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南网架(002135) - 2021 Q4 - 年度财报
东南网架东南网架(SZ:002135)2022-04-11 16: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营业收入11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0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38%[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4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9.06%[21] - 总资产171.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4%[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0.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52%[24]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2%,同比上升4.48个百分点[24] - 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86.81万元人民币[27] - 政府补助1627.98万元人民币,计入非经常性损益[30] - 非经常性损益总额2265.34万元人民币[30]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112.87亿元,同比增长21.94%[8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82.00%[85] - 利润总额5.59亿元,同比增长67.09%[85] - 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总额为11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4%[98]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06.25亿元,同比增长10.66%[13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10.65亿元,同比增长20.84%[13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03亿元,同比减少199.06%[13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11亿元,同比改善70.54%[13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341亿元,同比增长155.31%[13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927亿元,同比增长675.93%[13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建筑行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8.25%至67.25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68.69%[109] - 化纤行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7.88%至28.89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9.51%[109] - 工程总承包生产成本同比激增182.40%至7.06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21%[109] - 化纤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40.02%至25.12亿元,占营业成本比重25.65%[109]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07%至4.03亿元[118]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21.29%至2.73亿元[118]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4.15%至0.89亿元[118] 各业务线表现 - 工程总承包(EPC)业务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177.52%[85] - 化纤业务收入30.86亿元,同比增长51.17%[85] - 钢结构分包业务收入60.60亿元,同比增长0.36%[85] - 建筑行业收入79.23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70.20%,同比增长18.09%[98] - 化纤行业收入30.8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27.34%,同比增长51.17%[98] - 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18.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7.52%[98] - 建筑行业毛利率为15.13%,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98] - 化纤产品毛利率为6.37%,同比上升9.02个百分点[98] - 建筑钢结构销售量59.82万吨,同比增长21.96%[102] - 化纤产品销售量48.44万吨,同比增长18.20%[102] - 化纤产品库存量4.72万吨,同比下降40.25%[102] 研发与创新进展 - 多腔体钢板组合剪力墙数字化生产线开发正在进行,旨在实现产品信息化、设备智能化、工艺数据化、生产柔性化、过程可视化和信息集成化制造[122] - SPR-BIPV建材型光伏构件研究正在进行,致力于开发具有防水、防火、抗风等结构安全可靠性与耐久性的关键技术[122] - 基于BIM技术的既有厂房光伏屋面改建关键技术研究正在进行,旨在实现既有建筑资源合理分配并提高节能减排标准[122] - 新型框架钢结构体系建筑产业化技术与示范项目已结项,解决了新型框架钢结构设计、装配式钢结构体系产业化难题[122] -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管控平台研究正在进行,旨在实现设计、制造及安装全链一体化和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集成[122] - 面向数字化工厂的智能化焊接集成技术研究正在进行,旨在实现智能化焊接的精细化管理和追溯管理并通过数据积累进行分析[125] - 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校建造技术研究正在进行,旨在建立装配式钢结构中小学校成套建造技术和通用设计与施工方法[125] - 复杂斜交变厚度网壳结构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正在进行,通过数字化施工仿真分析技术进行设计与安装方案优化并建立高精度三维定位技术[125] - 新型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煤场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已结项,研制多阶次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及相应节点并提出基于性能目标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125] - 大型钢结构建筑自由曲面金属屋面系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正在进行,旨在建立自由曲面金属屋面板设计方法并形成BIM施工技术[125]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1,160人,同比增长15.88%[128] - 研发投入金额为4.026亿元,同比增长22.07%[128] 投资项目与进展 - 报告期投资额2.24亿元,较上年同期4.81亿元下降53.38%[146] - 新设浙江东南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5000万元,持股比例100%[148] - 浙江东南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本期投资亏损321.61万元[148] - 年产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项目本期投入1.65亿元,累计投入4.97亿元[151] - 年产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项目进度81.44%[151] - 年产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项目本期收益亏损5055.29万元[151] - 杭州白石会展中心项目本期投入2538.64万元,累计投入7251.77万元[154] - 杭州白石会展中心项目进度1.51%[154] - 杭州白石会展中心项目本期收益亏损427.90万元[154] - 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1.79亿元,本期未使用募集资金[157] -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1.785367亿元人民币[160] - 募集资金总额为12亿元人民币,扣除承销保荐费用后为11.838868亿元人民币[160] - 其他发行费用(律师费、审计费等)合计535.01万元人民币[160]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使用额为0元,实际结余11.785367亿元人民币[161] - 承诺投资项目"杭州湾智慧谷二期EPC工程"调整后投资总额为6.8388亿元人民币[162] - 承诺投资项目"桐庐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投资总额保持2亿元人民币不变[162]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额为2.946499亿元人民币[162]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广州五钢净利润为1972.3万元人民币[170] - 