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达新材(002211) - 2021 Q4 - 年度财报
宏达新材宏达新材(SZ:002211)2022-04-29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1年营业收入为5.657亿元,同比下降38.58%[18]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166亿元,同比下降1,522.94%[18] - 2021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2亿元[25]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22%[18]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减少38.58%[49] - 净利润亏损7.17亿元,同比减少7.67亿元[49]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565,732,950.33元,其中硅橡胶业务收入为548,456,878.45元,占比96.97%[65] - 信息通讯设备业务收入大幅下降至17,276,071.88元,仅占总营收3.05%[65] - 净利润为-7.17亿元,同比下降1523.12%[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生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03.5%,从1,470万元增至5,932万元[63][64] - 混炼胶营业成本同比增长6.1%,从3.55亿元增至3.77亿元[64] - 信息通讯设备营业成本同比下降95.1%,从3.87亿元降至1,907万元[6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8.42%至1386.09万元[68] - 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长57.44%至4546.42万元[6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42.69%至453.47万元[6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9.53%至2356.19万元[68][7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1.33个百分点至4.16%[71] - 有机硅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比例96.16%,较2020年95.00%上升1.16个百分点[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高温硅橡胶材料和信息通讯业务[16] - 公司信息通讯业务受"专网通信"事件影响生产设备大部分处于停滞状态[16] - 公司传统高温硅橡胶业务未受影响正常经营[16] - 有机硅业务营业收入5.48亿元,较2020年增长27.40%[42] - 有机硅产品综合毛利率16.04%,较2020年8.88%提升7.16个百分点[42] - 专网通信业务2021年下半年处于停滞状态[40] - 有机硅行业收入5.48亿元,同比增长27.40%,占营业收入比重96.95%[51] - 信息安全行业收入1727.6万元,同比减少96.48%,毛利率为-58.93%[54] - 生胶产品收入7821.6万元,同比增长405.12%,毛利率24.15%[54] - 混炼胶产品收入4.37亿元,同比增长13.08%,毛利率13.68%[54] - 信息通讯设备收入1384.8万元,同比减少97.16%,毛利率-37.73%[54] - 生胶销售量2963吨,同比增长250.24%[55] - 信息通讯设备销售量17.52万件,同比减少74.98%[56] - 高抗撕混炼胶项目预计实现收入2500万元[70] - 电子电柜屏蔽硅橡胶项目预计实现收入1800万元[7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有机硅主要原材料DMC供应紧张局势预期2022年缓解[32] -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组织模式[39]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有机硅单体(DMC等),对外部市场价格波动敏感[39] - 原材料采购采用款到发货模式,硅氧烷(DMC)采购额占比70.10%[42] - 公司产品包含230多个高温硅橡胶品种牌号[46] - 采用直营模式,产品直接销售终端工厂,无中间商环节[47] - 公司对子公司上海观峰和上海鸿翥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并遣散人员[37] - 公司承诺将相关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或出售给无关联第三方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177] - 公司控股企业承诺不新增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业务相竞争的其他业务[177] 审计意见和内部控制 - 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由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的非标准审计报告[5] - 公司收到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5] - 公司报告期内发现风险管理体系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需要更正[142] - 公司报告期内发现个别存货管理登记滞后缺陷,可能导致财务报表需要更正[143] - 公司对已发现的历史内控缺陷进行全面整改,已完成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全面诊断[142] - 公司加强存货出入库单据审核,确保原材料及时办理入库手续[143] - 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整改完成时间为2021年10月30日[142] - 公司存货管理缺陷整改完成时间为2021年6月30日[143] - 公司内部控制整改责任人为董事会及全体高级管理人员[142][143] - 公司通过内部审计部加强对各项内控制度的检查力度[142]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评价定量标准:一般缺陷为潜在错报 < 利润总额的5%,重要缺陷为利润总额的5% ≤ 潜在错报 < 10%,重大缺陷为潜在错报 ≥ 利润总额的10%或金额 ≥ 1000万元[148]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0个[148]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数量为2个[148] - 公司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8] - 公司非财务报告重要缺陷数量为0个[148] - 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内部控制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149][150] 资产减值与信用风险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52亿元,占利润总额21.27%[78] - 计提资产减值损失5.5亿元,占利润总额77.26%[78] - 公司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达1.34亿元,主要因子公司上海观峰和上海鸿翥客户逾期支付货款产生[96] - 公司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可能对公司资产质量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96] - 公司专网通信业务应收账款面临无法收回风险[36] - 应收账款问题突出:保利民爆逾期未付2,230万元预付款[60],中宏正益能逾期未付5,306万元货款[61] 现金流量变化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21万元,同比改善91.31%[1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改善91.31%至-2921.16万元[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99.72%至110.23万元[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下降90.42%至275.87万元[7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00.45%至-165.63万元[7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下降43.81%至4578万元[7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同比上升526.16%至1.27亿元[7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下降219.73%至-1.11亿元[74] 子公司表现 - 