种材质压力容器及核安全设备的制造销售;固废、废水等污染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的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光伏电站运营[18] - 工业制造收入193,462.03万元,同比增长26.76%,占营业收入76.38%[66] - 环保工程服务收入24,625.28万元,同比增长152.93%,占营业收入9.72%[66] - 新能源业务收入15,368.99万元,同比下降33.19%,占营业收入6.07%[66] - 压力容器产品收入90,681.86万元,同比增长123.34%,占营业收入35.80%[66] - 工业制造毛利率22.26%,同比增长0.61个百分点[69] - 环保工程服务毛利率19.70%,同比下降8.42个百分点[69] - 新能源电力销售毛利率60.53%,同比下降5.93个百分点[69] - 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第一[49] - 公司为山西潞宝设计制造国内最大的260t/h干熄焦余热锅炉[50] - 公司参与的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1] - 公司完成全球首台高温气冷堆堆芯壳及余热排出系统水冷壁制造任务[51] - 公司完成全球首台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安全专设余热排出系统制造[51] - 公司完成全球首次CAP1400示范工程复合板球型安注箱制造任务[51] - 公司完成第二代压水堆堆内构件吊蓝筒体国产化首件制造[52] - 公司完成AP1000堆型堆内吊具国产化首件制造[52] - 公司完成华龙一号高温取样冷却器双螺旋盘管换热器国产化首件制造[52] - 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获得批准延续[53] - 公司全资子公司海陆新能源持有光伏电站共约156MW[54] - 工业余热锅炉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56] - 公司成功入围国家机械工业百强企业[56] - 公司核安全设备相关专利共12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60] - 公司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获得批准延续[61] - 公司为国内最大2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配套制造[59] - 公司承接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大规模民营炼化项目大型设备[59] 各地区表现 - 境内销售收入252,072.19万元,同比增长25.73%,占营业收入99.52%[6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2年经营目标为实现销售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0%-20%[110] -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钢板、合金钢、钢管、锻件等,2021年价格出现较大涨幅[110] -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增长较快,存在呆账风险[111] - 2035年核电装机目标规模达到1.7亿千瓦[34] - 2030年前每年需保持6台核电机组开工规模[34] - 2019-2021年核电新机组获批数量分别为6/4/5台[35] - 2025年在运核电装机目标达7000万千瓦[35] - 2035年在运及在建核电装机容量合计目标达2亿千瓦[35] - 2021年运行核电机组累计发电量4071.4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1.17%[35] - 2021年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5.02%[35] - 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目标60%[38] - 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目标80万吨/日[38] - 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社会用电量比重目标11%[39]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99%[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四季度为1.02亿元,较第三季度7845万元增长30.6%[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99%至1.56亿元[8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21.91%至-2989万元[8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99.07%至-430万元[8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上升136.12%至1.19亿元[87]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达1.34亿元,占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101.6%[25] - 政府补助金额为1741.79万元,较2020年2046万元下降14.9%[2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438.67万元,较2020年1773万元下降75.3%[2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8.59万元,较2020年2002万元由盈转亏[24] - 计入当期损益的资金占用费为203.89万元,较2020年310.49万元下降34.3%[25] - 债务重组损益为-4.25万元,2019年为-262.17万元[25]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33亿元占利润总额27.65%[89][93] 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5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2.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2%[19] - 合同资产同比增长65.88%至2.21亿元[9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3.25亿元较期初增长71.52%[92][93]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3.96亿元含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1.36亿元[94] - 未分配利润亏损减少8.76个百分点至-1897万元[92] 研发和创新 - 公司全年研发投入15,503.71万元[55] - 报告期新取得专利2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55] - 累计取得有效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55] - 研发人员数量同比下降4.65%至164人,占比12.83%[86] - 研发人员中本科学历人数同比增长10.67%至83人[8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34.48%至39人[86] - 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比例为0%,无资本化研发投入[86] 投资和子公司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海锅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79] - 公司对上海海锅科技新设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100%[98] - 上海海锅科技预计年均收益为500万元人民币[98] - 本期投资亏损204.83万元人民币[98] - 张家港格锐环境总资产3.17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75亿元人民币[104] - 张家港格锐环境营业收入1.2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788.85万元人民币[104] - 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总资产11.41亿元人民币,净资产4.60亿元人民币[104] - 张家港海陆新能源营业收入1.