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24.91亿元,同比增长9.95%[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增长5.79%[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亿元,同比下降1.01%[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818元/股,同比增长5.79%[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3818元/股,同比增长5.79%[20] - 2020年营业收入为22.66亿元[20] - 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亿元[20] - 2019年营业收入为20.58亿元[20] - 全年营业收入总额24.9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收最高达7.53亿元[24] - 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4亿元,第四季度贡献最高达4913万元[24] - 全年扣非净利润为1.16亿元,第四季度达4196万元[24]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249,095.22万元,同比增长9.95%[51] - 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3,436.28万元,同比增长5.79%[51]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4.81%[50] - 第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同比增速快速回落,与2020年同期形成较大剪刀差[50] - 公司2021年总营业收入为24.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5%[65] - 智能制造业务收入22.0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88.53%,同比增长12.55%[65] - 新能源业务收入2.8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11.47%,同比下降6.68%[65]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收入15.4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2.07%,同比增长16.89%[65] - 产品贸易型销售收入15.85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3.64%,同比增长19.83%[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6060.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3%[77] - 财务费用557.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1.70%,主要因银行借款减少[77] - 新能源业务毛利率22.58%,同比增加0.71个百分点[67] - 工业信息化业务毛利率37.20%,同比增加1.48个百分点[68]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0年的76,986,080.76元下降到2021年的73,019,369.30元,减少5.15%[8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0年的3.40%下降到2021年的2.93%,减少0.47%[83] - 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从2020年的7,465,545.99元增加到2021年的12,415,903.32元,增长66.31%[83]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6亿元,同比下降38.2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全年为1.56亿元,第四季度单季度达1.58亿元[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0年的252,924,060.35元下降到2021年的156,170,260.55元,减少38.25%[84] 投资和筹资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0年的-20,687,362.48元下降到2021年的-33,790,531.10元,减少63.34%[84] - 报告期投资额为2000万元,较上年同期2243万元下降10.83%[93] 资产和负债结构 - 总资产达25.76亿元,同比增长9.7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1.85亿元,同比增长10.21%[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88%,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21]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从2020年的14.60%增加到2021年的15.70%,增长1.10%[88] - 存货占总资产比例从2020年的9.66%增加到2021年的11.96%,增长2.30%[88]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从2020年的27.03%增加到2021年的28.41%,增长1.38%[88] - 无形资产为785.07万元,作为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的抵押物[92] - 应收款项融资为1.86亿元,作为应付票据的质押物[92]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为2235万元,作为被投企业借款的质押物[92]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表现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主要市场为机械设备OEM配套和工程项目配套[35] - 公司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全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9]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实现千万级配套客户数量同比快速增长[106]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采购成本上升且供应商交付率下降[106] - 工业电气自动化业务2022年继续巩固和提高各类产品销售市场占有率补充丰富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组合[116] 工业信息化业务表现 - 工业信息化业务主要市场为基础设施、能源、冶金和设备制造等行业[35] - 公司工业信息化业务全年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56] - 自主研发NetSCADA6.0工业组态软件在制药设备产线保持销售增长[54] - 工业信息化业务在报告期内克服电子物料短缺和海外工程困难,完成收入和营业利润目标[104] - 工业信息化业务2022年聚焦行业应用推进工业网络工业软件及工业计算软硬件产品开发与迭代升级[115] - 工业信息化业务核心产品包括IWORX-NMS大网管软件边缘控制器SCADA软件升级和无人化行车软件研制[115] 新能源业务表现 - 新能源业务主要市场为风机装备制造企业和风力发电企业[35] - 公司新能源业务产品包括全功率和双馈风电风机变流器及系统解决方案[39] - 