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358,729,343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0年度以总股本35872934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共派发现金股利35872934.30元[166] - 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总股本358729343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共派发现金股利17936467.15元[169][171] - 2021年可分配利润为53295052.92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169]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应达到20%[169]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为1,268,117,581.97元,较2020年增长2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728,438.41元,较2020年减少53.12%[25]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313,177.21元,较2020年增长12.18%[2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839,153.84元,较2020年减少53.33%[25]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1553元/股,较2020年减少53.14%[25]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0%,较2020年减少3.25%[2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7,180,109,089.00元,较2020年末增长102.36%[27]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424,385,495.27元,较2020年末增长113.32%[27] - 公司总股本为358,729,343股,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1553元/股[29] - 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0987亿、2.7848亿、3.9175亿、3.8801亿元[33] - 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43.58万、738.05万、3211.65万、1479.56万元[33]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441.53万元[37]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811.76万元,同比增长28.91%[56]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109,073.34万元,同比增长28.25%[56] - 航空零部件业务销售收入16,137.86万元,同比增长34.06%[56] - 公司毛利率18.00%,较上年同期增长1.69个百分点[56] - 航空零部件业务毛利率32.99%,同比增长10.64个百分点[56]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毛利率15.25%,同比增长0.37个百分点[56] - 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12.68亿元,同比增长28.91%,制造业占比100%[57]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收入10.91亿元,占比86.01%,同比增长28.25%;航空零部件收入1.61亿元,占比12.73%,同比增长34.06%[57] - 华东地区收入9.25亿元,占比72.92%,同比增长44.13%;国外收入6531.41万元,占比5.15%,同比增长69.86%[57] - 2021年制造业毛利率18.00%,同比增加1.69%;航空零部件毛利率32.99%,同比增加10.64%[62] - 工装模具销售量和生产量同比下降46.23%;汽车零部件销售量同比增长58.99%,生产量同比增长72.51%,库存量同比增长488.09%;航空零部件销售量和生产量同比增长80.52%[63] - 2021年制造业直接材料成本6.57亿元,占比63.15%,同比增长47.55%[68] - 工装模具及汽车零部件营业成本9.24亿元,占比88.90%,同比增长27.70%;航空零部件营业成本1.08亿元,占比10.40%,同比增长15.69%[68]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9.6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75.85%,其中关联方销售额占比16.23%[71]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4.39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2.73%,关联方采购额占比0%[71] - 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分别为489.79万、4344.08万、482.39万、5441.04万元,同比增减8.90%、10.43%、90.13%、33.26%[74] - 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5441.0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9%,资本化金额为0,资本化率0%[77]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8.91亿元,流出8.41亿元,净额4983.92万元,同比增减25.01%、38.81%、 - 53.33%[80]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1.65万元,流出8855.65万元,净额 - 8833.99万元,同比增减 - 19.75%、 - 9.93%、9.90%[80]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38亿元,流出1.01亿元,净额3751.66万元,同比增减 - 27.87%、 - 47.60%、7931.40%[80]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105.45万元,同比下降112.78%[80] - 非主营业务中,投资收益为 -1373741.34 元,占利润总额 -1.3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145782 元,占 0.14%;资产减值为 -16214480.34 元,占 -15.88%等[83] - 2021 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金额为 5028673088.87 元,占总资产 70.04%,较年初比重增加 23.20%,主要因所持中创新航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87] - 2021 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为 2858771686.28 元,占总资产 39.82%,较年初比重增加 