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243.83万元人民币[104] - Raschka Holding AG总资产1.73亿元人民币,净资产4706.89万元人民币[104] - Raschka Holding AG营业收入2.4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706.39万元人民币[104] - 公司子公司张家港海陆新能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总资产11.41亿元,净利润5,214.43万元[106] - 公司子公司Holding AG注册资本110万瑞郎,总资产2.46亿元,净利润2,701.79万元[10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99][100] - 瑞士Raschka投资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净利润2706.39万元人民币[182] - 瑞士Raschka投资有限公司累计净利润承诺需达到400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12月31日)[181] - 公司对瑞士Raschka投资有限公司商誉原值2685.44万元人民币,已计提减值2683.93万元人民币[182] - 公司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海锅科技有限公司[188] 公司治理和股东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24.13%,金额为611,256,485.93元[8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17.86%,金额为263,760,500.33元[81] - 2021年接待5次投资者调研活动,包括4次实地调研和1次业绩说明会[113]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6.71%[119]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5.98%[119] - 董事长徐元生期末持股96,227,848股,持股期间无变动[121] - 董事张卫兵期末持股757,332股,持股期间无变动[121] - 董事张郭一期末持股40,000股,持股期间无变动[121] - 董事邹雪峰期末持股607,432股,持股期间无变动[121] - 董事张展宇期末持股110,000股,持股期间无变动[121]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监管要求,无重大差异[117] - 公司保持业务、人员、资产、机构和财务独立性[118]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合计为134,149,794元[122] - 副总经理徐冉2021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9,456,302元[122] - 副总经理陈吉强2021年度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950,880元[122] - 2021年4月20日董事韩新儿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123][124] - 2021年4月20日董事姚建军因个人原因辞职离任[123][124] - 2021年4月20日邹雪峰因职务调整辞去监事会主席职务并被选举为董事[124] - 2021年4月20日张展宇被选举为公司董事[124] - 2021年4月20日傅有国被选举为公司监事[124] - 财务负责人王申申自2016年4月起担任公司财务负责人[125] - 董事会秘书张郭一曾任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及董事会秘书[125] - 公司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徐元生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94.25万元[133] - 公司董事、财务负责人王申申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2.13万元[133] - 公司副总经理陈吉强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80.01万元[135] - 公司副总经理周华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73.58万元[135] - 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卫兵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7.2万元[133] - 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张郭一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5.01万元[133] - 公司副总经理徐冉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45.16万元[135] - 公司董事张展宇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61.27万元[133] - 公司独立董事于北方、陆文龙、冯晓东2021年税前报酬均为7.79万元[133]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报酬合计为614.48万元[135]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召开7次会议,包括5次定期会议和2次临时会议[136]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其中陆文龙董事以通讯方式参加1次会议[137]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38] - 董事提出的建议均被公司采纳[139] - 审计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审议年度综合授信、现金管理等议案[141] - 战略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重大事项[141] - 公司2021年向银行申请综合授信额度并获得批准[141] - 公司使用部分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1] - 公司为广州拉斯卡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141] - 公司审议通过出售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议案[141] - 公司2021年度未进行现金分红,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51] - 公司报告期内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52] - 公司报告期内无劳务外包情况[150]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278人,其中母公司1036人,主要子公司242人[147] - 生产人员632人,占比49.5%[147] - 技术人员323人,占比25.3%[147] - 行政人员225人,占比17.6%[147] - 销售人员72人,占比5.6%[147] - 财务人员26人,占比2.0%[147] - 员工教育程度中专及以下748人,占比58.5%[147] - 本科及以上学历296人,占比23.2%[147] - 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57人[147] - 当期领取薪酬员工总数1289人[147] 风险和内控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比例为100%[157] - 公司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比例为100%[157]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7]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57] - 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7]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57] -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于2022年04月09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57] - 公司发现时任董事吴卫文涉嫌挪用资金导致存货损失达1.64亿元[159] - 公司因违反水污染防治法被罚款47万元人民币[168] - 张家港海陆聚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因违反环境保护条例被罚款36万元人民币[168] - 子公司格锐环境工程COD排放总量为1690(核定总量4000)[163] - 子公司格锐环境工程氰化物排放总量为0.0164(核定总量8)[163] - 子公司清源水处理COD排放总量为110.25(核定总量328.5)[163] - 子公司清泉水处理COD排放总量为67.49(核定总量324)[163] - 子公司合力能源发展NOX排放总量为17.26吨(核定总量22.69吨)[163] - 子公司合力能源发展烟尘排放总量为1.08吨(核定总量3.4吨)[163] - 公司2021年修订《子公司管理制度》加强财务权限控制[160] - 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2715万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0.82%[184][185] - 张家港华兴合力能源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2500万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12月现金清偿[184] - 江苏中科海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期末余额215万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12月现金清偿[184] - 报告期新增非经营性资金占用金额431.13万元人民币[184] - 公司2017年收购宁夏江南集成科技有限公司83.6%股权,但标的业绩未达承诺[111] - 原控股子公司江南集成2017-2019年度累计经营业绩未达承诺标准,涉及83.6%股权补偿[180] - 补偿义务人吴卫文所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