公司新能源业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未达预期目标[63] - 公司新能源变流器全年整体交付总瓦数同比增长50%以上[60] - 公司新能源变流器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136%[60] - 风机变流器每瓦市场售价较2020年大幅下降[60] - 公司研制出全功率变流器(5.0MW-6.0MW)和双馈变流器产品(4.0MW-5.0MW)[61] - 风机存量市场的设备技术改造和维保服务业务新签订单合同实现大幅增长[61] - 新能源业务风机变流器产品在行业头部客户市场占有率提升,存量市场技术改造和维保服务较去年有较大增长[108] - 风机变流器每瓦市场售价较2020年大幅下降,叠加芯片短缺和金属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108] - 新能源业务未能完成年初制定的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目标[108] - 风电新建项目市场增速趋向常态,装机总量下降[108] - 新能源业务目标是与风机制造头部企业联合研发以提高风电变流器市场占有率[117] - 公司计划完成5.X-7.X系列变流器产品研发[117] - 公司计划开发储能PCS产品和风冷储能系统[117] 研发和技术能力 - 公司员工总数1128人,其中研发和技术人员247人,占比21.90%[41] - 公司累计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3项[42] - 公司参与制订了6项国家标准,包括GB/T25928-2010等工业云和智能制造相关标准[42] - 公司拥有软件测试实验室、专用控制器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41] - 截至2021年底累计申请专利424项,其中发明专利107项,实用新型专利282项,外观专利35项[44] - 专利授权总数31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7项,外观专利授权35项[44] - 拥有软件著作权178项,注册商标48件[44]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0年的242人增加到2021年的247人,增长2.07%[82]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从2020年的24.74%下降到2021年的21.90%,减少2.84%[82] - 4.xMW-6.xMW全功率液冷变流器项目开发功率达6.xMW等级变流器[79] - 4.xMW-5.xMW双馈风冷1140V变流器项目优化散热风道和降本方案[79] - 4.0MW全功率液冷项目已结项,开发高功率密度变流器满足定制需求[79] - EH11系列一体式冗余高速中型PLC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扩大隧道等行业市场份额[79] - NetSCADA6.0监控组态软件研发进行中,满足制药行业最新标准[79] - TSN与工业协议融合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多种协议与TSN融合[79] - 无人化智能车间柔性管控算法优化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为食品制药行业树立示范应用[79] - 基于边缘计算的设备智能管控一体化平台通过闵行区科委项目验收[80] - 基于智能云部署的工业私有云机柜式服务器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500万元[80] - 智能网络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净利润150万元,交税40万元[80]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成都海得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2.33万元,营业收入为5262.63万元[99] - 浙江海得成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89.50万元,营业收入为1.89亿元[101] - 上海海得自动化控制软件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457.26万元,营业收入为2417.77万元[101] - 浙江海得新能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724.39万元,营业收入为3.29亿元[101] - 建水云得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为1.462亿元,净利润为1339.35万元[102] - 海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7000万元人民币,总资产为8.951亿元,净利润为6174.24万元[102] - 公司转让南京风光新能源科技、阳春海得新能源科技等多家子公司,对整体生产经营无影响[103] 管理层讨论和业务指引 - 面临物料短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及物流交付延迟等挑战[50] - 公司通过供应链优化和研发手段降低采购和生产成本[62] - 公司智能制造业务发展战略以自动化信息化产品和集成能力为基础结合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绿色发展理念[111] - 公司2022年经营计划力争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同比增长但存在不确定性取决于市场状况和团队努力等因素[114][115] - 公司智能基建战略定位概括为三个一即一张坚强柔性的工业网络一个专业开放的软件中台一个集散可信的计算平台[112]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或生态合作打造适应行业用户构建智能基建的高可用性产品并通过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113] - 公司围绕工业智能化转型形成基础自动化智能物流智能运维工业SaaS方案等业务应用方向[113] - 公司工业网络方案包括环网冗余工业级产品性能统一全域IP网络系统有线无线融合及工业安全[115] - 公司以SCADA监控软件为基础结合实时数据库将B/S及C/S架构组合融入AI3D语音等技术提供开放性软件平台[115] - 公司将持续改善生产工艺流程以实现数字化精益化生产目标[117] - 公司面临陆上风电全面平价时代导致变流器市场竞争白热化风险[119] - 全球供应链紊乱导致电子元件和芯片面临长期供应短缺[123] - 供应链风险导致OEM产品齐套率下降和控制类产品交付率下降[123] - 公司通过研发物料调整和现货期货调配应对供应链短缺问题[123] - 公司存在因技术迭代风险可能降低市场竞争力的风险[121] - 公司通过保密协议和分级管理制度规避知识产权风险[12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治理状况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30]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财务和机构方面保持独立运营[131] - 报告期内未发生同业竞争情况[132]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总数合计为159,439,916股[135] - 公司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导致部分持股数量增加[135]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未发生非换届离任及高级管理人员解聘情况[136] - 公司2021年06月03日完成董事会及监事会换届选举[136] - 