子公司天津东南净利润为6045.61万元人民币[170] - 子公司东南新材料净利润为4179.42万元人民币[170] 资产与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增至26.8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63%[139] - 合同资产增至41.1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3.99%[139] 市场与行业趋势 - 国内钢结构住宅占整个住宅比例不到5%,而发达国家比例接近50%,市场潜力巨大[42] - 国家能源局要求党政机关建筑屋顶光伏发电比例不低于50%,公共建筑不低于40%,工商业厂房不低于30%,农村居民屋顶不低于20%[46] - 装配式建筑在建材生产阶段和施工阶段相比传统现浇建筑具有显著碳排放优势[39] - 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强、绿色环保、建设周期短等优势,符合碳中和国家战略[40] -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采用轻钢结构箱式房装配化施工,凸显施工效率优势[41] -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建筑材料寿命优于普通建材,能节省数倍碳能耗[46] - 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提升,主要集中在桐昆股份等六家龙头企业[48] - 国家政策要求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重,提升产品附加值[49][51] - "十四五"期间是落实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时期[39] - 涤纶长丝行业产能年复合增速曾达25%以上,2011年后因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下降[48] - 涤纶长丝下游纺织服装占比最高,2021年上半年需求旺盛导致量价齐升,下半年因双控限产及海运费高企导致需求下滑[52] - 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占比目标2025年达30%[181] - 浙江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重目标2025年达35%以上[181][182] - 浙江省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比重目标2025年达40%以上[181][182] - 全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2025年预计达15.9亿平方米[183] - 装配式钢结构份额预计从30%提升至50%[183] - 装配式钢结构新开工面积2025年预计达8亿平方米[183] -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目标2025年完成3.5亿平方米以上[181] - 超低能耗建筑建设目标2025年达0.5亿平方米以上[181] - 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目标2025年新增0.5亿千瓦以上[181] - 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目标2025年达1亿平方米以上[181] 公司战略与转型 - 公司推进EPC总承包转型,提升经济收益并缩短回款周期,改善现金流[59] - 公司实施"EPC总承包+1号工程"双引擎驱动,培育装配式钢结构+大健康商业模式[60][64] - 公司与10余家公司(如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进行协同创新研究,并与8家企业建立产业联盟[65] - 公司从钢结构专业分包向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模式转型[195] - 公司开发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并应用BIM/5G/云计算技术[194] - 公司坚持证券化资本化发展,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196] 技术与资质实力 - 公司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鲁班奖47项、詹天佑奖8项、国家优质工程奖21项、中国钢结构金奖120项[55] - 公司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2019年1月获住建部颁发该资质,标志向总承包战略转型[56] - 公司拥有专利352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软件著作权13项[74] - 公司参编或主编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57项,获得国家和省级工法40项[74]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9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21项[74] - 公司拥有设计研发人员300余名,其中中高级人才160余人(教授级高工、博士、硕士等)[80] - 公司创建了15个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院士专家工作站[77] - 公司引进2个国内知名院士团队(浙江大学董石麟院士团队、贵州大学马克俭院士团队)[80] - 公司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及地下700米中微子探测器项目[81] - 公司装配式钢结构技术体系涵盖医院、学校、城市综合体等,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10项[70][71] - 公司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82][92] 重大项目与合同 - 公司参与建设中国天眼、水立方、北京首都机场T3A航站楼、广州小蛮腰等标志性工程[53][58] - 公司承接EPC总承包项目包括磐安人民医院、华东师范大学台州学校及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二期等[81] - 临安区人民医院项目累计确认收入6.99亿元人民币,完工进度53.59%[105] - 累计新签及中标合同185.88亿元,同比增长28.98%[85] - 公司承建2022年杭州亚运会所有新建主场馆[193]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名客户销售总额32.46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75%[11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总额30.2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2.06%[117] - 关联方采购额14.47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0.11%[117] 风险因素 -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固定资产投资速度[199] - 银行信贷环境变化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不确定性风险[199] - 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可能造成存货跌价损失风险[200] - 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较高,钢材为主要原材料[200] - 原材料PTA和MEG价格波动影响涤纶长丝业务毛利率[2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东南新材料自2015年起增加聚酯纤维产品生产和销售业务[19] - 公司聘请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审计机构[20] - 公司持续督导保荐机构为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督导期至2023年12月31日[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邮政编码311209[15] - 公司办公地址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衙前路593号[15] - 公司股票代码002135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5] - 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春祥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徐佳玮[3] - 公司英文名称为Zhejiang Southeast Space Frame Co, Ltd[15]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钢结构和化纤两大板块,化纤业务由控股子公司东南新材料负责[57][62] - 公司涤纶长丝设计产能达年产5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聚酯纤维产品[62] - 产品价格参考第三方网站及原材料PTA和MEG价格走势、库存和下游需求确定[62] 生产与效率提升 - 公司投资建设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人工需求降低约20%[76] - 年产20万吨新型装配式钢结构数字化工厂人工需求降低约20%[88] 利润分配 - 公司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149,598,19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4] - 公司总股本为1,165,549,740股扣除回购专户股份后基数1,149,598,194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