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0.51亿元,同比下降32.26%[27] - 营业收入105,119.24万元,同比下降32.26%[5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40.47万元,同比下降68.11%[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0.47万元,同比下降68.54%[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20.06万元,同比下降80.79%[2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89元/股,同比下降68.11%[2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08%,同比下降7.13个百分点[27] - 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7亿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83.7%至2.88亿元,第四季度达4.45亿元[3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第二季度达3223万元,但第四季度亏损407.6万元[32] - 扣非净利润第四季度亏损1271.4万元,与净利润差异主要源于非经常性损益影响[32][3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总额同比下降30.5%至8.17亿元,上年同期为11.75亿元[70]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16%至8008.63万元[76] - 研发投入金额为8008.63万元,同比下降4.16%[89] - 所得税费用651.77万元,同比下降59.98%[59] - 职工薪酬同比增长11.5%至2.0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4.79%[70] - 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9.1%至5.7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0.87%[7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成服务收入40,895.16万元,同比下降46.41%[60][64] - 管理软件及服务收入31,137.24万元,同比增加2.34%[60][64] - 汽车电子及服务收入32,837.27万元,同比下降32.08%[60][64] - 汽车电子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3.8%至2.3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9.33%[70] - 管理软件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1.0%至2.21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7.06%[70] - 集成服务收入同比下降43.7%至3.5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43.46%[70] - 公司聚焦三大核心产品:客户生态平台(CEP)、财务一体化平台(EIP)、OTD智能制造解决方案(SMP)[44] - 云原生平台Fusion.Cloud2.0完成初步建设,实现自主可控技术能力[44] - 外部市场成功拓展至三一重工、延边国泰等集团外客户[47] - 智能网联业务覆盖商用车、乘用车及新能源车,提供端云一体化平台服务[43] 研发活动与成果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62%,同比上升2.24个百分点[89] - 研发人员数量为770人,同比增加1.05%[8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55.10%,同比上升0.67个百分点[86] - 硕士学历研发人员76人,同比增长5.56%[86] - 30岁以下研发人员109人,同比增长5.83%[89] - 2021年公司获得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27项[48] - 累计获得知识产权授权255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占比7.1%),实用新型专利30项(占比11.8%),外观设计专利34项(占比13.3%),软件著作权173项(占比67.8%)[48] - 累计获得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占比3.6%),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4项(占比14.3%),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占比14.3%),长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5项(占比17.9%),中国一汽科学技术进步奖14项(占比50%)[48] - 2021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项(占当年专利总数46.2%),外观设计专利7项(占当年专利总数53.8%)[48][52] - 2021年获得软件著作权涵盖管理系统(如SRM模具采购管理系统)、云平台(启明云仓)、制造执行系统(MES)、物流系统(vTMS)等27项[51][52] - 智能运维平台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实现系统业务自动化运维,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80] - OTD系统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支持多工厂工作模式打通,形成业务标准化解决方案[80] - 统一费控管理系统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实现预算统一入口和降本增效[80] - PD财务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内置标准成本测算模型,实现目标成本管理[80] - EIP研发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咨询能力[80] - Fusion.Cloud研发项目于2021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打造支撑ERP类应用的2B新研发平台[83] - 信息综合管理系统-M51项目计划于2022年1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支持车辆信息记录管理诊断等功能[83] - EP项目计划于2022年3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打造数字化营销一体化解决方案[83] - 基于企业微信的微营销产品项目计划于2022年2月完成所有研发目标,扩展私域获客渠道[83]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亿元,同比下降313.95%[2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799.20万元,同比下降313.95%[5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8亿元,同比下降313.95%[90][9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753.22万元,同比下降293.58%[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亿元,同比下降293.58%[90][93] - 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第一至第三季度均为负值,第四季度转正为7542万元[32] 资产和存货状况 - 存货期末余额52,375.68万元,同比增加48.26%[56] - 存货为5.2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4.71%,同比上升8.90个百分点[93]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65,290.56万元,同比减少35.91%[56] - 货币资金为6.