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港股份(002117) - 2022 Q2 - 季度财报
东港股份东港股份(SZ:002117)2022-08-19 16:0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5.03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7%[20] - 公司营业收入为5.031亿元,同比下降16.27%[35] - 公司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6.3%至5.0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01亿元减少9785万元[1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01.7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41%[20] - 净利润同比下降15.1%至7859万元,去年同期为9257万元[114] - 持续经营净利润同比下降15.1%至7858.67万元[11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下降13.4%至7801.78万元[11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430元/股,同比下降13.39%[20]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3.4%至0.1430元[1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94%,同比下降0.85个百分点[20] - 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5.2%至3.33亿元[116] - 母公司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4.2%至1.18亿元[11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985亿元,同比下降17.33%[35] - 销售费用2613万元,同比下降41.26%[35] - 销售费用大幅下降41.3%至2613万元,去年同期为4448万元[114] - 研发投入3656万元,同比下降5.61%[3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6%至3656万元,去年同期为3874万元[114]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4.3%至1764.43万元[116] - 财务费用实现净收益25.7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49.3万元[114] - 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47.9%至904万元,去年同期为1348万元[114] -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4.3%至6719.97万元[117] 各业务线表现 - 技术服务业务收入8587万元,同比增长11.84%[30] - 其他类业务收入230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59%[36][37] - 印刷业务收入3.943亿元,同比下降22.94%[36] - 覆合类产品收入4959万元,同比增长2.57%[36] - 服务业毛利率50.88%,同比下降5.64个百分点[37]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印刷类业务、覆合类业务和技术服务类业务三大类[139]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39%[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342亿元,同比下降101.39%[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负1.798亿元,同比扩大642.7%[1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2.666亿元,同比恶化4.2%[121][12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负1.636亿元,同比好转24.9%[12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24.7%至2.520亿元[12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0.0%至2.533亿元[121] -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同比激增275.3%至2.379亿元[121] - 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47.7%至12.320亿元[122]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25.0%至1.637亿元[12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同比扩大22.5%至6.101亿元[1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6.9%至8154.7万元[1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9.0%至9566.31万元[120] 资产和负债关键变化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1.1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07%较上年末34.13%下降28.06个百分点因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41] - 应收账款增至2.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28%较上年末7.77%上升4.51个百分点[41] - 合同负债降至1.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6.77%较上年末10.76%下降3.99个百分点[41] - 固定资产为7.3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7.47%较上年末33.59%上升3.88个百分点[41] - 货币资金从年初7.55亿元减少至6月30日的1.19亿元,降幅84.3%[10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年初1.17亿元增至4.38亿元,增幅273.7%[105] - 应收账款从年初1.72亿元增至2.40亿元,增幅39.6%[105] - 存货从年初1.54亿元降至1.24亿元,降幅19.6%[105] - 合同资产从年初2351万元增至4228万元,增幅79.9%[105] - 应付票据从年初8244万元降至7876万元,降幅4.5%[106] - 应付账款从年初1.10亿元降至8943万元,降幅18.8%[106] - 合同负债从年初2.38亿元降至1.32亿元,降幅44.5%[106] - 应付职工薪酬从年初6168万元降至2872万元,降幅53.4%[10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85.5%至1.04亿元,较期初7.17亿元减少6.13亿元[10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激增377.9%至4.1亿元,较期初8580万元增加3.24亿元[109] - 应收账款增长68.8%至1.94亿元,较期初1.15亿元增加7885万元[110] - 合同负债下降34.3%至6957万元,较期初1.06亿元减少3635万元[111]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99,466,502.12元较上年末下降39.8%[131][1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印刷类业务第二季度因疫情导致客户取消或推迟订单[29] - 公司面临电子化对传统票证业务冲击的风险将通过扩大市场占有率及开拓技术服务领域应对[50] - 公司面临大宗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将通过集中采购增加库存及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应对[50] - 公司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董事会认为公司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可预见未来12个月内持续经营[141]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34.36%于2022年5月12日召开[53] - 公司连续多年现金分红比率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0%以上[6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68]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69]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70]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7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与日常经营相关的关联交易[72]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73]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关联债权债务往来[75] - 有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175,275股,占总股本比例0.03%[90] - 无限售条件股份数量为545,491,146股,占总股本比例99.97%[90] - 股份总数545,666,421股,报告期内无变动[90] - 普通股股东总数29,526户,无优先股股东[92] - 第一大股东北京中嘉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60,961,650股,占比11.17%[92] - 济南发展国有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49,593,600股(占比9.09%),其中4,980,703股处于冻结状态[92] - 股东费占军持股11,700,000股(占比2.14%),报告期内增持1,900,000股[92] - 上海依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900,783股(占比1.45%),报告期内减持499,300股[92] - 北京中嘉华持有无限售普通股6096万股,占比11.1%[93] - 公司注册资本为545,666,421.00元人民币[137] 投资理财活动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理财收益为354.37万元人民币[24] - 委托理财发生额为123,739万元,其中未到期余额为43,804万元[85] - 委托理财逾期未收回金额为0元,且未计提减值金额[85] 子公司和合并范围 - 主要子公司北京东港嘉华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304.67万元[49] - 公司报告期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9户[139]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将所有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148] - 