39.76%,受中创新航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87] - 2021 年报告期投资额为 113778951.49 元,上年同期为 91131279.58 元,变动幅度 24.85%[92] - 新都航空产业园项目本报告期投入 51035632.82 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实际投入 125344976.57 元,项目进度 87.50%,预计收益 38840000 元,累计实现收益 5924800 元[94] - 2021 年末货币资金 186023526.97 元,占总资产 2.59%,较年初比重减少 2.16%[87] - 2021 年末应收账款 348848843.63 元,占总资产 4.86%,较年初比重减少 4.98%[87] - 2021 年末合同资产 113658373.81 元,占总资产 1.58%,较年初比重减少 4.43%[87] - 2021 年末存货 373018225.97 元,占总资产 5.20%,较年初比重减少 2.22%[87] - 2021 年末固定资产 513276980.03 元,占总资产 7.15%,较年初比重减少 5.08%[87] - 子公司集成瑞鹄营业收入823,878,537.02元,净利润78,762,023.14元,因部分固定资产折旧提足、新设备升级及主营业务销量增加,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02][104] - 子公司集成吉文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受疫情和行业影响,工装模具业务产品订单价格下降[104] 主营业务 - 2009年公司主营业务新增汽车零部件业务,2011年新增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2019年6月锂离子动力电池业务不再属于主营业务,当前主营业务为工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24] - 公司以工模具设计、研制和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航空零部件生产为主业[45] - 公司汽车车身零部件业务由子公司集成瑞鹄和集成吉文开展[44] - 公司航空零部件业务与核心客户形成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关系[44] - 汽车模具总产能12,600吨,汽车零部件总产能1820万件,航空零部件产能14,000件[49] - 冲压件产量31,064,801件,同比增长78.11%,销售量29,330,440件,同比增长63.18%[49] - 焊接总成件产量12,948,749件,同比增长60.41%,销售量12,867,624件,同比增长50.20%[49] - 境内地区产量44,013,550件,同比增长72.51%,销售量42,198,064件,同比增长58.99%[49] - 工装模具产销量下降受行业竞争和上年高基数影响;汽车零部件产销量和库存增加因重要客户需求增加;航空零部件产销量增加因订单增加和产能释放[66] 行业情况 - 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44] - 2021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44] - 预计到2025年我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773亿元[44] - 2022年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510万台,同比增加38%[105] - 预计到2025年我国航空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773亿元,2022年将达626亿元[107] 未来规划 - 公司模具业务将聚焦核心产品、客户和高端市场,开拓新领域形成多元化产品格局[108] - 航空零部件业务将抓住机遇,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业务快速增长和产品升级[110] - 汽车零部件业务将利用优势巩固合作,围绕轻量化趋势整合资源择机发展[110] - 2022年公司资金用于集成瑞鹄自动化产线建设、集成吉文生产线建设及母公司设备升级改造等[112] - 2022年公司坚持总体发展思路,围绕三十字方针,以提升业务运营质量为重点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111] 风险提示 - 公司面临市场不确定性、国际市场开拓和订单价格下降等风险[113] - 公司应收款项余额近4.63亿元,其中1年以内3.31亿元,3年以上0.10亿元,存在坏账风险[115] 投资者接待 - 2021年4月14日接待参与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谈论公司2020年度经营、分红、股价及市值等内容[116] - 2021年5月21日接待国投瑞银实地调研,谈论公司航空零部件收入及订单、新都航空产业园产线状态、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119] - 2021年7月8日接待富国基金、中信证券实地调研,谈论公司航空零部件产品毛利率、参股公司中创新航股权管理、资本运作等内容[119] - 2021年9月16日接待中航证券等机构实地调研,谈论公司新都分公司产线建设、航空零部件毛利率、汽车模具与零部件未来发展等内容[119] - 2021年9月29日接待易方达基金实地调研,谈论公司未来发展规划、新都分公司产线建设、航空零部件订单来源等内容[119] 公司治理 - 报告期内公司完善治理结构,修订《章程》等相关规则,整体运作和信息披露规范[122]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相互独立,有自主经营能力[123][124]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11%,于2021年4月21日召开[127]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4.51%,于2021年10月26日召开[127] - 2021年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董事应参加次数均为6次,现场出席次数多为2次,通讯出席次数多为4次[148] - 战略委员会2021年召开3次会议,审议年度经营计划、“十四五”发展规划、2022年投资计划等议案[154] - 提名与薪酬考核委员会2021年召开2次会议,审议变更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议案并审核高层领导干部薪酬[154] - 报告期内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董事建议被采纳[152][153] - 董事、监事报酬经股东大会审议批准,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经董事会审议批准[144] 人员变动 - 报告期内徐林于2021年02月25日离任副总经理,因工作调整辞职[132] - 刘林芳于2021年03月29日离任监事,因工作调整辞职[132] - 张琳于2021年03月29日被选举为监事,经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选举[132] - 李潮江于2021年04月21日离任监事,因工作调整辞职[132] - 徐林于2021年04月22日被选举为监事,经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选举[132] 管理层信息 - 公司现任董事长为石晓卿,任期起始于2017年12月19日,终止于2023年04月22日[128] - 石晓卿历任成飞公司多职,现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
成飞集成(002190)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