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80%,同比下降14.78个百分点[93] - 总资产为21.20亿元,同比下降5.16%[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29亿元,同比增长2.19%[30]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余额为5639.17万元,较期初1.49亿元下降62.15%[97] - 金融资产总额期末为6196.98万元,较期初1.55亿元下降60%[97]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余额为557.81万元,与期初数持平[97] 子公司表现 - 天津启明子公司净利润791.49万元,占营业收入2412万元的32.8%[105] - 大连启明子公司净利润419.88万元,占营业收入3216.63万元的13.1%[105] - 成都启明子公司净利润52.19万元,占营业收入1164.32万元的4.5%[105] - 启明安信子公司净利润63.54万元,占营业收入2509.91万元的2.5%[109] - 启明菱电子公司净利润67.78万元,占营业收入1.69亿元的0.4%[109]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合计7.70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3.29%[73]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销售额3.45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32.85%[73]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合计2.8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30.36%[73]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中政府补助2021年金额为1227.8万元,较2020年1908万元下降35.6%[34] - 其他营业外收支2020年金额为-2608.3万元,2021年转为正193.1万元[38]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从事与公司相同或相近业务[117][121] - 公司具备完全独立的业务体系及资产结构,与控股股东产权清晰[121] - 公司财务独立,拥有独立核算体系及银行账户,未发生控股股东资金占用[121] - 公司人员独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均专职在司任职[121] - 公司机构独立,与控股股东无混合经营或合署办公情况[121] - 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122]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15人,期初持股数均为0股[125][128][131] - 报告期内所有管理人员持股无变动,本期增持、减持及其他增减变动均为0股[125][128][131] - 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为三分之一[117] - 公司关联交易公平合理,无损害中小股东权益行为[117] - 公司通过《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及巨潮资讯网进行信息披露[117] - 公司2021年召开5次临时股东大会和1次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在48.79%至49.09%之间[124] - 报告期内共召开13次董事会会议[147] - 董事李丹参加全部13次董事会会议[151] - 独立董事于福参加13次董事会会议[151] - 董事许万才参加3次董事会会议[151]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51] 管理层变动与薪酬 - 原董事长门欣于2021年10月19日离任[131] - 原董事兼总经理陶晖于2021年10月25日离任[131] - 原董事刘殿伟于2021年10月25日离任[131] - 原副总经理金勇俊于2021年9月5日离任[131] - 原副总经理张海兰于2021年12月6日离任[131] - 原监事刘明于2021年10月25日因退休离任[131] - 报告期内共6名管理人员因工作调整或退休离任[131] - 现任董事长许万才(54岁)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背景[133]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698.6万元[144] - 独立董事津贴标准为税前5万元/人[144] - 副总经理袁泉税前报酬最高为112.2万元[144] - 原董事总经理陶晖离任报酬为116.9万元[144] - 董事会秘书安威税前报酬为82.9万元[144] - 公司董事李丹、杨海岚及监事会主席李晓红在控股股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任职并领取薪酬[141] 员工结构 - 公司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525人,其中技术人员1,255人占比82.3%[161] - 公司员工教育程度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152人占比10%,大学本科1,188人占比77.9%[161] - 公司生产人员22人占比1.4%,销售人员56人占比3.7%[161]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5人[161] - 公司2021年职工薪酬总额占成本总额的31.97%[162] - 公司2021年工资总额降低2%[162]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P4以上)数量占比为45.7%,工资总额占比约为48.7%[162] - 公司劳务外包工时总数100,600小时,支付报酬总额6,159,108.45元[166] 股利分配 - 公司以4.09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8]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0,427,422.75元,占可分配利润40,404,720.53元的50.6%[166] - 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总股本基数408,548,455股[166][169] 内部控制与审计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比100%[176]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营业收入占比100%[176] - 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获标准无保留意见[180][183]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9]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79] - 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9] - 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79]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营业收入错报≥1%为重大缺陷[179] - 内部控制缺陷定量标准:资产总额错报≥1%为重大缺陷[179] - 公司流程架构梳理暂定16个L1级流程[174] - 公司更新完善建立制度及流程文件37个[174] 资质与认证 - 公司通过CMMI5、ISO9001、ISO27001、ISO20000、IATF16949等国际体系认证[55] - 拥有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一级资质[55] - 获得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二级、安全运维三级)[55]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55] - 拥有测绘资质证书甲级资质[55]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址为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百合街1009号,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20] - 公司不属于环保部门重点排污单位[187] - 报告期内无环境行政处罚记录[18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及衍生品投资活动[101][102] - 公司金融负债期末余额为零[97] - 2021年公司摊销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费用526.50万元[173] - 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费用占当期股权激励费用比重81.71%[173] - 2020年12月31日董事会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170] - 2021年3月24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股票期权激励计划[170] - 2022年2月25日董事会通过预留股票期权授予议案[170] - 激励对象考核分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档次[170]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193] - 首次执行日前经营租赁采用简化处理,租赁负债计量采用加权平均增量借款利率4.65%[200] - 使用权资产计量不包含初始直接费用[200] - 续租或终止租赁选择权根据首次执行日前实际行使情况确定租赁期[200] - 使用权资产减值测试采用评估首次执行日前合同是否为亏损合同的替代方法[200] - 租赁负债折现率对相似特征租赁采用同一利率[200] - 首次执行日前租赁变更按最终安排进行会计处理[200] - 亏损合同根据首次执行日前资产负债表亏损准备金额调整使用权资产[200]
启明信息(002232)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