合并范围内所有重大内部交易、往来余额及未实现利润在合并报表编制时予以抵销[14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自公司取得控制权之日起纳入合并财务报表[15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济南临港开发区分公司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核定不超过6.62吨报告期无超标排放[59]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61] - 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于2021年1月27日获得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备案批复[61] 会计政策和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会计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144]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作为资产和负债流动性划分标准[145] - 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46]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54]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55] - 金融资产根据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分为三类计量方式[1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156]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7]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7]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几乎所有风险报酬[158] - 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159] - 交易性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60] - 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其他金融负债 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 满足特定条件时以净额列示[163] - 金融负债相关利息 股利 利得或损失及赎回再融资利得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64] - 公司对应收票据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损失准备[168] - 商业承兑汇票根据承兑人信用风险划分组合 与应收账款组合划分相同[168] - 不含重大融资成分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提准备[169] - 应收账款账龄组合1年内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169] - 应收账款1-2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10%[169] - 应收账款2-3年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20%[169] - 应收账款3年以上账龄预期信用损失率为50%[169] - 其他应收款预期信用损失率1年以内5.00% 1-2年10.00% 2-3年20.00% 3年以上均为50.00%[172] - 存货跌价准备按单个存货项目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173] - 合同资产预期信用损失确定方法参照金融资产减值会计政策[175] - 合同履约成本需满足与合同直接相关、增加未来履约资源且预期能够收回三个条件[176] - 合同取得成本仅确认增量成本且摊销期不超过一年时计入当期损益[176]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合营联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82]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按被合并方净资产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账面价值份额确认投资成本[179]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180]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时原权益法核算的其他综合收益在处置投资时进行会计处理[181] - 以支付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按实际购买价款作为投资成本[182] -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以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净损益份额[183] -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实际价款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83] - 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后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83] - 分步处置股权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时各项交易分别进行会计处理[184] - 投资性房地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后续支出满足条件时计入资产成本[185] -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房屋及建筑物年折旧率2.25-4.5%机器设备9%运输设备18%[188] - 借款费用资本化需满足资产支出发生、借款费用发生及购建活动开始三个条件[192] - 非正常中断超过3个月暂停借款费用资本化[193] - 使用权资产初始成本包含租赁负债初始金额及初始直接费用等四项[194] - 使用权资产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并根据经济利益消耗方式确定折旧年限[194] -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成本能可靠计量时计入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196] - 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自行开发建造厂房时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成本分别计入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196] -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直线法分期平均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196] - 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进行复核,变更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196] - 研究阶段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支出满足5项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198] - 开发阶段支出需同时满足技术可行性、使用意图、经济利益证明、资源支持及支出可靠计量5项条件[198] - 无法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研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损益[198] - 长期资产减值测试涵盖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有限寿命无形资产等非流动非金融资产[199] - 商誉、使用寿命不确定无形资产和未达到可用状态无形资产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199] - 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净额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较高者[200] 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分配 - 总资产为19.5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1.69%[20] - 资本公积期末余额为264,491,668.68元,较期初249,782,710.21元增加14,708,958.47元(约5.9%)[128][129] - 盈余公积期末余额为313,374,777.98元,较期初300,990,141.76元增加12,384,636.22元(约4.1%)[128][129]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346,002,666.35元,较期初487,333,691.60元减少141,331,025.25元(约-29.0%)[128][12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97,857,476.19元[126][129] - 综合收益总额为-140,877,925.37元[128]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4,395,356.47元[128] - 利润分配中向所有者分配218,266,540.40元[128] - 提取盈余公积12,671,836.22元[128] -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影响留存收益-113,770,325.32元[128]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51,436,512.30元[133]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545,666,421.00元[131][133] - 资本公积为378,000,186.04元较期初无变化[131][133] - 盈余公积增至328,303,403.14元较上年末增长3.4%[131][133] - 2022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08,823,962.83元[131] - 2022年向所有者分配利润163,699,926.30元[131] - 2021年同期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368,722,187.04元[136] - 2021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6,718,362.24元[134] - 公司股本为545,662,421.00元[126][127][128][129]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在全国设有8个生产基地和26个档案存储基地[29] - 货币资金中2293.56万元因银行承兑汇票及保函保证金受限[42] - 政府补助收益为318.04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5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 共同经营中公司按份额确认资产和负债[153]