东莞新东方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净利润3256.31万元[91] - 上海鸿翥子公司净亏损3.84亿元,净资产为负1.92亿元[91] - 上海观峰子公司净亏损1.93亿元,净资产为负1.12亿元[91] - 上海观峰2021年业绩承诺为扣非净利润2300万元,实际亏损19525.68万元,未达预测[188] - 上海观峰2021年实际业绩与预测差异达21825.68万元,未完成率949%[188] - 上海观峰2019-2021年累计业绩承诺未完成[189] - 上海观峰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9297.48万元[190]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21年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大规模变动,共涉及14名人员离任或解聘[112][113][114][115][116] - 董事长杨鑫于2021年8月26日被罢免[115] - 财务总监乐美彧于2021年11月30日因个人原因解聘[116] - 总经理周军于2021年12月1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15] - 代董事长张雨人于2021年12月16日因个人原因离任[115] - 3名独立董事(侯莉、王华、董红曼)于2021年4月8日至12月16日期间离任[115][116] - 监事会主席殷燕及2名监事(周建华、许茹)于2021年12月16日集体离任[116] - 2021年12月16日完成管理层重组,新任董事长黄俊兼任董秘[116] - 新任总经理徐国兴于2021年12月16日聘任[116] - 公司现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为272.8万元[124] - 离任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税前报酬总额为199.7万元,占总额73.2%[124] - 现任总经理徐国兴税前报酬7.8万元[124] - 现任监事会主席邱云锋税前报酬12.8万元[124] - 离任财务总监乐美彧税前报酬46.6万元,为最高个人报酬[124] - 离任总经理周军税前报酬45万元[124] - 现任董事长黄俊税前报酬1万元[124] - 职工监事陈琳税前报酬0.8万元,为最低个人报酬[124] - 5名现任董事报酬总额14.8万元,占现任团队报酬总额5.4%[124] 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 - 控股股东变更为江苏伟伦,持股比例为29.07%[17] - 实际控制人朱恩伟直接持有江苏信海95%股权[106] - 实际控制人朱恩伟通过江苏信海间接控制江苏宏强75%股份[108] - 江苏信海主要生产销售矽胶、硅油等产品[106] - 江苏宏强主要生产销售硅油、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品[108] - 实际控制人朱恩伟持有江苏信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95%股权[174] - 实际控制人朱恩伟通过江苏信海间接控制江苏宏强新材料有限公司75%股权[174] - 江苏信海生产销售矽胶、硅油、纳米材料[174] - 江苏宏强及下属公司主要生产销售硅油、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品[175] - 江苏信海和江苏宏强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关系[175] 同业竞争与承诺履行 - 公司控股股东江苏伟伦实际控制人朱恩伟于2021年10月出具避免同业竞争承诺[104] - 实际控制人承诺在权益变动完成后36个月内解决同业竞争问题[107] - 江苏伟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朱恩伟承诺在权益变动完成后36个月内解决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176] - 承诺方保证上市公司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独立[170][171][172][173] - 承诺方保证不违规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资金及其他资源[171] - 承诺方保证尽量减少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173] - 承诺方保证在进行关联交易时按市场化原则和公允价格进行公平操作[174] - 公司控股企业承诺承担因违反承诺给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178] - 公司承诺不利用表决权地位损害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179] - 公司承诺不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占用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金或其他资产[179] - 公司承诺尽量减少与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关联交易[179] - 公司承诺关联交易将不要求比市场公平交易中第三者更优惠的条件[180] - 公司承诺严格履行关联交易协议不谋求超出协议约定以外的利益[180] - 公司确保高级管理人员专职在上市公司任职不在信息披露义务人担任经营性职务[181] - 公司确保具有独立完整的资产信息披露义务人及关联方不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产[181] 关联交易与客户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22.33%,总额1.26亿元,其中关联方交易占比15.37%[66]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52.9%,总额3.48亿元[66][67] - 公司全资子公司多次向控股股东借款构成关联交易[127] 会计差错与追溯调整 - 公司对2019-2020年会计差错进行追溯调整,调增2019年资产处置收益1,282万元[21] - 2019年合并报表错误抵消固定资产及收益1281.8万元[199] - 会计差错更正使2019年末未分配利润增加1281.8万元[200]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021年为1,487,321.03元,较2020年6,879,628.66元下降78.4%[27]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2021年为-2,140,338.65元,较2020年4,020,326.65元下降153.2%[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21年为3,296,328.87元,较2020年1,193,943.62元增长176.1%[27] - 短期银行金融理财投资收益2020年为4,418,481.44元,较2019年13,855,558.55元下降68.1%[27] 生产与产能 - 硅橡胶设计产能4万吨,报告期产能利用率70.00%[44] - 公司持有8个实用新型专利和3个发明专利[44] 原材料价格波动 - 有机硅原材料硅氧烷(DMC)下半年平均价格31.68元/kg,较上半年23.62元/kg上涨34.0%[42] - 硅氧烷等基础原料价格占生产成本比重较大,其价格波动可能无法完全传导至最终产品价格[95] - 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影响较大,可能对经营生产及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5] 地区表现 - 国内销售收入5.30亿元,同比减少40.27%,毛利率12.96%[54] 诉讼与合同终止 - 重大采购合同终止执行:上海恒常通信(7,219万元)和中安能江苏(3,658万元)合同均不再履行[61] - 公司全资子公司对部分客户提起诉讼仲裁,公司为其维权费用提供担保[128] 环保与处罚 - 东莞新东方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因废水溢流受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处罚(东环罚告字[2020]4017号)[15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63][164] 股东大会与投资者参与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9.09%[109]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11.06%[109] - 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0.89%[109] - 2021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7.04%[109] 员工结构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291人,其中母公司18人,主要子公司273人[135] - 生产人员149人,占员工总数51.2%[136] - 行政人员52人,占员工总数17.9%[136] - 大专以下学历员工182人,占员工总数62.5%[136] - 本科学历员工47人,占员工总数16.2%[136] - 研究生学历员工8人,占员工总数2.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