董事长许泓自2009年5月至今任职并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长[137]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孟榕自2009年5月任职并兼任财务负责人[138] - 董事陈平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并任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138] - 独立董事习俊通任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及多家上市公司独董[139] - 监事会主席贾滢澜持有公司股份4,410股[135][140] - 独立董事巢序任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及多家上市公司独董[140]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许泓、郭孟榕关于同业竞争的承诺持续履行中且长期有效[17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181]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82] 高管薪酬和激励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021年税前报酬总额合计610.01万元[145][146] - 董事长许泓税前报酬总额143.78万元[145]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孟榕税前报酬总额143.73万元[145] - 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吴秋农税前报酬总额110.83万元[146] - 监事会主席贾滢澜税前报酬总额40.15万元[145] - 监事陈志旻税前报酬总额52.5万元[145] - 监事戴梅税前报酬总额24.22万元[146] - 独立董事习俊通税前报酬总额8.4万元[145] - 独立董事巢序税前报酬总额8.4万元[145] - 董事石朝珠税前报酬总额59.64万元[145]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165] 股东回报和利润分配 - 公司以总股本351,908,3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5] - 公司现金分红总额为7038.17万元人民币,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100%[164] - 公司以总股本351,908,3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2元人民币(含税)[163][164] - 公司可分配利润为3.01亿元人民币[164] - 公司未提出现金红利分配预案[163] 员工结构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总数1,128人,其中母公司员工240人,主要子公司员工888人[159] - 生产人员282人,占比25.0%[159] - 销售人员466人,占比41.3%[159] - 技术人员247人,占比21.9%[159] - 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50人,占比4.4%[160] - 本科学历员工517人,占比45.8%[160] - 大专学历员工327人,占比29.0%[160] 非经常性损益和政府补助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1213万元[26] -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收入为712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为1846万元[26] 审计和内部控制 - 公司报告期内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166][169]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比例均为100%[169] -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172] - 公司支付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酬70万元[187]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4次[153] - 所有董事均未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会议[149] - 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未提出异议[150] 关联交易和投资活动 - 报告期未发生累计超3000万元或净资产5%以上的日常关联交易[191]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97]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托管情况[199]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承包情况[200]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5.34亿元人民币,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74.57%[75] 行业和市场环境 - 全年GDP增长8.1%,各季度增速分别为18.3%、7.9%、4.9%、4.0%[49] - 公司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服务型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42] 投资者关系 - 2020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55%[132] - 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5.50%[133] -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202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125] - 2021年共进行7次机构调研活动,包括华鑫证券、东兴证券等机构参与[125][126]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调整财务报表[184] - 合并报表范围新增山西晋海能源有限公司(未实际经营)[186] - 合并报表范围注销/转让福建海得自动化等6家子公司(无损益影响)[186] 社会责任和环境 - 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174] - 公司及子公司均不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174] - 公司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详情需参阅巨潮资讯网发布的《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175] - 公司报告年度未开展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且无后续计划[176] 董事长和主要股东持股变动 - 董事长许泓期末持股数量为76,850,924股,较期初增加24,571,384股,增幅47%[134] - 副董事长兼总经理郭孟榕期末持股数量为69,948,471股,较期初增加22,364,477股,增幅47%[134] - 董事石朝珠期末持股数量为294,000股,较期初增加94,000股,增幅47%[134]
海得控制(002184) - 2021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